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盒饭财经(ID:daxiongfan),作者:刘润,整编:若然,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如何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看清本质,学会批判性思考,高效率地学习呢?
那就是看到一件事的底层逻辑。我们常说,只有底层逻辑才有生命力。因为底层逻辑在面临变化的时候,能够应用到新的变化里面,会产生出新的方法论。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的话,是这样: 底层逻辑 + 环境变量 = 方法论
如果说只掌握各行各业的“干货”方法论,那只是“授人以鱼”,只要环境出现任何变化,“干货”就不再适用。但如果掌握的是“底层逻辑”,那就是“授人以渔”,你可以通过不变的底层逻辑,推演出顺应时势的方法论。
所以,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了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润米咨询创始人,微软前战略合作总监,《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刘润,在《底层逻辑》一书中,把这种底层逻辑分为: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和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读完全文,你将了解:
1.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2.普通和优秀的差距,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3.人生的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杆
4.边界感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
5.勤劳能创富,但勤劳者不一定能分到财富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
刘润认为, 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即法学家的对错观,经济学家的对错观和商人的对错观。
举个例子:坏人A诱骗好人B进入C的没有锁门的工地,B失足摔死了。这是谁的错?
法学家会说,这是A的错,这是蓄意谋杀。
如果证据确凿,在法学家眼中,这就是A的错。但是,这种“大快人心”的对错观,不一定能避免类似案件再度发生。法学家做不到的事情,经济学家也许能做到。
经济学家会说,是工地C的错。
经济学家是这样考虑的,整个社会为避免B被A诱骗进入C的工地要付出的成本,比C把工地的门锁上的成本高得多,虽然惩罚C会让其觉得冤,但是以后所有工地的拥有者就都会把门锁上了,于是这样的事情会大量减少。所以, 经济学家是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判断一件事的对错。 虽然听上去不合理,甚至有点反直觉,但有时比纯粹的“道义”更有长远的效果。
商人会说,是受害者B的错。
不管惩罚坏人A,还是惩罚工地C,受害者B都无法起死回生。整件事情中,受害者B的损失最大。B只能怪自己,不该笨到被A欺骗。这样,才会保护B自己。所以, 商人是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是非对错 。
所以,讨论是非对错时,其中的底层逻辑是:1,立场不同,结论也会不同。2,如果你是评论家,可以选择法学家的立场。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经济学家的立场。如果要受损失的人是你,建议你选择商人的立场。
在这一个章节,作者还阐述了关于公理体系和逻辑推演的底层逻辑。
在数学这个有公理体系的世界里,大师们几乎从不吵架。为什么?因为在有公理体系的世界里,只有能证明的和不能证明的。大师与大师的差异,是智商的差异,不是口才的差异。
但是,大部分学科领域,是没有公理体系的,比如经济学。因为没有公理体系,只靠逻辑演绎,想要得出不容置疑的结论是不可能的。
他们遇到的挑战,远不如数学那么单纯。他们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模型,但是只要举出支持的例子,就总有人举出反对的例子。
中国人用四个字来形容这种“研究方法”:文人相轻。数学家们说,我们才不相轻,我们相杀。不服就干,生死看淡。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差别,又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是,这种“你们都对”,就给学习经济学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你们都对,那我学谁的“更对”呢?
刘润认为, 一是学李白,也要学杜甫。 就是很多门派的经济学都要学一学,比如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约翰·凯恩斯、罗纳德·科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等。
二是给每个模型找个反例。 因为在经济学世界,没有一个观点具有普适的解释力。所有的观点,理论上都可以被驳倒,但至少能举出反例。刘润认为,验证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一个经济学观点,不仅要看你是否认同能证明它的例子,更要看你是否理解能推翻它的例子。
三是记住每个理论都有前提。 举个例子,大家经常说价格决定成本,而不是成本决定价格。但这句话有一个前提,就是“当所有其他要素不变时”。意思是他只是单一市场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忽视了不同市场之间、生产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这里的“其他要素”是什么?可能是科技,也可能是政策等等。
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
一些人在网上发表观点时,总是会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其实这是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 一个人如果有基本的逻辑思维,就会有刨根问底的好奇心,遇到事情不满足于表面的解释,而是不断地往下追溯,找到根本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挖掘自己的逻辑思维呢?作者认为有四句话可以帮助大家建立基本的逻辑素养: 证有不证无,以偏不概全,证有靠举例,概全靠推理。
先看证有不证无。证明一件事情“有”,很简单。比如你看到过白乌鸦、黑天鹅,就证明它们是存在的。可是你要证明“天下乌鸦一般黑”“天鹅都是白的”,靠举例是不行的。很多时候,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非“非黑即白”的关系,而是存在着博弈和多样性。
再来看证有靠举例。证“有”是相对简单的。只要有证据,就能证明一件事存在。举不出例子,就是假说。不要用一个假说,强行说服另外一个人必须认可你的观点。
最后是概全靠推理。所谓概全,就是得出一般性结论,只能靠证明,靠推理。比如,所有商品都是用来交换的,封建地租不是用来交换的,由此可以推论出,封建地租不是商品。
此外,逻辑思维也有高下之分,作者把逻辑闭环分为了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思维没有闭环,思考没有逻辑。 你说A,他说B,两者之间的思维永远没有交集。
第二层次:思维没有闭环,思考有逻辑。 有符合逻辑推理的一些观点,但观点时常左右徘徊,自相矛盾。
第三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但闭环的层次比较低。 一个人一旦在低层次形成了逻辑闭环,可能就无法前进了。因为所有的问题在他的逻辑闭环之中,都是可以解释的。而无法打破自己的逻辑闭环,就无法捅破那层看似很薄的窗户纸,无法上升至新境界。
第四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且能在更高层次形成逻辑闭环,逻辑闭环十分通透,直达本质。
第五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且能在高层次形成逻辑闭环,并始终保持不断打碎自己的开放心态。 在这一层次的人的思维闭环永远开放,永远没有死环。他的思维是一圈圈螺旋式的,可以无限地往下延伸到深不可测的海底,也可以无限地向宇宙最深处延伸。
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
作者认为, 人生商业模式=能力×效率×杠杆 。
第一重要的便是能力。但相对于演讲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一个人最有价值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如果把获得能力的能力具象化,就是:怎么只用2年时间,获得别人5年的能力?
刘润认为,想要拥有获得能力的能力,就要勤奋,而且是高效而可怕的勤奋。当然,这一切是有前提的:首先,你真的想要拥有获得能力的能力;其次确保所有的勤奋,都在你的身体和家庭的承受范围之内。
拥有了“能力”,还要提高做事的“效率”。
怎么把1个小时用出3个小时的效果?这其实也有系统的方法论:第一要义,是选择做那些对你来说最最重要的事情。然后,使用更高效的方法、更称手的工具。这里指的选择,不是从17分钟里省出17秒,而是用17分钟省出17个小时。也就是说,你要在这17分钟里做出一个决定——接下来要花费17小时做的事情,到底值不值得做?
拥有了能力,获得了效率,还必须借助杠杆。
具体分为四种: 团队杠杆、产品杠杆、资本杠杆、影响力杠杆 。
什么是团队杠杆?举个例子,麦肯锡全球的年收入规模大约是100亿美元。它是怎么做到的?首先,麦肯锡找到了自己的支点,也就是它坚实可复制的能力内核。
在麦肯锡,所有服务过的客户案例都会进入一个知识库。这家企业这么做,成功了,那家企业那么做,失败了,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会写下来,存入知识库。同时,麦肯锡还发明和设计了很多咨询的方法论,比如MECE法则、七步分析法,等等。“知识库+方法论”,是麦肯锡从最有经验的咨询顾问那里提取出来的“能力内核”,这就是它的支点。
有了这个能力内核,麦肯锡开始寻找它的杠杆。每年麦肯锡都会从全球各个知名大学,比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招一大批刚从商学院毕业的年轻人。这些绝顶聪明的年轻人,就是麦肯锡充沛而有效的“团队杠杆”。他们利用科学的方法论和被验证的知识库,就可以给比他们年长20岁、30岁甚至50岁的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们提供战略咨询了。
用团队来复制做大,是最基础的杠杆,你还需要产品杠杆,即让企业从严重依赖人类“边际交付时间”的“服务”,变成了更多依赖技术和工具而较少占用人类时间的“产品”。因为只有尽量脱离对人类时间的依赖,公司才有可能拥有不受限制的发展空间。
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
关于理解他人,作者提到的一个重要底层逻辑是: 边界感。
在与人交往时,总有一些人会让你感觉如沐春风,交往起来非常轻松。但也总有一些人,常常会给你压力。他们经常会问一些让你无法回答的问题,比如“你每个月赚多少钱啊”,或者提一些你没有办法答应的要求,比如“你帮我做一下这件事呗!不帮,你就不够朋友”。
他们的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呢?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恶意,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边界感。
什么叫作边界感?你和一个朋友面对面聊天,你会发现,你们之间总会保持一个心理安全距离。一旦你走近一点,稍微越过边界,对方就会本能地往后退。这就是边界感使然。
边界感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你要知道,什么是你的,什么是他的。你在你的范围内做事,他也在他的范围内做事,如果要跨越边界,就需要先征求对方的同意。
拥有边界感的核心要求,首先是你要识别什么是边界,其次是你懂不懂“要在边界内做事,越界需要先征得对方同意”这个基本礼仪。
大家一般都分得清楚物品的所有权,但是,时间、隐私、权利……这些无形东西的所有权,很多人却分不清楚。所以,我们要时刻训练自己的边界感,注意不要侵犯别人的边界。这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基本修养。否则,没有边界感的人,即便长大了,也会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巨婴”。
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
理解他人,更多是和个体相处。 但我们还会更大范围的人群协作。 那么,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传统观念里,“勤劳致富”是理所应当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工作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却没有获得理想的报酬。经济学家总是用繁复的术语来解释这个现象,但在《底层逻辑》一书中,刘润却用几个例子,深入浅出讲明白了背后的逻辑。
我们经常说, 勤劳致富。但是, 你有没有想过, 勤劳真的能致富吗?不一定。勤劳,能够创造财富。但是,勤劳者却未必能够分到财富。
为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财富的本质。
财富到底从哪里来?很多人说,从劳动中来。没错,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把产品创造出来,换取财富。假如你每天劳动8个小时,一年种出200斤大米,那么你的财富就是200斤大米可以换来的东西。如果你勤奋一点,每天劳动12个小时,一年种出300斤大米,你的财富就是300斤大米可以换来的东西。这时候,财富=劳动。
那么,是不是财富就完全等于劳动呢?不一定。 财富跟劳动有很大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等于劳动。 比如,你买了自动播种机,买了自动喷洒农药机,买了自动收割机,这些机器使得你的生产率大大提高,让你每天只需要劳动2个小时就能种出500斤大米。那么你的财富就是500斤大米可以换来的东西。
你的劳动虽然变少了,但是财富却增加了。这时候,财富=劳动×生产率。生产率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知识、科技、工具、机器、流程、方法……这些东西,共同决定了你创造财富的生产率。
那么,是不是财富就完全等于劳动×生产率呢?不一定。你在中国生产大米,大米卖得很好,是因为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吃大米。但假如你在美国生产大米,大米卖得可能就不如在中国好,因为美国人并不是每家每户都吃大米。大米在美国的价值,就比在中国要小一点。所以,生产同样多的大米,你在美国获得的财富要比在中国少一点。
同样的商品,因为不同客户群体对它的需求不同,它所产生的效用就不同。所以, 除了劳动和生产率,财富还取决 于效用 ,即 这就是财富的 本质。
作者认为, 财富=劳动×生产率×效用。如果把三个因素对应到这个时代的基本资源,那么劳动就代表人口资源,生产率就代表科技资源,效用就代表商业价值。
而对于个人来说,劳动代表着你能投入的时间,生产率代表着你的杠杆,比如知识、工具、团队、资金等,效用代表着你的劳动能创造的单位价值。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了你能创造的财富。
但是,用劳动来创造财富,有两个非常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劳动创造财富,天花板很明显。第二个问题:劳动能够创造财富,但是劳动本身并不分配财富。
财富应该怎么分配、谁应该比谁更有钱这件事,并不是由创造财富的人决定的,而是由掌握稀缺资源的人决定的。 谁掌握稀缺资源,谁就拥有财富分配权。 所以,如果你想要拥有更多财富,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稀缺性。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