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2020年1月7日,在谷仓创业学院主办的《超级产品经理必修课》中,谷仓创业学院创始人洪华进行了题为“调整企业发展节奏感,争做品类冠军”的精彩分享。笔记侠作为合作方,经主办方及讲者审阅,授权发布,创业邦授权发布。
笔记达人 | 离境封图设计 & 责编 | 白歌
第 4528 篇深度好文:7588 字 | 10 分钟阅读
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风口在哪里?
十年中,如何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公司?
如何把产品做成品类冠军?
很多优秀公司成长路径都是相似的——都是先做出一款爆品,然后在一个品类中持续做出多个爆品,最终成为一个品类的主导者,即品类冠军。
他们是如何完成一步一步跃迁的?
一、成为品类冠军要先看懂趋势
1.小公司靠打拼,大公司靠运气
小公司靠打拼
相熟的朋友凑一凑,没日没夜地干, 一年赚个几百万、 几千万大有人在。
大公司靠运气
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光拼命是不够的,大公司都是时代的产物。
小米崛起的时代背景是智能手机换机潮;联想崛起的时代背景是个人电脑的普及;格力、海尔、美的崛起的时代背景是家电进入千家万户;
能抓到风口、御风而行是这些企业扩张的必要条件。有志于做大企业的人,要关注趋势,有志于成就大事业的人要靠时运,这需要我们对大趋势有清晰的判断,顺势而为。
2.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平常心应对宏观环境
2019年前后,企业家圈子里多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宏观背景是国家经济进入了“L 型”增长新常态,经济增速是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春江水暖鸭先知”,投融圈已经受到了一些影响,我们孵化的很多企业都遇到了融资款不能按时到账的情况。
托人去问,原来是公司高层指示投资经理能不投就不投,能晚投就晚投。我们判断,很多投资机构已经采用较为保守的投资策略,准备过冬了。
行业情况不同,经营环境各异,大家的判断也不一致,有的企业家的生意就照常进行。
但是,无论乐观还是悲观,我们都在中国经济这条船上,没有退路,没有选择;与其抱怨,不如平常心来应对。
马云说过, “顺风时谁都跑得快,逆风时依旧能跑得快才厉害”,优秀的企业需要经历周期的考验,逆风期正是重新审视发展方向、打磨企业文化、精简业务、锻炼团队的好时机。
有一个说法是“国进民退”,就是说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经济越来越强,民营企业的发展不乐观。这种说法有待考究。
首先,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讲过,民营经济为社会贡献50%的税收、 60%以上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就业,以及 90%的新增企业数量和就业岗位。 分量如此之重,作用如此之大,国家不可能不重视,也不可能对民营经济遇到的问题坐视不理。
其次,从经济结构上看,国企跟民企有明显的分工,国企以产业链的上游为主,涉及原材料、核心原器件加工、核心装备生产等行业;民企还是以生产民用商品和服务为主。
因此,我们认为,在民生行业里,民企依旧有发展机会,至少在消费行业,“国进民退”的影响不大。
3.谷仓对消费行业发展形势的判断
谷仓对形势的判断是谨慎乐观的:我们认为未来5到10年,在消费品领域,将会有一大批新品牌冒出来,消费品行业内的企业有很大机会。
用户端:中国市场非常大,有市场就有机会
我国有14亿人口,而且正在经历消费升级,大量中产阶级正在崛起。我们认为,基本上不存在消费降级的情况,拼多多也不是消费降级,拼多多的崛起是县城和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表现,本质上相当于把一个批发市场或集市搬到了网上。
“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也不容忽视:印度的人口数跟我国接近,伊斯兰国家有 16.6亿人口。东盟国家中,仅越南就有超过9000万的人口,印尼有3亿左右。这些市场都很大,也在经历升级。
所以,我们觉得基本面很好,有市场就有机会。
市场端:品牌迭代
有一个现象,叫品牌迭代——本土品牌取代洋品牌,年轻品牌取代老品牌。
其实,在平时生活中,大家也有体会:买东西的的时候越来越不在乎洋品牌还是国产品牌。 电视机最典型:小米电视很好用,2000多块可以买个55寸大屏幕,所以小米电视的销量很好。
还有一个现象是年轻品牌取代老品牌。
由于整个管理层的老化,很多老品牌不能理解90后、00后的想法,以至于品牌老化,产品形态、营销方式都逐渐脱离新一代的消费者的认知。
如果不能理解,年轻人为什么愿意高价买一把网游武器?为什么爱吃卫龙辣条?为什么爱看抖音,就很难做出市销对路的产品。
变化之中就有机会,如果别人看不懂,我们看得懂,我们就能成为新兴品牌。
制造端:中国在制造业有相对优势
中国与美国相比,我们的相对优势在制造业。虽然制造业大而不强,但是经过40年的积累,很多技术、专利都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很多工厂都很先进、根基牢固。
科技端:中国的一些新兴科技发展很快
在一些新兴科技上,中国发展得很快: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新工艺都有突破; 互联网应用方面,中国突出。
综合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相对乐观的结论:一大批消费品新品牌会在未来5到10年内集中出现。哪家企业抓住机会进入新品牌的行列,哪家企业就能实现跨越式增长。
二、成为品类冠军第一步:做出爆品
如果创业公司的第一款产品销售额能破一亿,团队、供应链、渠道等方面就有了信心,企业就过了生死期。如果能做两个亿的营收,企业经营就稳了。
就像坐飞机一样,起飞阶段气流最不稳定,飞机特别容易震动摇摆,这个阶段容易出事故;等飞到了平流层,气流稳定了,飞机也稳了,就不容易出事故。
爆品就是帮助企业冲上平流层的关键,等各方面都稳住了,再图发展。这就是我们讲的:做出爆品,打赢第一仗,走好这一步,是成为优秀企业的最低目标。
1、爆品定义:单品过亿,用户口碑,友商佩服
什么是爆品?
我们对爆品的定义很明确,单品销售额过亿、用户口碑好、友商也佩服的产品。在小米生态链的100家企业里,单品破亿是一个常规要求,破亿是及格分;产品做好了,用户评价高,最好能够产生自传播,用户会向他周围的人推荐;如果能让友商佩服那就更厉害了,比如小米插线板,拆开来看,插线板厂商都说佩服, 这很不容易,一定要比友商做的更多,想的更细才行。
须眉的创始人是陈兴荣,福建柘荣县人。陈总进入谷仓前,他刚刚把一个创业项目卖给九阳, 之后一直想创业,但是一直没想好做什么。做什么品类,方向很重要,我们和陈总一起花了很长时间考虑做什么。
一开始我们想做洗碗机,因为当时洗碗机市场增长很快,后来我们放弃了,原因是供应链搞不定,产品无法按照既定定义实现;后来我们决定做剃须刀,当时我们发现个护电器市场潜力很大,我国每百人的个护电器数量是30台,日本是120台,美国450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我们觉得未来这个市场会迅速增长。
个护电器市场中,剃须刀是个护之王,市场集中度也很高,一片红海,如何在红海中立足是我们面临的问题。第一个单品做什么很重要——第一仗打不赢,士气就没了。一般男人都会在卫生间里用剃须刀,我们提出做男人的第二把刀,一张银行卡大小,小巧轻薄、待机30天,可以用typeC接口充电。
2018年上半年,这款剃须刀出货40万台,179元一台,下半年是旺季,销售额破1.5亿应该问题不大。第一个产品给须眉贡献了1.5亿的营收,有了这1.5亿打底,公司就立住了。
2、做爆品,打赢第一仗的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抓住消费升级风口
2016年,我国海淘人次超过4100万,2018年差不多7400万人次,说明中国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很多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了。
在有些产品品类上,他们用脚对国产品牌的国产产品投了反对票。谁能做出好产品,把这个份额拿回来, 谁就能快速发展,这就是消费升级的风口。
消费升级来了,几乎所有产品都值得重做一遍。
重新选赛道,重新定义,重新设计,重新研发,重新制造,重新选渠道,重新做营销。
消费升级不能只看大城市,中国地大物博,一个省就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中国的消费升级一定是全面的、阶梯式的。
观察中国的消费升级,不要光盯着北上广深,也要盯住三线、四线、小镇青年、农村市场的新动向,这几个市场体量都很大。拼多多的迅速崛起,就是在提醒大家,不能忽视三四线和农村市场。
一个企业叫司马会,专门卖新能源车。他们近期举办了一个众筹,买家是地方上卖电动车的小商贩。低速四轮电动车众筹第一天卖了1万台,1万块钱1台,一天就1个亿。大城市的很多人都没听过这种车,很多见过的人都觉得这车不怎么样——最高时速80迈,汽车不像汽车,摩的不像摩的。
司马会让我们对汽车市场最近的发展产生了兴趣,我们对这个汽车行业做了一些研究,总结了一个四句的口诀:
自行车摩托化。在农村生活的人见过很多简易型的电动自行车,长得很像摩托车,但是是电动的;
两轮车四轮化。很多摩托车加个棚子,再改成四个轮子,就是司马会众筹卖的那种;
汽油车电动化。2017年的电动车销量大约78万辆,电动低速四轮车销量是150万辆;
低档车高档化。原来,国产车的质量很低档,最近,很多企业把原来用在高档车上的配置,用在低档车上。比如长城汽车, 出了一款车叫WEY, 跟一个售价 80 多万的车的外观非常类似,发动机可能差一点,但是电子设备应有尽有。
汽车企业的新动向提醒我们:消费升级是阶梯式的、全面的,一定不能忽视广袤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
消费升级的第一个特征是消费分层。
有一些人不差钱,想买什么买什么;也有一些人觉得只要产品品质好,稍微贵一点也可以;还有一些人,不仅要求品质好,还要求价格划算;还有一些人对商品的要求是便宜就行。
拼多多的用户是谁?小米的用户是谁?京东和天猫的用户是谁?所谓消费升级,就是每个消费层级都有机会。
拿中日美三国的消费品的消耗数量来说,巧克力中国人均99.8克,美国人均4.18克,日本人均1.44克,美、日的巧克力消费和中国人差得远,但是中国的巧克力品牌销量不太高。日本经济腾飞时期,在巧克力行业,一些本土化品牌取代了洋品牌的一些市场份额,如果我们也能做出自己的本土品牌,应该也有机会取代洋品牌。
拿袜子的消耗数量来说,每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耗15双,美国人均80双,日本人均40双。为什么美国人用那么多袜子?据我们了解,很多美国人不洗袜子的,用完就扔,很多美国人对袜子质量的要求比我们低,他们把袜子当消耗品,中国人把袜子当耐用品。 现在,很多90后大学生也有这样的习惯,袜子不洗就扔掉了。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我国的一些年轻人也有了美国化的生活习惯,未来袜子的消耗量也会升高。
拿毛巾的消耗量来说,中国的人均用量是1.2条,美、日人均8条以上。很多人运动时喜欢用速干巾,半小时能干透。一些女生洗完头用干发帽,她们怕电吹风全程吹,有损发质。另外,戴干发帽的同时还可以敷面膜、涂护肤品,干别的事情。很多人出差会带尼龙巾,给小朋友用的还有擦手球等等,其实这些产品都是毛巾的变种,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产品形态。
随着生活方式越来越精细,对生活的精细化要求,让我们有新的产品创新机会。
消费升级的第二个特征是消费场景的细化。
以毛巾为例,原来是一条毛巾打天下,现在生活讲究了,每个小场景都有不同的需求,需要用不同的产品形态满足。
耳机也是如此,跑步的时候要带骨传导耳机,不塞到耳朵里,夹在面颊上,通过骨头把声音传递到耳朵。这样,户外运动的时候,既能听到音乐,也能听到外界的声音, 这就是消费场景的细化。
①消费升级体现在场景细化导致的产品用量的增减。
在场景细化的前提下,一些产品的销量是上升的,比如毛巾;一些产品的销量是下降的,比如方便面。绿皮车没了,消费场景就没了,动车大幅提速,很多人不用在火车上吃面了。
以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兄弟,为了省钱,爱吃方便面。现在,大城市越来越难混,还没有在老家赚的多,农民工返乡的规模也很大,给农民工兄弟做正餐的场景也没了。
因此,方便面的销量从400多亿跌到了300多亿,这就是消费场景的变化造成的消费量的增减。
②消费升级体现在用户意识变化导致的产品品质升级。
消费者消费意识的变化——对产品要求提高了,造成了产品品质的升级。
以电风扇为例,在空调大量普及的前提下,为什么电风扇还有这么大市场?其实,电风扇在发达国家保有量依然很高,很多人仍然需要电风扇——用电风扇促进室内空气流通,日本家家户户都用,很多中国家庭也还在用。
智米风扇强调自然风,设计理念是从窗户吹进来的风——在家开着智米风扇,就如同开着窗户,是为了满足消费者舒适的需求,有句广告词叫“整晚吹风不头疼”。2017年一个夏天,智米风扇卖了15万台。
米家激光投影电视,售价9000多。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小米用户都追求性价比,没上市之前,我们担心1万块钱的投影仪卖不动,所以只备了2000台,结果第一天众筹2000台售罄。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项目是否要立项,最先要问的是,这个项目是否符合消费升级趋势,如果不符合,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定义,不能贸然去做。
第二个要点:要发挥高效率、高质量制造的优势
创新没那么快,很多技术和工艺的研发需要三、五年左右。智米的代工厂应用了立体仓库,空气净化器的备货数量很大,普通仓库堆不下,一到采暖季,整个库房的产品全部清空。中国还有很多这样的工厂。
中国的产能优势就是效率高,出货能力强,品质还不错。
举一个易步的案例,易步是做运动鞋的,新百伦、耐克、阿迪,包括勒布朗·詹姆斯的鞋都用他们的代工。易步工厂的管理非常有秩序,女工头巾的颜色有好几种,还有印有不同的字,不同的头巾代表不同的工种,头巾上有字的是熟练工。
再举一个全康的案例,全康现在在给智米代工,做取暖器。全康的老板原来是富士康的模具工,他有两句话很有意思,第一句是用做苹果手机的经验做国货,第二句是用作电子产品的精度做家电,全康生产的取暖器接缝和手机的标准一样。
全康不但能代工,还能研发:智米给全康的产品方案,要用16个螺丝钉,全康换成了四个卡扣。智米一开始不相信,但是后来很服气。
中国有很多这样的优质资源。这些工厂对做产品了解不多,只能做代工,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合作,一起赚钱,这就是发挥制造优势。
第三个要点:挖掘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可能
科学技术依旧是第一生产力。
谷仓最近做了一个项目——汉图科技打印机。为什么做打印机?我家里买了一台知名品牌的家用打印机,老师把作业发到微信,需要把作业下载到电脑,再用电脑连接打印机,然后打出来。
这套操作有两个毛病,第一是经常连不上,第二是很麻烦。此外,还有一些痛点,比如油墨很容易干。其实,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新技术实现——加上物联网功能以后,操作简易度提高了,而且连接成功率也会高很多。
要是没有这么多痛点,谷仓也不会想起去搞一个打印机项目。正是因为大企业不能很好的应用新技术,才给了我们机会。
追觅科技是谷仓孵化的企业。戴森在行业里势能很高,一个卷发棒风靡朋友圈,像戴森一样拥有核心技术是很幸福的。追觅在马达上有核心技术,团队领军人物俞灏在清华学空气动力学,他们研发的马达转速达到12万转,而且性能稳定。并且绕过了戴森的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所以,做爆品,打赢第一仗有三点最要紧:
第一,有消费升级的概念;
第二,发挥高效率、高质量的制造优势;
第三,挖掘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可能。
三、 最高目标:成为品类冠军
做出爆品是最低目标,最高目标是成为品类冠军,占领用户心智。成为品类冠军,需要能连续出爆品。
1、什么是品类冠军?
什么是品类?
品类是消费者购买前想到的那个词,在我们的定义里,口腔护理不算品类,牙刷算;厨电不算,油烟机算;服饰不算,内裤算。判断标准是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词,这个词通常是口语化的。品类冠军聚焦的领域要细到魔方、鞋垫、内裤等,要细到用户买东西时想到的那个词。
什么是品类冠军?
品类冠军就是垂直领域的第一,就是用户选择此类商品时的第一反应。很大一部分硬件创业项目,很难具有较高的资本市场价值,这些项目往往都很挣钱,但是不值钱。
什么样的硬件项目值钱?
成为或者有希望成为行业的前三名的项目,对资本市场才有吸引力。所以,做出爆品之后,要以品类冠军作为企业目标。
拿芯迈鞋垫来说,鞋垫是一个有品类、无品牌的领域,鞋垫的工厂规模都比较小,实力也不强。大家对鞋垫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类似于老大妈在自家缝好后摆摊卖出去的那种。其实,美国人对鞋垫的重视程度比我们高得多:在美国,可以用医保买鞋垫。
芯迈用做电子产品的标准做鞋垫,芯迈做的第一双鞋垫,是用红酒软木塞的材料做成的,透气性好,还跟脚。芯迈还做了专门为南方女孩子保暖准备的羊毛鞋垫,南方冬天没有暖气,生理期时手脚发凉,用羊毛鞋垫就暖和多了。此外,芯迈还生产有增高鞋垫。
在鞋垫领域,芯迈有一个细致的布局,有可能成为鞋垫领域的第一品牌。
计客要做魔方品类冠军,计客的第一个魔方产品生产了15000台,在小米众筹一天卖光。
魔方市场虽然不大,但是如果整个品类能占一个较大的份额就很可观了——中国一年卖几千万台,全世界一年卖几亿台。另外,魔方不光是魔方,还可以配套游戏,有一定的智能属性。
现在,计客不光有智能魔方,还有非智能的魔方,计客还会继续在魔方领域进行布局。
卡拉扬是书包的品类冠军。卡拉扬以前是拉杆箱、背包、书包都做。后来,我们建议:集中力量做书包。
什么包都做,一年也就做个2 亿到3亿的营收,而全国书包市场有300亿,占10%市场份额就是30亿, 而且书包领域没有大品牌,市场集中度也低,完全有可能做到。
最近,卡拉扬也做了一些产品线的扩张,覆盖了不同的价格段。
2、如何成为品类冠军?
假设我们已经做出爆品,怎么成为品类冠军呢?一共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横向拓展,另一条路是纵向整合。
第一条路:横向拓展
成为品类冠军的第二条路是横向拓展,以卡拉扬为例,横向拓展的第一种方式是多场景拓展,卡拉扬为小学生书包,也为幼儿园学生做书包;
第二种方式是多渠道拓展,卡拉扬在精品电商、云集、小米、天猫、淘宝等渠道走货,多渠道销售;
第三种方式是多价位拓展,卡拉扬在50到100、500左右、500到1000几个段位都有产品布局。
第二条路:纵向整合
成为品类冠军的第二条路是纵向整合,以华米为例。 在小米的生态链企业当中,华米是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云米是第二家。
华米沿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方向,进行纵向整合。具体说,华米计划发布了一个叫黄山一号的芯片,是要往智能手环产业链的上游延伸;另外,华米也会往产业链的下游拓展,从手环到手环的APP应用,实现健康管理等功能。
这是从爆品走向品类冠军的两条明晰的道路。
我们总结一下,初创企业要成为优秀企业,最低目标是做一个爆品,打赢第一仗;最高目标是成为品类冠军,从而占领用户的心智,这是我们总结的成长路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