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愿景可期,但创业者和投资人要做正确的事

关注
200+投资机构代表齐聚成都,带来一场创投盛宴。


2024年9月19-20日,第十八届DEMO CHINA在成都举行。在“超级对话: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环节,君联资本总裁李家庆,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围绕人工智能等话题,分享了精彩观点,本场对话由创业邦研究中心副主编刘岩主持。两位嘉宾的主要观点包括:

1.在我们职业生涯结束之前,在新一批创业者和投资人成长过程当中,一定至少会有一到两次大的机会出来。

2.(对于当前的投融资状况)要有耐心,要承认周期的力量。

3.所有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要做正确的事情,做长久的事情,真正坚信长期主义。而且我们一定要留在这个游戏里面,我们要在这个牌桌上,如果你是投资人,不要在市场最不好的时候离开,因为机会来的时候给了那些留下的人。如果你是创业者请你别离开,中国需要年轻创业者,我们不能离开这个市场。

42aad3c1d53f67b75a20634fa6b1be4.jpg

以下为现场演讲内容,经创业邦整理后发布:

刘岩:尊敬的来宾,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创业邦研究中心的刘岩,非常荣幸有机会担任本场圆桌的主持。

我们邀请的两位嘉宾也是中国创投界的大咖,他们的创投史就如同中国创投圈的创业史。

2000年,倪总创办自己的清科集团,2001年家庆总从联想加入了君联资本,开始书写在中国投资圈的佳话。

2000年对我们台下很多95后创业者来说刚出生没多久,大家可以看到两位前辈在我们行业的地位还是非常之高的。

今年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在逆周期的低谷中,我们特别期待通过这一场对话,请两位嘉宾帮我们在绝望中寻找一些希望,带我们寻找一下人工智能时代的星辰大海。

有请两位嘉宾先彼此互相介绍一下。

倪正东:家庆总是我的师兄,一听口音就是陕西人,人非常厚道,虽然他是我师兄,但是他作为君联掌门人,投出了一个个的成功案例。

家庆让我感觉特别可靠,LP把钱交给他和君联就特别可靠,企业家拿君联的钱也觉得特别可靠。中国的VC市场不管怎么变化,君联和家庆一直很坚挺。

从来都是无论市场好还是不好,君联和家庆都非常坚持、坚定、坚韧。

这就是我的简单介绍,在这个时候君联和家庆能到现场,也是对创业邦和创业者们最大的支持,谢谢!

李家庆:感谢正东。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正东、清科以及创业邦无疑已经成为创业者和投资机构深为信赖的合作伙伴和避风港。有他们的支持,让创业者和投资人在任何时刻都不会感到特别孤单,在行业相对低落时,大家能够相互安慰和支撑,在行业非常热的时候,他们也会不断提醒我们保持理性,避免过度乐观。

在整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正东、清科和创业邦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基础设施角色。我们常说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但实际上我们更多地都是在提供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正东、清科和创业邦确实在基础设施的角色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外,正东还担任清华大学企业家协会会长,非常热心地在各地促进我们的企业家校友之间的合作,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富有意义的工作。

刘岩:感谢家庆总,我感觉他依然非常低调,本来让他深入介绍一下君联资本,结果他把在座的诸位赞美了一遍,谢谢!

其实刚才家庆总也提到,两位嘉宾陪伴着整个创投行业经历了波峰、波谷的起起伏伏,我遥想2010年,那时还是中国移动互联网萌芽的时代,当时倪总在我们创业邦年会的闭门会上,跟IDG资本的熊晓鸽熊总邀歌的场景,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每天都能看到希望,我们能够感受到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也能够看到时代的红利。

但是今天仿佛一切红利都已经消失了,人口红利在消失,时代的红利在消失,各种低垂的果实被大家摘完了。我想问两位嘉宾,你们觉得我们创投行业怎么了?

李家庆:创投行业怎么了?甚至说还有没有?

刘岩:对,我们的希望在哪里?

李家庆:现在大家的心态普遍是要么乐观、要么悲观,但其实相对更重要地还是要更加客观理性些。

确实,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政治、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周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确实可能会导致整个周期在时间跨度感觉上变得更长。但恰恰是因为这样,当前我们所经历的这一轮技术变革可能较之前的移动互联网革命会更加深刻,所以这一次的孕育期会更长一些。

相信未来10到20年时间,当前这一轮技术变革一旦全面爆发,其影响力和机遇很可能会远超之前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存量技术对存量资源进行重新构建(带来的机会)。 所以用相对中长期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情,可能会让我们自己内心感觉更加舒服些。我公司里的年轻同事们经常问我,你们60后、70后把过去二三十年的好日子过完了,我们跟随学习了5到10年,正当我们自认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能力,准备大展拳脚时,却似乎一夜之间被重新拉回到了原点。我告诉他们这说明什么事情都是公平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85后、90后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起点的确比我们要高,但也许这一次需要让他们回归,也要经历我们从2000年、2001年到2007、2008年所经历的那个阶段,他们至少要经历一次。如果不经过这样的历练,直接踩着前人的肩膀往上走,对于这批年轻投资人和创业者来说,他们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够完整的。

所以首先我们要有信心,在我们职业生涯结束之前,随着新一代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成长,必然会出现至少一到两次大的机会,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

第二是要有耐心,的确要承认周期的力量。

第三是要做好中长期的准备。从一项创新技术的诞生,到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从提质增效到对整个社会结构生产关系的重塑,这个过程无疑是漫长且复杂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以适应这一渐进而又持续的变化过程。

刘岩:我们在低谷当中孕育着新的机会,未来它可能爆发性更强,机会还是给有准备的人来准备的,有请倪总。

倪正东:其实现在我们要有共识,基本上的共识是经济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创业者的挑战、投资人的挑战,我觉得现在还没有到最差的时候,我们的VC、PE还有钱可以用。所以什么时候能够反弹?我觉得真正到最差的时候就会反弹。所以我们还没有到最低点,等到最低点的时候市场就会回来。

现在其实大家还比较有信心,蓄势待发,就是把他们创业的热情、投资的热情不能说是压制,但我们积蓄越久,我们创业的反弹、投资的反弹就会爆发。

所以我觉得大家要保持初心、保持耐心。我是充满信心,因为像我自己,像清科和创业邦,我们就做一件事情,为创业者和投资人在一起提供服务,我们是非常坚守(这个信念)的,我们从来不动摇,因为我们这一辈子就是干这一件事情。

所以我相信这个市场会有反弹的时候。我观察这个市场25年,今年上半年中国跟美国VC的差距已经从2017年非常接近,到今天中国的VC投资已经是美国的1/15,我觉得我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这是最惨的成绩单了,我觉得咱们创业者们、投资人们其实没有缴枪,就等着冲刺的时间。

当然,现在AI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我想在这个时候,所有的创业者和投资人要做的就是做正确的事情,做长久的事情,真正坚信长期主义。而且还有一点,我们一定要留在这个游戏里面,我们要在这个牌桌上,如果你是投资人,不要在市场最不好的时候离开,因为机会来的时候给了那些留下的人。如果你是创业者请你别离开,前几天FT的杂志说中国的创新企业从最高点跌了98%。各位创业者,所以中国需要创业者,中国需要年轻的创业者,我们不能离开这个市场。

我们都不创业了,我们都不投资了,中国的经济还能往上走吗?所以咱们跟创业邦一块儿努力,谢谢!

刘岩:特别感谢倪总和家庆总对我们在座诸位的鼓励。我们回看互联网时代,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能看到一个现象,基本上是赢者通吃的现象,恒者恒大。接下来产业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人工智能时代,在AGI时代,到底会是怎样的格局,还是赢者通吃的格局吗?还是只有大厂的机会吗?我们创业型的公司机会又在哪里呢?什么人能生存下来?问题有点多,家庆总。

李家庆:今天还不太好下结论,因为今天我们还处于早期阶段,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这一波的机会非常大,我们今天还在一个早期打地基的阶段。

这一次会出现的机会,在我看来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会不可同日而语,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移动互联网主要作用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依托的基础技术和现有的生产资料、生产力都是既定的,关键在于利用一项技术来放大网络效应,迅速聚合资源,从而形成赢家通吃的市场格局,本质上涉及的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现有技术、生产资料的重构问题。

AI今天仍处于早期基础生产力本身的优化和变革时期。在这个阶段讨论赢者通吃现象还为时尚早,也难以断言未来到底是规模效应还是网络效应,可能在中底层会是规模效应,在应用层依然还是会具备一定的网络效应,两者应该都会存在。

今天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来理解智力,在我看来其本身就像水电煤这一类资源,基础是生产资料,或者说未来最重要、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今天还在培育的阶段。我经常做比喻,今天我们要培养一批所谓未来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生产力,而这种生产力或者生产资源就是Intelligence,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培养孩子一样,需要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一系列通识教育,这些生产力正在逐步地被培养和塑造中。

在这种情况下,期望立即将这些“孩子”——即正在培育中的生产力投入到某个具体且专业的领域,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一旦这批生产力成熟,面对未来,它们将在各行各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旦达到这个水平,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就会发生变化,同时生产力和生产效率都将实现显著提升,会催生出新的场景和需求。目前,这些变革的要素仍处于初级阶段,我们正处在基础的智力资源生成的早期时期。

这类似于早期蒸汽机的发明,当时我们无法预见到它会引发如此深远的社会革命和生产关系的重塑,无法预见给纺织产业带来的巨大变革,以及随后对交通等领域的影响。这一过程经历了二十、三十年,甚至四十年,不是短期的事情。

针对AI的发展,我认为我们仍处于一个相对初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需要坚定的决心和持久的耐心,还应当以合理和理性的态度来评估和判断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

刘岩:有决心、有耐心,抱有长期主义的创业者,在未来的市场环境当中可能脱颖而出。倪总您觉得接下来哪种创业者能够生存下来,熬过低谷?

倪正东:我先回到人工智能,我去美国转了一圈,基本上是我们清华的这些同学们全在七家公司里面工作,全部去了七家公司。见到的创业者,不管是00后还是95后,基本上都是在做AI的创业,估值都是天使轮1500万美元,下一轮是5000、6000万美元,再往后可能是几亿。

所以中国肯定也是一样,中国其实现在也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是美元投资基金的时代,但是今天的市场不一样,今天中国的人工智能70%、80%的钱是国资的钱,跟上一个时代还不一样。

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我还是充满着期待,我们在互联网发生的东西,在移动互联网发生的事情,在AI时代重新再来,而且会更大。因为不管是从数据、算法、算力,各方面我觉得都是基础。

现在说大厂赢还是小厂赢,我觉得大厂赢的机会更大,但是小厂、小的创业者还是有很多的机会。就像家庆说的,我们AI的格局现在来说谁赢还为时太早,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当年有各种说法,谁想到小红书会赢?当年有很多的小咖秀和无数的公司,谁知道字节和抖音才是赢家?所以并不是一开始的那些会赢。

在未来2、3年时间,特别是未来1、2年时间,是特别大的变化时代,对于我们这些投资人和普通用户来说,我们就多去用这些东西,谁用起来最好用,让我们感觉最好,谁就是最后的赢家。不管是2C、2B、2G,最后还是用户说了算,最后还是你产品本身说了算。

我天天用这几个公司,这几个模型公司(的产品)问一问,看哪个回答的最好,我觉得还是能看出一定的水平差距。

所以对于AI时代,对于初创公司来说确实挑战比较大,美国的初创公司比咱们更容易拿到钱,中国在AI时代的创业公司确实不容易,而且现在又整个处在一个投资机构较少出手的时候。但现在大家比较信任的是什么?非常信任的是说在今天这个时代,连深创投、连达晨这些纯人民币的基金都在投AI,在当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是不投资的,但今天他们冲在第一线,所以我觉得当我们很绝望的时候,总会打开一扇窗。

中国这两三年时间,我们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每年减少了2000亿美元的基金,还好我们这个时候像成都等很多地方冲上去,给我们这些创业者和投资机构提供子弹。

虽然很艰难,但是家庆总比当年君联创业之初管着3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的时候日子好过吧,比2000年IDG投腾讯、百度的时候,IDG那个时候管最多1.5亿美元,再回到2000年达晨管9000万人民币,深创投5亿人民币。

所以兄弟们、各位创业者们,目前我们这些VC还有12万亿的资金可以投资,虽然我们有12万亿的资金要退出,但是我们还是有12万亿的存量资金可以投资,足够支持大家所有的创业者。

刘岩:接下来请两位嘉宾用简单一两句话给大家送一些鼓励。

李家庆:在我看来,目前的时间点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面向未来十年至十五年的重要节点。当我们将来回望这段时期,会发现这段经历是非常宝贵的。就像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经历过的2001年互联网泡沫、2007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市场波动一样,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几次这样的挑战,而且早点经历这些挑战会更好,都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所以也希望大家都能够给自己鼓劲加油,去积极地面对这些挑战。

倪正东:在经济挑战的时候,在面临各种困难的时候,我觉得创业者、投资人、LP,大家要抱团取暖,相互成就,不要相互伤害。在这个时候LP不要伤害GP,GP不要伤害创业者。

在这个艰难的时候,一定要相互成就,共同渡过经济的低谷,我们早日走出困境。我们去美国、去欧洲的时候,大家提到中国的时候都是点赞,不像现在一说中国都是有些经济放慢等等,大家一起加油,谢谢!


图片

关于2024 DEMO CHINA

2024年9月19-20日,第十八届DEMO CHINA在成都举行。本届大会由创业邦主办,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成都市博览局为指导单位。

近两年,大会围绕“AI+科技投资”展开。创新中国 AI纪元,本届DEMO CHINA以“Rise of Transformers”为主题,102家早期科技公司在大会现场参与超级展示、企业对接。其中,AI企业高达48家。致力于打造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早期科技企业展示及对接平台,十余年来,DEMO CHINA吸引45000+创业企业报名,1404家企业登台展示。其中,572家企业成长到A轮以后,309家企业参与后进入下一轮融资,33家企业成功上市。

大会现场,创业邦星际营25期新锐AI之星融资加速计划、2024高通创投-红杉中国创业大赛、2024淡水河谷绿色创新计划、Banglink企业对接会同期举行。200+投资机构代表齐聚成都,带来一场创投盛宴。

图片

图片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