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田轩的田字格,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盘点本周的关键词,“脱贫”应该是当仁不让的热点。
除了众所周知的2019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三位致力于“减轻全球贫困”课题研究的经济学家,昨天(10月17日)是第27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我国第6个扶贫日。
在这里,我无意赘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贡献,也不想罗列毋庸置疑的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扶贫成果。作为长期从事教研工作的学者,同时也是家有学龄期女娃的父亲,我更愿意换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谈一谈我对于教育脱贫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扶贫不能只扶“口袋”,更要扶“脑袋”,教育是斩断穷根的根本。但是关于教育本身的“贫乏”,我们又应该如何思考和应对呢?
治贫必治愚:教育要普惠
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伟大得多。”
——贺拉斯曼(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中国古老的围棋蕴含着哲人的智慧,赋予每一个棋子均等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每个待教育、被教育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被尊重。
尤其是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服膺于“丛林法则”的社会,教育公平是保障每一个人尤其是弱势群体中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守护人性的最重要机制。
教育做到普惠和公平,才有可能确保未来每个人的机会公平。
但现实是残酷的。
我在多次深入基层的调研考察中发现,中国教育资源分配极度不均衡的状况依旧存在,“流动的童年”、外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偏远地区教育难等等问题依然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教育资源的稀缺和结构性的分配不平衡,导致了教育的不平等。
那么,科技创新的力量能否为不均衡破局?最近几年来,互联网教育成了新的创业风口。乐观者认为:没有墙的在线教育,能够打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壁垒。
但事实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在线教育的优势是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得到普及。
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对于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的学生而言,在线教育距离他们还很远,首先要解决的是硬件及网络问题。只有当这些问题解决了,在线教育之光才能普及到每一个孩子的书桌。虽然从一些数据上看,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进步,比如,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 87%,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 80%。但是,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有 13% 的中小学校没有互联网接入。在接入的 87% 里面,对互联网能否做到有效利用,也是未知数。
对于新一代的孩子来说,互联网在他们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但是,他们在课堂上并没有享受到互联网和新技术带来的益处,这是当下的挑战。
此外,在线教育机构想要生存下去,必然也要以盈利为目的。而收费的在线教育最终会不会造成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使贫富成为选择在线教育的阻碍?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决。
扶贫先扶智:教育更重要的是普慧
“所有时代的衰落和解题都是主观的,但真正能做出改变的力量,必都是从内心流向外面世界的。”
——歌德
反思教育,必须内外兼修,不能忽视被教育者的内生因素的培养。教育要普惠,更要普慧。
我出生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这一代人几乎没接触过所谓的素质教育,从小到大,一路在应试教育的千军万马里闯独木桥。到了一定年龄阶段,被粗糙的进行了文理分科;上了大学之后,学科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小时候,物质的相对匮乏让大多人与人文、艺术无缘。如果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能大多数人到现在依然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
2001年,本着“去看看更大世界”的单纯想法,我远赴美国求学,直到2014年回国。在美国攻读博士及之后任教的13年时间里,经历的“炼狱”一般的认知蜕变,让我切实感受到中美教育之间的巨大差异。
出国之前,我以为读博士就是读更难的书、做更难的题、考更难的试。但在美国求学的过程中,我很快就发现自己对博士的理解是错误的。
印象很深的是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第一次接触讨论课,讨论课之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三篇论文,下次上课时每个人都要分析这些论文讲了些什么、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当时,在国内已经习惯了单向灌输式教育的我懵了:把这篇论文吃得很透,这没问题。但要让我说这篇论文有啥,还有啥能改进的地方,还有什么地方有缺陷。我觉得都挺好的,没什么能改的了。这个就是这个中美教育很重要的区别。
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要把我们的国家真正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光靠在街上挂很多横幅、标语,是不可能完成的。我认为,这里面最核心的一点,是要在教育中培养人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
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每本练习册后面的“标准答案”和每次考试前老师不厌其烦地“划重点”,就是中国特色教育的一个体现。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大多人只能具备从事制造业的能力。
我在美国当了六年的老师,回国从事教学工作也五年有余。在接触过的几千名中、美学生当中,到现在还是能清晰地感受到中美课堂的差异。在美国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对于我抛出的互动问题,具有非常活跃的挑战意识,甚至会经常打断我的讲课来提问。但是在国内,上课时最尴尬的就是互动。一旦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换来的只有讲堂下的一片宁静。
真正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需要的是创新。而真正能做到创新的人其实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这部分人需要具备高度的创造力、持之以恒的关注力,以及付出漫长的努力。
向创新型社会转型,教育转型必须先行。
我们需要重视基础学科中方法论的掌握以及思辨能力的培养,要真正能够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完整人格、不迷信学术权威和有批判及思辨能力精神的创新性人才。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是给世界提供劳动力的工厂。
当今中国教育进一步的跨越式发展,不应是量的扩张,而应是质的飞跃,即对内涵式发展,尤其是高质量教育的追求。
不盲从、不跟风、敢挑战。
我想,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了。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