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英雄都死了,谁来拯救漫威的未来?

漫威公司的未来,依旧有包括这些超级英雄内的7000多个IP在推动。那么,英雄逝去之后,漫威是要放弃电影板块吗?

编者按: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快刀财经,作者左福,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漫威的超级英雄悉数离去。

在《复联3》中,灭霸一个响指,16个超级英雄灰飞烟灭。而在《复联4》里,幸存的超级英雄发起了终局战争,结局也并不美妙。

数据显示,这部电影上映首日收获了近7亿票房,拿下来99%的市场份额。在众多人感叹这10年回忆的阶段性完结时,也有另一种声音响起:《复联4》后再无漫威。

随着主要演员与漫威签订的合同逐一到期,包括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绿巨人在内的超级英雄,都可能陆续死在编剧笔下。

那么,没有了这些英雄,漫威公司的未来由谁拯救?

01

英雄已逝,漫威迟暮?

24日,虎嗅有文章表示,漫威把电影电视剧化其实有其隐患,即一些IP在电影中死去后,便无法再次启用这个角色。这一点,早在几年前,漫威负责人也曾对媒体讲到,“永不启用”。

所以,漫威对角色演员的依赖程度较深。一旦饰演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等超级英雄的演员离开漫威,它只得将这个英雄写死。毕竟,给这些英雄换一张脸,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比如国内一些主要IP,陈小春版韦小宝、六小龄童版孙悟空、李若彤版小龙女等,在更换演员后都未能收获相对乐观的市场。

《复联4》后,10年22部剧里的超级英雄以不同的形式离开了。但漫威并没有透露之后的发展方向,更没有在这期间培养出一个可以与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3大英雄媲美的新英雄。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像游客去动物园,再也看不到大象、老虎和狮子。尽管这里还关着一些动物,比如鸡、鸭、鹅,但它们始终平淡无奇,抢占不了用户心智。

而“漫威影业”就是这家动物园,等待他的可能是关门大吉。

当然,抛出影业,漫威公司的前景还没到这个地步。电影只是漫威品牌的一个部分,这些超级英雄的周边衍生品,早已出现在了消费市场。有数据显示,漫威品牌的家居、玩具、服装等周边,去年同比增长了50%。

更有媒体报道,迪士尼收购漫威后,迪士尼中国公司开始在1688.com等经销渠道销售周边产品。就算是这种针对下沉市场的渠道中,漫威周边产品占比也高达23%。

漫威公司的未来,依旧有包括这些超级英雄内的7000多个IP在推动。那么,英雄逝去之后,漫威是要放弃电影板块吗?

02

谁来支撑漫威电影的未来?

理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回答另一个问题,观众是喜欢钢铁侠们,还是喜欢漫威本身?

答案如果是前者,那么钢铁侠等一众英雄相继离开,观众将不再回到电影院看漫威新作。就像当年《金蝉脱壳2》的主演是黄晓明而非史泰龙后,这部电影到最后院线都没能上。

但漫威CEO凯文·费奇曾发表了他对观众的定位,“只要人们愿意观看超级英雄拯救世界,漫威就不会被干掉”。这句话,正如那句经典的“只要世界上还有想象力,迪士尼就永远不会完成”。

从商业角度来讲,这不算是一个产品需求,而是一个用户对解决方案的需求。

就像人们下班后,需要一个到周边商场消遣的解决方案。美团提供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并上线了美团打车、美食团购、猫眼电影以及一系列功能性产品。

都是在以用户需求为边界,去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企业究竟是给一颗钉子、一个锤子,还是直接给到一个洞,都只不过是过程。在漫威这里同样如此,观众缺的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而非超级英雄。

故事情节,支撑着漫威电影持续向前。

在之前10年20多部电影中,故事创作一直是漫威的杀手锏。比如《复联2》中,超级英雄第一次被杀死;《美国队长3》中,正派居然分裂互殴。唯有这些富有新鲜感的情节包装,才能给予观众新鲜感,满足多样化的“故事需求”。而超级英雄,只不过是通过这些故事顺其自然地揽活了人心。

所以,拯救漫威电影真正的超级英雄,应该是那一群幕后的创作者。

03

创作英雄才能拯救漫威

漫威公司90%以上的知名角色,都是由斯坦·李亲自创作,他的漫画已经在全球75个以上国家以25中不同的语言印刷,超过20亿册。

但遗憾的是,去年11月12日,这位漫威之父在洛杉矶Cedars Sinai医疗中心去世,享年95岁。而另外一头,《蜘蛛侠》作者麦克法兰离开漫威成立了Image漫画公司;《银河护卫队》的导演詹姆斯,从漫威叛逃到了DC……

漫威与DC之间的挖角,很早之前就发生过。最近一次,是本迪斯签约DC漫画。

过去的20年里,本迪斯几乎一直和漫威保持着合作关系。他创作的漫威终极(Ultimates)系列广受好评,在他笔下的诞生人物包括杰茜卡·琼斯、迈尔斯·莫拉莱斯(最新一任蜘蛛侠)。

那么,如何留住这群创作英雄?这是所有内容公司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国内,在线阅读领域的掌阅科技和阅文集团,曾上演过作者资源的争抢事件。2017年,阅文在收入分成、签约作家方面花费了12.8亿元,同比增长了52.6%。

知识付费领域,知乎、悟空问答等也曾有创作者资源挖角讨论。就连直播领域的斗鱼、虎牙、熊猫等,也有签约主播互挖大戏。

内容生产者,始终是一家内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但相对而言,除了花钱,漫威有它留人的套路。

首先,漫威给予了创作者足够的自由性。上世纪60年代,主编斯坦·李想出一个故事后,艺术家们会在这个基础上绘制漫画,然后由斯坦·李将对话添加到漫画中。

但这样一来,艺术家们觉得斯坦·李管太多,自己对漫画没有足够的自主权。后来,斯坦·李放开了限制,由艺术家们完全自由创作,比如迪特科的《神奇蜘蛛侠》系列。

其次,漫威容许创作者之间“互殴”。克莱蒙特和约翰是《X战警》系列最优秀的两位作者,但他们之间常常意见不合,为此约翰离开团队创作了《神奇四侠》。

在两个漫画故事联动时,克莱蒙特让X战警,打败了《神奇四侠》中的毁灭博士。但约翰执笔后,又将故事改为一个机器人打败了博士。据说,类似故事时常发生,但这也推动了漫威发展,使漫威的故事不断创新。

最后,漫威创作者拒绝权威。斯坦·李停止创作漫画,大量年轻漫画家加入漫威,他们试图推出更多经典人物、故事。

史蒂夫创作的《奇异博士》中有一个Sise-Neg,这个角色被描绘得像上帝一样。这使得斯坦·李不高兴,他要求史蒂夫在新《奇异博士》中准备一份声明,称Sise-Neg只是一个神。

然而史蒂夫拒绝了这一要求,所以Sise-Neg一直是上帝般存在,并成为经典。

这些,都是国内内容型公司可以借鉴的套路。除了钱,企业价值观、管理策略、人力资源配置等,都是留住核心人才的妙招。

这样说来,漫威靠它的组织建设成就未来。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快刀财经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