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源青山资本,作者金雨。
今年7月1日,上海正式施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微博热搜、朋友圈“吐槽”、自媒体玩梗,一时以上海为风暴眼刮起了全民狂欢的旋风。绝大部分国人第一次正式接触“垃圾分类”的概念和这种生活方式。App store上每天新上架百余个垃圾分类指导app,近三到五年预先关注相关政策的各个创业公司也纷纷浮出水面踏浪作响,为行业关注度和自身融资奋力造势。
看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实水下早已暗流涌动。资本和舆论大幅关注之前,变革已在发生。15年的o2o浪潮、17年洋垃圾禁止进口、18年人工智能+物联网概念的滥觞,加上19年垃圾分类的强制执行,最近5年、3年、1年,创业者分别是误打误撞、走路乃至跑步进场的。而在新玩家之前,这里已经有废品回收世家的废三代、跟政府共商环境问题的传统打包厂、无数骑着三轮开着自动喇叭转小区的贩子、以及以2G为主要商业模式的焚烧发电上市公司。
3个月过去,垃圾分类的风口不能算过了,但风没那么强了。等味儿散散,来写点不蹭热度的冷静思考,希望能仔细看清这垃圾堆底下究竟有些什么。
想深入了解这个略显复杂的产业,我们得先说清楚:垃圾,是怎么成为垃圾的?
三生三世
生活垃圾基本都是人造品,是经济体里工业生产的产物。垃圾的“前世”是各式各样的商品。
当使用者认为它们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就成为了垃圾的“今生”。这无关贵贱、新旧,只要被丢弃,就进入了垃圾堆。如果被分门别类地来处理,则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再生原材料,这也埋下了回收行业的伏笔。垃圾分类的部分目的,也就在于更好地区分和利用可回收物。
没有被回收的就是需要处理的垃圾了,它们会被发酵、填埋、焚烧。垃圾的“下辈子”,如果没有再利用成为新商品或原材料,便成为了肥料、能源或尘土。
变成垃圾的过程本质是商品价值下降的过程,因此拆解得再细致一些,我们会得到一条完整的涉及多个行业的“贬值链”。
“商品—垃圾”贬值链
如上所述,垃圾的种类本质上等于所有商品的种类,无所不有,很多其实都是资源。垃圾相关的行业,可以沿着物品从商品变为垃圾的价值下降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商品成为垃圾前的分类越清楚,再利用程度则越高,物品越可能在这条贬值链上往上游攀升,从垃圾变为可回收资源,垃圾处理成本也越低。
缘何分类
上海的四种分类一开始造成了民众些许困扰。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用词是从产业链最末端的垃圾处理角度出发的:需要干湿分离,各作他用,提高效率;而不是对前端扔垃圾的普罗大众友好的。最多的槽点也集中在一些干湿混杂的物品到底算什么垃圾。
大体来说,湿垃圾=厨余垃圾,干垃圾=所有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品类—有害品类,所以在北京的相关条文里出现的分类词语进行了优化,改称“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其背后的逻辑是垃圾分类的目的和产业链的经济性。处理厂关心干湿问题,因干垃圾是焚烧发电,加入湿垃圾、有害垃圾,大大降低效率和增加污染。不分类,除了中间环节被收破烂的捡一些可回收的走,剩下的全部焚烧、填埋,污染环境、浪费土地、浪费可回收资源;分类后,各类对应处理,可回收的资源变多,成为待处理的垃圾变少,处理效率变高,对环境污染也变少。
国外经验
垃圾分类源自国外,欧美日较成熟同时状况迥异,但出发点都是为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经济效益。
美国地大,目前填埋为主。没有土地压力倒逼,效率远不如寸土寸金的欧洲和日本。填埋53%,焚烧仅13%,回收25%,剩余主要做堆肥。分类模式相对简单,一般仅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等两到三种类别。75-95年是美国垃圾焚烧发电业的黄金二十年,诞生了龙头企业CVA,通过一系列并购,目前产能5.5万吨/日,占美国年焚烧量的2/3。
日本有全球最精细的垃圾分类模式,规定了多达几十种类别。2000年提出建设循环型社会(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目前已是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焚烧比例在上世纪就已达到80%。
欧洲以北欧各国做得最好。瑞典为例,对于广泛使用的易拉罐、塑料瓶、啤酒瓶,推行押金制度,购买时包含了瓶子押金,用后放到专门的回收机器就能拿回押金。瓶瓶罐罐的回收率达到93%,且压缩分解后的原料可以1比1制作新瓶,突出世界。整体最大的去向是焚烧发电,瑞典1年有8个月需要供暖,全国垃圾处理完也仅占焚烧厂产能两成,还在想法设法从周边国家进口垃圾。
国内历史
欧美日基本在人均GDP1万美元时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我国多数较发达省份和城市已具备此条件。但民众结构、社会状态有差异,措施不能直接照搬。比如日本需要居民自己承担垃圾处理费用的20-25%,中国更可能通过推进环境保护税法等方式而非直接向所有居民收费。99年开始各地就有生活垃圾处理费的相关规定,至今没有广泛执行。国外经验显示,垃圾分类的落地执行和效率提升还得依赖立法强制、政策优惠、补贴引导及国民从小的整体教育。
风口在哪
这里本是创业者注意力的”贫瘠之地“。前端清运、后端处理基本是政府、大型重资产传统企业的领域,中间的回收部分则零散分散,由各种个体户、小公司充斥。近年频繁的新政策围绕两条关键的线,一是垃圾分类,二是洋垃圾进口。17年开始大量出现的带有回收概念、垃圾分类概念的企业,基本都来源于洋垃圾进口限制政策里关于废纸的规定。
其实从14年开始,各类再生资源回收价格是在持续下跌的,拾荒者和个体户的积极性已逐渐下降,回收难度越来越大,也是基于此才有了两网融合(城市环卫网和再生资源网有机结合,统一规划,人/设施/场地共享)更加紧迫的需求。那时几乎没有创业者会关注废品回收行业,更不用说尚未有强制政策的垃圾分类。这里没有金矿,只有垃圾堆。
17年前,中国每年进口全球50%以上的废纸、废塑料,垃圾分类先进的国家是大卖家。中国陷入垃圾围城却同时进口垃圾的悖论,只因“洋垃圾”经过了分类。政府关注后,国企、上市公司大举进军再生资源行业,兼并频发,17年后中国从发达国家进口的垃圾量大幅下滑,加上15年后创投市场本身的繁荣甚至过热,这才涌现各种创业公司。
与教育类似,这行本就带有社会服务性质,由政府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来扶持,利润微薄,很难赚到VC眼中的”大钱“。创业者涌入无非是两大目的:行业备受关注,整体产业链市场价值上升,有增量市场;废弃里寻宝,享受回收市场的供不应求。至于跳脱垃圾处理产业链,而是做二手交易、闲置租赁生意,由于更靠近贬值链的上游,是一个可单独详聊的大话题,此文不作论述。这里分别看看垃圾分类和废品回收两方面的创业局势。
入局机会—垃圾分类
清运
垃圾分类常见的吐槽是:前端分了,后面一车装走,等于白分。未来前端清运必然会有大的改变,产生增量市场。上海短期目标是清运车、回收点、中转站和集散场分别达到800、5000、200和20的数量级,基本是50-100%的年增长,设备也有更新换代及技术和工艺创新的空间。建立完善的收运系统,以46个试点城市来说,有小几百亿的市场。
美国废物管理公司(WM)经历50年发展和并购,如今市值500多亿美金,年营收近150亿美金,65%的业务是前端垃圾收运。但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这个行业离不开政府补贴,且重资产拓展慢,整体利润率稳定且微薄,会不断通过行业并购走向高度集中。未来中国一定会有更多加速推进环卫市场化的政策,但目前看来并不是创业企业的菜。
由于政策依赖性较大,国外的大企业都是全产业链,链条做长控制风险。国内已有越来越多大型后端垃圾处理企业开始布局到上游的分类清运环节,以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可以预见这样的尝试比初创公司更有可能成功。
也有创业公司想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做整套智能收运系统。智能硬件垃圾箱收集垃圾,走地下管道通过空气动力传输至附近回收站的集装箱,再对接市政环卫,做基础设施。想法很好,但实现起来困难重重,是类比水电气一般的基础设施,地上建站地下建管,需要的政策配合和技术难度可见一斑,但不排除未来有高新技术的创业企业会在此领域出现。
处理
焚烧发电是垃圾减量、资源化处理的最好方式和主要发展方向。目前焚烧率不到40%,仍处于较低水平。各地土地价格普遍上涨,焚烧替代填埋愈发紧迫。垃圾分类给焚烧厂带来了增量机遇,但多是传统大企业、地方性企业在经营,不是那么公开透明好进入的。
厨余垃圾虽占生活垃圾60%以上,但可回收价值较低,虽能沼气发电、制作柴油、产生饲料,但产业链增值不大,在国家扶持下可自负盈亏。垃圾分类后的增量市场在小几百亿,也是重资产投入的传统生意。
也有创业者从技术突破。寻找更高焚烧效率、做工艺改进;或寻找更好的生物技术,利用特殊菌群处理厨余,降本增效;或以厨余饲养可当饲料或蛋白原料的虫子,售卖给生物养殖或医药企业。对于不可回收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国外政府持续用补贴和优惠政策在积极推进,国内也会如此。这方面始终存在创业机会,但都是科技创新导向,短期现金流不稳定。
分类
自行垃圾分类,短期内时间、心理成本高,因此在政策强制下产生了各类帮助分类的企业:
回收点的大型AI分类箱——目前等于智商税。没有足够的技术能直接有效区分干湿垃圾,更不用说更细致的四种分类。仅用视觉识别不够全面,需要加入温度、湿度等维度,目前基本是商业计划书里的概念。有部分产品可实现部分功能,但对于投放要求很高,投放前就要基本分好不能混投,然后方可实现废纸、瓶罐分拣等,但集中后还得再人工分拣
家用智能分类垃圾桶——等同于前者的逻辑,只是应用场景更接近伪需求
分类知识教学的app/小程序——文字的复制粘贴,短期引流产品,风还刮着就都死了
拍照/扫描的视觉识别工具app/小程序——有一定技术含量所以数量没有前者那么多,但同样层出不穷。7月1日上海施政,7月4日淘宝的扫一扫已加入了AI识别垃圾功能,识别不了的可手动输入训练AI。这种蹭热点-做工具-换流量-卖广告的逻辑,势必会被用户基数更大的国民app当做引流手段,碾压其他存在
提供分类袋引导用户自行分类并给与奖励——本质上是回收企业,回收不同类别的垃圾后分别售卖给下游。由于紧跟政策,目前与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试点合作较多,收入以补贴为主,下游售卖不成规模,更接近于公益事业,成长前景有限
入局机会—废品回收
“互联网+回收“是垃圾风口最扎堆的,本质是几年前o2o的秽土转生,创始人多是做o2o数次却未能盈利的、做回收行业多年现在想用互联网来提高效率扩大规模的、以及看好无人赛道但无人零售没做起来的。方向包括社区智能回收桶、分类回收桶、垂直市场如高校集中回收、上门回收、回收人力众包整合。
无论怎么切入,回收行业本质是便宜进货,加价卖到下游。企业是否有机会,由回收、分拣、加工成本和贩卖收益两个环节决定。以前没有市场准入门槛,回收多以中老年残疾人、农民工为主,产业链条短、增值水平低、分散度高,规模企业回收量仅占总量的10%,且政策依赖度高、抗风险能力差,一旦政策、市场、价格发生变化,企业就面临倒闭风险。
回收端,无人回收终端智能程度差异很大,箱体成本从几百到几万不等。成本高的不划算且智能程度有限,成本低的无壁垒也无保护。上门回收太分散,下游的增值不足以支持运营,只有2B集中回收且只收某些品类,才有自负盈亏的可行性。贩卖端,初创企业规模小,加工环节有限,下游难以对接终端企业,多数卖给回收站、打包厂,溢价空间很有限。
回收有逐利性,零散拾荒者也知道只捡“值钱”的废纸、塑料瓶等,低价值的玻璃瓶、纺织品、泡沫、旧衣物、厨余等统统不收。分类挑出真正有价值的回收品类成为了回收业关键。
进入回收市场前,还有一道二手市场。贬值链只是一个定型描述,定量来说,不同商品在贬值链不同环节的分流比例和价值差异其实很大。单品越贵、废旧程度对于翻新再使用的影响程度越低、越是技术密集型或品牌密集型的高毛利产品,越会进入二手市场流通而到不了垃圾回收环节。比如奢侈品、珠宝、手机、球鞋,这样的平台的GMV也超乎直觉的想象。
回收市场里,加工程度越高、材质越多样和复杂的,则越难再利用、价值越低。比如网线,多材质,就不如纯的铜线有价值。单一品类来说,下游市场规模、成熟程度、对回收材料的需求以及其他来源的可替代性决定了价格。
最主要有回收价值、有大规模市场的是废纸、塑料、瓶罐、衣物。
纸
纸是最好处理、价值最高的。“好处理”看起来不起眼,其实是回收产业链里最关键的掣肘。纸的处理简单、标准,回收、清理过程方便执行,人力、物流和厂房、机器的建造成本也可规模化拉低。“价值最高”并非价格最高,而是规模、利润、产业链完整程度综合考量。
书本收得便宜,一般终端造纸厂以1200元/吨来收。报纸可到2600元/吨,贵但量不大。最多的还是各类包装纸板,价格差异很大,A类也称黄板纸,1800元/吨,多是只有少量印刷字的纸箱,造新转化率能到95%;B类是五颜六色的包装箱,1300元/吨;C类杂质多,800元/吨。
以前废纸年产5000万吨,进口3000万吨以满足造纸厂需求。17年开始的洋垃圾限制政策比想象的更严格,虽然只禁止未分拣的废纸进口,但允许进口的分拣后废纸含杂率不得高于0.5%,大量的印刷品其实无法满足要求。18年废纸进口量上半年同比减少52%,全年减少34%,19年上半年同比又减少25%。供需变化给创业者带来了机会,废纸回收创业者是垃圾相关概念里活得最好的。加上网购和外卖的普及,造纸行业本身重获增长,上游废纸供应也增多,废纸回收行业的喧嚣带动了社会对整个废品回收行业的关注度。
但新涌入的零散玩家带来的回收率上升,使得17年下半年到18年上半年“洛阳纸贵”之后,现已价格回落明显。虽然缺口仍在,但小玩家已无暴利可图,创业企业也洗牌到了比拼规模和运营能力的时候。规模到一定程度后要自建打包厂,但一个打包厂40吨的日流转,20%的毛利,200万元基础投入才能做,拿不到政府补贴大幅降低地价的,基本都不可能参与。某B轮公司核心资产主要也是打包厂,但已有80%遭遇关停。由于环保问题,地方政府并不支持,选址、物流越来越难。
前端回收环节,有直接找回收站和废品贩子进货的,毛利虽薄,但相比直接2C上门回收或定点回收,还有软件获客成本和初期规模效应的缺失,不确定性更小。综合看来,还是2B回收办公用纸、废纸箱等,可以更高效的让物流和仓储运转。
塑料与瓶瓶罐罐
塑料回收在国际贸易、下游需求、替代效应、产能过剩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共同打压下,行业低迷,利润微薄。国外整体的瓶瓶罐罐回收率较高是因为有生产者责任制,政府强制企业高价回收,民众愿意投瓶子。而国内只卖几分钱,积极性和成效无法与国外相比。在环卫市场化、两网融合、拾荒者日渐消失之后,大型全产业链回收企业直接收集并售卖给下游,利润不高但走量的方式,更像是未来的解决方案。
衣物
衣物很有意思。单论纺织物,如果处理成为原材料,回收价值很低,环保再生处理成保温、隔音、内饰材料,只200-300元/吨,贬值巨大。但如果不是进入废品回收的环节,而是往贬值链上游爬,是有超出原材料价值的可能性的。
一是单件直接进入二手交易平台2C/2B;二是回收后集中清洗处理,下游对接下沉市场的二手零售服装市场,甚至自营,或许有新的空间。这种方式相比其他回收的增值大多了,最终出口不再是垃圾、原材料、能源,而是零售商品。纺织业年产4000万吨,废旧2600万吨,75%焚烧/填埋,12%出口,10%捐赠,3%再流通。在下沉市场以集中的便宜二手衣物大卖场的形式,一件连衣裙19元甚至9元,已有一些年回收体量数万吨的创业公司在尝试。但在服装产业过剩、去库存问题严重时,如何找准目标人群,打出差异化,或许会决定生死。
真正的创业机会:无风无雪也无晴
垃圾相关行业的切入点和方式很多,但风一过,真正算得上长长的雪道的,或许的确难找。贬值链越往下越是利润微薄、需要大规模重资产、倾向整合并购。虽然分类政策能最大限度变废为宝,减缓贬值链上游到下游的速度、比例,但值得创业企业参与和发挥的机会不多:
回收
用户数百万、日回收数百吨,现已不乏这样的创业企业。但2C的业务,居民的积极性是最大障碍。将各式垃圾分门别类在家里准备好,积攒一个月也赚不到几十块钱。目前融资、业务、知名度都相对较好的回收创业企业都是2B。
作为制造业大国,无论是工业环境还是日常消费品,常常面临产能过剩而非资源稀缺。新的商品都用不完卖不掉,终日思考去库存,旧的商品无论作为原材料还是再加工,想要卖出高价都不太合理。只有禁止洋垃圾进口这样不可逆趋势下产生增量需求的细分行业才有价值。
回收本是个算细账的优化过程,难有互联网一样的爆发性。2B集中回收、垂直于有利润空间的品类、精细化的运营效率提升、稳定低成本的获客渠道,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技术创新
垃圾分类把分拣成本前置给了所有居民,对于回收者理应降本增收,但目前来看更多还是把有害部分排除以及干湿分离,以降低处理成本和环境危害;而要让可回收部分有效再利用,分类还不够精细,难以解决回收企业的增值问题。有创业公司引导居民将垃圾分为19类以分别回收售卖,目前看效果不错,但上门及居民学习成本太高,难以规模化推广。国外经验显示完全靠居民实现更多种类细分太难普及,如果有算法+机器人可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真正实现足够多类的自动分拣,肯定是一个真正能给垃圾分类和回收行业带来巨大增值的事情。
厨余垃圾处理的生物技术也是一个可能出现有价值初创公司的方向。还有做材料创新的,不断在为下游制造厂商寻找新的合成材料的可能性,已在尝试直接从某种垃圾里通过特殊处理变为制造材料,如咖啡渣等,也是个有趣的方向。虽然目前怎么分类收集、加工再制作是否经济、是否可持续都是问题,但这个方向的创新机会始终存在且受政策欢迎。
跨界新玩法
以分类和回收作为流量入口,不靠进销本身而靠流量做电商变现的玩家,获得了比同类竞品更好的收入和利润。也有从家电回收转向家电清洗、手机维修、家政服务的,从废纸回收转向给回收站做培训、物流、金融等赋能的,以及从衣物回收转向做下沉市场旧衣物零售等。垃圾分类政策还产生了不可预知的新机会,比如今年7月起上海酒店不允许主动提供“六小件”(常用的一次性日用品),在酒店做自动售货机的企业,之前以情趣用品和零食销售为主,盈利艰难(单机收入0.5-0.7元/天),现在则通过售卖六小件获得了10倍的收入。
结语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垃圾处理问题。垃圾资源化、提高回收率、降低处理成本和对环境的伤害,大趋势不可逆。Apple Watch最新款Series 5是100%回收铝制作,也是一种号角和表率。利用物联网、AI以及机器人技术的普及,在这利国利民的大产业里找到提高环节效率同时能扩大自身利润的商业机会,既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必然使命。
从早期投资的角度看,政策趋势带来的增量市场给初创公司可施展拳脚的空间有限。坚持了几年还在运营的公司,拿到融资、建立了一定的口碑和消费者心智,但能盈利的凤毛麟角。
回到最初谈到的贬值链,垃圾都曾是商品,也将是资源。往贬值链上游去、下游更有效地变为资源、即便经济利益不大起码减少处理成本和城市的负担,能满足这样需求的企业,便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垃圾堆下面或许难有黄金,但有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