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源深响,作者赵宇、小军,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核 心 要 点
▪ 盖茨热衷于创新,喜欢冒险去做那些没有领导和远见就无法实现的事。
▪ 在盖茨基金会的运营过程中,他尝试以企业家的思维,解决难解的社会议题。
▪ 盖茨选择在有限的生命里,迎战一些近乎无解的难题。
现年64岁的比尔·盖茨可能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人之一。
这是盖茨平常一天的工作安排:
八点,阅读《人工智能技术评论》;
九点,会见旗下泰拉能源的工作人员;
十点半,参加微软董事会;
接下来是半小时午餐,其间打电话给沃伦·巴菲特;
十二点半过后,是卫生会议、教育战略审查以及接受记者采访;
最后他会去高智实验室,在那里再呆上一段时间。
这样忙碌的生活盖茨已经过了几十年了。
比尔·盖茨曾是年少成名的典型。创立微软后,他曾经连续13年排在《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位。
1994年,也就是微软创立后的第19年,在父亲威廉·盖茨的建议下,比尔·盖茨拿出9400万美元,设立了威廉·盖茨基金会。5年后,盖茨和他的妻子梅琳达将其更名为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继续致力于减少全球范围内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2008年从微软卸任后,急流勇退的比尔·盖茨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
在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的这部新作《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中,我们看见的是比尔·盖茨在听起来虚无缥缈的“慈善事业”中,如何用做企业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那些最实际的挑战与难题。
譬如说,如何让污水肆虐的赤贫地区装上厕所,本质上就是一个从寻找解决方案,到大规模生产以降低成本造价,再到本地化运营的复杂问题。
这部三集纪录片的英文名直译即是《在比尔的大脑中》。这部作品拆解了身为技术先驱、商业领袖和慈善家比尔·盖茨的思想和抱负,真实地描述了比尔·盖茨在人生历程中所经历的成功和挫折,让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比尔·盖茨的“大脑”中究竟是什么,而他又何以因之而成功。
厕所革命
1997年1月,《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Nicholas Kritof 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在第三世界,水依旧是致命的》的报道。
报道指出,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正饱受水污染的困扰,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因感染疟疾等疾病而白白死去。
这篇报道被大多数读者所忽略,但在西雅图,比尔·盖茨和他的妻子梅琳达读到了这一段故事,并由此开始了盖茨基金会在改善污水问题方面的努力。
在那时,世界各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就已经十分突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人们选择随地排便,因为他们无法忍受使用坑式厕所(就是地上的一个洞,气味难闻,经常溢出)。对于世界上一多半的人口(人数甚至超过40亿)来说,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Nicholas Kritof 的报道使比尔·盖茨意识到,环境卫生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厕所和下水系统,在过去数十年中几乎毫无创新。这促使盖茨寻找能够运用新思维方式的人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机械工程师彼得·贾尼基。
盖茨认为,如果当地政府已经建造了没有下水道的贫民窟,再做供水系统、铺设管道就显得异常困难。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建设现代化卫生设施需要耗费数百亿美元。“不是说贫穷的国家就能减少系统规模,即使他们能够负担建设费用,这种解决方案也需要很多能源和水源。”
可现实情况却无比残酷,平均每天都有上千名孩子因此丧生,改变已经刻不容缓。
而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现代污水处理机制根本不存在(即使是在市区)。而在另外一些地方确实有污水处理厂,但却由于经济成本问题根本没有在运行,任由污水从一旁流过。
比如,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大多数人的排泄物都倾倒在运河里,直接流入汉恩湾。在那里,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十分惊。
所以,比尔·盖茨所思考的问题是要如何重新设计厕所和污水处理系统,才能发明成本只有十分之一的方案,这样才能真正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比尔·盖茨首先选择了利用更广泛人群的智慧: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发起了一项竞赛,参赛者必须在没有水、电力或化粪池的情况下,让厕所能够运转起来,优胜者将获得近700万美元资金支持。
竞赛发起后,涌现出了各式各样的新型马桶,诞生出了非常多出色的创新想法。比如,可以用螺旋装置把尿液和粪便分开的马桶,能够通过燃烧废物产生的能量为螺旋装置供能,所产生的只有一点点灰烬。除此之外,还有利用太阳能板等作为主要驱动力的马桶。
同时,在与盖茨合作的18个月后,彼得·贾尼基的团队也建造出了一个独立的处理器,名为全向处理器。
这个处理器完全能够满足他们最初的想象:处理器使水分蒸发,燃烧固体制造更多蒸汽,驱动蒸汽发电机给处理器供电。它不需要外部电源和水源,最终的副产品只有电力、灰烬,以及可以饮用的水。
花上几十个工程师和技工的人力建造这样的一个处理器并不难。但将它移到非洲,并真正运行起来,并非易事。经过盖茨基金会的层层努力,这种先进的污水处理装置已经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得到使用。如今,在达喀尔,全向处理器已经能够处理城市三分之一的粪便污水,并为人们提供干净的饮用水。
同时,盖茨也屡屡在世界各地参展、演说,以争取更多人加入改造事业中,实现他先前拿到的新型马桶设计的规模化生产。2018年11月,世界最大的制造商之一骊住集团宣布将开始制造比尔·盖茨研发的其中一个新型马桶。同时,中国厂商的加入,让盖茨设想的规模化推广变成可能,也将加速贫困地区的卫生情况改善。
除了引领厕所革命之外,盖茨还积极投身于消除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小儿麻痹症。虽然安全有效的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早在1955年就已问世,但是30年后全球仍然有约35万例脊髓灰质炎病例。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儿童仍然不能按计划接种疫苗,这已经成为一个长期性问题。
而盖茨团队发现的更棘手的问题是,即使盖茨基金会已经将疫苗接种团队派遣到了某些地区,这些地区仍然会不断有新的案例出现,脊髓灰质炎仍然无法被消灭。
情况甚至在恶化:2008年仅在尼日利亚,脊髓灰质炎的案例一年就增加了3倍。
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就需要从宏观层面建立对问题全景式的认知。
盖茨团队利用高解析度卫星图像、算法和增加的算力,终于拿到了尼日利亚脊髓灰质炎分布的真实图景,并通过分析发现了问题所在:他们发现居住在边界地带的人们,实际上很容易成为接种疫苗的“漏网之鱼”。志愿者往往误以为其他志愿者已经覆盖了这些边界区域,最终导致这些区域实质上成为了无人看管地区。
于是他们开始瞄准高风险地区,不断提高接种率。2013年,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发起“终局战略计划”,宣布将与机构联合体一起投入近60亿美元,在六年内根除脊髓灰质炎。
这一做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了2018年,世界上骨髓灰质炎每年的新增病例已经锐减到两位数。
虽然想要达到根除骨髓灰质炎的目标,依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盖茨的思维方式,以及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在推着整个团队继续向这个方向前进。
动力之源
这部解码盖茨的纪录片,核心还是在于盖茨本人。我们可以看到,盖茨之所以今天能带来这些改变,与他本人的思考能力及思考方式,以及身边人的正面影响密不可分。
盖茨生性乐观,在他小时候,头发呈金色的,有点脏兮兮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别人给他起外号,叫他“快乐宝宝”。
长大后,盖茨依然有着乐观的性格,并开始运用计算机技术,去涉足那些基于创新的生意。
从13岁开始,盖茨就已经开始通过编程实现创新。在他还仅仅是一名高中生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程序员,在他高中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向自己的母校卖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
他说,“我喜欢冒险去做那些没有领导和远见就无法实现的事。”
创新并不容易,它往往需要创新者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这一点上,盖茨既有强大的先天优势,也有常人难以比拟的勤奋。
微软前市场总监 Mike Slade 说,“盖茨很乐于学习,我这辈子没见过这样的人。对于一个话题,他不是读一本书,而是会读五本。大多数书籍都很深奥,一般人都读不懂。”
盖茨的读书速度是一小时读150页,而他能记住其中大部分的内容。在他的朋友Bernie Noe看来,这已经可以算作是一种天赋。
盖茨的阅读兴趣非常广泛。他关注一些固定的主题,比如健康、能源、气候变化等。如果在这些领域有好书出现,他就一定会确保自己能读到这些书。
大量的阅读保证了盖茨的认知广度与思维深度,也为他今天解决各类世界性的难题提供了思维支持。
盖茨身后的袋子装着他每周会阅读的书,他无论到哪儿都会带着这些书
另外,盖茨还有培养自己专注力的“独家秘诀”。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盖茨还在执掌微软期间,他就开始过“思考周”:他会定期前往位于华盛顿州的胡德运河,在那里独自一人过一个星期,阅读、思考。他将自己的大脑视为一个CPU(中央处理器),因此也将这段时间称之为他的“CPU时间”。
妻子梅琳达说盖茨乐于处理很复杂的问题:“他喜欢复杂,越是复杂,他越兴奋。”
通过思考周,盖茨有机会安静下来,从而有时间去提炼那些极端复杂的想法和他看待世界的独特方式,然后把他想要引领世界的想法落实成文字。
盖茨还是一个相当有好胜心的人。
他的好胜心则源于幼年时父母精心的教育设计。盖茨来自于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成功的律师。年少时,盖茨曾参加父亲组织的“琪瑞夏令营”,在那里,登上领奖台是很荣耀的事情。盖茨的姐姐回忆道,“他很渴望胜利,甚至有些争强好胜。正是这一点,让他充满斗志。”
面对困境时也不轻言放弃,则是盖茨充满斗志的表现之一。在感到沮丧时,比尔·盖茨通常会说,“让我们加快速度吧,我们去解决问题吧,让我们想想,距离胜利还差什么。”
而这与盖茨母亲的言传身教也有着莫大的关系。盖茨的母亲在西雅图地区的社交圈里很有名气,是不少志愿者委员会的成员,也是知名的慈善人士。
盖茨回忆,他的母亲有明确的价值观,并且擅长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这些价值观。
盖茨的姐姐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我们一直有这样的印象,母亲希望我们能够成功。她是一股力量,她也希望我们家能够成为一股力量。”
可以说,是母亲的言传身教,让盖茨渴望成功、追求成功,同时也构成了盖茨数十年如一日的商业与慈善生涯的动力之源。
而除了母亲,对盖茨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他的妻子梅琳达。
梅琳达天资过人,不但在杜克大学获得了计算机与经济两个学士学位,还在22岁时就拿到了杜克大学的MBA学位。1987年,22岁的梅琳达在杜克大学获得MBA学位后,进入曾经实习过的微软公司消费者部门任职。
女性视角与曾经在消费者部门任职的工作经验,让梅琳达与盖茨形成互补。譬如说,盖茨有许多新颖的创新想法,比如发明新的清洁技术,但在实际体验中,贫穷地区妈妈如何带孩子上厕所这种问题就会成为他们的盲区。梅琳达则会在这些方面提醒盖茨,与盖茨共同去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在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盖茨和梅琳达会互相倾听和尊重彼此,然后达成一致,继续推进。
纪录片中,盖茨被问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你今天被汽车撞了,死了,有哪件事是你最希望你已经做了的?盖茨的回答是:“感谢梅琳达”。
盖茨之道
在这部纪录片,我们可以看到,离开了微软的盖茨,不但没有放缓自己的行动速度,甚至可以说在许多对人类生存更加有价值、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上,投入了更多精力、找到了更多的解决方案。
“盖茨可能有种感觉,觉得自己不年轻,今后的时间不多了。这种感觉我们可能也有,也许是子女去上学了,也许是朋友病倒了,因此越来越感到来日无多了。”Gates Ventures 的 CEO Larry Cohen在纪录片中表示。
而在有限的人生中,公共卫生、小儿麻痹、新能源,盖茨给自己选择了太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今天盖茨所选择挑战的问题,难度远远超过了成功经营一家企业,这其中有些事情或许能解决,有些事情或许终其一生也无解。
譬如,由于高昂的造价、国家间的贸易争端等等问题,盖茨一次又一次看到自己数年的努力瞬间回到原地。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一次次重新开始,重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面对这样的挫败,盖茨所想的是,在有限的人生中,“你必须选择有限的一些事情,告诉你的大脑,让大脑去处理。你必须决定,你应该关心什么?”
年少成名,尽管在创业历程中曾经有过大大小小的波折,但整体来看,盖茨在一手将微软打造成行业巨头的过程中可以说是一帆风顺。
反而是在离开微软,投身于盖茨基金会之后,盖茨所面对的种种社会议题,才是真正超出他掌控范围的难题。
但盖茨依然在耳顺之年,选择忙碌地奔波于全球各地,解决这些挑战与难题。
从盖茨的母亲玛丽生前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所阐述的思想中,我们或许可以了解到盖茨为什么会做出今天的选择:
“每个人一开始,都要先给成功下一个你自己的定义,有了这些对我们自身的具体的期待,我们就更有可能成功。说到底,那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甚至也不在于你给予了什么,而在于你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
这部纪录片还有另一个中文译名,叫《盖茨之道》。
影片的结尾,盖茨独自一人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踽踽独行,并随着镜头的拉升而逐渐变得渺小——这或许,就是今天真实的盖茨之道。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