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雷达财经,作者吴艳蕊,编辑深海,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10月27日晚间,云南白药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期初的5.24亿元变为期末的-15.55亿元,同比减少396.58%。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变动原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云南白药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上市公司股票。
10月28日上午,#云南白药炒股亏了15亿#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不过,这一数据并不精准。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公司尝到炒股甜头后,不断加码。2020年公司近一半的利润来自炒股所得。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云南白药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占公司流动资产的18.17%。
热衷炒股的云南白药,主业近年来发展并不迅猛,三季度销售净利率创下近年低点。
尝到甜头后加码,前三季度投资损失超十亿
10月27日晚间,云南白药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云南白药营业收入92.79亿元,同比增长9.98%;归母净利润6.49亿元,同比减少63.94%。
对于收入增加利润却下降,财报没有进一步解释。但在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及原因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期初的5.24亿元到期末的-15.55亿元,同比减少396.58%。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变动原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次日早晨,#云南白药炒股亏了15亿#登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二名。
不过,炒股亏损15亿的概念并不准确。事实上,云南白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上年年末的5.24亿变为今年三季末的-15.55亿,变动了20.79亿元。
那么云南白药炒股到底亏损了多少亿呢?根据相关定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指企业以各种资产,如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换、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即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由此可得出,该账户变动的20.79亿元,股票投资的亏损占大部分,并非全部。
三季报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中,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第三季度为-4.72亿元,前三季度合计-11.01亿元。
截止到三季末,云南白药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为87.39亿元,去年年末为112.29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减少了24.9亿元。
目前,公司投资的主要股票包括小米集团、伊利股份、腾讯控股、恒瑞医药等。
截至2021年9月30日,云南白药货币资金186.85亿元,流动资产合计465.25亿元。账面上87.39亿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流动资产的18.78%。
而同为中药行业的片仔癀交易性金融资产为0,白云山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0.008%。
雷达财经注意到,此次投资亏损前,云南白药曾尝到投资“甜头”。
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公司持有九州通、红塔证券、中国抗体等多只股票,以及富国鼎利、广发年年红等多只债基,投资成本72.10亿元,获利2.77亿元。
2020年,云南白药又加大力度。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证券投资的投资成本达到138.34亿元,新买入了腾讯控股、小米集团、恒瑞医药、贵州茅台、伊利股份等股票。2020年云南白药净利润为55.16亿元,而投资收益达26.18亿元,占比近一半。
曾因产品质量被罚,三季度净利率创近年新低
作为被公众所熟知的老字号品牌,在投资上一路狂奔的云南白药,近年主业不振,屡因产品质量问题遭行政处罚。
2021年7月29日,因生产、销售不符合经注册产品技术要求的第一次使用医用口罩,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云南白药作出行政处罚。处罚结果为没收不符合经注册产品技术要求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35095只,同时处货值金额五倍罚款,共计11万元。
为此,8月7日云南白药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就处罚事件向消费者和社会各界道歉。道歉信中称,不合格的原因是由于口罩的原料熔喷布材质局部不均匀所造成的。云南白药已就此次事件严肃处理了相关负责人,并进一步强化了确保产品质量的机制措施。
与口罩相关的自制工业产品近年来占营收构成有下跌趋势。从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自制工业产品分别占收入构成的40.16%、37.16%、35.78%、35.76%。而自制工业产品的毛利率远高于占营收大头的药品批发零售。以2021年中报为例,药品批发零售的毛利率为7.02%,自制工业产品为68.02%。
其中自制工业产品主要以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散剂、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创可贴和云南白药牙膏等产品为主。
2021年第三季度,云南白药的销售净利率降至7.0368%,系近年低点。
自制工业产品营收占比降低,公司毛利率下降,原因是近年自制工业产品营收增长率的明显降低。2015年之前,自制工业产品的营收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6年变为-1.09%,2017年至2020年间,自制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虽为正数,但一直为个位数。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