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误解了花木兰

关注
作为一部好莱坞合家欢电影,《花木兰》其实还算及格,只是对中国观众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犀牛娱乐(ID: piaofangtoushijing),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超2.9亿美元投资的好莱坞话题之作《花木兰》终于问世,外媒和海外观众的评价却深陷两极化。更出乎意料的,它来到国内后的口碑直逼“烂片”行列,评分之低令人咂舌。

在北美、欧洲方面,烂番茄专业评分拿下比《信条》还高的77%新鲜度,MTC评分69,外媒Collider甚至称赞本片是“迪士尼最佳真人改编”,延续了今年3月洛杉矶首映礼时媒体的好评态势。但与此同时,在更大众向的IMDB网站上,该片仅取得5.6的评分,未过及格线。

反观国内,近6万观众参与打分,《花木兰》目前在豆瓣稳定在了4.7分,离及格线差了一大截。36.9%的观众打出2星,1星占比高达20%,这样的局面完全可以用“口碑全线崩溃”来形容。

事实上,单从影片自身质量来说,《花木兰》算得上一部合格、工整且完成度较高的好莱坞商业奇幻片。回顾近年来的迪士尼“动改真”电影,《小飞象》MTC评分51分,《阿拉丁》53分,《狮子王》55分,《沉睡魔咒2》43分,与之相比,《花木兰》的69分简直可以称之为“优秀”。

可当外媒口中的“最佳改编”放到市场上,国外观众为何集体不买账?对于从释出首支预告片以来,被吊了近两年胃口的国内观众来说,《花木兰》为何令他们如此失望以致社交平台上一片恶评如潮?它真的烂到只值4.7分吗?

“院转网”的得与失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商品,对其评价从来参照的都不只是电影内容本身,电影内外发生的与之相关的诸多“事件”、“场外因素”,都会影响到对影片最终的评价。

从第一次定档3月27日,到因新冠疫情肆虐延期到7月24日,到6月27日官宣再度延期,再到因疫情反弹,放弃影院公映,一次次的档期变数让《花木兰》被迫拖入意外的长线作战,预示了它的“命途多舛”。

最终,迪士尼为了最大限度止损,让几经改档的《花木兰》放弃院线战场,于9月4日直接上线自家流媒体Disney+,会员可花费29.99美元(合人民币200元+)在网络平台上永久观看。“院转网”是迪士尼急中生智想出的高招,单片销售和拉新会员费,但此举同时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副作用”。

一来,对于一部砸了近3亿的大场面视效片来说,放弃大银幕让它的可看性大打折扣;二来,把欧美线下影院同行全部得罪个遍(就如当初徐峥《囧妈》院转网被群嘲一样),行业指责声不断;三来,过高的单片定价让在家付费看片的观众感觉“肉疼”,无论电影质量如何,都很难博取到他们的好感。

想象一下,如若《花木兰》在影院如期上映,一家人带孩子前去电影院,一边充分体验到大银幕带来的战争场面爽感,一边孩子看得开心、大人跟着高兴地“合家欢乐”,总比割肉花200多块,坐在电脑的小屏幕前,还很可能凑不齐一家人耐心观看的观影体验来的好得多。

换言之,作为一部典型的迪士尼合家欢电影,它的产品属性本就包含了“周末一家人带孩子去电影院放松”的使用场景,这也是迪士尼制霸市场多年的独门法宝,突然改放到线上播映,观影内味儿全都不对了。

“院转网”对中国票仓的影响则更为直接。《花木兰》定于9月11日在中国大陆公映,但北美于9月4日就上线Disney+,这导致国内相当一部分观众可以提前一周就欣赏到“盗版资源”。

可以合理推测,看了“盗版资源”而感到失望的这批人很可能不会再走进影院,而豆瓣4.7的评分也会再劝退一部分观众,这都为《花木兰》在华的票房前景蒙上阴影。

西方猎奇视角下的古代中国

除“院转网”带来的连锁反应之外,从《花木兰》的影片内容来看,它呈现出的仍然是典型的“西方猎奇视角下的古代中国”,是照顾全球市场和统一调配各国观众口味的文化快餐。

作为中国人,看一部表皮是中国故事、实则融入的皆是西方人对东方的猎奇臆想、内核为美式价值观的好莱坞奇幻大戏,它带来的观感多是怪异、尴尬、别扭。

当看着片中我们熟悉的黄皮肤演员,穿着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却操着一口流利英语,那种文化错位的不适感马上就尬上脚趾。

女孩子家要藏好身体里的“气”,一旦暴露会被人当作女巫,被放逐。电影一开场,在男声旁白的讲述中就提到“气”的概念,这一类似《星球大战》里“原力”的西式中二设定,一开始就看得我们一脸问号。

巩俐饰演的女巫使着一手黑魔法、李连杰堂堂一国之君长着一张傅满洲的“反派脸”,我们见到的又是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们”。

随后是一系列历史常识的错误、不同朝代景观的乱入,如身为南北朝女子的花木兰画着一脸唐朝才会出现的“鹅黄妆”、身为北方人的花家集体住在福建地区才有的土楼里、皇宫里的大臣妃子打着欧洲贵族的洋伞进进出出.......这又是哪门子的中国。

事实上,在1988版的动画《花木兰》中,同样出现大量类似的东方猎奇景观,但动画版加入了木须龙、小蟋蟀等神奇动物,辅以迪士尼歌舞桥段处理,打造的就是一个有梦幻色彩的童话故事,没有人会较真一部动画片的真实性。

真人版则不然,当影片把故事背景坐实,固定在北魏时期的鲜卑与柔然民族纷争,那它势必要承担与史实对照是否相符的指摘。当全片各朝代物件混搭的场景屡屡出现,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能看出异样、荒谬到想发笑的时候,如何能不出戏地沉浸在故事中呢?

在《花木兰》中,美国人看待中国和中国人的所有刻板偏见、误解都暴露了出来。中国城里家家挂大红灯笼,中国男人皆是“鼠尾辫、八字胡”,中国女人全都浓妆艳抹,中国人“人人身怀武功”,这与美国人只从“唐人街、香港电影、李小龙”这三板斧来认知中国有关。都9021年了,这套荒唐的刻板认知体系早就该被纠正。

对“中国故事”的误解与魔改

除了猎奇式的东方景观,电影在文本上宣扬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主角人物找寻自我认同、“忠、勇、真”的个人英雄主义表达、高举当下最新潮的女性主义独立大旗,则全然是将典型的西式价值观强安在一个“中国故事”之上。

这绝对是美国人对花木兰故事的误解。尤其是木兰在战斗中贸然暴露女儿身的桥段,逻辑上无法成立,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更是绝对不可能发生。

在花木兰故事原始文本、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句描述战场的险恶环境,在“寒光照铁衣”之下,木兰丢弃盔甲、披头散发只为了“自证身份”的鲁莽无异于自杀行为,为了“耍帅”和叙事上强行达成人物弧光,影片违背的是基本战争常识。

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则集中表现了木兰及战友在战斗中不惜牺牲生命来保家卫国的“为大我,牺牲小我”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而电影中“找回女性自我”的美式个人主义表达倡导的是与之全然相反的价值观。

况且《木兰诗》倒数第二句明确提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其“去性别化”的生理属性是她在军队中能免于军罚、被天子赐予厚赏、归田卸甲等获得这一切成就的前提,电影的演绎与中国当时的国情相去甚远。

当然,电影是造梦的,它从来不背负“精准还原历史”的使命。外人视角看待别国文化难免会有猎奇心态和刻板认知,可以理解,但在基本价值观方面都全然不顾中西融合的“适配性”,强行嫁接,则体现出迪士尼改编一则中国故事的诚意远远不够,做的文化考据上的准备、努力也远远不够。

事实上,《花木兰》并不是第一部讲述“中国故事”的好莱坞作品。在它之前,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的好莱坞电影也曾创造过一系列成功案例,甚至留下过影史经典。

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末代皇帝》是其中最为瞩目的佼佼者,该片在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大放异彩,接连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在内的九个奖项,创造了奥斯卡历史。

《末代皇帝》同样存在全英文对白、西方视角等令中国观众不适的毛病,但其仿佛复刻历史的故事让国内优秀历史题材影视作品都自愧不如,对中国文化内核深厚地理解使得意大利人完全征服了中国观众的眼泪。

究其因果,我们发现,《末代皇帝》剧组在拍摄前对历史文本的仔细考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创耐心研读了溥仪本人所写的《我的前半生》、溥仪老师庄士敦所著的《紫禁城的黄昏》两本书,并聘请了溥仪弟弟溥杰、婉容之弟润麟、《我的前半生》出版负责人李文达等组成影片顾问团,这样的创作态度是真正做到了对他民族文化的尊重。

当然,对于《花木兰》这样以娱乐为主的商业作品,我们对其历史考究程度没必要像《末代皇帝》那样严苛,但把请明星的钱分出一部分,聘请研究“花木兰文化”、《木兰辞》等作品的学术人士做文化顾问,还是不难做到的吧。据相关报道,主创有邀请到江志强担任执行制片人以及中国文化顾问,但从呈现的结果来看,文化顾问的影响聊胜于无。

归根到底,《花木兰》的创作初衷仍是沿袭了迪士尼一贯以来“动改真”的保守思路,只在原作动画基础上加入与当下契合的时代表达内容(如女权思想)。故事架构必定仍是低幼化的正邪二元对抗,价值观内核必定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真善美”合家欢表达,异域的故事场景、暗黑风的美术风格都只是换一个看似新奇的“表皮”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小飞象》《阿拉丁》《狮子王》《沉睡魔咒2》等近期迪士尼真人作品放在一个维度对比,《花木兰》至少在剧情上做到完整流畅,美术风格寻求新突破,女权表达找到独特的讲述角度,战争场面做出了一定史诗感,这或许是为何外媒给出高评价的原因。而国内观众的4.7分,则很明显,是期待落空之后,带有报复性打分的任性成分。

作为一部好莱坞合家欢电影,《花木兰》其实还算及格,只是对中国观众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作为《花木兰》全球最重要的票仓之一,它在国内上映后的票房前景已然堪忧,非常可惜。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