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薛皓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PETKIT小佩
在半导体公司和生物医药公司林立的硬科技聚集地,上海浦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核心地带,有一家专注为宠物设计智能饮水机、喂食器、猫厕所的“可爱”公司,叫作PETKIT小佩(以下简称“小佩”)。
它的核心创始人是两位孪生兄弟,郭维学和郭维科,曾在手机芯片领域工作十余年。2013年,两位兄弟从硬科技跨界至宠物行业,经过11年,2024年实现了11亿元的营收业绩,属于赛道头部公司。工程师出身的俩人,一直聚焦产品打磨,打造出多个“爆款”。
去年,海外市场收入占整体收入的一半以上,但在郭维学看来,国外的宠物智能用品市场需要中国企业慢慢去匹配,它是“慢市场”。
国内市场中,小佩曾积极开拓线下的宠物店和宠物医院等重资产业务,但是现在,“家庭场景下的宠物智能用品是公司重新回归的发展主线。”
PETKIT小佩联合创始人兼CEO郭维学
01从半导体跨界宠物行业
在创业之前,郭维学曾在半导体头部公司紫光展锐和联发科做手机芯片,长达十多年,担任过联发科的软件部研发总监。
工作之余,兄弟俩最大的爱好是观察和照顾动物。郭维学家中收养着一只流浪狗“摩卡”;郭维科家中有着一只大雨中救回的橘猫。
摩卡
2013年正是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候,两兄弟都从半导体公司辞职,准备凭借着积累多年的技术和经验,在创业浪潮中大干一场。
“一百多年前,人们养宠物的用具主要是两只碗,一只放水,另一只放食物,到了2013年还是如此。”他们发现人们饲养宠物的方式依旧非常原始。
如何用科技手段,改善宠物饲养水平,促进宠物健康,也让家长更放心。在两兄弟看来,这是巨大的市场空白,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2013年,郭维学和郭维科,联合4位同事,一同在张江创办了小佩。郭维学担任联合创始人兼CEO,郭维科为联合创始人兼COO。
他们研发的第一款产品是7x24小时监测宠物健康及睡眠质量的项圈,推出的时间距离公司成立不到一年,但商业化并不成功。郭维学认为:“2014年供人佩戴的智能手环才刚刚出现,我们就做了宠物的智能项圈,产品理念过于超前了。”
紧接着,小佩推出了“更接地气”的产品,具备称重功能的宠物碗。“以前铲屎官都用手来掂量向宠物投喂多少食物,有了这个碗,他们就不用担心喂多或喂少,因为碗能把重量自动而准确地显示。”该产品迅速卖了上百万套,成为公司的第一款爆款产品。
称重碗
宠物饮水机是小佩的第二个爆款。看似简单的饮水机,但是研发过程远比预期复杂:为了吸引猫狗多喝水,它要能m每天每分钟不间断涌泉出水;用久了,宠物毛会缠绕在水泵内,但水泵仍要能稳定运行;泵水声要尽量小,因为通常被放于卧室,不能打扰人休息。
“一开始,我们没有发现一款现成的水泵符合我们要求,所以我们重新设计,包括发动机上的涡轮、水泵叶片,增加了水泵拆洗功能等。”郭维学说。
饮水机
02轻资产做宠物健康管理
除了设计细节到位,郭维学认为,小佩一直坚持把宠物健康管理的理念融入产品设计中,作为所有产品的出发点,包括猫厕所、喂食器、饮水机等。还创立了更健康的宠物湿粮品牌“食物链”。
以猫咪为例,郭维学告诉创业邦,从原始社会进化而来,猫一直是独居动物,它们天生习惯隐藏病痛。即使身体发生病变,也往往表现得和健康往常一样,这让许多家长难以及时觉察。
“我们曾遇到一位用户,发现猫排尿有点问题,带到医院检查,结果兽医一摸猫的肚子,发现硬邦邦的。猫已经憋尿4、5天了,危及生命,而家长却刚刚发现。”
“这正是小佩希望解决的问题。通过我们的智能产品,猫的饮水、进食、如厕等数据,都会被实时捕捉,通过算法,让家长看到宠物的健康状态。”
宠物上厕所往往伴随着大量健康信息,比如小便的频次和时长,大便的形状和颜色等。因此,小佩推出AI可视系列全自动猫厕所,搭配pH尿检猫砂使用,当尿液偏酸或者偏碱时,猫砂会自动变色, AI摄像头实时识别并分析数据,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提醒家长。
猫厕所
要做好宠物健康管理并不容易,郭维学认为,其背后需要至少5年以上的时间投入和规模化的研发团队。在小佩的400多人中,有一半是研发人员,其中一大部分主攻软件算法,特别是关于AI摄像头识别数据的检测分析。
“我们的基因就在于关注宠物健康,做的第一款产品就用来检测宠物的睡眠和健康状态,即使它在商业上不成功。这一理念从十年前看非常超前,即使现在看,市场也只是有着起步的苗头。”郭维学说。
在宠物智能产品之上,增加健康管理的长期价值,是小佩的主要商业模式。根据郭维学的设想,小佩的产品要成为宠物身边的“家庭医生”,完成宠物日常监测和异常预警;若遇到更专业的兽医问诊就交给增值服务。
目前,基础健康管理功能仍向用户免费开放,同时正推进更深层的宠物健康服务。“我们正和国内外的宠物医院商谈,让他们派专家为消费者解答专业的宠物健康问题。”
自成立以来,小佩已完成7轮融资,最新一轮是2021年8月的5000万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Sofina、鼎晖资本、纪源资本等。
最近4年时间内,公司并未对外融资。郭维学认为原因在于,公司目前有足够的自我造血能力。并且,业务发展已从积极拓展重资产的医院宠物店,回归至宠物智能用品本身,对大额资金的需求缩小。
在疫情期间,小佩关停了宠物医院业务,而且目前决定维持宠物店的规模,宠物店数量大约为200家。在宠物智能用品业务上,小佩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产品设计由自主研发团队完成,制造交付代工厂生产。
03很早出海,也很慢
2024年,公司的一半以上营收来自海外市场。
早在2017年,小佩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了,目标市场是在比国内更成熟的欧美宠物市场。但是,经过多年尝试,郭维学坦言海外的宠物智能用品是一个典型的慢市场,需要耐心而持续的调整营销方式和产品,去匹配终端消费者的需要,并逐渐和经销商建立信任关系。“有些经销商,我们跟了3年才下第一个订单,换作国内客户,接洽后的第一个月就可能下单。”
线上电商和线下经销商是公司的两大销售渠道,但是不少消费者习惯在线下商超购买宠物用品,所以和各大海外经销商达成长期而规模化的合作显得十分重要。
出海比同行更早,小佩和经销商以小额订单开始合作,逐渐扩展到长期而大额的订单合作。这种长期合作让它的产品得以通过经销商,在商超中进行规模化铺货。
郭维学和郭伟科在国外
和海外经销商合作,需要尊重他们关于市场销售情况的判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事情。“若产品卖得不好,我们会跟着经销商一起跑当地商超,调查原因,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策略。”
郭维学指出,国内外消费场景有一些明显差异,比如国内产品包装喜欢用木浆颜色、简约色,而美国消费者喜欢亮丽的彩色印刷。“如果放简约色产品在商超货架上,美国消费者会觉得寡淡,甚至认为是随意放置的木箱,而非可购买的商品。”
除了包装,产品设计也存在差别,比如欧美人更喜欢金属材质,而非塑料材质。
这些都是慢慢摸索出来的,它的产品根据市场反馈而调整。但是,小佩并未单独开辟海外的产品线,原因在于在养宠物的事上,不存在像人一样较大的文化差异,需求更加共通。
小佩在海外的名字叫Petkit,听起来通俗易懂。公司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关注宠物健康,被注入品牌内涵。“有了好名字和好内涵,小佩的品牌更容易在海外消费者之间传播。”
然而,在海外推广宠物健康的理念,要慢于国内,所以目前在海外,小佩会更注重产品的基础功能,即宠物的吃喝拉撒。
“一个理念要推广至全球并不容易,我们已经在国内传播宠物健康,而海外市场推广会在明年或后年进行。”
对于出海,郭维学认为仍有大展拳脚的机会。中国的创新能力已经开始引领全球,正如割草机器人、无人机、摄像产品等所展现的那样。
同时,对宠物的爱与关怀是一种全球共通的语言。它跨越地理与文化边界,这为中国智能宠物用品出海的优势所在。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