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作者 :星晖编,编辑:陈梅希,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按下开关,推动侧键,同声传译立即开始。在听筒对应的显示屏上,每个数字都意味着一种语言,调节它,耳畔便会轮番响起中文、英文、日语等诸多版本的翻译声。
在12月5日第二届上海国际网文周的开幕式现场,几乎每个与会者都佩戴着这样一款同声传译耳机。这一天,语言的信号在场内跃动,交流的隔膜被暂时打破,来自多个国家的产业嘉宾登台演讲,出身各大洲的创作者比邻坐于台下。
眼前这场国际盛事的讨论焦点,是走出国门、牵动世界目光的中国网络文学。
时隔三年,第二届上海国际网文周在冬日启幕。过去几天里,来自18个国家的网络文学作家、译者、学者和企业代表跨越时区,在上海滩相聚。
事实上,近年来聚焦网文出海的报道并不鲜见,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注意到,网文正成为中国文化向外输出的重要手段。但以往谈及“网文走出去”时,证据总是那些为中国网文如痴如醉的老外读者,是一个又一个着迷于东方叙事的热情读者。
现在,活跃于上海国际网文周的多元面孔则向我们展示了故事的另一面:时至今日,中国网文的雄心早已不仅是吸引海量的全球读者,它还有意将海外创作者与行业力量尽数邀请入席,共造大潮。
2023年,中国网文出海事业已经走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一种全新的、世界性的网文格局似乎正酝酿成形。追溯往昔,从上半场的文化奇观到如今产业演进的深水阶段,网文出海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二十年?向未来看,置身全球视野的网络文学又将走向哪一种明天?
从“变一种语言”,到“变成一种语言”
最近这几年,“老外迷上中国网文”早已称不上新闻,海外网文粉丝跨国“催更”甚至自学中文的都市传说一直层出不穷。
回头来看,这份喜人的热闹图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网文出海二十载的渐进发展结果,每一步都走得有迹可循。
早在2001年,起点中文网前身中国玄幻文学协会(CMFU)小说便开始了海外传播之路,彼时海外网文的主要受众是华语华人群体。起点中文网联合创始人之一林庭锋曾透露,他以“宝剑锋”为笔名创作的小说《魔法骑士英雄传说》在21世纪初便走出国门,面向东南亚等市场进行过推广。
2005年,中国网络文学开启外文出版授权,出海1.0阶段正式开启。这一时期,网文出海本质上依然要依托传统出版渠道,整体呈散点分布,但强大的传播潜质已经初现端倪。据新华网报道,仅2009年至2013年,越南就翻译出版了超过800种中国图书,不少中国网文作品都曾在当地掀起阅读热潮。
经历近十年的蓄势后,中国网文的质与量进一步提升,历史的转机浮出水面。
2016年,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一名学生注意到了海外网文翻译的民间现象。最初,这只是校内课堂汇报中的一小部分,网文课助教吉云飞并未将其看得特别重要。然而授课教师邵燕君秉持着新闻工作留下的敏锐直觉,对此事格外重视,希望一探究竟。
于是,吉云飞在互联网上展开搜寻,向一位ID名为RWX(任我行)的海外译者发送了邮件。结果两个月后,吉云飞才等到了一封迟来的回信。原来他的信件不知为何被送进了垃圾邮箱,好在RWX有定期清理的习惯,才“打捞”起了这次远渡重洋的探寻。
得到回信建立联系时,吉云飞正在赴沪的高铁上。当时,主持网文课的邵燕君按计划带领学生们采访阅文集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RWX当时竟也正巧在上海,于是吉云飞顺势把他约到了阅文集团。此后,海外网文热随时间推移进入大众视野,更多关于网文出海的讨论四处生发。
有趣的是,当时那本引起学生注意、由RWX翻译的热门网文《盘龙》,日后果真成为诸多海外网文作者心目中的“启蒙作”之一,造就了网文出海历程中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伏笔。
到2017年5月,阅文集团旗下海外门户起点国际(WebNovel)正式上线,以垂直门户为阵地、成规模地对中国网文进行翻译输出。
至此,网文出海2.0阶段大幕拉开。头部平台的入场使中国网文翻译迅速走向正规化、常态化,进入翻译名单的网文名作骤增,海外读者数量同步增长,华人群体在受众中的占比则大幅减小。
面对海外网文市场高速增长的大背景,起点国际于2018年顺势开放了原创功能,这意味着海外用户获得了从读者转变为创作者的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最早的新生代海外作者几乎都是在中国网文的启发下成长起来,所以中国网文实际上为海外原生网文定义了最初的品类标准,中国式的世界观架构自那时起就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直到今天,在海外网文作者的作品中,起源于中国网文的创意元素依旧随处可见,并构成了一套独特的亚文化数据库。
2018年以来,生产模式和世界观架构的并行输出,标志着网文出海正式进入3.0阶段。就这样,海外原生网文驶入了开疆拓土的快车道,蓬勃势能至今不减丝毫。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全行业海外营收规模达40.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高达39.87%。
海外原生网文崛起之际,起点国际也逐步加码生态建设,先后推出了多个创作扶持项目。例如全球年度有奖征文品牌活动WSA(WebNovel Spirity Awards),以发掘和培养海外潜力作者为主要目的,几年来吸引了众多新人作者投身网文创作。2023年的最新一届WSA再创历史新高,参赛作品数近11万部,不少优秀的创作者从选拔中脱颖而出。
比如,凭借《萌宝归来》(Billionaire's Ex Wife Returned With Twins)摘得2023WSA提名奖的00后孟加拉国女作家“亚齐亚”(Yazia_Author)。要知道,本届颁奖典礼举办时,亚齐亚才刚刚年满19岁两周而已。
自从16岁父亲去世起,这个年轻女孩便开始通过写作承担家里的经济需求,一边创作一边求学。依靠稿费,她即将去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留学,专业是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如愿成为了一名以写小说为“武器”的“Yazia(意为勇士)”,改写了自己的整个人生。
不难发现,不论本土还是海外,中国网文始终有着独特的文化号召力,因为它总是用通俗文学的躯壳握住受众与创作者的手——不分地理出身,亦不问文化背景,只让故事自己说话。
正是在这些新锐作家与新鲜作品持续伴生的过程中,中国网文及其职业体系所代表的创作生态演变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语言,既在表层传播了经典的网文内容范式,也在更深层面推广了一种数字创作及消费的中国模式。
走向世界的IP,与孕育IP的世界
二十多年过去,中国网文经历了出版授权出海、翻译出海、模式出海的代际更迭。其演变既反映了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也折射出中国网文产业自身的求新风向。
毕竟,正是在全球线上消费链条日益完备的当下,网文出海才得以拥有如此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作为一门高速迭代、竞争剧烈的内容业态,坐拥丰厚积累的中国网文又被一次次证明能持续产出新流派、新经典。因而在头部网文平台的海外开拓进程中,这份源源不断的内容生命力能成功征服海外读者,甚至将他们纳入生产端,达成大出海时代的飞轮效应。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3.0模式出海也并非终点。随着坐标系向前延伸,网文出海事业的新趋势日渐明朗,新的历史阶段已经揭开面纱。
“网络文学不仅将中国的文化与作品带向全球,也见证了这一中国模式的全球化发展。”阅文集团CEO兼总裁侯晓楠在网文周开幕式上表示,网文出海已进入“全球共创IP”的新阶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创作者共同进行网络文学IP的培育及开发,开启了网络文学全球化的新一轮浪潮。
一方面,结合网文出海的实际语境来看,我们所说的“全球共创IP”包含许多已经走出坦途的中国网文IP。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李弘于网文周发布了《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以阅文集团和行业调查材料为主要分析蓝本。报告显示,中国网文IP全方位出海并取得瞩目成就。
比如,各类网文IP改编影视不断登陆海外电视台与主流视频平台,由《重生小地主》改编的影视作品《田耕纪》登顶爱奇艺泰国站、日本站,《卿卿日常》Rakuten Viki用户评分高达9.5。在YouTube平台,阅文IP改编的动画作品日均上线1集,年浏览量超2.7亿;在起点国际,有123部漫画作品浏览量已破千万大关……
不仅如此,来自阅文IP的人气角色已经成为网文虚拟偶像的代表。比如知名电竞IP《全职高手》的主人公叶修,于海内外都拥有不俗人气。每一年,叶修的庆生活动都有着不小的圈层影响力,粉丝们曾在全球各地的知名地标为叶修庆生打卡,日本等地区的许多粉丝还会通过手绘形式为偶像送上祝福。
事实证明,随着网络文学全球化程度加深,越来越多的优秀中国网文IP正走向世界,迸发出更具想象力的用户声量与商业价值。
另一方面,经过生态出海阶段的持续探索,全球读者与创作者已经建立起一套共创机制,海外原生网文佳作频频出现,原生IP开发也随之提上日程。
2023年2月,起点国际推出“作家职业化发展计划”,不仅为海外创作者提供系统化的写作培训,还提出进一步加强IP运营,将更多优秀作品改编为多元的IP样貌。在平台方的大力推动下,海外网文IP全球共创已经渐渐成为一种产业共识,并诞生了许多新鲜成果。
以WSA赛事为例,其获奖名单一直以来都是起点国际好作品的集中展示,自然代表了海外IP开发的前沿阵地。根据《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披露的数据,起点国际历届WSA获奖作品中已有约4成进行IP开发,实体出版、有声、漫画、影视都是主要的开发形式。
其中,2020WSA冠军作品《沉沦爱的冠冕》已经被改编成有声剧上线,《龙王的不眠之夜》《我的龙系统》等多部作品进行了英文、日文和中文等语言版本的漫画改编,腾讯漫画人气值最高破亿,有声书单部作品最高播放量突破3000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IP开发的合作团队有着多样背景,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印度、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国家,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协作特征。对此,报告也指出,“产业融合,打造全球性IP生态”正是当下网文出海的四大趋势之一。
可以说,网文出海4.0阶段方兴未艾。我们目睹了国产网文加速出海、海外作家职业化探索的平台大事,也见证了本土IP全球化、海外网文IP化的产业大势。
大事与大势之间,新时代的文化潮流呼之欲出。
中国网文的今昔,全球共创的明日
那么,站在网文出海新阶段的关键分界点,行业该如何理解全球语境下的网文IP开发?其特征又将带来哪些启示与机遇?
事实上,正如生态出海时期中国模式的海外推广一样,如今的全球IP共创其实也建立在中国网文产业的过往实践经验上,是中国网文IP之道的再发掘与再创新。
第一,全球IP共创的一大鲜明特征是对IP全生命周期的重视。早在IP源头的创作阶段,平台方就通过工具引导等方式,力求形成书粉共读共创的社群氛围。
在本土网文市场,相似的尝试曾被充分验证。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曾在《中国网络文学双年选(2018-2019)》中指出,2018年起点中文网均订第一的作品《大王饶命》获得了新媒介的加持,新的点评机制“本章说”开通后,《大王饶命》成为首部获得百万以上读者书评的小说,也是当时总粉丝值最高、读者讨论数最多的网文作品。
复盘来看,得益于连载机制天然的高频属性,本章说与书评等功能已经成为当今网文阅读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通过营造强互动性与陪伴感聚拢潜在的IP受众,还恰巧贴合了Z时代受众的网络社交习惯。
故而在出海时,起点国际等海外网文平台也延续了这一逻辑。评论区等功能的开放,给读者提供了实时追更、互动讨论的空间,构建起一块海外粉丝阵地。2023年,起点国际用户的日均阅读时长达90分钟,日评论数最高突破15万条,用户活跃度持续上升,中国网文《抱歉我拿的是女主剧本》总评论数多达158万条。
第二,全球IP共创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在IP开发阶段引入各国开发者与合作伙伴,实现全球产业链的协同作战。
回看本土市场,主流网文平台大多采取IP授权的开发模式,倾向于让专业团队做专业的事。这一经验落实到出海执行层面,就要求网文作品发挥不同地区IP产业链的原本长处,撬动更多资源,在长项品类上重点突破。
换言之,这意味着各国开发者能有效介入IP开发一线,亲身推动IP的本土化改造与传播,有利于网文作品摆脱创作者国别造成的影响力局限。
来自日本的角川海外业务首席执行官泉水敬认为,日本网络文学和中国网络文学有所不同,前者主要以奇幻为主,与二次元为中心的内容产业相契合,而中国网文类型众多,近年来传播、启蒙中华文化以及收获文学赞誉的作品也有所增加。泉水敬相信,中日两国的网络文学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在世界各地市场展开多媒体合作,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日内容产业的发展。
第三,IP开发多元化无疑也是IP全球共创的重要特征。
在本土IP的摸索史上,如《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等经典网文作品都曾经历多媒态、多轮次的改编,小说中难以捉摸的文字因此被逐渐落实为看得见的形象,在年番动漫、衍生游戏等IP产物中不断固化,进而形成宝贵的IP资产,多点触达用户。
2023年6月,阅文游戏首个自主海外发行的IP改编游戏产品《斗破苍穹:怒火云岚》正式登录马来西亚和印尼的Google Play商店,并辐射到新加坡、孟加拉等地的IP核心用户。9月,该游戏在中国港澳台地区上线,通过与阅文动漫YouTube账号的联动营销以及一系列社群社区运营、媒体曝光,斩获了港台地区App store下载榜第一、畅销榜第二及Google Play下载榜第一的傲人成绩。
而用户调研则显示,《斗破苍穹:怒火云岚》近80%的游戏用户接触过《斗破苍穹》IP相关内容,包括小说、动漫、影视等。推出后的游戏产品,又逆向反哺原著和动漫、影视等业态,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出真正的IP联动效应。
可见未来的全球IP共创,势必将延续多种改编形式并重的思路,借助不同形态交叠强化IP印象,形成“动漫X游戏”“动漫X衍生”等花式联动,实实在在地延长IP生命力。
回看网文周上的亮点数据,截至2023年10月,起点国际的访问用户数已突破2.2亿大关,达到3年前同期数据的3倍。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网文将会为世界文化交流搭建一座发源于中华文化的创新舞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一千年前,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一千年后,数据光流驰骋之地皆有网文迷。在中国网络文学以灵感拥抱世界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全球IP或许就将诞生于此间。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