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caozsay),作者caozsay,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在我的知识星球里经常遇到读者问题,其中大部分都是那种无法回答的问题,为什么无法回答,因为对方提供了各种选择,但我却不知道提问者的目标是什么。
去年底年终福利课抽奖是一个小时视频咨询,当然,可能有人会觉得你是不是太自大了,拿这玩意当奖品,谁稀罕你视频咨询,不好意思,有一个名额拍卖掉了,拍卖价格是8000元。为什么只有8000呢,因为我设置了拍卖封顶价8000。
好了,回到今天主题,我针对这种视频咨询还是会认真准备的,会让对方先把问题罗列给我,然后我会针对性提前准备足够的内容,我不是那种可以随时有急智的人,也不认为自己可以随时应对不同问题都能对答如流,所以只好提前做功课,才能维系自己的价值和人设。
那么有个中奖的小伙子问了很多问题,他想做很多事情,想这样这样,那样那样,问我行不行,该怎么选。然后我就说了一个尖锐的话题,我说你目的是什么?我连你目的都没搞清楚,我怎么帮你做出判断呢。
当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目标,比如增加影响力,增加社交面。这是目标么?是,也不是。
为什么这么说,这其实是实现最终目标的一些途径,也可以认为是一些里程碑目标,但你最终目标是什么?你想创业做自媒体?还是想在职场继续进阶?这是很重要的选择,只有自己清楚,如果你这个目标没搞清楚,上来谈这些,依然是无从判断的。
比如说,增加影响力,做内容分享,如果你的目的是做自媒体,希望靠这个吃饭,那么应该怎么做,影响什么人?应该下沉,对,就好比我当年写“从校园到职场"系列,一定要下沉,才有机会靠自媒体吃饭。而且,你要靠自媒体吃饭,不要学我这么矜持,追热点么,什么事情在风头就写,秀一秀价值观,粉丝就来了对不对。
但如果你要是说希望靠内容分享给自己的职场之路拓宽一些,能够让自己增加职场机会,这就完全不同了,你要影响那些可能帮助你的人,比如,写一篇诸如”有些老板为什么高薪挖不到真正的人才?”这种就可以吸引很多老板去看,以及,“曾经耗资3000万搞不定的某某技术问题,现在只需要5万即可搞定。”分享一下最新技术及解决方案,而且体现了你的成本观和大局观,这种文章就容易让自己更好的遇到伯乐。而这种分享,就不能总是追热点,花边,以及鼓吹副业刚需什么的。否则用人单位也会认为你可能无法专心做事,对职场拓展反而是负面的。
目标不同,同一件事的选择截然不同。
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很多时候,很多人以为知道自己的目标,但其实他们以为的目标并不是真正的目标,就好比前面说的,想提升影响力,想提升人脉,这有错么,想提升技能,想学习,这肯定是对的啊,但回到本质,这些其实都是途径,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比如,就从技术领域来说,成为资深技术专家;成为成熟的技术管理者;成为技术布道者;你说,能不能兼顾,比如谁谁谁?不是不能,但你要先明确,你优先的目标是什么。(说个题外话,资深技术专家其实经常瞧不上技术布道者,而技术布道者常被外行误以为是资深技术专家,但我觉得各有所长,没必要各种傲娇。)
还有,你在确立目标的时候,究竟做了多少功课,对目标,对自己有多少了解,很多人说我去转行做这个好不好,做那个好不好,看了几篇八卦报道,对很多东西完全没概念,连个正经问题都提不出来,这种多半都堪忧。
凡是没做功课,跑来问,我去转型做什么什么好不好,我觉得可以一概回答不好,为什么,你连这个目标的功课都懒得做,你能做好才怪嘞。
怎么做功课,至少投入几百个小时研究一下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看看自己能不能学进去,能学进去多少,能不能快速掌握一些入门的技能和知识储备,如果能,你去转型,我支持你;如果不能,今天听说搞这个不错,明天听说搞那个不错,搞啥都不行。
前段时间有个词在业内特别火,所谓的第一性原理,其实说白了,就是明晰本质目标,然后努力寻求通往本质目标的路线。说起来很简单,但人们做出判断,决策的时候,往往会被各种七七八八的事情,情绪,意外,诱惑所干扰,从而偏离自己曾经的目标。
前几天有个创业者好朋友也是来找我咨询,他们做了很多事情,大家都很努力,但总觉得得不到好的反馈,投资人问一些尖锐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那也是回归到这个问题,团队有没有确立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不是足够清晰,大家认知一致,如果不是,各有各的想法,后面就很麻烦。
而整体目标确立后,就是所谓目标分解,做出实现目标的路线图,和不同阶段性的里程碑目标,然后继续分解到每个产品设计,每个交互视图,每个市场素材。大家都清楚自己做的事情是为了什么,在大目标中明确各自的小目标,一点点反馈迭代,逐步优化前进。如果没有目标,今天一个点子,明天一个主意,看上去都不错,但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离真正的目标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
1、明确核心目标和追求
无论你想兼顾多少目标,或者有多少想法,要明确自己最核心的目标是什么。
比如你找一份工作,你不是只看今年,明年的收益回报,要想象自己未来十五年,二十年会做什么,会站在哪里。
这里强调一下,不要把方案当作目标,这是很多人的误区,我有一个计划,我要这样这样做一个什么什么产品,这是方案,你说这是我的目标,不,这是你的方案,你的目标是解决什么问题。
所以很多人以为自己知道自己的目标,他其实只是找了一个据说看上去不错的方案。比如,考研,比如,进大厂做产品。这些都不是你应该确立的终极目标。当你确立目标后,你会发现,其实可选的方案很多,当然你可以继续选择你认定的方案,但你要更清楚你需要什么,以及不排斥其他可行的方案。
2、长远优先,兼顾当下
创业者需要先活下来,有时候要做一些弯腰捡钱的事情,你说我志向高远,但至少活下来才有高远。
但不能总是被短期诱惑牵着鼻子走,短期收益和长期理想,要放在一起考虑。
3、从终极目标出发,逐级分解目标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总要有阶段的目标和反馈,但你要确认这些阶段目标,是终极目标中的一部分。
比如,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如何如何的商业模型,但分解出来,依然会存在诸如流量获取的目标,落地页优化提升转化率的目标,客单价提升的目标,复购率提升的目标,等等,然后当这些目标带入公式,最终得到一个LTVP>获客成本的时候,这个模型算是走通了,对,其实商业底层思维就是这么简单。
4、不要求全责备,世间没有十全十美。
我常说的,不能总是想着“既要,又要”,有所得,必然有所失,你会受限于能力,资源和各种制约,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最佳选择,就必须放弃某些欲望和诉求。
比如买房,当然很多人希望兼顾更多目标,子女学区,增值空间,空间及户型,周边配套,邻里素质,持有及维护成本,租金回报率,等等。但你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制约,资金预算。所以选择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一定的取舍,以及佐以不同的权重,什么是优先的,什么不是。
5、停在某个舒适区的时候,别忘了自己的目标。
有老熟人跟我抱怨,当年进了一个二线城市的某个知名互联网公司,他同学去了大城市打拼,多年之后,收入差别很大,觉得自己当时选择不合适,我说其实他错了,当时选择没问题,因为那个公司是个很好的跳板企业,简历在大公司里很被认可,很多背景普通的年轻人通过这个公司跳到巨头收入都涨了好几倍,作为应届生,这个选择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在于,他该跳出去的时候,没有跳出去啊,呆着太舒服了呗。等到35岁危机了再想这个事,真的就有点晚了。
6、让能够帮助你的人,知道你的目标。
这个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你提问的时候,要说清自己的目标,你需要关键决策建议的时候,要说清自己的目标,你设计产品的时候,要让团队知道你的目标,你谈商务沟通的时候,让对方知道你的目标,不要以为他们肯定知道。很多人会默认为这不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么?现实往往并不是。
作为创业者也是如此,你要让团队能够明确共同目标,而不是只有你清楚目标是什么,那样沟通成本就会高很多,而且会有很多无用功和不必要的消耗。
如果别人不知道你的目标,给出的建议,往往是基于他们的认知和目标,对你来说,一个诚恳认真的建议往往也是错的离谱。
就酱吧。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