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画电影启示录:资本、理想主义与商业的死生冲撞 | CYZONE深度

过去四年间,在艺术家和资本家的推动下,中国动画电影的市场化、商业化和产业化是如何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

从《大圣归来》到《哪吒》,中国动画电影经历了最跌宕起伏的发展 图片素材来源:东方IC

作者 | Lucius

编辑 | 曲琳

资料整理 | 风间海色

设计 | 斌才

2019年7月,比往常任何一年的7月都更加躁动。

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称这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七月份,是历史上连续第43个温度高于地球平均值的7月,也是连续第415个比平均值高的月份。

然而,中国电影市场却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潮。直到6月23日,内地电影票房才堪堪突破300亿元大关,较去年达到同等规模晚了一周,而上半年内地电影票房总计为311.64亿元,同比减少8.7亿元。

今年前6个月,内地电影分账票房(不含服务费)和观影人次同比全部下滑,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在放映场次增加了800多万场次的情况下,今年前半年观影人次依然下跌了近1亿,同比大跌逾一成。

市场到了冰点。

此时,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动画电影展开了声势浩大且安排周密的点映。

到7月21日点映结束当日,它的排片已经超过2.3万场,票房则超过3100万,这部尚未公映的电影以6.2%的排片占比贡献了近1/8的票房大盘。

在将近十天的点映周期时间里,这部作品获得了超过6000万元的电影。更让敏锐的市场和资本动心的是,它建立起了超乎寻常的优秀口碑和传播效应。

种种蛛丝马迹越来越指向一个结果,这部动画电影不仅会在票房上大获成功,还可能会挽救死水微澜的电影市场。

《哪吒》能火。公映前,早已提前看了全片的张润华半开玩笑似地告诉身边的朋友们。她是大千阳光的创始人,这家公司是电影最重要的联合制作方之一,而光线传媒则是电影背后最大最重要的资本方。

资本家和创作者宛如双生花一般,在过去四五年里,它们共同经历了动画电影市场的绽放、残败和凋零。这部叫作《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的电影问世的过程,也是它们摸索整个市场生长繁衍原理的过程。

截至2019年9月1日,《哪吒》成为今年单一地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其票房超过47亿元,超越《流浪地球》位列内地影史第二,仅次于《战狼2》。

这是《哪吒》的故事,也是整个中国动画电影的寓言。

同舟

早自2017年起,大千阳光就参与到《哪吒》的制作之中。

易巧等人第一次到这家公司时,全公司的人正因为拆迁而不得不临时龟缩在孵化器中心逼仄的办公室里。当时双方本来是谈业务的,但是,其间易巧问张润华是否需要融资,后者毫不迟疑地给了肯定的答复。

大千阳光创始人张润华

“在《大圣归来》之后,只要是产品的开发创作、有老外面孔之类的光环,你分分钟都可以‘扎’到8000万来做你的原创项目。”张润华回忆道,在田晓鹏的《大圣归来》之后,中国动画电影行业迎来了最狂飙突进的黄金时期。

2015年时,命运多舛的《大圣归来》横空出世,斩获了近10亿元票房。

在此之前,内地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是2011年的《功夫熊猫2》(Kung Fu Panda 2),其收入超过6.1亿元人民币,而票房最高的中国本土动画电影是2014年上映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成绩堪堪超过2.4亿元。

在2015年的美国电影市场,本土票房前五中有两部动画电影,而在当年的日本市场,情势尤其夸张,票房前五中仅有一部是真人电影。相形之下,中国观众对动画并没有多少偏好和兴趣,这一年市场票房前25位电影中则仅有2部动画电影。

《大圣归来》的大获成功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普通观众急切地想知道这部《西游记》题材的动画作品到底与以往在影院惯常看到的面向低龄儿童的动画片有什么不同,而斤斤计较于市场新趋势的资本家们则好奇地打听着田晓鹏的来历。

资本从来不会青睐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尤其是这样一个人做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没有多少“故事”去讲。

在漫长且时乖运蹇的四年制作刚开始时,田晓鹏对《大圣归来》的票房期望不过只有一千多万元,即使电影市场不断膨胀扩张,他的野心和愿望也仅仅调整到过亿便已满足。

这显然无法满足这个快速增殖扩张的互联网时代的资本家们和投资人们的意愿和目标。他们对世界、价值有着自己一套严格而精细的衡量判断标准。

“Show me the money,赚的钱、赚钱的能力、能赚钱的想象力,我们就看这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直白地总结。

作为《大圣归来》的联合出品方,大千阳光在制作上不仅不可能盈利反而必然会出现亏损。实际上,动画制作公司出现项目赤字并不罕见,然而,这种亏损却往往是长期合作关系持续下去的关键。

不过,大千阳光以制作成本换取了《大圣归来》的投资额。但在与其他公司合作继续分发项目的时候,为了弥补这些公司的亏损,张润华不得不让出了自己的几个点的投资。

田晓鹏和张润华相识已久。

前者刚毕业就参与中央电视台动画剧集《西游记》,以此进入动画制作行业,而后者从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后拒绝了已经获得的到华为公司工作的机会,辗转到香港开始了自己的动画生涯。

到2004年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张润华才接触到“融资”概念,尽管只是懵懂,并没有去资本市场中试水,但她当时便已经写好自己的一份BP。

十年之后,已经是第二次创业开办大千阳光的张润华在一次活动上偶然遇到了熊晓鸽,她抓住机会乘隙向后者介绍自己想打造一个平台的计划,IDG资本掌门人以“不太懂动画行业”为由婉拒了她。

与他们不同,王微则是另一种创业者。

异路


2013年,在田晓鹏和张润华还在寻觅前路的途中彷徨惆怅的时候,王微成立的追光动画已经完成了两轮共计2500万美元的融资。

当时的中国动画行业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的阵势,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

“我坐的椅子?Herman Miller。”面对我的问题,番茄(化名)给出了简短而有力的答案,然后爽朗而略带骄傲地笑了起来。

这是追光给设计师配备的坐具,这样一把椅子的价格现在可以购买六七台Nintendo Switch。

和出身动画行业的田晓鹏、张润华们不同,王微有着更加显赫而成功的创业经历。

在32岁的时候他就创办了土豆网,之后六年时间里他就将这个视频网站送上了纳斯达克。不到40岁时,王微就已经实现了个人财务自由,借着优酷与土豆合并的机会选择了退休。

3D动画电影是一个颇有潜力的赛道,而王微的创业经历则是一块金字招牌。这是GGV董事总经理吴陈尧认为追光值得投的理由。

和田晓鹏、张润华相似的是,王微对艺术也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热爱,而他同样也愿意为这样的热情付出。在创办土豆网的次年,王微甚至在著名的《收获》杂志上连载刊登了自己以前写的长篇小说。

对动画事业的爱大抵是相同的,然而,爱的方式却各异。

“那时候动荡特别大,当时行业里没有人祝福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动画公司负责人回忆道。

衣着光鲜杀入动画电影行业的王微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人手不足。为了招兵买马,财大气粗的追光在圈子里以暴风骤雨之势大肆挖角。

追光给出的价码是积贫积弱的动画行业从未见过也难以拒绝的,他们一般是以原来待遇的两倍薪资水准来让人才“尽入我毂”的。当时甚至连张润华的CTO都将要离开,最终被她以“改变行业”这样的说辞挽留了下来。

如是这般,王微编导的《小门神》蓄势待发,追光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打破好莱坞作品对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垄断,他们相信追光将成为中国的皮克斯。

他们并没有把《大圣归来》视作对手。

当这部解构孙悟空、唐僧故事的电影票房超过1亿元的时候,追光还在欣喜这为《小门神》开了个好头;突破5亿元时,追光中的一些人开始对自己的故事品质犹豫起来;跨越6.1亿元大关,他们中有些人为自家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担忧起来。而当《大圣归来》最终累计达到近10亿元票房时,焦虑和恐慌已经开始在整个追光内部开始蔓延。

“大家最后都有些慌了,‘大圣’把整个公司的计划都打乱了。”番茄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不禁苦笑起来。

《大圣归来》上映后将近半年,追光的《小门神》终于在2016年第一天公映,最终,它的票房只有不到8000万元。

“他们只找了人和软件,可是,插件和故事他们没买呀。”曾经担任优土动画业务高层的一位匿名人士这样评价当年的追光。

在他看来,追光当时头炮闷声不响的原因便在于王微个人独断专行,对项目的介入太深。

而据番茄回忆,王微一直是自己一个人琢磨剧本,根本不容别人置喙。就算下属偶尔鼓足勇气提出异议,要么被王微搪塞过去依然坚持己见,要么就会被当面呵责。即使是从皮克斯延请过来的顾问提出意见,王微也往往有一套引经据典的说辞来维护自己。

“Gary那个脾气,大家说多了没用,也就懒得说了,反正他是老板,公司是他自己的。”番茄如此表示。

就在追光遭遇当头棒喝的同时,另一群人动作起来。

逆命

《大圣归来》上映前,光线影业突击投资了田晓鹏的十月文化,电影上映三个月后,光线成立了专注于动画业务的彩条屋影业,曾经负责光线影业宣发业务的易巧担任公司CEO,同时公布的还有13家获得投资的公司及22部动画电影。

在成立彩条屋的发布会现场,王长田曾经慷慨激昂地表示要做出中国的皮克斯,并占据中国最好动漫内容的半壁江山。

直到此时,彩条屋才注意到一部叫作《打,打个大西瓜》的16分钟动画短片,这部在2009年风靡一时的作品的作者叫杨宇,彼时他在网络上的名字叫饺克力。多年以后,他有了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饺子。

易巧联系到了偏居成都的饺子,回到北京后,彩条屋联系上了饺子,打探双方是否有合作的机会。

杨宇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这个出生于1980年的四川男人实在太需要一个机会去证明自己了。

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告诉阿姨梦想是当总统,而阿姨则告诉他连给总统擦屁股的资格都没有。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幼喜欢画画的杨宇却因为现实生计选择了以“我要吃饭”作为人生理想,最终,他报考了人生前景最安全最稳妥的华西医科大学。

到了大三时,杨宇终究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转而开始自学CG。进入社会没多久,他选择了从广告公司辞职转而开始做CG短片。

“我是平头小老百姓,关系是没有的。我的选择就是没得选择,只有拼实力。实力如何体现?兜了个圈子又回到了那两个字——作品!”杨宇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如此解释去做短片的动机。

他当时的电脑内存只有768MB,为了做短片渲染杨宇只好去借用朋友的高配置电脑,未料高级电脑也招架不住出现内存溢出,他只好开着Maya一帧一帧手动渲染。

在整整三年半的时间里,杨宇不仅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还把之前工作一年多的积蓄耗尽,他和母亲住在一起,每月靠着母亲一千多元的退休工资过活。为了节省日常开支,杨宇养成了吃素的习惯。家中甚至连网线都没有装,上网往往是去朋友家。

最终,他终于做出了《打,打个大西瓜》。

杨宇用作品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并且因此获得了不少机会。但是,直到2013年他才推出了自己的第二部短片作品《老板的女人》,然而,这并没有掀起任何风浪。

在日复一日的外包项目中,杨宇和他的饺克力工作室渐渐默默无名。临近不惑之年,当生存的危机感已经彻底从生活中被赶走,读大学时那股一直在心中燃烧的“无名火”再次奔腾起来。

在最基本的讲故事的能力之外,易巧最看重的创作者的特质是“穷”和“变态”。而饺子的现状和过往经历让他成了易巧最看重的人选。饺子则选择了哪吒,删掉“割肉剔骨”的情节后,他提炼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

从立项、剧本阶段开始,易巧和饺子就反复纠缠,就在彩条屋和饺克力角力的同时,外部环境已经急促地发生了变化。

就在《哪吒》旷日持久的三年制作过程中,《大圣归来》创造的动画电影热潮开始逐渐消退。

2016年,彩条屋出品了4部动画电影,除去命运多舛跌宕十多年终于上映的《大鱼海棠》获得了5.65亿元外,其余三部中,票房最低的只有800多万元,最高的也不过刚超过2500万元。

而在2017年,被彩条屋寄予厚望的《大护法》票房只有不到9000万元。到2018年,尽管《熊出没·变形记》票房超过6亿元,《大世界》票房也只有不到300万元。

不独彩条屋表现平平。

追光在2017年推出的《阿唐奇遇》最终票房只有4000余万元,原力动画在2018年出品的《妈妈咪鸭》号称投资超过2亿元,最终票房却只有不到3600万元。

光线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自2015年《大圣归来》上映后股价达到17.51元的高值,光线传媒的股价就一路下跌,到今年价格最低点时,光线股票价格在近四年间距离最高点的跌幅超过37%。

或许,更严峻残酷的是,因为《大圣归来》被吸引进电影院培养起观看动画电影习惯的观众将会逐渐流失。

新潮

每日视界创始人黄健明

“我最早就是因为想买车所以才开公司的。真的,不开玩笑。”每日视界创始人黄健明说道。

这家国内最早的CG公司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动画电影热潮消退的影响,它在2016年出品的《刺猬小子之天生我刺》最终票房只有800多万元。

黄健明感慨,在20世纪90年代,一个外地人在北京想买车是件异乎寻常的麻烦事,为此他不得不通过开公司来曲线救国。

20多年以后,在运营了几十年公司以后,他终于意识到,原来公司募资远比买车更迫切也更麻烦。

黄健明曾经直接找过王长田试图获得光线的投资,结果并不意外,光线影业的最高领导人拒绝了他。

国内大多数动画公司的融资情况都不够理想

这不仅是每日视界面临的难题,也曾经是张润华经历过的难关。

在《大圣归来》之前,张润华寻求过投资,但在市场籍籍无名的它自然无人问津。《大圣归来》上映后,在一次活动上,张润华认识了华盖资本的许小林,以“靠谱”自评的她最终帮助公司拿到了第一笔600万元投资。

2017年一开春,大千阳光就开始了和洪泰基金的募资谈判,所有环节细节基本上都已经妥当,只剩下最后的价格问题。然而这次融资最终还是由于其他原因而搁置了,结果到了下半年,张润华重新寻找投资时,整个大环境已经急剧恶化了。

股市动荡,国家进一步加紧对整个影视行业监管以及电影市场增长放缓,这些因素就像棱镜一般将大环境的恶劣更加显著惨痛地放大到了像大千阳光、每日视界这样的动画公司身上。

时事维艰,补充弹药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大千阳光和彩条屋在2017年底开始谈投资,到2018年六七月最终完成了融资。

事实上,张润华最初颇有些不甘心,她盘算着之后公司拿到其他平台投资的可能性。但是在讨论了行业现状后,公司内部认为如果把精力和重心转到动画剧集生产的话,他们最后很可能会沦为这些平台的内容加工厂而已。

张润华打听过投资行情,得到的答复却是包括万达、阿里影业、华谊和博纳在内的公司都不会对动画公司进行战略投资。

“我的公司每天都是低潮期。”黄健明直爽而自嘲似的说道。

无论是黄健明还是张润华都清楚,纯粹的制作公司是整个动画产业链上话语权少、最弱势的一环。这不仅是每日视界即使经历了《天生我刺》失败之后仍然继续开发新的动画电影的原因,也是大千阳光培养自己的导演、内容创作体系和建造云平台不断下沉产业链底层的原因。

“我一般就是按逻辑倒退,你能募多少钱,你能砸多少个项目,这些项目几年才能出来,出来成功的概率是多少。最后,你就会发现投资基金投不了多少重度的文化产品。”张润华是如此分析的。

按照她的推演,没有投资基金能够支撑满足动画公司的制作需求,资本方的利益和公司、行业发展并不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依靠投资基金来发展壮大动画公司最终达到整个行业的规模化、工业化是不现实的。

辰海资本合伙人陈悦天同样也认为,对投资人而言,动画电影这种反馈周期特别长的产品并不是适合和理性的机会。

在投资人们都已经对追光作品的信心几乎要丧失殆尽时,老板王微退居到了幕后,由公司内部新人导演执导的《白蛇:缘起》最终拿下了近4.5亿元票房。

艺术家终究还是胜过了资本家。

在2018年,易巧预判之后三年内中国将会出现票房超过20亿元的动画电影。

“《哪吒》我们内部都判定它肯定能成,但‘成’到多好就不会再去做预期了。”早在制作过程中,张润华就已经对这部电影的品质和市场表现有了自己的判断。

艺术家和商人之间并非对立的。

彩条屋/光线早已经在宣发渠道上巩固起了自己的巨大优势,它们同时又扮演着投资方的角色,彩条屋投资的公司包括十月文化、可可豆、彼岸天及大千阳光等在内的动画制作创作公司,而这些公司彼此的资源调配和使用不仅保证了作品在时间、成本和品质上的平衡,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彩条屋作品的宣发影响力。

“它们战斗力太强了,地推执行力比我们做得好,还能让‘水军’带节奏带出‘自来水’,这个不服不行。”国内某互联网影视公司市场业务负责人对光线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陈悦天算了一笔账,按照《哪吒》的制作成本计算的话,国内有不少制作动画剧集的公司都能够在成本、项目管理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来制作水平线以上的动画电影。

规模化恰恰是动画电影工业化的基础和前提,成规模地生产发行同时又是促进市场化的先决条件。

“现在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够不够的问题。”黄健明分析道,只有影院放映的动画电影越多,才能真正吸引观众不断走进电影院,最终真正繁荣壮大这个市场。

早在上映第19天时,《哪吒》的观影人次就超过1亿,这是动画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作品。

此时距离王微第一次野心勃勃的失败已经过去了三年多,《大圣归来》为中国动画电影带来的第一次冲击则已经是四年以前,更遥远的的《宝莲灯》的市场化探索则在整整二十年前,而《哪吒闹海》则已经是四十年前的往事不可说。

中国的动画人经历了太多的挣扎、挫折以及失败,但他们中依然有田晓鹏、饺子、王微、张润华乃至易巧这样的人从未停息不愿放弃。

“所有的事情都不会白做,它们本身就已经有价值了。”水晶石创始人卢正刚对第一次创业的张润华是这样说的。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来源:创业邦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