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退出理念的变化: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

关注
未雨绸缪则需要极强的预见性,对能力的要求极高。

编者按: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过去的一两年时间,我与至少100多家投资机构的投后人员或是其负责退出的人员进行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也受邀去十多家投资机构做了投后退出的交流。从退出的意识、行动上来说,我感觉目前市场的投资机构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岿然不动: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这类投资机构的投资和退出策略没什么影响,他们基本沿用之前的投资和退出策略,主要依靠IPO部分依靠并购方式退出,基本是按照项目的发展顺其自然的退出,比较少去主动管理退出。

这类机构之所以岿然不动可能是如下几个原因之一:一是投资退出业绩还不错,所以在退的方面没什么压力;二是新基金,第一期基金周期还比较短,离退出还有时间,所以目前没什么压力;三是理念上认为退是顺其自然的事情,秉承过往的投资退出打法,不愿意主动去管理退出的事情,也不愿意去改变。

第二类是亡羊补牢;

这类机构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基金快到期,或是过往给LP的现金回报低,一方面LP对现金回报的要求越来越高,压力传导到了GP;另一方面,GP自身也认识到了基金到期需要退出的问题,过去可能错过了一些项目的退出机会,在一些项目的投资退出上犯了错。

基于上面的问题,这些投资机构开始重视退出,希望能尽快推进项目的退出,实现亡羊补牢。

这类做法可能在两个层面:

一是在基金层面,即重新考虑和统筹管理所投项目的退出事宜,并积极去推进基金的退出、项目的退出;

二是在项目层面,对于那些错过了退出机会,甚至存在问题的项目,通过清算、资产重组、对赌等方式拿回部分投资收益或本金。

第三类是未雨绸缪:

这类基金是退出的先行者,他们目前阶段没有迫切的退出压力,这可能是他们成立的周期还比较短,也可能是他们已经取得的退出成绩比较好。但即使这样,他们现在也在开始考虑后面退出的安排,在全体投资团队中植入退出意识,开始在投资、投后等方面系统性的考虑退出的工作安排。

这类投资机构是退出的未雨绸缪者。这类基金的管理人一般都经历过多个经济发展的周期,经手投资的项目数量比较多,见证过大量项目的起起伏伏,经历过基金募投管退的全流程,赚过钱也亏过钱,尝到过亏钱的滋味,对于风险投资更为务实。

按照我过去几年对市场的感觉,我粗略的感觉,这三类投资机构在数量比例上可能是这样的:

退出理念

比例

岿然不动者

退出成绩好

5%

基金时间短

10%

不愿去改变

19%

亡羊补牢者

65%

未雨绸缪者

1%

--亡羊补牢者:65%

市场上绝大部分投资机构在退出方面是亡羊补牢者。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风险投资在中国市场本质上是一个很年轻的行业,中国风险投资行业从2009年才开始大量涌入人才,这些人直到今天才10年的时间,绝大部分人是没有经历过募投管退的整个周期,或者至少在他们投资的过程中,他们没有经历过整个周期,也没有经历过经济周期轮回,对项目的生死存亡过于乐观,对IRR和账面回报过于迷信,对DPI却重视不够。因为这样的一些原因,导致大家在过去一直重视募资、投资,对退出重视程度不够。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市场上大多数投资机构的核心商业模式是赚管理费而不是赚Carry。根据我对市场的观察和了解,我们接触过大量成立于2010、2011年的基金,截止到2019、2020年的时间,其DPI依然达不到1,甚至远远不到1.那么这些基金是必然无法为LP创造回报的。可以说,7年时间DPI为1的基金是市场上非常优秀的少数派

因为上面的原因,使得这些基金在当下的资本寒冬中面临着巨大的退出压力,这种压力既来自于原有LP要求退出带来的,也来源于这些机构在募集新基金时,新LP看到过往数据时的质疑与要求。

--不愿改变的岿然不动者:20%

我也看到市场有相当部分投资机构在退出方面是因为不愿改变、难以改变而岿然不动

我们知道,每一家投资机构、每一个投资人有其沿袭了很久的打法和策略,这些策略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奏效的,但在当下可能由于环境的变化有一些失效

我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二级市场的估值是远高于一级市场,大家可以赚中间的价差。但现在一二级市场倒挂已经是市场公认的状态。那么这种价格倒挂对退出的影响是什么呢?最直接的影响其实是,IPO未必是最赚钱的退出方式,大家都知道过去几年在美港股上市的公司,70-80%股价都破发严重。那么既然IPO未必是最赚钱的方式,我们就要考虑新的退出方式呀。

一二级市场倒挂的一个原因是一级市场的钱太多,参与者太多。一级市场的参与者多,钱多,意味着同行之间的交易机会增加了

再比如说,小盘股缺乏流动性。我在很早之前一篇文章中分析过美港股的流动性,大家可以看一下,基本上15亿美金以内公司(100亿人民币)每天的交易量都不超过100万美金。流动性低意味着投资人很难通过二级市场退出。既然在二级市场很难退出,那么我们投资退出需要做什么改变呢?我们是不是应该降低一个项目的持股比例?我们是不是应该多考虑其他方式的退出渠道?

尽管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这种变化要让投资机构意识到,再从意识到变成一种机构内部的一种共识,再从共识落实到投资和退出行动上来,这个反射弧其实是漫长的

我遇到过很多投资机构,他们即使面临着很大的退出压力,比如说2011年基金到今天可能DPI是不到0.2,他们可能感受到了LP的压力,也意识到退出的痛点,但是他们在行动上反应可能很慢,比如他不会加强对投资团队业绩方面退出的考核,不会设置专门的岗位来负责退出的管理,不会想方设法的去做退出管理。

--业绩好的岿然不动者:5%

当然,市场上依然也有一小部分投资机构,他们的业绩确实是很好,所以在退出方面压力不大。

--未雨绸缪者:1%

我也很庆幸的看到,市场有极个别的投资机构属于未雨绸缪者,这些机构的数量可能远少于1%,我认为这些机构可能是数的出来的。过去一两个月,我受邀去了几家新设立的基金去做投后退出的分享交流,通过与这几家基金的交流,我明显的有几方面的感受:

一是他们对退出的重视是深入骨髓的;

二是他们之所以重视,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他们知道退出对LP、DPI对LP来说意味着什么;

三是他们经历过募投管退的整个过程,知道募资的不易,知道退出的不易;

四是他们也经历过项目“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的过程,知道很多时候项目估值高,不是它值那么多钱,而是市场的氛围和不理智导致的;

五是他们也希望将这种危机意识、务实态度传导到他们每一个投资团队,让这些年轻的投资团队知道市场的现状是什么样,知道基金的真实回报是什么样,知道基金赚钱有多难,从而让投资团队在投资、退出时更客观、更务实。

--亡羊补牢的代价远大于未雨绸缪

事实上,亡羊补牢的代价要远大于未雨绸缪。

亡羊补牢,一般是在错失良机、项目出了问题之后再处理,其处理难度要大的多,成本要高的多,收益也要低的多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单纯从退出的角度来看瑞幸咖啡,实际上在出事之后,投资机构几乎很难退了。

未雨绸缪则需要极强的预见性,对能力的要求极高,它需要考虑宏观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竞争状态、企业自身的状态、团队瓶颈等因素,也需要考虑基金的项目组合表现情况,LP的需求,GP自身的需求等各种因素,综合评价之后来确定基金、项目的退出策略。

而它带来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它能帮助你妥善管理退出,判断最佳的退出时间点,最佳的退出方式,有效的提高基金的收益。

各位也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所在的基金在退出方面属于哪一种类型?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