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莓daybreak”(ID:new-daybreak),作者:侯燕婷,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上线1个多月的京东外卖,如外界所预想的那样,正在产生鲶鱼效应。
4月11日早8 点,京东外卖启动百亿补贴项目,为期一年,面向全体用户发放补贴,覆盖平台所有餐饮门店。
消息公布,一个餐饮连锁品牌位于成都的运营负责人陈顺然告诉新莓daybreak,「B端商户供给到了一定阶段,是时候促进C端用户的消费了。」
他所服务的品牌是第一批入驻京东外卖的,一个月时间,门店拿到有效订单超8000,已基本持平饿了么。
京东外卖为他们带来新增订单,虽然总单量不及美团,但因为平台的「0佣金」政策和补贴,每笔外卖订单多进账 1 元至3 元。对于客单价只有二三十元的快餐来说,多赚一块都是欣喜。
此刻对商家来说,可能会是一个新的节点。百亿补贴之后,外卖单量持续提升的同时,利润也有望迎来新增长。
短时间的这个成绩让外界意外。自从喊出「0佣金」入驻,骑手全员免费社保之后,京东这个外卖赛道的新手,似乎有意成为规则挑战者。
外卖运营师、楚味传奇创始人乔木都开始盘算即将到来的618等重大营销节点,她期待京东外卖可以打开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获得更具爆发性的增长。
京东不是第一个试图冲击外卖赛道的选手。在此之前,滴滴、抖音都曾声势浩大地闯入,却最终沉寂。京东会是那个意外吗?
品质外卖如何落地
2月11日,京东外卖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第二天北京国贸附近一家餐饮连锁品牌加盟店就申请入驻,当晚获准上线。第三天,门店部署前端店铺,设置菜品,两天后接到来自京东外卖的第一笔订单。
老板方方告诉新莓daybreak,之所以主动申请加入,因为京东做电商本身有信任基础,做外卖有履约能力,又自带话题热度。
陈顺然所服务的品牌在全国各地接入京东外卖的门店已达120家,「从后台监控的数据大盘来看,京东外卖带来的订单是新增量,并非此消彼长」。除了新用户,他的感受是因为满减券的存在,京东外卖还刺激了用户消费频次的提高。
例如位于北京回龙观地区的一家门店,在其他外卖平台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京东外卖日均订单65单。这个数字几乎就要追上门店在饿了么的订单量。
正式上线一个多月,京东外卖就在超过142 个城市铺开外卖业务,且拿下一定的成绩,核心在于平台给出一套新的规则和运行机制。
京东外卖要求上线的商家必须是「品质堂食餐厅」,也就是必须拥有线下堂食的门店。这是一种筛选,而且是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校验,小红书关于京东外卖入驻审核严格吐槽的笔记不在少数,有商家指出,即便照片审核阶段通过,还会进行定期的视频巡查,如果发现门头和门店不相符,被判定造假就会立即下线。
然而,进入符合要求的品质餐厅,只要是今年5月1日前入驻,平台推行全年免佣金政策。这是一种让利表态。
其中,根据我们访谈的多位商家反馈,京东外卖对他们最具吸引力的就是0佣金政策。
要知道,外卖行业本质上是一个薄利多销的市场,即使每单增加一两元利润,累计起来也能显著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乔木告诉新莓daybreak,楚味传奇(牛肉粉/热干面品牌)北京中关村门店2月24日入驻了京东外卖,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每天接到约10笔订单。尽管订单量还不多,但每笔订单的利润提高了5~10元。
方方所在门店的京东外卖业务,利润也获得显著提升。平台补贴运费前期,相比其他平台每单会多赚8~9元,现在每单也可以多赚6~7元。「京东外卖每单收取3元配送服务费,商家的收入是确定的。这点对我们的感受很重要。」
陈顺然也指出,京东外卖目前给品牌带来的直观感受就是,每笔订单的收入是可观的。
他当即从后台调出一笔成都用户的消费记录告诉我们:这款餐品在C端显示的价格是16.8元,为了激发用户消费,门店免除用户配送费,但由于这单是远距离配送,用户实际支付了17.9元,而门店本单的最终收入是19.1元。
能否成为行业新规则?
乔木曾在小红书发起了京东外卖入驻情况的一项投票,超过1100人参与了投票:已经入驻的商家超过20%,准备入驻的商家约70%,「这说明餐饮商家愿意加入京东外卖。当时京东外卖覆盖的城市还不多,不然的话这个基数还会更大一些。」
乔木分析,站在餐饮商家的角度,更多的销售渠道都是欢迎的,都有机会获得增量空间。无论是滴滴、抖音还是京东,商家都愿意积极去尝试、发展新的外卖平台。第三者的入场,对行业、对商家都是有利的影响。但不同的是,京东外卖存在长远发展的潜力。
我们访谈的几位商家都不约而同提到履约,这是京东做外卖自带的优势。
就如乔木所言,每当新玩家进入外卖赛道,商家都是积极拥抱欢迎的。但滴滴和抖音当时面临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配送团队。陈顺然说,这是非常大的短板,这意味着配送体验和履约成本不可控。最终都不了了之。
京东在电商领域建立的可靠配送服务和用户心智,更让方方有安全感,「他们了解市场各类痛点,所以可靠性会更高」。且从目前现状来看,配送方面京东的确没有掉链子。
此外,吸引商家的点还有,京东外卖提出的品质外卖概念。这让商家愿意在京东外卖上花更多心思。陈顺然说,75%的菜品他们可能参考其他外卖平台的设置,25%的菜品将是为京东外卖专门定制的,以切出有差异化的高品质消费场景。
一家全国连锁快餐杭州运营总监李诚也表示,他们品牌在全国有600多家门店,接下来会继续挑选品质比较高的上线京东外卖。同时也考虑专门为京东外卖定制专属套餐。
除此之外,京东也在尝试改变行业既有玩法,形成新的引导和机制。
方方注意到一个小细节,京东外卖将店铺和产品选择都陈列在首页,用户上滑选店铺,停留在某个店铺左右滑就能看到产品和价格。「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现在年轻上班族没时间才会选择外卖,平台简洁明了的设置更满足他们快捷下单的需求。」
同时,这样的设置还在降低商家运营成本。用餐高峰时期,大部分外卖平台首页排序靠前的店铺,即便用户没有下单,只要点击就要付出成本。
陈顺然的感受类似:京东外卖的运营趋向简洁化,不会有复杂的活动,收费公式。对门店来说,最在意的就是订单的实际收入。
当然,京东外卖引起行业热议的,还是0佣金政策。「京东外卖免除佣金是很大的吸引力。」陈顺然说。
可控的营销投放成本,精简的运营模式,稳定且较低的履约成本,让商家拥有了确定性的利润增长,这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乔木也分析道,「此前,大部分外卖平台的营销政策是趋同的,几年来的策略都是让商家去补贴用户,进而让顾客以更便宜的价格点餐。这直接影响到商家利润。」
新的竞争似乎让行业紧绷的现状得到一点点松动。乔木预估,至少今年年内,佣金不会有被提高的可能性了。
行业规则就是在一点点微妙的变化中被建立的。
(应采访对象要求,陈顺然、方方、李诚为化名)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