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读懂科创板,作者扎古君,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这究竟是大忽悠,还是真硬核?
2013年开始,“量子通信”这四个字,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中。随之出现的,还有对中国量子通信技术的夸大和神话、贬低和批评。
有人说,量子通信是一种跨时代的技术,当前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的成就,代表中国已掌握“第四次科技革命”重要制高点;
也有人说,量子通信是“骗局”是“玄学”,并没有使用价值。对于我们这样从小就接受牛顿经典力学教育的人来说,量子力学、薛定谔的猫确实是很反认知的存在。
如今,“国盾量子”申请登陆科创板,关于中国量子通信的争论,也将从行业转移到这家公司身上。
扎古君要说的是,对“量子通信”的神话和贬低都是正常现象,毕竟这是一项想象空间很大,但尚在起步阶段,技术也要不断完善的行业。实事求是的说,量子通信并非忽悠。
只不过,现在量子通信能够实现的,还只有密钥的功能,远不具备我们想象中的“量子纠缠”和“超光速传输”能力。
但量子密钥理论上实现了“不可破解、不可窃听”,这就已经是一项革命性的信息安全技术。而国盾量子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信息安全企业。
同时,受限于技术原因,量子通信现在还只能小规模应用。即便未来能够大规模应用,能否走进寻常百姓家,还值得商榷。
对于中国的量子通信行业以及国盾量子来说,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01 /
量子通信,
离真正实现通信还远着呢
所谓量子,是构成物质最基本且最不可分割的单元。比如说,原子是一个一个的,不存在1/2个氢原子;水分子也是一个一个的,不能用刀把它切成1/2个水分子。
在量子通信的世界中,所用的“量子”是“光子”,也就是光的最小单位,日常手电筒的光束中,包含了数十亿个个光子。
现代光学技术,已经可以对单个光子进行主动精确操纵。目前的量子通信虽然传输路径也是使用光纤,但已经不再是开光脉冲的强弱来代表信息,而是一个个偏振状态的光子来代表信息,而这些处于偏振态的光子,就相当于“叠加态”。
由于量子在传递过程中,叠加状态的不确定原理,即如果事先不知道单个量子状态,就不可能通过测量把状态的信息完全读取;不能读取就不能复制。
量子物理还有一个特性就是“测不准”,窃听者就相当于是“观测者”。窃听者希望截取单光子后,测量其状态,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发送一个新光子给接收方。但由于窃听者不能精确地对叠加态光子的状态进行测量,所以发送给接收方的光子的状态与其原始状态会存在偏差。这样,收发双方就可以通过偏差率的变化来察觉窃听行为。
量子力学中最神奇的一个特性就是“量子纠缠”,就是指当两个微观粒子处于纠缠态,不论分离多远,对其中一个粒子的量子态做任何改变,另一个会立刻感受到,并做相应改变。当我们能够实现上百上千公里的”量子纠缠”之时,那就意味着我们能够实现瞬间超光速传输,这才是我们理想中的量子通信。然而现在即便是“量子纠缠”现象,都难以走出实验室。
可以说,目前的量子通信和“纠缠”没有关系!所谓现在的量子通信可以靠“量子纠缠”实现瞬间超光速传输这样的言论,基本上都是证券分析师和媒体自行脑补的。
当下量子通信技术,更应该理解成为“光纤通信+量子加密”或者“量子密钥分发”,它是一种信息安全技术。
目前申报科创板的全宇宙量子通信第一股“国盾量子”,其招股说明书中对公司的市场定位也是一家信息安全公司,选择类比的上市公司也是来自于信息安全行业。
目前的量子密钥分发的主要传输路径也还是使用的传统光纤网络,它的速度、成本、效率、抗干扰能力也没有颠覆性的变化。
想实现量子密钥分发,QKD设备(量子密钥分发设备)必不可少,其次要有传输介质(主要为光纤)。
QKD设备是国盾量子的主要产品,包括了偏振编码 QKD 产品、骨干可信中继站、量子密钥管理机、光量子交换机、量子安全加密路由器、量子安全服务移动引擎、量子安全 SSL VPN等。
这些设备是的功能涵盖了从建立量子密钥分发链路,到形成远距离覆盖、多链路组网,再到为全网终端按需提供量子密钥,最后到为固网/移动终端用户等提供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等服务的全部过程。
目前,QKD设备是国盾量子主要收入来源。2016年—2018年,公司QKD设备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为80.21%、62.06%、70.26%。
/ 02 /
中国量子通信技术引领全球,
国盾量子是主导者
当下传统的加密方式都是依靠数学计算复杂程度来提高安全性,在超级计算机的暴力计算下,破解只是时间问题。但量子通信由于是利用了量子力学的物理特性,理论上实现了不可破解、不可窃听。
虽然并不能称为一种颠覆性的通信技术,但现在的量子通信技术也足以成为一种革命性的信息安全技术。
正因此,在光学、电子技术的成熟以及“斯诺登”事件爆出后,许多发达国家都提出雄心勃勃的量子通信建设计划。毕竟任何国家都难以抗拒其“不可窃听”“不可破解”的特性。同时,在学术上,“量子通信”也是《自然》、《科学》等全球科学权威刊物上的热门题材。
但是,目前全世界真正能够实现量子通信大规模应用落地的国家,只有中国。
在金融领域,目前中国量子通信已经可以为银行、证券、期货、基金等金融机构开展数据中心异地灾备、企业网银实时转账等应用;在云服务领域,中国量子通信预计可以在阿里云上实现网商银行商业数据的加密传输;在电力领域,国内已经可以实现电力领域重要业务数据信息利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在京沪两地灾备中心之间的加密传输。
其他国家和中国相比,都是“小打小闹”,这也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我国将发展量子通信也上升到了国家的重大科技战略,在量子通信工程应用、核心元件技术水平都走在世界前列。量子通信设备的核心部件领域,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自主供给,部分指标甚至已达到先进水平。
这些成就,离不开中科大、潘建伟和国盾量子。
在量子通信的工程应用环节,我国最具代表成果包括“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和“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
国盾量子的实际控制人“中科大”作为重要承担单位、国盾量子的创始人潘建伟作为首席科学家深度主导上述国家级的重点项目。
目前潘建伟已经成为中国量子通信的旗帜性人物和世界最知名的量子通信科学家。
潘建伟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先后荣获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美国光学学会(OSA) 授予“2019年度伍德奖”、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18年度克利夫兰奖”等多个奖项,并且成为首个获得“克利夫兰奖”的中国团队。
上述项目的核心硬件也主要有国盾量子提供。我国目前已建成的包含“京沪干线”在内的7000余公里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中,超过6000公里使用了国盾量子自主研发的产品,且都处于在线运行状态。
目前,国盾量子已成为是我国量子通信领域市场占有率最高,并且也是全球极少数具有大规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设计、供货和部署全能力的企业之一。
除此之外,国盾量子牵头多项量子通信领域的国际、国内标准。在国内外的量子通信领域,都已经具有超强的“话语权”。
可以说,国盾量子就是中国量子通信的“名片公司”,国盾量子的技术水平就代表了中国量子通信的水平。国盾量子可以算是资本市场都极度稀有的“硬核”公司。
/ 03 /
技术虽牛,但飞不进寻常百姓家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有疑惑,国盾量子这么牛,但业绩怎么表现一般呢?
的确,2016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27亿元、2.83亿元、2.64亿元,几乎没有增长;近三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875万元、7431万元、7189万元,也几乎没有增长。
业绩增长乏力,自然和市场环境有关。受限于受众问题,量子通信市场不大。
虽然量子通信技术是一项值得全国人民感到骄傲的科学技术,国盾量子的技术成色也够“硬核”,但量子通信技术毕竟才刚刚投入应用不久,市场和客户都还在培育阶段。
目前,的主要潜在客户主要为政务、金融、电力、国防等国家核心及要害部门客户,主要依靠政府、军队和国企采购。
2016年—2018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82.87%、73.59%、80.75%,基本上都来自为政府和国企采购。
看到这里,你应该又会有疑惑了,这么牛的技术,量子通信未来能够有多高的普及度?是否能够走入千家万户?这个目标大概能在多久实现?
上述问题资本市场肯定更是关心,毕竟事关量子通信能够有多大“想象空间”的重要问题,15年内的国盾量子究竟定位成一个“TO G”、“TO B”还是“TO C”的公司。
在2016年量子通信卫星发射后,有相当多的媒体和证券分析师鼓吹,未来我们的全社会都将进入量子通信的时代。甚至有媒体宣称,经过10年的时间,每家每户都能配一个“量子密钥机”,人人拥有“量子密钥”手机。
然而,如果大家仔细想想,从需求上、技术上来看,要实现上述目标,10年甚至更久估计都没戏。
首先从需求端来看。大家都是月薪1万的吃瓜群众群众,你真的有反监听需求?倒是如果量子通信设备落入不法分子之手,用来从事恐怖袭击、反政府、金融诈骗、内幕交易等罪犯行为,那将会造成多大的社会危害,所以量子通信设备未来必然是作为一种严格管制产品存在。
其次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目前的而RAS加密等算法,虽然在超级计算机暴力计算面前迟早都会被破解,但即便是使用“神威”这样的超级计算机,要想破解RAS 2048位密钥都要花80年时间!
试问下,社会上又有哪些民众和企业的信息值得动用超级计算机花数年、数十年的时间来破解呢?现在的加密算法也是在不断进步,同样的算法也可以高频的更新,其破译难度也在呈几何级地增加,但又也保留了便宜、可靠的优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使用量子计算来替换它从经济上考虑并不划算。
当然,有一种情况会让全社会都不得不普及量子通信,那就是实用化的“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使我们现有的加密体系可以被“秒破”。理论上,在一台512量子比特位的量子计算机破解RSA 1024位密钥只需要1秒钟,破解RAS 2048位密钥也只要几个小时,但是要造出能够实用化商用的量子计算机,乐观估计都要到本世纪中叶,到那个时候,人类也差不多能够掌握可控核聚变了。
所以,至少目前来看,量子通信的客户主要还是政府,还得是高级部门。
这样的客户群体和市场对于对于看重“想象空间”的资本市场来说并不算“性感”,也会影响资本市场对国盾量子目前的估值水平。
/ 04 /
受限技术水平,现有市场都要打折扣
除了市场难以大众普及,现在的技术水平,在政府、国防和国企里面推广也有诸多限制。
第一,是量子+光纤方式的局限性。
国盾量子招股书中表示,目前其沿光纤线路能够进行“点对点”密钥分发的传输距离最长只有100公里。所以长距离的量子+光纤通信就需要在沿途建设量子通信中继设施。
而且量子通信所谓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只能够防止在通信线路途中不被窃听和破译!若敌对势力掌握了量子通信的中继设施或者通收发两端,也会导致信息外泄,所以在每个中继节点和通信收发端也需要有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手段。
如果外交部要与中国驻海外大使馆之间、国内金融机构总部与驻外分支机构之间要进行量子加密通信,若选择使用量子+光纤的通信方式,则需要通信线路沿途的陆地、海底部署很多个量子通信中继设施,并且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然而这种部署方式实施起来并不太现实,其难点一是在于能否在国外和公海建立量子通信中继设施,第二大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在中国境外的量子通信中继设施安全可控。
所以,要在中国本土要和驻海外的机构的进行量子保密通信,量子+光纤的方式是暂时指望不上。在野外、空中和海洋机动作战的军队也更不可能使用量子+光纤的通信这种方式。
第二,量子卫星中继方式的局限性。
除了采取光纤线路之外,另一种量子通信的渠道是采用量子卫星中继通信。比如,“墨子号”通信卫星。
但是目前量子卫星中继通信也存在着诸多的技术缺陷。首先,地面与量子卫星之间的通信实质上是一种“极弱光通信”,是由A地面站向量子卫星发射代表量子密钥的光子,量子卫星在捕获到A地面站发射的光子之后,再将光子发射到B地面站,实现A和B的通信。
然而,目前的极弱光通信的主要缺点就是,对光发射的指向性较强,地面与卫星瞄准困难。另外,对天气情况非常敏感,云、雨、雾、雪条件下通信都无法保证!!!
这样的使用局限性,别说是军队,大部分的单位和机构不都会信赖这样的量子卫星中继的通信方式。
还需要提示大家的是,目前正在运行的“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地面收发装置,既不是卫星天线、也不是卫星电话,而是位于北京、乌鲁木齐等地6座天文台的大型天文望远镜!!!
这样的收发装置,其体积也很难安装到飞机、作战舰艇和作战车辆等平台,更不要说手机、卫星电话这样的移动终端了,并且无论是中国境内还是境外大量安装这样的收发装置也不现实。比起量子+光纤的通信方式,现在的量子卫星的实验性远大于实用性。
中国本土与驻外机构联络指望不了,野外作战行动的军队用不上,手机等移动终端装不了,就算在中国本土,想用量子通信,也得先看你的所在地有没有量子保密通信网络。
现在的量子通信技术水平,更像是一辆必须沿着轨道行驶的火车,能跑多远就取决于“轨道”(专用网络)的铺设程度。
要想从技术层面提高量子通信的普及水平,一是需要提高全国量子通信网络覆盖率;二改进完善量子卫星通信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可靠性;三是要把量子卫星通信的地面收发设备越做越小才行。
这些问题即需要国盾量子还有中国量子通信行业从业人员用较长时间去攻克,也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府真金白银的投入。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