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科技互联网,作者袁国宝,NewMedia新媒体联盟创始人、新媒体营销和品牌传播专家。
老干妈、腾讯,仿佛平行宇宙中的两个永远不会相交的人,却意外的产生了交集。而原因,还是因为钱。
腾讯在南山区法院把老干妈给告了,原因是后者拖欠了其千万广告费,并由此请求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冻结、查封被告老干妈公司名下价值人民币1624万的财产。
那么,二者究竟是因为什么产生的交集呢?有媒体报道称,从时间线来看,腾讯与老干妈的交集或在于2019年手游《QQ飞车》的赛事品牌合作。当年4月份举办的S联赛春季赛的的冠名商就是老干妈,在当时还打出了“老干妈漂移火辣辣”的标语。
现在这个年月,做完项目不认账的甲方和渣男差不多,几乎遍地都是,但是敢明目张胆欠鹅厂的钱不还,老干妈还是独一份。企鹅不发威,你还真当南山必胜客是卖披萨的啊!
老干妈的回应更加魔幻:这事儿不是我干的,是骗子干的。他们声称从未与腾讯公司或授权他人与腾讯公司就“老干妈”品牌签署《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且从未与腾讯公司进行过任何商业合作。而且,老干妈还表示,他们已经报案,要求公安机关彻查此事。
根据贵阳警方给出的最新通报是,这件事是因为3人伪造了老干妈印章与腾讯签合同。
曾经,老干妈频频上热搜凭借的是其踏实的作风,产品过硬,辣椒酱好吃;经营踏实稳健,从不拖欠员工工资,也从不拖欠代理商和供货商的钱,更加坚持不上市、不融资、不贷款。这种古老的经营理念反而收获了大量的用户好感,甚至有人将陶华碧和任正非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然而,这场与腾讯的纠纷让人们发现,原来,老干妈学会欠钱了啊?这对于一直以来老干妈正面的品牌形象是个巨大的冲击。
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搞笑,说是洋葱新闻都有人信,但不论这场“罗生门”最后结果如何,对于老干妈的品牌形象都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我们不仅要问,老干妈还是曾经那个“令国人血脉喷张”、“让全国人民心甘情愿为她上火”的“国民女神”吗?这些年,老干妈究竟丢失了什么?
老干妈凉粉
提起贵州的企业,人们最先想到的只有两个:茅台和老干妈。
不同于茅台的国字号背景,老干妈的创始人是陶华碧其实是一个大字不认识一个的农村妇女,真的是白手起家打下了诺大的辣椒酱帝国。
陶华碧出生于贵州,20岁的时候嫁给了当地地质队一个地质普查员,可惜的是,还没过几年好日子,丈夫就因病去世了。
为了维持生计,陶华碧开始做起了小本生意,卖上了凉粉。
她的凉粉当时就很受欢迎,因为她用的辣椒酱是自己多次调配独家研制出来的,这也是后来老干妈辣椒酱的原始配方。
后来,很多客人无论吃不吃凉粉,都要专门来买她的辣椒酱。周边饭店用来卖凉粉的餐馆和小吃摊,用的佐料酱也是从她这里买的。
这让陶华碧看到了商机,索性专门做起了辣椒酱的生意。
1996年7月,她租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辣椒酱,而名字就是后来远近闻名的“老干妈”。
关于起名缘由,陶华碧说:“‘老干妈’不是我自己取,是人家全部喊我老干妈,80多岁的车队长也喊我老干妈。”
那时候厂子资金不宽裕,也没有先进的机器,捣麻椒、切辣椒成了谁也不愿意做的苦差事。
陶华碧就自己动手,她一手握一把菜刀,两把刀抡起来上下翻飞,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年轻娃娃吃点苦怕啥。”
为了找到合适的玻璃瓶,陶华碧和贵阳第二玻璃厂的厂长谈判,对于对方觉得量少,她说:“哪个娃儿是一生下来就一大个哦,都是慢慢长大的嘛,今天你要不给我瓶子,我就不走了。”
软磨硬泡后,对方允许陶华碧每天来厂里捡一些自己需要的瓶子,按照出厂成本每月结算,其他免谈。
贵阳二玻厂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当时的“善意”,日后就让厂子不仅没有在国企倒闭狂潮中跟着倒闭,反而发展壮大起来。
解决了辣椒酱生产问题,陶华碧又干起了推销工作。她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每天用提篮装着辣椒酱,走街串巷向各单位食堂和路边的商店推销。
最开始各单位都不认识这个牌子,也不敢轻易尝试,陶华碧就说,给你们留下尝尝,如果吃好了再买。
很快凭借着过人的口感,每天定辣椒酱的订单络绎不绝。
不上市、不欠款、不避税
陶华碧虽然没读过书,但是记忆力很好,心算能力惊人。
厂子生意好了之后,陶华碧很快就开始扩建,并把人手从原来的40人增加到200多人。为了更好的管理厂子,陶华碧的大儿子李贵山辞职专门回来帮助她。
陶华碧最开始不会写字,遇到需要签字的文件就用从电视上看来的方法画圈。但李贵山觉得不安全,于是在纸上写下了,并让陶华碧对着写,来反复练习自己的名字。
虽然陶华碧不太情愿,抱怨道比剁辣椒还难,可还是顺从地练习了好几天,最终会写陶华碧这三个字。
尽管不懂财务知识,可是陶华碧会让会计给自己读厂子的出入账,她也能很快算出总账,以便确认数字有没有问题。这一点,很像《大染坊》里的陈六子,大字不识一个,但仿佛天生就会做生意。
到了2000年,“老干妈”就实现了产值近3亿元,上缴国家税收4315万元。
人怕出名猪怕壮,厂子太有名就会有人觊觎。
很多人看到老干妈成功后,就开始仿制,当时,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多种假冒的“老干妈”“老千妈”“老干爹”……
为了保护品牌,陶华碧开始花大力气打假。
据陶华碧的秘书刘涛回忆,老干妈公司近年来每年都要安排两三千万用来“打假”的专项资金。此外,老干妈公司对商标保护也加强了措施。
除了“老干妈”被注册外,譬如说“老于妈”,“老妈妈”等商标也全部被注册,就是为了防止有的企业打擦边球,令“老干妈”品牌受损。
陶华碧不仅打假尽力,还坚持不融资,不上市。陶华碧做生意有个原则,“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从开始做辣椒酱,陶华碧始终坚持现款现货,她进辣椒买瓶子是一手钱一手货,卖给别人也是如此。
故而“老干妈”虽然越做越大,却没有库存,也没有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只有高达十数亿元的现金流。除了不贷款,让她上市更是天方夜谭。
据时代周刊报道,老干妈曾多次拒绝地方政府的上市提议。贵阳市政府官员曾表示,“和她谈融资的事情比引进外资还要难,她心里拿不准的事谁也说不动。”
陶华碧说:“老干妈从来不拖欠国家一分一厘,不欠国家税收,也没有贷款,贴息贷款我都不要;也坚决不上市,说那是欠别人钱;一身清白,该赚的钱我就赚,不干净的钱我不要;我也不欠员工一分钱,拖欠一分钱我都睡不着觉;对顾客,从原材料到每一道工艺,我们都认认真真去做,保证质量。”
或者就是因为陶华碧如此的坚持,她尽管没有任何文化,却可以把老干妈做的如此大,如此强。
“老干妈”没有接班人
有句话叫:有井水处有柳词,有华人处有“老干妈”。这几年老干妈不仅在是国人餐桌上的美食,还走出了国外,成为很多外国人认可的中华美食。
因为得到很多欧美发达国家爱好美食的外国友人喜欢,老干妈销量售价也是一路飙升,甚至高峰时一瓶卖到高达12美元的天价。
尤其在德国,销量更是异常的火爆,甚至很多德国人一日三餐都已经开始少不了老干妈了,大型超市里的老干妈都出现过“脱销”。“老干妈”可谓是调料品王国的一枝独秀,当之无愧的“酱王”。陶华碧看着“老干妈”发展如此好,加上自己身体原因,便慢慢放心把整个企业交给了两个儿子。
2015年和2016年,陶华碧分别以70亿元和75亿元财富,排在胡润百富榜的487位和473位。2017年和2018年,陶华碧不再上榜,取而代之的是两位儿子李贵山和李妙行,他们分别以财富37亿元和38亿元、40亿元和39亿元,排在1162位和1141位、1007位和1080位。
胡润富豪榜上,从陶华碧变成了两个儿子,意味着这个家族企业已经悄悄完成了交接班。
然而陶华碧怎么也没想到,跟着自己一起拼出来“老干妈”的儿子们,却带不好“老干妈”这个公司。在陶华碧隐退的几年,“老干妈”开始面临各种经营窘境。本来销量一直不错的“老干妈”,居然出现了滞销的情况。很多人都觉得“老干妈”味道和以前不太一样,吃起来不太够味,也不太好吃了。
口碑的下滑,导致“老干妈”遭遇了销量危机。
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2017年,一向忠心的“老干妈”员工,居然偷走了配方,泄露了商业机密。虽然最后被捕,可是却给“老干妈”造成了上千万的损失。之后,老干妈厂区又因意外失火,失去三分之一产能,更让这个企业雪上加霜。
正在“老干妈”忙着解决内忧的时候,外面的强敌正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辣酱市场规模达320亿元,且每年仍以7%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除老干妈之外,老牌辣酱企业与不断涌入的新企业瓜分着近300亿的市场份额。
在陶碧华不在“老干妈”的几年,新的辣酱产品正在此起彼伏出现。2016年5月,歌星林依轮创办的“饭爷”,上线仅3个月,获8300万元融资,估值达3.6亿元。2017年,中粮糖业,涪陵榨菜也纷纷透露未来将布局辣酱产业。此外,呷哺呷哺、海底捞、味千拉面等餐饮品牌也陆续推出自己的辣酱产品……
而随着直播业大火,互联网时代,一向不做广告的“老干妈”也占了劣势。2018年,在天猫上,陶华碧老干妈系列辣椒酱未进入销量前十名。
可以说,“老干妈”正在悄悄被时代淘汰,并且毫不留情面。
73岁重出江湖
看到自己一手创建的企业正面临垮掉的可能,陶华碧坐不住了。2019年,她又回到了“老干妈”,重新带领其前行。回来的第一件事,陶华碧就是将“老干妈”的配方调换回去。老干妈的“儿子们”曾经为了节省开支,将一直用的贵州辣椒改用河南辣椒,口味也随之改变。
而陶华碧回归后,就把辣椒换了回去,继续用贵州辣椒作为原料,并重新组合了配方。同时陶华碧请了媒体做大力宣传,使其重新在世人面前赢得一波好感。
在陶华碧的努力下,老干妈在业绩持续下滑后,首次出现了止损,并且出现了增长,2019年全年,老干妈实现销售收入50.23亿元。岌岌可危的“老干妈”重新活了过来。但同时也看出来,“老干妈”还离不开陶华碧。
想起陶华碧曾豪言壮语过:“谈到家族企业,外界不看好,我不那样看,没有家族企业,企业是赚不到的。不是一家人,就容易各是各的心,同是一条心,企业才能做大。”可是经过这样一番折腾,估计陶华碧也没这样的底气了。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
一项美国的统计学研究显示,家族企业能成功传至下一代的概率只有30%,传到第三代的概率为12%。
不知道,今年73岁的陶华碧还能领“老干妈”多久?不知道她的儿子何时可以真正顺利地接管“老干妈”?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