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田轩的田字格,作者田轩,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目前市场关心的复工复产相关问题做出回应。
按照国务院要求,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疫情的情况合理来确定有序的复工复产,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地方一概都要复工复产,但也不能粗暴干涉企业复工复产。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将严格制止以审批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
“虽然复工复产可能出现大规模人员流动和聚集,存在疫情进一步扩散传播的潜在风险。但是,如果不复工复产,短期内将影响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物资供应,长期来看各类生活物资也面临短缺风险。这样的防控措施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达到战胜疫情的目标,最终受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在发布会后的答记者问环节,再次重申了态度。
至此,民间关于针对复工问题在国家层面政策的猜测,告一段落。
对于中央关于复工问题的决定,我个人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帮扶中小企业的方法有千万条,做好复工复产是最重要的第一条。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目前已出台的帮扶措施,可以解决暂时的问题。但企业最终要摆脱困境,还是需要尽快恢复生产。在不影响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让企业尽快复工,是解决当下难题最关键的举措。
疫情防控与复工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绝对冲突。虽然为了复工复产,地方政府也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但目前仍然有不少地方存在限制过度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不切实际地采用封小区、封村封路、停产停工停运诸如此类的极端化处理,显然是“一刀切”的懒政,于复工百害而无一利。比如无锡和扬州,就对来自湖北、浙江、广东、河南、湖南、安徽、江西7省的人员一律劝返。湖北作为疫情重灾区可以理解,但河南、安徽、江西等省不同下级行政区划情况各不相同,对这些劳务输出大省的人员“一刀切”劝返,只能让中小企业陷入缺人甚至无人可用的窘境。
另一些地方较为灵活的做法虽然值得肯定,但效果依然不理想。比如上海,要求从重点疫情地区来沪人员隔离14天不准外出,这既能保证疫情防控工作正常开展,也明确了企业和就业者的预期,有利于复工复产按合理的节奏展开。但从实际数据上看,上海昨天的复工情况并不理想,较正常状态大概只恢复了1至2成的经济活动。作为全国的金融+实业中心,上海目前的态势,具有极大的代表性,这意味着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只不过恢复了两成不到的经济活力。
总结起来,从地方政府对于“复工”的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业禁令、复工审批、隔离14天以及外地人劝返诸如此类简单粗暴的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没有企业可以好好的实现复工,即便是勉强复工,也会因为上下游企业还处于关禁闭状态,无法正常营业。
复工不易、复产更难。按照目前的疫情进展情况,客观上估计,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复工,可能要等到3月份初。这样来看,如果政府不能够顶住“返程”压力,对于企业的复工需求做出灵活的响应,将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首先,每年春节长假,都是中国经济产能最脆弱时期,大多数企业停工,大量工人返乡,产能供应基本靠节前储备。通常,企业初七开始上班,工厂正月十五过后大规模恢复产能。如今,受疫情冲击,企业复工时间暂时推迟到正月十六之后。在长达半个多月的产能“真空”期中,企业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若他们在这一环节支撑不住,进而导致宏观经济供给侧不畅,对于中国整体经济循环将造成严重冲击。
其次,随着春节之后各项生产安排的展开,生产需要劳动力、资金、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有序流通,生产链条的任何一环中断,整个生产就将陷入停滞。没有生产,就没有物资,库存会很快消耗完毕,到时物资缺乏造成的恐慌将不亚于疫情造成的恐慌。生活物资的缺乏,同样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物资缺乏更不利于疫情的防控。
另一方面,若企业不开工没有收入,就有可能倒闭、变相降低工作或者裁员,这都将降低劳动者的家庭收入,削弱消费需求,还可能加剧家庭债务危机,从而打破经济的正向循环。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在如今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劳动更是人生存的第一需要。
再有,归根结底,人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疫情导致的外省市务工人员大规模“返工潮”的延期,加上现场招聘会的取消,使得企业一时难以有效补充大量人手,再加上企业面临的员工流失的压力,劳动力将出现较为严重的“断层”。这一现象,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和制造业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客观上讲,企业为地方提供了就业、税收,如今遇到困难,地方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在防控疫情这条红线不破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地为企业有序复工做好服务,比如围绕减税降费、减免房租、利息,主动分担企业成本等方面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抗疫工作政绩负责。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难关,目前从中央到各地,都已经出台了包括信贷支持、税费租金减免、社保费缓缴等政策。比如浙江专门出台30条意见,其省会城市杭州则出台“1+12”惠企政策举措,还挤出100亿元左右资金助力企业尽快复工。其他还有诸如“北京19条”、“上海28条”、“广东20条”等。这些举国上下合力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政策,是否真的能支撑得住“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的信心”?关键在于:要把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生产部门发挥着社会造血功能,政府要努力做好服务,保障企业生产的造血功能。
疫情之下,对于是否帮扶企业复工这笔经济账,地方政府不能不算清楚。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