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圈打假记

幻虚世界,本是无常,归根结底,不要盲目仰视,更别趋之若鹜。

编者按:本文来自机构投资者评论,作者Dear IIR,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封面图来自图虫创意。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今年315晚会终于播出(7月16日晚),一年一度各行各业打假日,我们也在这个混沌的周期里,说说投资圈的乱局。

1. 冒名顶替,与防不胜防的“伪军”

在投资圈,从来不缺冒名顶替的“李鬼”。尤其是知名机构,常会被他人冒用名义,开展理财、募资等业务,防不胜防,躲之不急。

还有一类机构,美其名曰”某某系”,上通天,下入地,普思之于万达,顺为之于小米。打开仔细看,也无非是某某公司三层以下参与入股的妯娌或者远方亲戚。带着赚快钱的心态入局,却缺乏对行业专业性和诚信共赢的谦卑心。从未精诚合作、深耕细作,没有长久稳定的团队和机制,却要求快速产出,快进快出。头顶“资源“来,啼笑皆非去,自己落得一地鸡毛,还让”某某系“一并背了锅去。

2. 大水漫灌的资讯

马克·吐温有一篇对新闻媒体幽默讽刺的短文——田纳西的新闻界。他用滑稽的语言,一针见血指出新闻界存在的某些不良风气。如今的媒体,更是百花齐放,为吸引眼球,无中生有、夸大其词、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无所不用其极。放在投资圈,融资额夸大、吹高估值、历史消息翻新、为某些特殊目的释放虚晃消息;标题党、捧杀、消费焦虑,大水漫灌的文章吸干我们的时间和耐心。

资讯、报道与事实之间,永远存在距离。大多断章取义,源自媒体从业者的怠惰、懒于求教、不做信息及数据求证;大多哗众取宠,源自媒体从业者扭曲的优越感、职业道德的沦陷、少数人不良居心,和受众的不求甚解。

真相是什么?永远没有真相,只有尽量或是无限接近的真相。在接近真相前,停一停,想一想,不要急着炮轰,更不要被有心人利用去散播谣言。如果非要说广大信息受众能做什么,首先,选择可靠的信息源;其次,扩大信息源,多方了解,多种角度;最后,保持冷静,保持思辨,对任何事都不拒绝怀疑。

3. 猫腻的履历

当年的微软中国区CEO、“打工皇帝”唐骏因“学历造假门”一落千丈,美国知名高校的招生舞弊案也让投资圈人士震颤不已。

还有那些已经“上岗”的投资人,本职工作中没有太多靠谱的业绩,但凭借频繁在大机构的跳槽经历,偷梁换柱,把老东家一切亮眼业绩包装成自己的杰作,“主导”、“参与”投资的项目或交易,高达数十亿、数百亿;好项目一个不落,烂项目一字不提。所以你会发现,摇身一变的投资家投行家特别多,明星项目的“早期伯乐”一家机构里能出好几个。

这类伪专家也好认,他们一般都喜欢突出极其惊人的数据,排列组合各种高大上的头衔,出席无所不在的会议,晒晒名校名企名人明星的合影,一切他都能呼风唤雨。靠着信息和经验的不对称,忽悠三四线城市或者刚入行的懵懂同行或者LP,忽悠别人忽悠自己。

4. 从天而降的荣誉

相声讲究个捧哏、逗哏。投资圈这片场地,上台都得谈成绩。曾经有场舌战,若你是一家新锐基金掌门,你的精力会更多放在低调扎实“做业绩”,还是高调地去“搞关系”?

股权投资基金周期长,但机构募资时,LP要看名气、对排名;投项目时,企业也想找个“知名机构”贴贴金。于是乎,别说是刚成立的新机构,所有在圈内的“三千佳丽”,都得是“十年太长,只争朝夕”,花花绿绿的排行榜风生水起。不论有没有严谨的数据和研究依据,没见过知名项目或真实DPI的机构,总会拥有自己在各类荣誉榜上的一席之地。

酒香也怕巷子深,机构的品牌管理有必要做,但投资的硬成绩更需科学地比。今后LP看见各类榜单荣誉,听“捧”的同时也别忘问问自己,曾经还有个土了吧唧、不会说话、天天和我扣技术细节、争论市场前景、讨论项目估值的投资人,他没成网红,但他的业绩数据,可以位列排行榜第几?

5. 财务造假魔术,与粉饰的投资业绩

瑞幸事件大家都知道了,獐子岛也迎来最终季,扇贝6年“跑路”4次,证监会终于动用卫星“数”扇贝,亲手拉出“扇贝大结局”;而从“大白马”到“黑天鹅”、市值曾达1390亿的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与哄骗股民的心态一样高超,累计虚增货币资金逾886亿(2016-2018年中)

项目端,业绩不好看,总有人想方设法做手脚,结果就是窟窿一次比一次大,套路一次比一次深;投资机构呢,一般不造假,但用技术手段玩玩数字游戏,实现GP的高业绩指标其实也不难。

数据也有立场,结果大不相同。别只看漂亮的PPT,账面倍数和明星项目,别忽视DPI、交叉核实、项目减值和实际退出。

幻虚世界,本是无常,归根结底,不要盲目仰视,更别趋之若鹜。宁当投资圈火眼金金的“老炮儿”,勿做欲望场傻傻被收割的韭菜。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