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创造性从哪里来?

关注
创新取决于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取决于教育。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高瓴资本(ID: HillhouseCapital_CN),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深入人心,不能说是不对的。但是,创造知识的力量又是什么?仅靠知识就能创造新知识吗,就能产生创造力吗?我看不一定。创造力需要有知识,但是不仅仅是知识。

人的创造性或创造力从哪里来?我有一个假说,就是创造力等于知识乘以好奇心和想象力:

创造力=知识×好奇心和想象力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知识越多,未必创造力越大;所以,创造力并非随受教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知识通常是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多而增多。经济学家度量“人力资本”的通常做法,就是计算受教育的年限。但是,好奇心和想象力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就没那么简单了,而取决于教育环境和方法。

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高。但是随着受教育越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很有可能递减。这是因为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往往会挑战这些假定,突破现有框架,这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正确,所以会遭到批评,而这在客观上就容易产生压制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效果。

如果创造力是知识与好奇心的乘积,那么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前者在增加,而后者在减少,结果创造力就并非随教育增多而单纯上升。

这就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一个悖论:更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知识而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又因减少好奇心和想象力而降低创造力。

所以,不是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我们的学校在增加学生知识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创造力必要的其他元素,就是好奇心和想象力。如果这是对的话,它对大学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含义:大学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外,还要创造一种环境,尽力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我下面把上述想法进一步扩展。比好奇心和想象力更一般、更深层的因素,英文有一个词叫作“mindset”,中文翻译成心智模式或心态。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心智模式或心态中的一种。所以,我的更为一般性的假说是,创造力等于知识乘以心智模式:

创造力=知识×心智模式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德韦克(Carol Dweck)写过一本书,英文标题是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中译本标题是“看见成长的自己”,没有翻译“mindset”这个关键词。“mindset”这个词很重要,心智模式或心态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创造性心态是一种永不满足于现状,总想与众不同的渴望。

我下面举四个人的例子,从不同角度说明具有创造性心智模式有何特征。

第一个是爱因斯坦和他的“简洁思维”。爱因斯坦的心智模式是相信世界可以被简洁的理论理解,并可以用简洁的公式表述。他说过,“如果你无法简单地解释,就说明你没有理解透彻”。在他看来,科学研究不是为了智力上的快感,不是为了纯粹功利的目的,而是想以最适当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所以,推动他的创造性的动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来自激情。

第二个是乔布斯和他“不同思维”。在面对IBM这样的大公司在计算机领域的霸主地位时,乔布斯的心智模式是我要与你不同。长期以来,IBM的座右铭是创始人沃森提出的“Think”(思考),这就是ThinkPad名称的来源。1997年,当乔布斯重返苹果时,公司正处于低谷。他花重金为苹果设计了一个划时代的广告,在展示出包括爱因斯坦、爱迪生、毕加索等杰出人物之后,推出的最后广告词是“Think different”,就是“不同思维”。

第三个是马斯克和他的“反直觉思维”。马斯克的心智模式受到物理学的影响。他从量子力学中受到启发,发现在量子层面的物理规律与我们在宏观层面的物理学直觉往往是相反的,却是正确的。他从中悟到,不能跟着在通常世界中形成的直觉走。马斯克还推崇用“物理学第一性原理”,也就是一种追究最原始假设的方式思考,而不是人们通常用的“类比”方式思考。他运用此逻辑打造可回收的火箭,这就是原始创新与边际创新的差别。

第四个是《从0到1》作者彼得·蒂尔和他的“逆向思维”。蒂尔的心智模式是“逆向思维”,但并不是在多数人想法的前面加一个“负号”,而是要想别人没有思考过的维度,要思考别人还没有想到的领域。比如,当别人都在讨论技术问题时,他要提出商业模式问题;当别人都在商业模式上纠缠的时候,他的思维更多集中于技术创新。他的逆向思维不仅使他在2004年成为Facebook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也使他在美国大选中成为硅谷唯一支持特朗普的企业家和风险投资人。

在我看来,上面描述的“简洁思维”“不同思维”“反直觉思维”“逆向思维”,都是具有创造力的心智模式。它们不完全相同,也不应该相同。我想强调的是,它们绝不仅仅是思维技能或技巧,而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心智模式虽然在学校很难讲授,但是我相信学生自己可以在感悟中塑造。同好奇心和想象力类似,改变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需要我们的大学尽力创造条件,培育出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自己“悟”出来,让人才自己“冒”出来。这是我对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产生规律的一个基本判断。

最后,我想说,创新取决于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取决于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决定未来。科学探索,技术突破,商业创新,仅靠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好奇心和想象力,还需要一种开放的、多样的心智模式。

所以教育,不仅是教,更是育。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