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独角兽的挖掘者、创新的探路者,创业邦连续十六年颁发《创业邦100未来独角兽榜单》,致力于发掘出一批未来1-3年有望成为独角兽的未来独角兽企业。
作者丨杨婧雪
编辑丨刘恒涛
图源丨观心实验室
历经团购、生鲜电商的互联网创业老兵韩智其,周围的人都喜欢称他“老韩”。老韩在那场猝不及防的疫情期间患上了焦虑症,没想到,这次经历成就了他的下一段事业。
2020年初,老韩40岁,在起源资本做投资。这一年,他的焦虑症变得越来越严重,出现手抖、心慌等症状。老韩“被吓着了”,“那是一种难以描述的痛苦,手机都拿不稳。于是我在Now冥想上找了个中国台湾的老师上正念课。上了一段时间之后,状态有很大的改变。”老韩说。
在起源,老韩做过冥想的行研,但最终没有出手。当时行业最大的某冥想APP,号称千万级下载量,但收入只有几十万,还在亏损状态。因为这次的经历,老韩的想法有些活动了——既然冥想课这么有用,是不是可以卖一卖?
观心实验室就这样成立了。卖冥想课不好卖,就转向失眠心理服务,后来扩展到青少年心理服务,又增设线下咨询和康养营地,做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等等。五年来不断升级迭代,2025年,观心实验室营收预计达6亿,全职员工人数超过1000,有300名心理咨询师。应该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严肃心理服务公司。
老韩的目标,是2030年发展到等效于一万名咨询师的交付能力,营收达到100亿。在他的规划里,观心实验室的目标,是成为梅奥医学中心,一个世界著名的私立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但是,在很多人眼里,观心实验室是个“四不像”。
他们不像一个传统的心理咨询公司,虽然有互联网医院和线下门诊,还请来了业内最顶级的医学专家,但也不像一家医院;观心实验室持有三张数字疗法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甚至包含一张业内公认最难拿证的北京局颁发的二类证,但也不像传统的药械公司依托医院渠道销售,而是完全服务于自有客户,早已打破了“数字疗法”无法商业化的魔咒;公司有几十名主播,还运营出了一个业内前三的大网红——韩冰,以至于有投资公司认为,观心是一个MCN机构;而教育机构则认为他们是一个培训公司:管理着几百名全职心理咨询师,观心实验室令人想起当年的新东方。新东方众多明星老师云集,观心实验室有几位明星咨询师;新东方有三架马车,观心实验室也有三位核心人物;新东方先有俞敏洪,再拉另外两位入伙,观心实验室也是如此。
观心实验室合伙人、首席产品官韩冰 创业邦摄
观心实验室利用视频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红利,抓住疫情后众多失眠人群和失学孩子的焦虑抑郁大市场,在精神医疗、心理咨询和课程科普三个层面,把教培行业课程经验和直播流量做到极致。
观心实验室究竟会成为心理行业的新东方?还是成为梅奥医学中心?
从卖冥想课的想法开始
老韩是河北石家庄人,毕业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在起源资本之前,他曾创业做过团购,营收两亿,做到行业第六,还做过水果电商平台,拿过起源资本和亚杰天使的投资。
2021年,观心实验室成立的时候,老韩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亲测有效的冥想课,卖给老板这一焦虑抑郁高发人群。
2019年,Headspace、Calm等心理健康赛道的企业成为独角兽,老韩研究过国内的同类项目,都不怎么看好。但他认为,亲测有效的冥想课是个好产品。
老韩联系了几个面向企业家的培训机构,很快就发现,做企业家社群,观心实验室的“底子”不够。
“企业家是有这个需求,但是这些培训机构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他们一个课卖几万、几十万,我们的课只卖几千,挣不着钱,还麻烦。”老韩后来跟樊登读书会做了两场活动,发现收几十块钱很容易,收几千块钱太难了,几乎没有转化率。而事实上,如果C端的需求上来,当时观心实验室的师资也跟不上。
老韩决定做偏向“病”的治疗,在心理层面,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失眠。根据公开信息,中国至少有3亿人群因心理问题而失眠。
他们把市面上关于失眠的书籍全部买回来看了一遍,又找了行业大咖和回龙观医院的几个医生,一起研发课程。
2021年2月,治疗失眠的第一版团体心理疗法课程出炉,正式对外售卖。这是一套针对失眠的整合类认知行为疗法,包括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正念减压疗法和催眠疗法,采取团体课程的形式。课程通过直播售卖,用户购买后,在APP或小程序听课,然后按照要求做训练。团体治疗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分组讨论环节,老韩还记得,腾讯会议当时还没有分组功能,他们的课主要在Zoom上。
当时,短视频平台正在兴起,老韩亲自上阵直播了半年,曾创下单场6万人观看的记录,嗓子因此失声三天。“那时候直播心理的还很少,甚至有保守派专门发文抨击心理学怎么能直播呢?现在大家都接受了,变成了心理行业的标配。”老韩说。
2021年6月,观心实验室月入几万块,到9月份,达到了二三十万。
在这段时间,曾任方舟健客副总裁的郝建垚,以顾问的身份每周来观心实验室“坐班式研究”2-3天,观察了三个月。
“从获客到购买并完成一个周期的训练,刚好三个月。我看到前测后测的数据对比,客户好评率很高,甚至还有客户送来了锦旗。”郝建垚有了底,加入观心实验室,成为合伙人,担任COO。
观心实验室合伙人、COO郝建垚
郝建垚认为,相比一对一咨询动辄上万的价格,睡眠障碍咨询的团体模式,把成本打下来了。两个月的疗程,费用不到4000元,可及性非常好,填补市场空白,商业模式跑得通。
紧接着,观心实验室开发了针对成人焦虑、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的在线心理课程。
这是一个拥有两亿多潜在用户的大市场。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2023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最新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抑郁风险检出率达到10.6%,焦虑风险检出率达到15.8%。而且,18岁至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
当时,进入心理服务领域的人不多,竞争还不像现在这么激烈。观心实验室也在招更多的主播,最多的时候达到四五十个。2022年6月,韩冰离开了教培行业,加入了观心实验室,重新回到了心理治疗领域。据说韩冰本来不想直播,当时有一个他认识的老师在网上很火,老韩用激将法,说你还播不过他吗?韩冰说,我比他强多了。
加入观心实验室的时候,韩冰和老韩有两个约定:一不做一对一的个案咨询,二不做青少年业务。但是后来观心实验室,这两块业务都做了。
在韩冰看来,青少年心理咨询是件麻烦事。这个业务是三元关系,家长交钱给观心,观心去给孩子做咨询,很多孩子不愿意做,所以非常累。在这之前,韩冰干了十几年青少年心理治疗,“被家长修理得一句话不想说了”。
图源:摄图网
但人算不如天算,当时一位老师因为要治疗自家孩子的强迫症,观心实验室帮他搭建团队,结果一个月后这位老师觉得要处理的业务线太多,无法应付,离职了,为了服务他留下的88个客户,韩冰被迫接盘,干起老本行。
观心实验室开发了两个针对青少年家庭的标准化课程——智慧父母成长营和青少年家庭心理同行者计划。
“从技术来讲,孩子治疗抑郁一点都不难,吃药加心理咨询两年,80%-90%绝对解决了。”韩冰解释, “但其中的难点是有太多变量。对家长来说,最能控制的变量就是家长的认知变化。”
智慧父母成长营用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和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家长讲解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让家长从认知层面改变自身。“智慧父母成长营的课相当于我做的‘苹果手机’,卖了三年了,没啥太大的变化,就是精品,卖了八万多份。”韩冰说。
在智慧父母成长营的基础上,青少年家庭心理同行者计划提供了更多的专家主题课和直播实操课程。韩冰从团队中精挑细选出5名老师,作为直播课程的老师。
2023年开始,观心实验室向青少年业务倾斜和加码,开启了一对一咨询业务。
韩冰介绍,心理咨询师其实大部分时间做的是倾听工作。尤其是孩子躯体化严重的服药阶段,第一年心理咨询师只是倾听和陪伴。以一年为节点,药物效果越来越弱,心理咨询从一年后开始才越来越有效。
除了一对一咨询,观心实验室还开发了“少年说”陪伴式课程产品,由一群心理学科班的研究生作为陪伴老师,陪伴青少年客户聊天。
“从专业角度来说,问题在关系中产生,最终也是在稳定关系中解决。”韩冰说,“我们前期70%的孩子都是在服药的。在药物控制中,孩子们需要稳定的关系。不管一对一咨询还是‘少年说’的陪伴老师陪着他聊天,都是稳定的关系。”
除了线上课程产品,观心实验室还发展了线下业务。
“孩子在线上咨询效果不好,因为孩子的依从性比成人要差,很多咨询师远程咨询的时候遇到过孩子离开屏幕的情况。”郝建垚说,为了客户体验和治疗效果,2024年5月起,观心实验室在全国开设了11个线下服务中心,包括咨询中心、诊所、日间中心多种业态。每个诊所配备5-10名心理咨询师、2-3名医生。观心实验室把诊室搬进阳光里:柔和的灯光、触手可及的绿植,还有能让他们安心玩一会儿的沙盘。
目前,观心实验室旗下的医疗机构已经拥有20多位全职医生,都是来自军队医院、退休专家和一二线城市精神专科的年轻骨干。相比传统医院,观心实验室的医生每天只需深度服务好十几位客户,诊断更加细致,医患关系更融洽,在市场颇具吸引力。
从心理问题发作开始,前半年需要用药物稳定,然后介入心理咨询,到10-12个月就可以到营地恢复疗养,这是韩冰20年前就期待打造的全链条产品,“心理治疗没有捷径,要一次性彻底搞好,只要不反复,慢就是快,因为很多心理问题每复发一次就更加严重。”目前,观心实验室已经打造出青少年心理疗养营地,并接收了20个孩子。
户外营成员三亚合影
青少年业务,为观心实验室带来收入的几何级数增长。老韩透露,2022年底观心实验室单月收入达500-600万;2023年底单月收入达1500万;2024年底单月收入达到4900万。
为了培养后备力量,观心实验室开设了观心学院,为持证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深度咨询能力的培训。
“2017年之前,中国有200万人考过二类或者三类心理咨询师证书。但是真正执业的只有20万人,真正能够治疗的心理咨询师可能只有2-3万人。”老韩说,心理治疗的要求很高,可实际上很多心理咨询师是半路出家,与国际上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水平相差甚远。他计划每年培养1000-2000名持证人员,成为真正可以心理治疗的咨询师。
发展到现在,观心实验室的产品理念逐渐发展为医、教、康、养四个维度。
其中,“医”类似医院的精神科,可以诊断、确诊、出具治疗方案,应用包括基因靶向用药、数字疗法、精准经颅磁等先进技术;“教”是课程业务,是目前的收入大头;“康”包含心理咨询、运动医学、支持性小组等心理康复训练;“养”是基于功能医学体系的大脑和神经营养调控,其中基于脑-肠轴相关理论的菌群移植技术,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间接作用于大脑认知和精神,是观心实验室正在研发的技术之一,已经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效果。
成立5年,观心实验室员工人数已超1000人。北京总部约400人,各地线下诊所约300人,广州和上海办公室各约100人。
吃到视频互联网的红利
观心实验室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视频直播的爆发。
“其实做的时候,我也不知道那是潮流,我们的核心,是流量在哪儿,我们去哪儿。”老韩认为,2020年到2025年是视频互联网时代,所有的核心流量都在视频。
作为观心实验室目前最大的IP,韩冰的单场直播至少2小时,每天开播1-2场。在直播间中,韩冰看起来很有个性,时不时哼歌,不像一个传统的心理咨询师。他头顶着“青少年问题咨询”大字,下方还有一行高亮小字:这个主播没有魔法,也没有耐心,主打劝退。
韩冰的直播,是在零粉丝的账号开始的。这是老韩和郝建垚之前就跑通的起号方式,他们发现,短视频过来的粉丝几乎不会付费,直播间留下来有互动的,才会有销售转化。因此,他们不用短视频吸粉,直接开直播。
一接入连麦,韩冰就看上去更像医生坐诊,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有时候,他会直接打断家长对孩子的描述,早期更是会不客气地挂断家长的连麦,甚至会叫家长反思自己。
“你和孩子就是两个大火炉,都焦虑,靠一块就要炸了。”
“少管孩子,快离孩子远点吧!”
“家长不改,不提升认知,孩子的问题就会越拖越久。”
“韩冰越怼人,流量就越高,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郝建垚总结,韩冰这一招叫棒喝,给人当头一棒,直接穿透家长的心理防御机制,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接下来很多家长都会说什么做什么,就像别人突然抛东西,人会下意识去接一样。
视频直播上量很快。根据观心实验室透露,2022年8月开始直播,进入九十月份,月销售达到50万,11月份150万,12月份达到250万,2023年初,一对一个案咨询开始接单。
“根据数据分析,拍了1000块钱课的家长,大概会有10%进入一对一的咨询。”韩冰估计,目前观心实验室大概有近一万名孩子进行了一对一的咨询。
“一个好的主播,专业只是基础,火不火是老天爷赏饭吃,”郝建垚感慨。
但实际上,韩冰一直想把自己的直播停掉,这背后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他实在忙不过来。
“人不多,事儿太复杂了,行业里这么复杂的公司不多。”韩冰说,他负责的业务,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协调,这是最大的挑战。
“之前我在作业帮管心理老师,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职业化群体,想考察老师的上课质量,看看视频就知道了,心理咨询我怎么看呢?”韩冰说。
另外,销售端和服务端的协调,也是一大挑战。
“比如说最简单的,前面主播的逻辑,是进了单再说。进了单之后怎么服务?跟得上吗?所以我们这里永远是在做平衡,累就累在这儿。”韩冰说。
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产品标准化挑战。观心实验室走在行业前面,就要率先迎接和解决这些挑战。
另外,观心实验室如果单方面重度依赖韩冰,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董宇辉?
“东方甄选的情况,我们也很有可能出现。这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存在这个问题。”韩冰并不讳言,“开直播的时候,我就说了,我一播,必然会对公司造成影响。因为我之前在线下讲课的时候太火了。”
“几个人开会的时候,我就经常说,这样搞下去对公司没有意义,我要自我阉割,但经常是阉着阉着就阉不动了,因为我们没有融资,但凡有个融资,我可能马上就躺平,去搞管理去了。”韩冰说。
一边狂奔,一边向巨头学习
观心实验室成功的原因,在于它把心理咨询做成标准化课程。上文也提到,韩冰认为智慧父母成长营的课程,是他做的“苹果手机”,三年卖出八万多份。在心理咨询市场,这是一个不小的创新。
首先,课程体系丰富了心理咨询的服务内容。传统的心理咨询,是一对一进行的,要么线上,要么线下,显得非常重,冥想APP过于静态,比较单一,又有些“轻”。课程介于两者之间,不轻不重,是一个新的产品定位。
第二,课程体系找到了新的用户,扩大了心理咨询的覆盖度。国民焦虑风险检出率高达15.8%,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那些轻度有焦虑的人群,通过课程,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自救。而这些人群,在课程出现之前,大部分只能靠倾诉和看看书,很少进行一对一咨询。课程把这个人群找到了。
第三,课程体系的出现,丰富了心理咨询的价格梯次。传统的一对一心理咨询,价格从200-1000元一小时不等,需要长期做,是一笔不小的花费。用韩冰的话说,一般家庭根本做不起。冥想APP会员费一年也就几百块钱。课程价格在1280-4980元不等,在心理咨询市场建立了价格梯次,对于市场挖掘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有了极佳的市场定位的产品,又加上直播电商的兴起,让观心实验室在这条路上长驱直入,赚到了传统一对一心理咨询没赚到的钱。同时,听课程的人群里,又有一部分人需要一对一心理咨询,通过课程这个漏斗,观心实验室又发展出一对一心理咨询的业务和营地。从课程到一对一咨询,再到营地,观心实验室打造了一个闭环,可以提供各个层级的心理咨询服务。
户外营地小组讨论
能接住这波直播的泼天流量,打造出产品体系,和公司三位核心领导层的经历和积累有很大的关系。
老韩做过多年的互联网+创业,经历过好几轮互联网创业浪潮,敏感度很高,全局观强。郝建垚之前在方舟健客担任副总裁,开创了很多医药+互联网的新模式。副总裁韩冰,曾在国内外做过十几年心理治疗,在淄博精神卫生中心工作多年后,转行做过高中老师,在作业帮负责家庭教育讲座业务,对课程体系很熟悉,他带团队做过近万场讲座,这对他做直播也是非常好的积累。
在业务加速的2023年,三个合伙人明确了分工:老韩是掌舵者,负责战略、业务拓展和城市布局;韩冰负责产品研发和专业服务管理,顺带直播;郝建垚负责获客增长和运营。
随着业务起量、团队规模扩张,组织管理成为老韩不得不思考的命题。
“组织管理这件事情,我想了半天没想清楚,也看了各种各样的书,突然有一天就明白了。”老韩习惯在冥想中想问题,有时候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某天答案会自动蹦出来,“从200人发展到1000人,1000人不就是5个200人吗?管好这5个200人就好了。”
在腾讯只有200人的时候,老韩就和腾讯的人打交道,看着腾讯从200人发展到二三十万人。老韩非常注意向巨头学习,他仔细研究了腾讯、华为、字节等公司的管理。
“在管理上,腾讯经历了很多个阶段,从流程化管理,到事业部管理,到事业群管理,各个阶段管理是不一样的。我们也看过华为的组织管理,它有技术共享中心、市场共享中心,有各个销售单元。字节更强调OKR,强调人才的自我发展,招到牛人,让牛人自己迭代,抖音这个产品,不是被规划出来的,是自己长出来的。”
咨询师要从现在的300名,扩张到2030年的一万名,老韩就想用“字节”模式来跑。
“未来我们应该有1万名咨询师,或者有更好的手段能提供等效1万名咨询师的交付能力。这其中,多少是面向老年人,多少是面向中年人,多少是面向青少年,多少是针对不同病症的,都不是我们规划出来,一定是自己长出来的。”老韩说。
观心实验室的业务划分了包括线上和线下的医疗服务、医生集团、政企事业部、观心学院四大条线。公司对产品中心和技术中心统一管理,因为线上和线下的销售在组织形式上有所不同,所以线上由专门的销售团队管理,线下销售由门店管理。
在股份结构方面,老韩理想的学习对象是华为。观心实验室每年成立一个新的GP公司,每年都有一批关键人才加入到GP公司,成为公司股东。
“从组织结构上来讲,我们更像华为,我们也希望将来能有一部分业务上市,大家也能尝到跟着公司一起壮大带来的额外的长期收益。”老韩说。
老韩认为,钱分得越多,回来的钱越多。他也在学习胖东来。观心实验室每年拿出利润的10%甚至20%,给员工分红。
2030年做到100亿
只是开始
在外界看来,观心实验室是一个“四不像”。
“有些投资人认为观心是一个MCN公司,我们也点头,因为我们也签主播,也有小IP,前面MCN直播,用户进来以后,我们还要做教培。高途还过来找我们,想看看我们是怎么销转的,这是教育培训公司的逻辑。”韩冰说,“有的还会涉及到看病用药,又变成医疗公司了。”
从收入结构看,观心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课程,正因为此,很多投资人在聊的时候,都说他们是一个教育公司。但韩冰不承认。
“为什么不承认?因为我们跟教育公司的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长更好地去配合治疗,配合吃药,配合孩子的心理工作,配合孩子康复。”韩冰说,观心实验室不仅是一家创业公司,更是在开创一个全新的行业,他心目中,观心实验室的远期目标,是做一个有质量的高精尖医疗+科技的公司。
老韩可能并没有在这些问题上纠结太多。他说,观心实验室一直在想的,是怎么做好产品,“只要你不断地去打磨做好产品,钱只是产品的自然变现。”
他的终极梦想,是把观心实验室做成中国的“梅奥医学中心”。作为世界著名的私立非营利性学术医疗中心,梅奥代表着卓越的临床诊疗水平、创新的医学研究、顶尖的医学教育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老韩希望观心实验室像梅奥一样,引进全世界顶尖心理学疗法,包含脑科学、基因检测、精准诊疗、菌群移植等技术融入观心实验室的体系,打造出全世界顶级的治疗方案,来治疗心理疾病。他希望观心实验室在治疗和用户体验上,都向梅奥看齐。“毕竟我们面对的都是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服务好他们才能赢得更好的口碑。”
户外营活动,努力让成员多接触自然
作为创业老兵,老韩也非常重视AI技术的应用,目前,观心实验室已经上线AI辅助咨询、AI辅助诊断等一系列AI功能,一是降本增效,二是提高用户体验。
老韩的另一个关注点,在互联网医院。
老韩认为,目前所谓的互联网医院,只是医院流程的线上化、IT化,他希望打造互联网医院,重构医院的医疗服务流程。
老韩规划的互联网医院,是把互联网渗透到每一个医疗环节。用户在线上复诊后,医生开具诊疗单并安排第三方检测。几十分钟后,快递员送来血尿便试剂盒,用户采集后半小时内送达实验室,两小时后即可在线上获得结果,全程无需出门。除了第三方诊断,未来还能整合第三方手术、影像、送药、护士上门等服务。
“精神科疾病患者往往羞于去医院,线上复诊具有天然优势,而且精神科没有手术,检测手段也相对容易线上化。”老韩准备以精神心理为试点,推动互联网医院产品,他说,这是2030年前观心实验室的核心目标。
老韩曾在2024年在公司宣布,观心实验室计划在2030年收入达到100亿,员工人数发展到2万人,其中有1万名咨询师。
他算了一笔看似“极为简单”的账,要完成100亿的目标,需要1万名全职咨询师,每人每月做100次咨询,月收入10万元,乘以1万,月收入就是10亿,年收入是120亿。“不过我们刚上线了咨询师AI驾驶舱,也许会发现更好的等效替代方案。”老韩说。
“100亿不是结束,只是新的开始。”老韩希望观心实验室最终长成中国的“梅奥”,“精神心理只是2030年之前的核心目标,我们也希望将来观心不只做心理科和精神科,是不是把内外妇儿也都做了?让观心变成一个“心身同治”的医疗集团。”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