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美国家长的带娃神器,国内迎来赛道首家上市公司?

关注
​不用 WiFi、没有配套 App、暂无 AI 的产品,却支撑起近 5 亿的营收。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白鲸出海(ID:baijingapp),作者:Lainya,编辑:殷观晓,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前段时间,我们曾在婴儿监测赛道上观察到不少优秀产品。Owlet 作为其中仅有的上市公司,成为当时重点梳理的对象之一。我们原以为 Owlet 的成功是这条小众赛道上的特例,然而,在近期港交所 2025 年夏季递表名单中,又出现了一家来自湖北的公司,同样专攻婴儿监测。

图片

图源港交所官网

聚智科技定位为母婴电子产品制造商,前身是电子技术公司深圳倍耐特,成立于 2005 年,3 年后开发出 2.4G 无线音视频传输软件,后来成为其婴儿监控产品的核心技术。之后,倍耐特探索 LCD 屏幕等硬件制造与生产,并于 2016 年正式推出 Hello Baby 品牌,以欧美为核心市场。2020 年,倍耐特收购湖北聚智公司,将生产转移到湖北,深圳专注研发和销售。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就国内出口至美国的婴儿监控产品,聚智科技的销量处于 Top3 的水平;如果按线上销售计算,聚智科技则位居第一,占据了 38.7% 的市场份额。

图片

图源招股书

看起来一点都不智能的 Hello Baby,反而赢得美国家长的心

据招股书中所披露的年度数据显示,聚智科技 2024 年度产品总收入达 4.6 亿人民币,其中,婴儿监控产品收入占比 97%,成为公司营收最主要的来源。旗下婴儿监控品牌 Hello Baby 有近 150 款产品,其中畅销 Top3 为 Hello Baby HB6550、HB65 和 HB 40。

图片

2022-2024年度,聚智科技产品收入均超过1亿人民币,分别为1.91亿元、3.48亿元及4.62 亿元,后两年实现了82.67%和32.76%的同比增长(左);Hello Baby HB6550(右)|图源招股书、Amazon

和之前我们观察过的婴儿监控产品外观相似,但 Hello Baby 的“智能程度似乎大大降低”,相比之下,甚至可以用古早来形容。

首先,在基础配置上,Hello Baby 多出了一个显示器(支持夜视功能),用来呈监控画面。不同于我们往期观察的产品,用户通过 WiFi 就能将监控与手机相连,通过 App 查看婴儿情况。Hello Baby 并不支持 WiFi 连接,而是通过自研的 2.4GHz 无线音视频传输软件,搭配无线音视频加密传输技术,实现画面呈现。

这一看似“鸡肋”的设计,却实打实地戳中了美国用户的心。Hello Baby 不需要安装 App,也不用连接 WiFi,通过到手即用的无线连接,在提升便利性的同时,也让隐私泄露的风险大大降低。

图片

关于Hello Baby的讨论中不少人表示是因为“no wifi”购买,也有用户表示客服很好;但也有反馈称Hello Baby存在屏幕连接不畅和充电困难的问题,Hello Baby在Amazon上标明了“显示屏幕冻结”问题,可通过重置解决|图源 Reddit

在婴儿监控方面,Owlet 通过“智能袜子”实时监控婴儿心率,异常时发出警报提醒父母(详见白鲸往期《做App月入千万、卖硬件做出上市公司,这个赛道默默吸金》);Hello Baby 则靠声音监控实现。招股书显示,Hello Baby 的监控可分析婴儿房内的不同音频,监测到哭声时会自动开启家长身边的显示器屏幕,实时同步情况,并且支持双向通话功能,父母可通过声音远程安抚婴儿。此外,Hello Baby 还支持室温监控、摇篮曲等功能,视具体型号不同而定。

从 Amazon 和其招股书及官网介绍来看,Hello Baby 目前似乎并不支持回看功能,显示器仅提供实时画面。此外,由于 Hello Baby 依靠无线传输连接监控和显示器,在距离范围上应该也有一定限制。

图片

Hello Baby 的畅销产品 Top3 均价及收入情况(左),官网部分产品及售价(右)|图源招股书、Hello Baby 官网

在价格设置上,Hello Baby 最畅销的 3 款产品售价均在 60 美元左右,旗下价格较高的产品也不过 140 美元。与白鲸往期观察的婴儿监测产品相比,Hello Baby 处于中等偏低,可以说是非常实惠的那一类。

到手即用、隐私保护 2 点与美国消费者的取向高度匹配,最核心的监控功能基本过关,再加上价格优势,Hello Baby 2024 年营收达 4.50 亿元(折合约 6300 万美元)。

图片

图源招股书

业绩增长背后的隐忧,不只单一的销售渠道

2022-2024 年,聚智科技的营收分别为 1.91 亿元、3.48 亿元、4.62 亿元;其中,Hello Baby 营收分别为 1.76 亿元、3.28 亿元和 4.50 亿元。然而,逐年增长的高营收背后,是深度绑定单一电商平台的销售模式。

招股书显示,聚智科技来自第三方电商平台的销售收益,2022-2024 年分别占总收益的 87.2%、93.0%、96.4%,其中,来自亚马逊的收入占比均超过 85%。

图片

图源招股书

在这种模式下,聚智科技在营销上也可谓是下了重金。聚智科技近 2 年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 3933 万元、6065 万元和 9197 万元,分别占总营收约 21%、17% 和 53%,在 2024 年出现了大幅度增长。作为参考,海外婴儿硬件上市公司 Owlet 在 2023-2024 年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 1350 万美元和 1580 万美元,分别占总营收的 25% 和 20%。对比下来,聚智科技在 2024 年的相关开支,无论是和同类公司比较还是和自身相比,占比都偏高。

图片

图源 Owlet 财报

具体来看,聚智科技 2022-2024 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中,广告开支分别约为 1700 万元、2930 万元、4590 万元,也是在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销售及营销的总开支中占比达 50%。此外,今年截至 4 月 30 日的相关开支就已达 1680 万元,快赶上 2022 年全年的费用。不过,回报也很明显。聚智科技旗下产品在亚马逊上的广告浏览次数,和广告点击次数增长迅速,2022-2024 年,其广告浏览次数分别达到约 2.38 亿次、4.44 亿次、5.7 亿次,广告点击次数分别约为 80 万次、180 万次、260 万次。

其实,公司自身也意识到了过度依赖电商平台的问题,直言其成功取决于与第三方电商平台的业务关系,一旦关系出现任何变动,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图片

聚智科技2024年营销及广告开支约4950万元;截至4月30日,今年营销及广告开支约1677万元|图源招股书

此外,在今年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聚智科技作为国内生产、销往海外的企业,需要面对的挑战颇多。最重要的关税问题在招股书中做了明确说明,聚智科技销往美国的产品将会面临最高 30% 的关税。在缴纳额外关税的影响下,聚智科技预期 2025 年,产品整体销售成本将会增加。

图片

聚智科技在 2022-2024 年,及今年前 4 个月所增加的关税开支|图源招股书

对于关税波动带来的成本影响,聚智科技选择上调产品定价的策略。招股书显示,在美国征收关税后,其产品定价已上调至每台约 80 美元至 100 美元,升幅约 10% 至 25%。但结果是招股书中的“上调产品定价,导致产品销量下降”,尽显无奈。截至今年 4 月 30 日,聚智科技 4 个月内净利润约 0.28 亿元,较 2024 年同期的 0.33 亿元下降约 15.2%。

图片

图源招股书

写在最后

其实,这并不是聚智科技第一次递交招股书。今年 1 月,其就曾计划在中国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但最终因招股书失效而遗憾错过。

再次冲击 IPO,在近 5 亿元的亮眼营收数据背后,产品结构单一,近九成收入押注亚马逊,净利润出现负增长,聚智科技的上市之路可能没有想象中顺利。这也让我们对其能否成为国内婴儿监控赛道上首家上市公司,暂时打一个问号。

注: 招股书失效通常是因为公司在递交招股书后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聆讯或上市,属于正常机制,不代表 IPO 失败。由于财务、法律等合规要求,公司上市的流程相对复杂。以港股 IPO 为例,大致包括递表、聆讯、路演、招股、公开发售结果、暗盘交易及挂牌上市等环节。每个环节需要的时间不尽相同,其中递表至聆讯阶段,一般要等 3-6 个月,公司若未完成该环节,招股书会自动失效。

根据港交所的规定,招股书在提交后需要在 6 个月内完成上市聆讯,否则会自动失效。失效后,公司可以在 3 个月内更新财务数据并重新提交招股书,继续原上市流程。

参考资料:

1. 靠 90 万个婴儿监护器撑起一个 IPO-雪球-企业上市

2. 向创始人提供千万贷款,聚智科技 IPO 前实控人胞姊妹离场-瑞财经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