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企业背后的200个VC大赢家 | 投条

创业板以后,本土机构的又一退出盛宴?


「投条」是创业邦推出的投资领域新栏目,旨在报道VC/PE圈的新动态,捕捉最具前瞻性的新趋势,对话资本市场的伯乐,洞察最具机会的新赛道,争做走在时代前沿的瞭望者。


文 | 邓双琳

编辑 | Lucius

7月22日上午9点半,伴随开市锣声的响起,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正式上市交易。

开盘首日,25家公司平均涨幅约140%,其中安集科技涨幅居首,大涨约400%。25家公司成交额合计逾480亿元,其中中国通号成交额近百亿元。25家公司平均换手率约77%,其中安集科技换手率超过86%。

截至22日收盘,科创板造就了125位亿万富翁,科创板首富也浮出水面。

以当天收盘价计算,华兴源创实控人陈文源、张茜夫妻持股市值为165.23亿元,稳坐科创板首富一座。今日科创板一开锣,华兴源创涨幅便达到128%左右。按今天中午收盘价计算,陈文源、张茜夫妻持股市值208.74亿元,较开盘前上涨127.19亿元,仍然稳坐科创板首富地位。

杭可科技实控人曹骥、曹政父子直接或间接控制公司约为80%的股份,以中午收盘市值243亿元计算,父子身家188.62亿元。位居第三的是虹软科技实控人Hui Deng(邓晖)及Liuhong Yang,二人持有市值达到95.54亿元。

公司背后的机构当然也赚得盆满钵满。

以发行价计算,航天宏图为启赋资本带来了超20倍的账面回报,架桥资本也收获了超10倍的回报。而松禾资本也因押中方邦股份而斩获了近10倍的账面回报。

科创板首批挂牌上市公司背后合计有超200家创投股东。其中深圳的机构表现亮眼,深创投在首批25家企业里投中澜起科技、光峰科技、睿创微纳、西部超导4家公司,在受理的149家企业中投资了10家,均居榜首。

松禾资本则投资了光峰科技、虹软科技、方邦电子、天宜上佳4家公司。同时,北极光创投、架桥资本、力鼎资本、启赋资本、元禾控股、赛富基金、金沙江创投等机构均收获2家首批科创板挂牌上市公司;基石资本、达晨创投、中科招商、同创伟业、元禾控股等均有1家企业上榜。

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科创板的设立,将在原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基础上新增一条退出渠道,大幅提升创投行业退出效率,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循环机制。

超募、高市盈率、注册制这些特色无疑给科创板增加了很多亮点,并极大地纾解了投资机构自2018年以来面临的退出困境。

(制表:创业邦)

25家企业背后股东多样,深创投成为押注之王

深创投之所以成为科创板的押注之王,与它主要投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企业不无关系。

据深创投企业服务中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创投投资企业上市数已增至150家,多数为以技术驱动为主的技术型企业。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模式创新的项目在国内更受资本青睐,诸多凭借市场快速扩张的创业项目迅速膨胀。目前,这些项目估值倒挂,逐渐去泡沫化,以投资创意、商业模式驱动为主初创企业的创投机构基本与科创板无缘了。

除VC/PE外,潜伏在25家企业背后的投资方还涉及国有创投、母基金、产业基金、上市公司、券商和险资旗下股权投资平台等诸多来源。

以股东数最多的澜起科技为例,其创投股东多达四十家,而这些投资者持股比例也是25家企业中最高的,合计高达89.56%。

我们在梳理后发现,澜起科技背后的股东里,产业系、国资系、创投系、上市公司系、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外资系等应有尽有。

英特尔和三星是澜起科技的供应商和客户,属于产业系资本。澜起科技的大股东中电投控,背后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持股30%)、建信投资(20%)、国新基金(20%),其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在澜起科技私有化时就已经参与其中,并带来了国有身份,享受了优惠的扶持政策。地方引导基金如盐城产业引导基金、青岛城投金控等也参与进来。当然,背后最多的机构股东还是创投机构,如深创投、同创伟业、中欧基金、优势资本、云锋基金等。

澜起科技外并不是唯一一家有国资系PE站台的公司。安集科技的背后资方有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和张江科创,铂力特背后有西工大、西高投,天宜上佳的背后有北工投。粗略统计,目前共有19家发行人背后的VC/PE具有国资背景,绝大多数投资是以产业基金的形式确立下来的。

境外资本也未缺席科创板。首批25家拟上市企业中,虹软科技、光峰科技、心脉医疗等企业背后均有境外机构的身影。

科创板开市,创业板十年

这场盛况似曾相识。不同于科创板8个月即开市的雷厉风行,创业板等了整整十年才终于敲锣成功。

1998年3月,成思危提交了《关于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发展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这份当年全国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被认为开启了在中国设立创业板的征程。

然后,此后历经了2001年美股纳指泡沫、2004年先上中小板过渡、2008年股灾之后,命运多舛的创业板在2009年终于亮相。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登陆创业板,其中23家获得过VC/PE的投资。深交所数据显示,当天有3家企业股价涨幅逾150%,有10家公司股价涨幅超过了100%,创业板公司股价首日平均涨幅为94.75%。

至今,登陆创业板的公司28家增加到了767家,总市值从不到16800亿增长到52000亿元。

十年弹指一挥间,创业板与科创板都上演了一场华丽的资本盛宴。

从首发市盈率来看,科创板低于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的平均首发市盈率为53.4倍,5家公司首发市盈率超过60倍,占比20%,较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上市公司的平均首发市盈率低12个百分点。8家公司首发市盈率不足40倍,占比32%,而2009年10月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首发市盈率均超过了40倍。首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发行估值整体低于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

从盈利的角度来看,首批科创板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强于创业板。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2018年净利润中位数为1.23亿元,较2017年增速为91.1%。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的2008年净利润中位数为0.34亿元,较2007年增速为36.6%。尽管科创板允许尚未盈利的企业登陆,截止至目前尚未有未盈利的企业正式过会。

首批上市的25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实际募资金额均在5亿元以上,5家公司的募资金额超过15亿元。而首批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中,超六成公司的首发募资金额不足5亿元。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实际募资金和可用于项目投入的金额更高。

25家企业概像解读

25家企业行业分布相对集中,均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等领域,符合科创板的战略定位。

其中集成电路产业是最受科创板青睐的企业,首批上市的包括乐鑫科技、安集科技、中微公司、澜起科技、集成电路等5家相关企业,另外华兴源创亦有涉及集成电路的业务。

在地域分布上,注册在北京和上海的企业最多,这两个省市各上榜5家企业。其次是江苏、广东、浙江、陕西,分别有4家、3家、3家、2家。剩下的山东、福建、黑龙江三个省份各有1家。

在研发投入上,首批25家企业,2018年合计研发支出达到34.6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为11.31%,其中虹软科技最高,达到32.42%;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平均值31.69%,其中航天宏图最高,达到80.37%;平均专利数267个,其中中国通号最高,达到1328个,中微公司1057个专利数居次之。

营收规模上,按2018年的营收计算,这25家公司的年收入分布在2亿元至400亿元区间。年收入最高的是中国通号,2018年的营收为400亿元,是其他24家公司总营收之和的2倍。中国通号的净利润也是25家中最高的,达到34亿元。

首批25家企业中也并不全都是首次登陆股市。天准科技、南微医学、西部超导、嘉元科技曾在新三板交易过;澜起科技曾登陆纳斯达克;中国通号在H股基础上继续发行A股;心脉医疗是香港上市公司微创医疗(0853.HK)的子公司,分拆后在科创板上市;方邦股份曾闯关创业板;航天宏图曾申报新三板后撤材料。

科创板仍然给市场留下了一些小遗憾,比如,首批名单中没有明星独角兽企业。被誉为“AI四小龙”的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等还没有出现在受理名单中;此前呼声很高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小鹏汽车、奇瑞新能源等也未现身。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创业邦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