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车百智库(ID:EV100_Plus),作者:付刚,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曾经的合资一哥又出手硬刚比亚迪了。
近期,借着一汽集团71周年庆,一汽大众推出年中大促,宝来、速腾、探岳三款入门级车型官降至6.98万、8.98万、13.98万元,同时还为其准备了零首付的方案增加吸引力,把购车门槛降到最低。
7万就能将曾经二、三十万元的德系神车开回家,几年前还难以想象。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大概率是为迎战比亚迪对合资A级油车的围剿。
今年初,比亚迪掷出“核弹”——7.98万元的秦PLUS荣耀版和驱逐舰05,继续在紧凑型家轿市场扩张版图,占领合资油车最后的销量高地。1——6月,两车分别以24.1万台、9.7万台的成绩包揽细分市场的第一、第五名。
巨鲶搅局下,宝来从紧凑型家轿市场TOP10榜单中“消失”,原先单月4万台的辉煌不再,今年前六个月总销量下滑近四成至4.8万台;速腾虽然守住了前四的位置,但销量同比下降7.3%,也不复往日3万+的月销高光,上半年月均1.6万台。
相较于轿车序列,其SUV家族市场表现更显乏力。6月,一汽大众旗下9款SUV合计交付2.86万台,不及特斯拉Model Y同期的4.1万台。而它们却是曾将一汽大众送入神坛的功臣。
一汽大众的辉煌也停留在了2022年。那一年比亚迪上位为国内车企一哥,此后两者间的差距被不断拉大。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六个月零售榜单中,一汽大众以77.1万台的成绩位列第二,比亚迪(138.8万台)则是其1.8倍,相差近半。
突围迫切的一汽大众今年多次推出促销政策、全系车型参与以旧换新,不只油车产品,纯电ID.家族的补贴力度也在2万元上下。
但降价的刺激作用已不再明显,只是将一汽大众的月销量保持在“7字头”,几年前动辄10万台的月销高峰难现。而这也是合资品牌身处产业转型期所面临困境与挑战的侧写。
两年前,大众中国总裁兼CEO贝瑞德走马上任时就预言道,“大众品牌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不再是其他合资车企,而是比亚迪”。事实上,不只是比亚迪,如今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也在一汽大众身后狂追,上半年的最小差距已不足2%。
当新能源开始取代燃油车成为市场主流,面对愈加残酷的竞争,作为合资品牌老大的一汽大众决心破局,同时也要为整个合资车企打样。
一、转型不易
作为早期进入中国的汽车合资品牌一汽大众,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的合作无疑是双赢的典范。
30多年来,一汽大众汽车靠着过硬的产品力与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在燃油车时代曾多次蝉联中国市场产销量冠军,建立了无人能撼动的强势地位。
然而,最近几年,合资品牌的日子并不好过。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主流合资品牌销量约为45万辆,同比下降26%。而5月份,汽车零售市场依旧呈现出国产品牌崛起,合资品牌销量下滑的趋势。而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中国汽车市场每卖出两辆车,便有一辆车是合资品牌的产品。
这也意味着如今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发生了颠覆变化。国产品牌由于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正在成为汽车市场的消费主流。但整个合资车市场却整体表现较为惨淡。
其实,一汽大众属于跨国汽车巨头中较早进行电气化、智能化转型的车企,没想到,其却迟迟难以取得显著的技术及市场成果。
在燃油时代,一汽大众既有物美价廉的桑塔纳,也有中高端典范奥迪傲视群雄。但到了新能源时代,一汽大众却迟迟没有爆款车型出现,即便是引入了大众ID家族车型,也难以与国产新能源车相提并论。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一汽大众ID.系列车型中表现最佳的ID.4 CROZZ,但在前4月累计销量仅为11976辆。二去年年底上市的ID.7 VIZZION连续3个月的月销量为300多辆。销量实在上不了台面。
虽然一汽大众想要通过自主研发新能源车型突破重围,但面对的阻力其实并不小。
界面新闻报道指出,一方面是由于合资公司控股双方都只是将中国市场视为存量市场,合资公司本身员工及高层都并不掌握真正的决策权,成本是也可能更高。
科尔尼咨询董事桂灵峰表示:“合资公司引入的新车型在成本竞争力上弱于本土品牌车型。车型定点的供应商也都是集团常年合作伙伴。其在采购层面即使寻找到成本与效率更佳的替代者,也难以更换优化。”
另一方面,由于一汽大众地处东北,受气候影响,当地消费者对替换新能源意愿并不强烈,与南方城市相比,绿牌车绝对少得可怜。
公安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743万辆,但东三省总和不到30万辆,占比仅为4%。
内忧外患下,一汽大众想要转型其实并不容易。
二、人事调整
7月16日,一汽集团新任副总经理陈彬现身一汽第6000万辆汽车下线仪式,这距离他履新不过72小时。
自去年8月邱现东任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后,一汽进行了密集的高层换防。在陈彬之前,吴碧磊于6月上任一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一汽高层调整已然进一步加速。
目前,除了分管一汽丰田、一汽大众等合资板块的副总,以及纪委书记两职空缺外,一汽已将管理班子从3月时的6人,补充至7人。待人员齐整后,一汽高层密集变动也将告一段落,也是时候好好大干一场,加速转型。
在目前一汽的高管成员中,陈彬是唯一的“75后”。他是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升任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这也代表组织对陈彬能力的认可。
陈彬在东风时就做出了不错的成绩。在他2020年接手神龙汽车时,神龙已经从年销71万辆巅峰滑到年销不到6万辆的水平,亟需一名干将来扭转局面。
接手之后,陈彬从产品运营、营销体系等方面着手改革,并抓住出海机遇,获得较好的市场反馈。今年上半年,神龙海外市场销量增加了32%。
当前的一汽,也面临着相似的局面,需要能在产品运营、营销有所长的干部。
今年,一汽显然深刻认识到了 当前的处境,最近的人事变动,也是快速改革前的准备。
三、扬长补短
在新能源进程方面,一汽也开始加速。
以红旗为例,今年是红旗的产品大年,并且对新能源的态度是“All in”,上半年,红旗EH7、2024款红旗E-QM5、红旗HQ9 PHEV等车型先后上市,并且,基于FMEs“旗帜”超级架构、两大技术平台——电动平台HME和智能平台HIS的全新新能源产品,将在之后一段时间陆续上市。
两个月前,一汽大众内部推送了一则名为“突围行动”的通知,文中称“一汽大众正处于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转型窗口期,除了背水一战我们无路可走,唯有万众一心向死而生”。
在余承东都喊出“快鱼吃慢鱼”的变革节点下,一汽大众正筹备着一场大提速,今年起将加速电动及混动产品的投放,并加快捷达品牌出口的步伐。内部也定下了全年挑战190万-200万台的年销目标,这意味着相较去年的191万台,要实现稳中有升。
7月9日,一汽大众加码王牌车型迈腾,为其更新了电车的外观设计,配上了L2级的智驾等新技术,打出“油电同智”的口号,欲巩固其在B级轿车TOP3的主导地位。
纯电领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位于长春生产PPE平台产品的项目计划于今年12月竣工。这是为一汽大众旗下奥迪品牌筹划的新能源产线,年产能15万台,首款PPE平台的一汽奥迪Q6L e-tron已经箭在弦上。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汽大众正试图扬长补短,重塑一款既走量又有利润的新明星产品,以重振士气。
四、结语
车圈的卷,还在继续,对于一汽而言,虽然有着强大的集团支撑,但在新能源时代,还需要找准路线,快速突破,才有机会再上牌桌。
眼下,比亚迪第五代DMi混动技术即将上车,百公里油耗已经进入2.9L,综合续航里程更突破2000km大关,明年吉利也将迅速跟进。新势力更是从服务、智能化、补能、市场定位等层面制造差异化,在合资油车市场跑马圈地。
所以,一汽还要进一步加速。想要重拾昔日荣光,一汽大众必须学会自主品牌以及小米、华为等跨界玩家的策略,“见招拆招”,迅速适应新时代的规则。在2024迈入“不惑之年”的一汽大众,也有望发出新芽。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