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入股AI药研公司百图生科;英矽智能发布全球首个AI药物;康希诺、国药中生新冠疫苗附条件获批上市;

医线周报,为你挑选过去一周(2.19~2.26)最值得关注的「医线」新闻。

图片

「医线」是创业邦推出的医疗健康系列栏目,立足医疗健康一线,捕捉行业内最新动态,洞察创投新趋势。

医线周报,为你挑选过去一周(2.19~2.26)最值得关注的「医线」新闻。

整理 |高嵩

Part.1

一周投融

本周全球医疗健康领域融资事件共30起,其中国内24起,国外6起。据睿兽分析不完全统计,本周国内医疗融资金额总计近63.14亿人民币,海外融资金额总计达0.59亿美元。

图片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本周国内融资超1亿人民币的公司信息如下:

锦篮基因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基因治疗新药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由北京瑞希罕见病基因治疗技术研究所发起人吴小兵博士与北京五加和分子医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新药研发团队等人共同组建。公司产品以基于病毒载体尤其是AAV载体的基因药物为主,拥有AAV载体基因药物设计技术平台、新型AAV外壳研究技术平台、基因表达调控元件设计及评价技术平台、AAV载体制备技术研究平台、AAV载体质量研究技术平台、基因治疗有效性评价技术体系等基因药物开发所需的核心技术能力。

药欣生物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致力于Best-in-Class创新药和高端改良型制剂研发和产业化的医药公司。药欣生物在美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建立了本地化研发和BD团队,自主研发了包括固体分散体、自乳化、热熔挤出、纳米晶和包合物在内的多项技术,并围绕制剂平台技术和产品管线申请并授权了数十项PCT专利。

韬略生物是一家以小分子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为主的创新型研发公司,主要瞄准国际新型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研发热点及发展趋势,设计、筛选、优化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致力于开发治疗肺癌、乳腺癌、脑转移性肿瘤等临床需求迫切且技术开发难度较大的肿瘤治疗领域。

药明奥测立于2018年初, 系药明康德集团与全球顶级医院梅奥诊所(Mayo Clinic)强强联手打造的合资企业, 聚焦在精准高端特检领域, 旨在构建体外诊断特检服务和产业赋能双平台。药明奥测已经建立了以最新检测科技平台为基础,涵盖分子遗传、蛋白质、免疫、代谢、病理以及微生物等多组学临床诊断检测平台。

医准智能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AI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研发商,基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技术,自主研发了医准智能胸部CT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医准智能乳腺X射线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产品,具有病变位置自动定位、BI-RAIDS等级划分、良恶性判别等功能。

依生生物主要从事免疫调节技术创新与疫苗产品研发,面向全球市场。目前,依生生物已有疫苗产品实现商业化。旗下YSJA(依生君安)狂犬病疫苗是首个在中国开发的无铝佐剂冻干狂犬病疫苗,在国内已有超过1600万人接种。

爱博泰克是一家是2011年成立于武汉的生命科学工具产业上游领域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试剂原料领域具备突出的产品研发、迭代及生产能力。据其介绍,爱博泰克现已拥有覆盖面最广的抗体、抗原及分子酶产品线。其中,抗体、抗原领域的第四代重组兔单抗平台及基于CRISPR技术的抗体基因敲除验证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均属突出。

三叶草生物是一家全球性临床试验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和产业化革命性生物疗法,聚焦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病毒疫苗。三叶草生物自2020年以来总融资额超过4亿美元。三叶草生物采用其独有的Trimer-Tag(蛋白质三聚体化)专利技术平台,研发三聚体化依赖性途径的新型生物制剂。此外,三叶草生物正在利用其自身的GMP生物制造能力支持多种生物制药及重组蛋白疫苗的大规模生产,GMP生物制造生产线已通过欧盟质量授权人审计。

礼进生物由前艾伯维肿瘤研发资深科学家王结义博士于2016年创立,目前已建立具有完整的肿瘤免疫靶点发现、抗体设计开发、临床开发、生物制剂工艺开发和生产等各环节的完整团队。

基准医疗成立于2015年,由基因检测领域的国际领军人物范建兵博士回国创立。此前,范建兵博士是Illumina(因美纳)的创始员工,拥有近30年从事人类基因组学、基因芯片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产品开发的经验。自创立以来,基准医疗一直致力于自主开发真正有临床价值的癌症早筛早诊产品, 目前已上市及在研产品管线覆盖70%高发癌种。

百因诺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底的国际化生物医药CDMO公司,不仅能够向全球医药企业提供生物医药细胞系构建筛选、工艺开发、临床材料生产、临床申报、上市产品GMP生产、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同时还可以提供国际突出水平的工程细胞和细胞培养基等供应链产品;百因诺生物已经搭建了完善的供应体系,可以保证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供CDMO服务。

先通医药是一家专业从事放射性药物研发、生产、临床学术推广的创新型医药企业。公司依托全球突出的放射性药物和单克隆抗体药物领域的研发资源,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领域布局了多款靶向治疗和精准诊断放射性药物,通过自主开发加外部合作,打造了仿创结合、风险收益平衡的产品管线。目前研发管线中已有四个诊断药品和两个治疗药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睿璟生物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致力于为肿瘤精准医学提供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甲癌领域已构建完整的PCR和NGS检测产品线,目前正快速推进产品的注册上市。在知识产权方面,睿璟生物截至目前已申请7项专利及15项著作权。在创始团队方面,睿璟生物研发和医学团队由四位归国的资深博士组成,创始人洪跟东先生具有二十余年的临床产品的商业落地经验和团队管理经验。

普施康生物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离心微流控核心技术为平台,致力于POCT检测的科技企业。普施康生物利用离心微流控技术,结合独创的微量全血分离功能、试剂冻干技术,研发凝血(即血栓与止血)、化学发光免疫、生化等诊断检测试剂芯片及新型配套POCT检测系统。公司重点瞄准凝血POCT市场,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医院急诊、临床科室、中小医院、社区基层医院和移动医疗新型诊断系统等场景。

好医生云医疗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从医学检验、互联网医院、药品供应、医学教育多维度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打造基层医疗互联网服务总后台。该公司最早以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及配套的冷链物流、医学支持为核心业务,致力于赋能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能力,迄今已有10多万家活跃诊所客户,1000多项检验项目,月订单额近2000万,业务覆盖了全国近30个省市、1000多个区县。

微密医疗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微创介入治疗设备研发商,专注于微创治疗技术,致力于为脑血管病患者提供全新解决方案。其主要业务聚焦在脑血管病的创新型微创治疗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包含颅内动脉瘤新型微创介入治疗器械,如MeshCoil颅内动脉瘤封堵器等。据介绍,与一般用于治疗动脉瘤的栓塞弹簧圈不同,MeshCoil动脉瘤封堵装置是一种高密度编织结构,配有控制释放系统,可以减缓瘤腔压力,同时隔绝动脉瘤腔的作用。数据显示,这一装置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将在北京宣武医院等展开。

康沣生物于2020年底,由康沣生物与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战略整合而成,成为全球突出的创新冷冻消融微创治疗平台型企业。公司基于突出的液氮消融技术平台,具有冷源无毒易获得、高效降温、操作简便、安全性更佳等优势。公司管理团队具有数十年心血管介入、经自然腔道微创治疗的运营管理经验,研发团队与各领域临床专家紧密合作,深耕冷冻消融技术及创新医疗器械。

国外融资情况如下:

图片

数据来源:睿兽分析

Part.2

一周政策动向

国家卫健委:东北地区可探索全面放开生育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39号建议的答复》称,东北地区可以立足本地实际进行探索,进而提出实施全面生育政策的试点方案。关于加大对托育服务机构投入和幼师队伍培养,国家卫健委称,协调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创新开发产品。(国家卫健委官网)

国家卫健委:将逐步推广HPV疫苗适龄人群免费接种

近日,国家卫健委在针对“关于加强宫颈癌预防意识,关注女性与女童健康的建议”回复中表示,将针对疫苗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相关情况加强监测,同时,推动试点先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更灵活的疫苗接种筹资方式和接种政策,逐步推广HPV疫苗适龄人群免费接种,为国家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经验。(国家卫健委官网)

国家医保局:全国医保电子凭证用户突破5亿

据国家医保局20日消息,截至目前,医保电子凭证全渠道用户量已突破5亿,覆盖全国近40%参保人。当前,医保电子凭证支付功能可在208个城市使用,覆盖超过1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22万家定点零售药店。(新华视点)

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康希诺生物、国药中生新冠病毒疫苗注册申请

2月25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根据《疫苗管理法》《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的新冠疫苗上市注册申请。(国家药监局官网)

人社部透露:正紧锣密鼓推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模式

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我国当前养老保险体系三个层次中,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健全了,职工养老保险加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个平台,目前已覆盖近十亿人。作为第二层次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初步建立,并且在逐步完善,目前已经覆盖5800多万人。作为第三层次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没有出台。确实,第三层次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目前还是个短板。

游钧表示,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总结国内一些试点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思路。总的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新京报)

Part.3

大公司&大事件

IBM 正在考虑出售 WatsonHealth 业务

1 月 19 日,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IBM 正在考虑出售 Watson Health 业务,可能的方案包括出售给私募股权公司、医疗行业企业或者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

Watson Health 部门主要负责将 AI 用于帮助医院、保险公司和制药企业处理数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该部门年收入大约为 10 亿美元,但目前仍未盈利。(品玩)

和睦家母公司再次私有化,或将冲击A股\H股上市

2021年2月10日消息,新风医疗集团(纽交所证券代码:NFH)高端医疗服务平台和睦家医疗运营方,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收到买方财团,于2021年2月9日发出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拟以现金每股12.00美元的价格,通过收购买方财团及其关联公司尚未实益拥有的公司所有已发行普通股,将公司私有化。这意味着和睦家从成立以来,或将第二次从美股退市。(上市公司公告)

李彦宏入股百图生科智能技术公司,持股1%

2月19日,百图生科(北京)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日前发生工商资料变更,注册资本从100万元变更为169.5万元,新增股东达孜县百瑞翔创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百度CEO李彦宏,二者分别持股40%、1%。(企查查)

中生回A启动上市辅导

2月23日晚,北京证监局官网披露中金公司及中信证券关于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科创板IPO上市辅导基本情况表。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已与中金公司及中信证券于2021年2月8日签署辅导协议。(证监局官网)

北京同仁堂总经理接受审查调查

近期,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振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北京市纪委监委)

齐鲁首个生物类似药大卖18亿

2020年,齐鲁制药旗下中国首款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上市第1年大卖18亿元。有数据统计,2020年1~7月安维汀(贝伐珠单抗的原研药商品名)在全国样本医院销售额为13.7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9%,以此增速递推至全年约为26亿元。(E药经理人)

英矽智能全球首次利用人工智能发现新机制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

近日,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发布全球首个利用人工智能发现的新机制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该公司首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生物学和化学生成学相结合,发现一种全新机制的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候选新药,并成功通过多次人类细胞和动物模型实验验证。IPF牵涉多种疾病,影响多个器官(肺、肝和肾),这一新药的出现有望解决影响全球成千上万人的广泛的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Part.4

新产品&新技术

鼻咽癌新药来了!君实 PD-1 第二个适应症获批

2 月 19 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第二个适应症正式获批,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NPC)患者。(Insight数据库)

豪森1类新药阿美替尼片一线治疗NSCLC III 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2月21日,豪森发布公告,1类新药阿美替尼片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III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医药魔方)

百奥泰阿达木单抗新适应症获批

2 月 21 日,百奥泰宣布其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格乐立®)补充申请获 NMPA 批准,新增适应症:儿童斑块状银屑病。(公司公告)

恒瑞氟唑帕利3 期临床申请获 FDA 批准,即将在美启动临床

2 月 22 日,恒瑞医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创新药氟唑帕利的国际多中心 3 期临床已获 FDA 批准,将在近期开展相关临床试验。(Insight数据库)

信达/驯鹿医疗 BCMA CAR-T 纳入突破性疗法

2 月 23 日,信达生物和驯鹿医疗共同宣布,由双方合作开发的全人源 BCMA 嵌合抗原受体自体 T 细胞注射液(代号:IBI326/CT103A)正式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拟定适应症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公司公告)

泽璟生物杰克替尼片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 II 期研究成功

泽璟生物发布公告,其自主研发产品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的 II 期临床研究取得成功结果。结果显示,盐酸杰克替尼片不仅可以显著缩小骨髓纤维化患者的脾脏体积、减轻患者的体质性症状,还可以改善贫血,减少输血依赖,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公司公告)

君实PD-1/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2月24日,君实发布公告,PD-1/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JS201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CDE受理。(公司公告)

Part.5

言论&数据

FDA前临床审批官、NMPA药品审评中心前首席科学家徐增军:中国的医药创新不能仅仅满足于跟随

FDA前临床审批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前首席科学家徐增军接受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我们讲的创新多数是把国外成功上市或经临床验证的靶点/分子,引入国内,从早期筛选到临床开发,基本照搬国外已经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流程, 从满足国内临床需求上当然有意义, 但严格来讲,更多的是学而少创。 之前我们学的慢一些 ,叫做跟随 (follow), 现在家庭条件富裕了, 学习工具学习手段都更好更先进了,学的更快了,我们叫它快速跟随 (fast-follow)。

我们不能满足于仅仅跟随或快速跟随,需要走出一直跟在后面被人教的境况,我很欣赏丘吉尔的一句话 :我时刻准备着学习, 但是不喜欢总被别人教导 (I am always ready to learn although I do not always like being taught)。”(E药经理人)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创业邦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