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滕斌圣:中国独角兽企业突围需要新质生产力和长期资本

关注
在过去二十年间,数以百计的学员成功将初创企业发展为上市公司或独角兽企业。

“在变乱交织的国际竞争局势中,中国独角兽企业突围需要新质生产力和长期资本。”

“既要投资早、投资小,同时要投资好,是一个不可能三角,非常考验投资人的专业能力以及政策的精准支持。”

“创业公司需要识别具有成长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并推动商业模式的推广。这其中,要观察哪些模式能够适应市场,哪些优势能够形成竞争壁垒,如何打造战略控制点和护城河,这些都是构建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全球经济变革和科技革命的大潮中,独角兽企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持续吸引着各界关注。如何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下,寻找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规律?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哪些行业还有机会成为资本和创新的焦点?面对持续加剧的国际竞争,中国独角兽企业如何通过长期主义和新质生产力实现突破?

2024年12月19日,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副院长、新生代独角兽全球生态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滕斌圣在第16届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大会中,以《长期视角下的独角兽全球生态》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围绕当前国际局势下独角兽企业的表现、长期主义的投资逻辑以及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产业升级,探讨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挖掘新机遇,并分享了国际竞争中的独角兽企业发展的独特观察与思考。

图片

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副院长、新生代独角兽全球生态体系研究中心主任滕斌圣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内容精编:

很荣幸连续两年获邀参加创业邦的年度盛会。一直以来,长江商学院致力于为中国和世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文关怀、社会担当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创业者选择回到商学院的校园学习和进修,以提升自身的商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在过去二十年间,数以百计的学员成功将初创企业发展为上市公司或独角兽企业。在长江商学院新生代独角兽全球生态体系研究中心,我们专注于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公司的实践研究,很高兴能够借此契机,与大家分享我们在宏观层面的观察。

图片独角兽的三大趋势:

科技创新、国际化和多元化

尽管当前经济环境相对严峻,但独角兽公司的整体表现与去年相当,前三季度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第三季度的表现更为优异,整体估值也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而全球市场虽然没有出现V型快速反弹,但目前仍处于L型稳定阶段,中央政策的总方针也依然稳定。正如俗语所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从创业投资的角度来看,稳定的局面即是好消息。

从2024年第三季度独角兽公司的分布情况来看,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特征:尽管各项目的融资额度存在显著差异,但从全球融资的视角分析,汽车交通领域的融资次数虽然不多,但其总额却极为庞大。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汽车交通三大领域三足鼎立,并且在融资额度上明显领先。

从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存量独角兽融资事件的行业分布情况看,人工智能和企业服务领域的占比最高,显示出趋势性的热点集中现象。

除此之外,全球及中国Top10独角兽公司榜单的变化并不显著,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态势。在全球范围内,中美两国依旧占有绝对优势,世界格局并未发生改变。

尽管在AI浪潮的推动下,芯片领域不断涌现出新兴力量,但名列前茅的依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公司,头部企业依然表现出极大的稳定性。

具体到中国市场,独角兽行业展现出“技术创新快、国际化和多元化”的三大明显趋势。

科技创新是国家的整体战略,而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是过去十年乃至未来十年不变的主线。我们的自主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当前最为关键的着力点。因此,对于独角兽企业和潜在的独角兽企业而言,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了崛起的最重要基础。

国际化是一种半主动、半被动的现象。对于独角兽企业而言,它们大多展现出较强的主动性;而对于传统制造型企业而言,由于链主企业要求将产能转移到国外,或者整个产业链逐渐向海外转移,其被动性则更为明显。因此,对于独角兽企业而言,它们大多在主动开拓国际市场。

多元化是独角兽企业近年来的另一条重要发展路径,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无论是小红书还是京东科技,它们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的出现速度都比以往更快,这是我们观察到的独角兽企业的三大趋势之一。

从行业重点来看,人工智能和半导体无疑是两大核心领域。我们观察到,新晋独角兽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

图片图片坚持长期主义,迎接产业未来

在当前的寒冬中,用长期视角来看待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对PE公司来说,它们的运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长期属性,比如LP和GP的合作模式,通常一个“5+2”的合同周期已经算是长期框架了。我参与的很多项目几乎都出现了延期,原本的5+2无法覆盖,往往还需要再延长几年。

这种长期视角与出海趋势有相似之处,既有主动选择的成分,也有不少被动的因素推动,甚至被动的比例还不小。

坚持长期主义更有可能推动颠覆性创新的产生,而这些长期主义驱动的独角兽企业往往也非常注重与C端用户的连接。据统计,截至2023年,高达62%的独角兽都拥有某种形式的B2C系统,虽然它们的核心业务未必完全来源于C端,但依然非常看重如何实现实际落地。比如,在人工智能的应用端,可能比开发大型模型更容易拿到触手可及的成果。

在目前经济环境相对严峻的前提下,我们确实注意到市场急功近利的心态有所缓解。在这样的L型时代,大家开始更愿意耐心、稳步地向前迈进。

在一项覆盖了68家中国独角兽企业的研究访谈中,61家公司表示独特的技术影响了公司的发展方向;65家公司认为早期的战略联盟对公司发展非常重要;64家则提到,创始人此前的经验对企业早期方向有重大影响。这表明,路径依赖和先前积累对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来看,长期主义企业通常具备几个显著特征,例如优质的股东背景、卓越的经营管理能力、合理的产业链布局、对研发的高度重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也在逐渐强化对长期视角的关注。2024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壮大“耐心资本”。2024年7月举行的第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多次提到“耐心资本”,提出要“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

耐心资本的概念比我们过去理解的长期主义还要更长远。以中央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为例,其存续期可以长达15年,比一般的股权投资基金整整多出一倍。这种超长期的设计是前所未有的,也体现了极大的创新性。

部分国资控股公司已经能够发行票面利率低于2.65%的10到15年期债券,这使得整个周期变得更长。在这样的长跑过程中,我们需要逐渐摆脱过去的冲刺心态,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大环境。

近几年,央企对战略性新兴行业的投资总额大幅增长,带来了质的飞跃。在整个创投环境中,央企国有资本的参与无疑起到了稳住局势的抗鼎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也开始看到一些优秀的案例。今年爆火的《黑神话•悟空》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早在2007年,游戏科学的CEO冯骥就曾在长文《谁谋杀了我们的游戏》中批评过国内游戏行业的现状,指出自由游戏失败的原因在于资本的贪婪和急功近利,导致作品缺乏匠心。

然而,今年我们就看到《黑神话·悟空》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款游戏的研发周期长达7年,每小时游戏时长的开发成本高达1500至2000万元,总投资规模约3到4亿元。如果还是按照过去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是根本无法做到的。我们可以看到,少数企业已经在长期主义和耐心资本的推动下脱颖而出,这也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说明一些长期的、值得投入的事情是可以做到的。

以前大家确实很难做这样的长期投资。我的一个学生曾在海南花了20年时间投资了一片名贵的树林。20年后,投资回报率肯定会超过年化10%。然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即便一项投资能带来年化10%的回报,企业也很难做出这种长达20年的投资决定。也许今天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大家的判断可能会更加开放和长远。

图片

新质生产力:

产业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与耐心资本相契合的一个重要概念。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和科技战愈演愈烈。2024年11月6日特朗普宣布赢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后,针对我国的多项科技封锁措施便已悄然启动。如果在他正式就任前,这些计划和行动已经在逐步酝酿,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之后特朗普正式上任,我们将面临比他第一次担任总统时更为严峻和艰难的竞争环境。

经过首个四年任期,许多人依然低估特朗普,认为他仅仅是一个商人,在商言商,很多事情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而忽略了他的价值观和底层逻辑。然而,我认为,当特朗普进入第二任期时,很多事情将会有所不同。比如,他可以以兵不血刃的方式解决叙利亚问题,让俄罗斯撤军,这只是一个序章。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预测俄乌战争最终将如何收场,但我的建议是,不要低估特朗普2.0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科技和贸易两个领域。

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现在正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新质生产力。在美国,七大科技巨头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而我们国内的头部企业中,2C业务占比较大,传统科技力量仍占主导地位。要突破现有瓶颈,我们亟需依靠新质生产力和长期资本的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正在推动搭建一个金字塔体系:基础力量是大约100万家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中坚力量是约10万家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核心力量则是约1万家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的“小巨人”企业。如果我们能够形成这样的生态矩阵和金字塔结构,就有机会与美国的创新生态系统展开长期合作。

在这一过程中,瞪羚企业——那些创新能力强、增长速度快、发展时间短的科技创新型公司——是未来的独角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戴维·伯奇最早提出了“瞪羚企业”这一概念,以瞪羚小巧的体形、卓越的奔跑速度和跳跃能力指代增长速度高、成长空间大的中小型企业,并从企业初始规模和持续增长率两个维度界定瞪羚企业。

早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虽然成长迅速,但同时也非常脆弱,常常在“死亡之谷”中成批倒闭,因此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扶持这些瞪羚企业。“投资早、投资小,投资好”几乎是一个不可能三角,因此,既要做到早期和小额投资,同时又要确保投资质量,就对投资人的专业能力以及政府政策的精准支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从长期角度来看,战略生态位的构建变得尤为关键。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他们需要识别具有成长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并进行实验,在实验基础上逐步走向执行和扩大,从而推动商业模式的推广。这其中,要观察哪些模式能够适应市场,哪些优势能够形成竞争壁垒,如何打造战略控制点和护城河,这些都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从全球生态中的独角兽公司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依然稳居全球第二,且与美国的差距并未进一步拉大。我认为,这正是一个机会所在。

目前,中美两国新晋独角兽数量遥遥领先,截至2024年6月19日,美国拥有662家独角兽,总价值超过2.153万亿美元;第二名的是中国,有169家独角兽,价值6417亿美元;而印度位居第三,独角兽数量为71家,价值1922.4亿美元。

尽管两国的聚焦领域有所不同,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与美国已经基本能够同等竞争,这一点至关重要。

从独角兽的产业分布来看,美国的在榜独角兽有91%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有占8%,第一产业仅占1%。这也是现代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显著特征,极其依赖服务业,在独角兽这种资本参与度极高的物种里,符合资本的预期偏好。

而中国在榜独角兽虽然也是第三产业占据了绝对优势,有 63.8%的构成;但第二产业的比例不容忽视,达到了35.68%,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大国”的综合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第一、二、三产业组合可能更具竞争力。

未来,中国企业更需要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尽管美国企业在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等领域较为活跃,但我国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和汽车交通等领域的表现已经超越美国。总体而言,中国在全球创新生态中的地位依然稳固。通过政策的精准调控,稳定房市和股市,我相信未来几年创投领域将走出寒冬,迎来春天。

图片

关于2024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大会

2024年12月19-20日,第16届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大会在成都圆满举行。“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大会”是准独角兽企业的年终盛会,始于2009年,致力于发掘出一批未来1-3年有望成为独角兽的未来独角兽企业。大会连续十六载颁发「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榜」,累计评选出1289家高成长企业,如美团、小米、滴滴、理想汽车、蔚来汽车、泰格医药……根据睿兽分析数据显示,其中有106家公司已经成功上市,91家企业被并购,105家成为独角兽企业。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