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奶茶”被叫停,商家笑了,消费者哭了?

关注
1元奶茶你薅到了吗?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全食在线(ID:iallfood),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前段时间外卖大战的低价奶茶屏幕前的小伙伴有喝到的吗?小编在外卖软件上刷到过四五元的奶茶,倒是没碰到一块或者免单的奶茶。

面对这场火热的低价奶茶大赛,网友们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有的拍手叫好

图片

有的消费者表示最近一直在薅低价奶茶羊毛已经喝撑了

图片

还有网友在评论区分享薅羊毛方法

图片

有消费者抱着不买会亏的心态下单......

图片

随着外卖大战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消费者也表达出了相较于之前一味地叫好不同的声音。

有消费者发现,低价薅羊毛奶茶口味变淡了

图片

图片

有消费者表示最近喝了一堆便宜奶茶感觉要得糖尿病

图片

还有的网友开玩笑说背后的资本是不是投资了糖尿病治疗类项目......

图片

还有网友怀疑是不是被资本做局了

图片

图片

网友们真是太有才华了!

就在10月15日,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施行。其中对遏制“内卷式”恶性竞争作出了明确规定。#1元奶茶低价内卷新发有规定#词条冲上热搜。

图片

规定要求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相关条款,对低于成本价销售且扰乱秩序的行为实施查处。同时要求平台建立不正当竞争举报机制,发现违规需及时处置并报告监管部门。

面对新修法案,评论区有支持的声音,认为这样可以维护商业环境。

图片

但同时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奶茶原价过高、原价奶茶品质不一定高于低价奶茶等等。

图片

“一元奶茶”式的低价狂欢,其危害显而易见:点开外卖软件就能发现,参与奶茶大战的多是有知名度、有雄厚资本的大品牌。而小品牌则大多陷入无力投入资金补贴的局面,从而造成众多中小商家陷入“不参与大战失流量、参与必亏损”的困境。并且,羊毛出在羊身上,过分的拉低价格,不少商家只能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上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正如跟低价奶茶一起被报道出来的“2万毫安14.5包邮的充电宝”,背后是电芯等原材料偷工减料,已引发多起公共交通上的起火事故。

长久来看,如果放任低价内卷持续,将滋生垄断。大品牌通过持续的烧钱推广,放大、培养消费需求,快速抢占市场;而小企业只能在“亏损”与“出局”之间抉择。当中小商家被烧钱抢人大战拖垮,届时,消费市场将不再百花齐放。资本不是慈善家,消费者将迎来垄断企业随心所欲的定价。

因此,新法规划出的竞争红线,保护的不仅是商业环境,更是消费者的长期利益。品牌竞争应从“谁更能烧钱补贴”转向为“谁更懂创新、谁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奶茶大战另一方面也展现出,消费者苦高价奶茶久矣。一些品牌常以原料、创意等为由抬高奶茶售价至三十元以上。但最终消费者发现,高价奶茶核心成本占比有限,溢价多源于营销与租金。在呼吁反内卷打击低价的同时,也应重视价格虚高等问题,让奶茶价格回归产品价值本身,让市场真正实现健康发展。

消费者虽然享受到了低价奶茶福利,但凡事都需“量力而行”。奶茶高糖,长期过量饮用可能会引起肥胖,并且果茶中的果糖其实并不容易被人体代谢,摄入上如不加以克制,可能会引发慢性代谢疾病。奶茶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但有时候也会成为“甜蜜的负担”。

新规的落地,表面上是告别了“一元奶茶”的短暂狂欢,但实质上却是对消费者长期权益的捍卫。它引导市场从“烧钱打价格战”的短视,回归到“用品质说话”的长期赛跑。当市场不再被低质低价绑架,消费者拥有更多消费选择,或许才是真正期待的、可持续的“福利”。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