上周末,从《纽约时报》爆出,Uber在美竞争对手Lyft正在寻求买家。目前,Lyft已经向苹果、亚马逊、谷歌、滴滴出行,甚至是“老对手”Uber提出过询价请求,但皆告失败。
据传,Lyft的期望价格在90亿美金以上。今年1月,Lyft完成最后一轮来自通用汽车10亿美金融资的时候,出让10%的股份,估值在55亿美金左右。
Uber和Lyft的估值差异
打脸的是,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已经表示,Uber最多给出20亿美金的报价,而即使是这样,他个人也不倾向收购,因为Uber与Lyft的交易一定无法避开美国严苛的反垄断调查。
对此,Lyft的回复是“财务状况良好”,并拥有14亿美金现金在手,可以独立推进下一阶段的战略。目前,Lyft的营收还在创造新的记录,从2014年到2015年,Lyft的营收实现了6倍的增长。
“Uber声称Lyft只值20亿美元,这是对Lyft业务的抹黑与干扰。”Lyft这样回应。
为啥要卖?
事实上,Lyft已经很努力了,仅用了3年,它成为美国第二大打车软件。Lyft CEO约翰·齐默认为,“大家现在理解的移动共享出行,其实是Lyft开创的。”但“老二”悲剧却在于,无论如何努力,还是会跑得不够快。它似乎想复制“优步中国”在中国市场的命运,但苦于无人接盘。
资料显示,在今年年初获得来自通用汽车的现金流资助后,Lyft有了与Uber打“补贴战”的弹药,并被通用汽车纳入“自动驾驶汽车”开发的计划中。但最大的bug不仅仅来自于资本,更是起点的差异。Lyft拥有的司机用户实在和Uber差距太多,前者峰值用户仅为1400万,而后者已达6200万。因此,Lyft无论如何无法与Uber“平起平坐”。
此外,由于同样实行“烧钱”政策,Lyft也面对极高的运营成本之压力:据传,Lyft今年的车费流水将达到20亿美金,而按照其每单抽佣20%来算,年营收额将在4亿美金,但这其中绝大多将以“奖励”的形式返还给用户,因此,最后所赚无己。
再看看对手,早前,Uber选择将Uber的中国业务打包卖给滴滴出行,从而正式从中国战场撤离,将更多弹药转移到美国市场。而Lyft和Uber共同的用户则表示,“Lyft越来越不能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车价了,我可能还是会选择Uber更多一些。”
为啥卖不出去?
事实上,寻求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价钱谈不拢”。
不仅是Uber嫌弃Lyft的报价,连它自己的投资方通用汽车的报价也被拒绝了。根据美国网站the information的消息,通用汽车曾在过去几个月和Lyft沟通过收购事宜,通用提出的报价为55亿美金,而似乎Lyft觉得能卖得更高,便作罢。
通用汽车认为,“OK,你可以选择不用卖给我,那要找到人接盘的话,作为投资方我需要更高的溢价。”因此,Lyft的“身价”被越推越高,高到难以找到现成的“真爱”接盘。
接下去,Lyft在市场的发展前景普遍不被看好:
首先,老对手Uber已经从中国战场转移,结束了自己每年巨亏10亿美金的尴尬,将全部精力放在力争美国市场霸主之位。
其二,在战略推进上,Lyft已经晚了一步。竞争对手Uber这边早就开始了“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开发,而Lyft才刚刚开始。
第三,Lyft曾经是“反Uber联盟”(在东南亚是Grab、印度是Ola、中国是滴滴)中的重要一员,滴滴曾对Lyft进行过投资,双方也实现了共享用户与软件打通。但此后Uber与滴滴的合作却让Lyft处于更加尴尬的位置。在滴滴看来,在拉拢竞争对手中更加“凶猛的”一方似乎可以增加自己称霸的可能性。最后,在这种“强强联合”的局面下,Lyft智能眼睁睁看着滴滴“出轨”。
滴滴很可怕,在过去的投资与合作中,滴滴通过Lyft实现了拖住了Uber在美国市场发展的作用,而在做大自己后,滴滴果断和Uber达成了共识。这再次
说了一个道理: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而滴滴背后的投资人——苹果,更是一只“神”一般的手。对于投资滴滴,库克曾表示,“对滴滴出行算是苹果不太寻常的投资,这既是一项比较好的财务投资,也能让苹果学到很多拼车行业以及中国市场的情况。苹果会继续进行一些投资项目,不会很多,但是会持续关注市场上的机会,并且进行聪明的投资。”何时进行“聪明的投资”,想必苹果心中早有一笔帐了吧。
最后,而对于“出行大战”,邦哥的看法,“天下总会一统,黄袍亦可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