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微构工场技术成果转化自清华大学,由全球顶尖合成生物学专家、中国首位获得IMES奖(国际代谢工程奖)的陈国强教授发起创立。
依托连续30年自主研发嗜盐菌底盘体系,微构工场持续开发核心产品PHA(聚羟基脂肪酸酯),并不断推动基于PHA的企业""4P”战略的实现,即PHAmily(不断挖掘超过100亿种组合方式的PHA家族)、PHAbrary(系列高分子材料应用解决方案)、PHAdustry(生物制造时代的工业4.0,以及依托NGIB体系的全球产业化)、PHA Life(微构工场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以及PHA的产业化)。
微构工场也拥有独创的非粮生物制造技术,并正在建设年产3万吨级、全球最大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产线。未来,微构工场将不断以“全球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制造的领头羊企业”的核心定位,为全球客户提供基于绿色生物基材料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依托连续30年自主研发嗜盐菌底盘体系,微构工场持续开发核心产品PHA(聚羟基脂肪酸酯),并不断推动基于PHA的企业""4P”战略的实现,即PHAmily(不断挖掘超过100亿种组合方式的PHA家族)、PHAbrary(系列高分子材料应用解决方案)、PHAdustry(生物制造时代的工业4.0,以及依托NGIB体系的全球产业化)、PHA Life(微构工场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以及PHA的产业化)。
微构工场也拥有独创的非粮生物制造技术,并正在建设年产3万吨级、全球最大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产线。未来,微构工场将不断以“全球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制造的领头羊企业”的核心定位,为全球客户提供基于绿色生物基材料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企业画像
生物科技原料药及中间体材料研发合成生物生物降解生物科技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微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品生物基材料聚羟基烷酸酯(PHA)生物基材料生物制造产品高性能材料中游: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应用层:开发垂直产品或服务化工能源合成生物生物基材料生物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