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出国受限后,需要更畅通的国际网络

关注
在人员交流受阻后,对外的信息交流变得更为重要。

图虫创意-259399154123669554.jpg

编者按:本文作者系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最近,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多个国家或地区相继出台了对中国公民入境采取限制的措施。尤其是,最近美国将赴华旅行风险级别提升到最高级别,并从2月2日起临时禁止过去14天内曾赴华旅行的所有外国人员入境。这种限制中国人入境的政策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和加拿大要严苛得多。即使肺炎疫情平息以后,考虑到美国目前占据着世界创新价值链的顶端,所以出于维持其创新优势的目的,美国也势必尝试进一步封锁中国的创新,其中包括收紧签证、限制中国的科研人员到访美国。

我们知道全球交流的畅通对于科研创新是多么的重要。在人员交流受阻后,对外的信息交流变得更为重要。但是遗憾的是,中国对外网络信息交流的便利程度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国外排名前十的网络媒体中,有八家完全不能在中国访问,仅仅这八家占了整个中国以外世界互联网访问量的将近60%。其管制严格程度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下图比较了一下非西方国家如俄罗斯,越南等国的国际互联网管制状况。

11.jpg

数据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国际网络畅通有利于科研创新

即使能够勉强翻墙,由于翻墙软件的不稳定性和速度限制,国内的学者要做一些世界范围的调研,获得一些国外的数据和研究成果,都很不方便。这不利于国内的学者借鉴全球的知识和经验,也不利于和海外同行交流。中国的企业研发人员也有同样的困扰,获取一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和国外同行交流的费力度都很高。 我的一个朋友是国内某个创业公司的CTO,想获得一个在Youtube上的人工智能培训课程,翻墙搞了两个小时,最后因为速度太慢就放弃了。一些国际会议,就是因为中国上网不便,而选择在中国以外举办。

当然有人会说,我们只要让少量高科技的科研人员翻墙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和创新相关的,不仅仅区区的几千人,而是千百万分布在各个企业和学校的研发人员,而且还包括其他专业人员,例如营销,产品,服务等专业管理人员等。马云在成为企业家之前,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试想如果马云当时没有接触到美国的最新互联网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吗? 我们很难预测下一个创新者会来自于哪里,阻碍普通人对国际的交流,会使他们的创新和创业的视野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光是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也会拖累于国际交流不畅。文化,娱乐产业在GDP的占比越来越大,中国企业在游戏、流媒体方面已经崭露头角,未来文娱产品有机会成为中国企业的出口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的文创工作者远离全球的主流社交网络,就不能紧跟世界文化的潮流和时尚,就难以创造出全球消费者喜欢的文化产品。

国际网络畅通有利于吸引国际人才

中国要成为世界创新的高地,要把中国的商品推向国际,需要大量国际化的人才。中国人的英语其实比日本人韩国人更好一些,所缺的是国际化视野。所以要鼓励企业的高管接触国际网络媒体,了解外国顾客的需要。也不妨鼓励他们和当地的外国人多交朋友。中国企业能否成功国际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培养众多的具备国际视野能和全世界顺畅交流的人才。

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吸引全球的人才到中国来交流和工作。但是,你愿意去一个上网不便的地方去旅行吗?你愿意去一个上网不便的地方工作吗?最近,美国正在给和中国有合作的很多科学家施加压力,他们中有很多是华人。 我有很多在美国定居多年的同学,不少是资深科研人员和教授,都愿意考虑回国发展。但是上网不便成了其中的一大顾虑,他们担心回到中国以后和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交流就会不方便。不仅学术交流不方便。连他们的小孩都会竭力反对到中国来,因为小孩喜欢的各种娱乐,教育和社交网站都会卡壳。

国际网络畅通有利于商品出口

中国过去出口制造业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主要是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有客观的标准,酒香可以不怕巷子深。但是,未来如果需要大幅度提高中国品牌的含金量或者发展更高附加值的体验型产业如旅游文化产业,就需要我们更积极主动地宣传和推广。如果中国企业不熟悉国际媒体,就无法很好地推销我们的品牌故事和文化理念。和国外主流社交媒体交流不畅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软肋。举个例子,入境旅游其实是一种高端的文化产品出口,例如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政府无法有效通过Facebook上推广当地的入境旅游,即使偶尔可以翻墙,其员工从来没有用过国外的互联网媒体,其推广效果不会很好。

不仅是企业和政府的对外宣传途径受阻,受阻的还有民间的口口相传的传播途径,要知道用户在社交媒体的口碑传播是今天商品传播最重要的途径。中国每年有那么多人出国留学,旅游。会讲英文的人口也有几千万,如果他们活跃在国外的社交媒体,就可以成为中国商品,服务和文化最好的传播者。中国人出国旅游或者出差,有时候会交到一些当地朋友,但是由于外国人大多不用微信,而中国人又用不了全球的主流社交媒体。使得和外国朋友分开以后,就“失联”了。如果能够开放使用国外主流媒体,中国人就能更多地和外国人交朋友,这可以促进各方面的国际交流包括文化交流,商业交流和学术交流。我曾经也加了很多国家旅游局官员的Facebook,但是却无法在国内保持联系,也就疏远了。试想如果一个外国人的朋友圈有不少中国朋友,是不是就更有意愿到中国来旅游,看中国的电影或者买中国的商品呢?

国际网络畅通利于提升国际形象

中国的整体形象或者软实力是影响高端商品的出口和创新型人才引入的重要因素。目前西方主流媒体经常有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有些是夸大甚至是不符合事实的。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有理有据的反驳。 这种反驳可以不仅仅来自官方,也可以来自民间。中国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不仅英文好,而且具备国际视野。他们经常出国,回来后能够特别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祖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普通民众的声音可以有力回应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民间的正面声音是最有说服力的,来自中国普通民众的有理有据的正面声音多了,西方的普通民众甚至于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偏见也会逐步改善。适当放开国际主流互联网可以体现我们的自信心。其实,放松屏蔽,虽然也有一些负面的声音和批评会流进来,但是也会有更多的正面的声音流出去。

比如说近几年中国的负面报道的主题之一是严重的污染,这对中国的入境旅游和吸引人才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国外的有关中国话题的论坛上,每当我听到中国污染的不实或者夸大的论述,我就会尽量去反驳,用我亲身的经历告诉这些人,中国政府近几年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成绩卓著,大城市的空气质量已经大幅改善,甚至比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要好很多。但是由于在国外媒体上,来自中国的声音太少了,很多不实或者过时的负面报道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纠正。所以,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正面声音出现在国外网络媒体上。这种声音不只是指政治方面,还可能是各种角度各种版本的中国故事,比如像李子柒这样的正面的中国故事,可以提升中国的整体形象。反之,如果在国际主流互联网上缺失中国声音,就会妨碍我们提升国际形象。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国力和生活水平的继续提升,中国人未来对中国的文化和制度将更具自信心,也会真实的感受到西方社会的很多问题和偏见,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有能力向世界正面传播中国的故事和文化。可以和全世界人民交朋友,帮助传播中国的商品和正面的形象。

总结一下:在美国不断加大对中国的封锁力度,尤其是收紧中国人到美国访问交流签证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让国际互联网变得更加畅通。这样有利于中国商品和服务的国际推广,有利于培养和吸引国际化人才,又有利于科技创新。毕竟政治敏感话题,只是国际信息交流的极小部分,绝大部分是有益的民间文化和商业交流,我们不能把小孩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这篇文章并不是建议全面放开互联网管制,即使在西方国家都在考虑立法来管理和规范网络社交媒体,我们建议在有能力控制一些敏感信息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适当开放主流国际互联网。例如,有选择性的开放Wikipedia,Google和Youtube中科研和教育等非政治的内容。

一些具体的管控下的适度开放的建议:

1. 对于外国游客,可考虑大幅度降低国际漫游费,并且提供一个国际WIFI通道,外国游客实名注册后可以用海外手机WIFI上网。

2. 对于网页形式的媒体,如Google和Youtube,控制敏感内容和关键字搜索,但开放科研和教育等非政治内容和关键字搜索

3. 对于社交媒体,可以通过让用户实名注册,并提供该社交媒体的账号和密码,从而实现管控下的适度开放。

当然具体的管理和技术方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过总的来说中国强大的软件和技术能力应该能够做成一堵更智能的国际互联网防火墙,既可管控敏感信息,又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一道无痛的透明的墙。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不得不用既不安全又不稳定的翻墙软件。如果能够建成这样的智能防火墙,就会把对外交流不畅的代价降到最小。当然,我们希望和祝愿肺炎疫情能够早日平息,国际人员的交流能够尽快恢复,但是同时我们希望大家一起想办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升国际网络交流的畅通性,保持中国经济的开放和繁荣。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