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再次涨价,“最后一公里”还骑得起吗?

关注
爱奇艺
北京文化娱乐
网络视频播放平台
最近融资:上市公司定增|4.42亿美元|2007-03-27
我要联系
共享单车企业连年亏损,集体涨价表明行业进入新的阶段,服务质量何去何从仍需关注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作者:郭怀毅 邓雨洁,编辑:王静仪,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最后一公里”又变贵了。

继年初哈啰单车涨价后,8月,美团单车宣布部分骑行卡涨价,比如7天卡由10元调整为15元,幅度达到50%。这样的涨价幅度让不少用户感叹,仿佛遇到了“共享单车刺客”。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部分骑行卡的价格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但是连续包月的骑行卡价格却并未上涨。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或许是因为企业想鼓励消费者成为长期用户,从而提高用户黏性的一种手段。

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达3亿人,市场规模达320亿元。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虽然共享单车行业已经脱离了烧钱补贴用户的扩张阶段,可多年来却依旧持续亏损。

对此,有分析指出共享单车不能只算经济账,共享单车其实是各大平台为了获客和实现业务增长的一种方式。

随着共享单车集体涨价,市场也将进入深化运营的新阶段。

图片

▲ 摄影:郭怀毅

共享单车“刺客”,“刺”到谁了?

今年以来,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宣布涨价。原本为了解决公交地铁“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共享单车,却越来越让消费者感觉“骑不起”。

8月10日,美团单车宣布,单车畅行卡无折扣价将做以下调整:7天卡由10元调整为15元;30天卡由25元调整为35元;90天卡由60元调整为90元。

而早在今年1月,哈啰单车调价后的价格与美团一致。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并未调价,所以目前7天、30天和90天骑行卡的价格依旧为10元、25元、75元,相对前两家稍低。

图片

▲ 制图:郭怀毅

对于此次价格上涨,共享单车平台给出的理由是,硬件与运维成本增加,导致终端价格上涨。

记者实测发现,虽然无折扣套餐价格上涨,但平台给予的优惠力度更大,使得实际购买价格与涨价前价格无异。以美团单车为例,7天、30天、90天畅骑卡价格仍然为6.8元、18.8元和58元。

单次骑行方面,不同地区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以成都地区为例,美团单车和哈啰单车半小时内的起步价为1.5元,此后每半小时1.5元,平均一个小时需要3元。

值得一提的是,哈啰单车另设置“低驾照分附加费”。也就是说,哈啰单车赋予每位骑行者一张满分为12分的驾照,如果有忘记关锁、违规停车、私占车辆的情况导致驾照扣分,将根据扣分情况每单收取相应的附加费用。

滴滴青桔单车计费方式复杂一些,三款车型中,经典款、轻量款单车与美团单车计价相同,但变速款起步价为2元,此后每半小时1.5元,平均一小时为3.5元。在外观上,拥有三档变速的变速款单车看起来也更加炫酷。

图片

▲ 青桔单车变速款,图源:网络

此外,连续包月套餐用户却未受到此次涨价影响。记者询问多名开通连续包月套餐的美团单车消费者,发现下次续费金额仍与之前的16.8元一致。

对此,资深互联网产品经理、科技媒体作者“判官”表示,在视频领域,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视频也是连续包年最便宜,这其实也是想鼓励消费者成为长期用户,企业可以保持用户的粘性,共享单车这次没有对连续包月涨价,可能也是同样的逻辑。

此次涨价展现出共享单车企业对月卡用户套餐的“拉拢”,更加青睐通勤人群。高额的单价也表现出对单次、随机使用共享单车消费者的不友好。这也许是共享单车企业培养更多忠实用户的手段之一。

“2块钱已经比公交贵了”“再涨不如买自行车”……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发现,许多消费者对共享单车的涨价比较焦虑。

哈啰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舆论这样的声音,能理解。但骑一个小时的共享单车比坐公交车贵,这样的对比可能有点不合适,毕竟共享单车大部分使用不会超过15分钟。”

但就在涨价的同时,也有用户指出希望共享单车平台可以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质量。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美团单车用户诺先生就表示,自己在共享单车停车围栏锁车的时候,时常会出现明明停在了围栏区,但就是锁不上的情况。记者在社交平台上也发现,和诺先生有类似的经历的共享单车用户并不在少数。有用户在微博平台就表示:明明已经在停车区域了,周围一堆同款单车,死活说你在禁停区,刷新几次都不行。

对于为何无法在电子围栏中锁车的问题,有平台曾经对外界表示,这是因为出现了“定位漂移”,原因在于民用GPS定位系统存在一定位置误差,系统对单车的定位会有所偏移,所以就造成了即使已经进入围栏也无法锁车的情况。

此外,信号较弱或被干扰的区域也会对手机定位造成影响,比如人流量较大,大面积的高楼、变电箱等,都会因为手机网络信号延时、定位没能及时更新,造成“定位漂移”的情况。

对此,共享单车平台会对入栏结算区停车点做逐一勘查、校验,确保停车点位置和数量对比线下停车点的准确性。

图片

▲ 北京一处共享单车围栏区,摄影:郭怀毅

格局已定,何时盈利?

曾几何时,共享单车通过烧钱补贴用户的方式抢占市场。而随着市场格局的逐渐定型,各大平台也开始谋求更实际的发展模式。

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此次调价就意味着共享单车市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第一阶段是2019年之前,大家在验证商业逻辑和商业模式;第二阶段,是共管共治和行业趋向稳定的阶段;第三阶段企业要市场化发展,进入到深化运营的阶段。”

2019年以前,共享单车市场也曾战国林立,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在街道上争奇斗艳。但是到了2018年4月,摩拜单车以28亿美元的价格被美团收购,OFO小黄车则出现了资金链断裂问题,曾经的群雄逐鹿格局开始快速演变。

到了2020年末,根据易观分析的报告显示,青桔、哈啰和美团到订单交易指数分别为42.5%、37.6%和18.6%,留给其他共享单车平台的份额仅剩1.3%。由此可见,在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后,共享单车市场已经形成“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图片

虽然新的格局已经形成,可三家共享单车平台却依旧没有形成盈利。

滴滴2021年财报显示,青桔被划入了300亿元的“其他业务”亏损中。

在哈啰的招股书中,共享两轮车(自行车与电单车)在2018年至2020年的亏损分别为22亿元、15亿元和11.3亿元。

而美团在收购摩拜单车后的首份年报中,共享单车业务就为美团“贡献”了超过45亿元的亏损。到了2021年,美团财报显示共享单车和社区生鲜所在的新业务板块,亏损达到385亿元。

事实上,根据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共享单车产业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2021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3亿人,较2020年增加了0.18亿人,市场规模达320亿元。

共享单车如此之大的市场体量且被三家平台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为什么滴滴们还会出现连年亏损以至于大幅涨价?

“成本压力较大。过去一段时间,钢、铝、铜等自行车原材料整体上涨明显,今年一季度,自行车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0%。价格上涨传导至下游企业,其中就包含共享单车企业。”哈啰单车表示。

此外,“判官”表示:“共享单车的损耗和运维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就以运维调度为例,因为现在很多城市的共享单车投放是有配额的,不能无限制投放。所以就需要通过运维调度把闲置车辆拉到有使用需求的地方,这种调度成本其实比单纯大量投放车辆的成本还要高。”

而另一方面,车辆折旧的成本也居高不下。东兴证券就在研报中表示,2019至2020 年间,哈啰单车的营业成本中近一半是折旧成本。2020年哈啰共享单车业务平台交易总额约 58亿,而折旧成本就超过 25 亿。

图片

▲ 摄影:郭怀毅

虽然连年亏损,但在“判官”看来共享单车却不能只算经济账,因为它也是各大平台为了获客和实现业务增长的一种手段。

“以美团为例,其实美团的许多业务都是获客和留存手段,盈利水平并不高,外卖就是一个典型,但它可以让美团拥有海量的客户,所以这也是美团为什么要用大一统的App把所有业务都囊括进来的原因,共享单车也是一样的道理。”“判官”表示。

美团2021年的财报显示,报告期内美团餐饮外卖业务交易笔数达144亿笔,而餐饮外卖的经营溢利为61.7亿元,也就是说每一笔餐饮外卖能够带给美团的溢利只有0.42元。

虽然单笔餐饮外卖订单的绝对溢利水平微薄,但是凭借着的数以亿计的用户,餐饮外卖业务在2021年为美团贡献了963.1亿元的营业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53.7%,而餐饮外卖业务也因此成为了美团庞大商业体系的基石并成为其把握消费趋势的利器。

鉴于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共享单车对于三大平台的意义一部分来自于获客与保持用户粘性,但是作为商业平台,持续亏损是难以接受的,所以涨价可谓势在必行。

在涨价之后,平台能否提供更好的服务,消除用户此前遇到的一些痛点问题,也还需时间来检验。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