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道总有理,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去年国内科技圈掀起“百模大战”,今年可能又要迎来“百镜大战”。
今年8月,蜂巢科技发布了支持国内主流大模型的界环AI眼镜,11月12日,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小度发布了搭载文心大模型的AI眼镜,紧跟着,11月18日,国内老牌AR厂商Rokid推出了搭载通义大模型的Rokid Glasses。此外,即将在2025年发布产品的,还有小米和致敬未知。另外,苹果也被传出消息称,正在组织团队研究AI眼镜市场。
这场硬件热潮是由美国科技巨头Meta带动的,此前它和眼镜品牌雷朋联合研制了一款AI眼镜「Ray-Ban Meta」(以下简称Meta眼镜),发售至今9个月,已经卖出了100多万台,成为了今年智能硬件领域的一匹黑马。
爆款的诞生,让智能硬件领域的创业者们兴奋不已,但更开心的或许是大模型赛道上的大小厂们。风风火火搞了那么久,头部玩家的大模型产品仍大同小异,国内也迟迟没有出现真正的杀手级大模型应用,焦虑蔓延在整个赛道,这时AI眼镜火了,为大模型落地提供了值得一试的载体。
但这场风口会是国产大模型突破现有困境的机遇吗?智能眼镜和大模型,这两个曾炙手可热的概念,在热度消退后相互结合,让彼此都有了新故事,与其说是创新,或许更像是双方相互利用制造出的“伪风口”。
故事讲不下去了
大模型没有进入技术攻坚战,反而先陷入了价格战,这是很多业内人士没有预料到的。
今年5月,阿里云宣布旗下通义千问的多款商业化及开源模型进行大幅降价,最高降价幅度高达97%。阿里率先“开卷”之后,字节跳动旗下云服务火山引擎、百度智能云、腾讯云、科大讯飞等均官宣旗下大模型大幅下调价格,行业降价幅度达到了90%左右。
价格战之后,现在大模型的竞争主线似乎又被变成了营销战。在地铁、写字楼、机场等白领人群密集区域,百度文心、讯飞星火、阿里通义、腾讯元宝、华为盘古的Slogan,你方唱罢我登台,而在线上,各家同样加大投流,为旗下AI应用做推广。月之暗面的拳头产品Kimi就是这样走红的,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使这款应用声名鹊起,公司也一举成为新晋国产大模型的“顶流”。
然而无论是价格战还是营销战,本质上透露出的其实是国产大模型在这场技术性浪潮的困窘。之所以掀起价格战,是因为各家大模型能力趋于同质化,产品能力不足,暂时无法形成断档的差距,而营销战更直观地印证了大模型技术落地难、商业化缓慢的问题。
在这种客观形势之下,对大模型的追捧已经趋冷。第三方数据机构企名片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AI领域共完成融资金额371.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翻了1倍多,但融资交易数只增长了约10%,也就是说,大部分的融资额都被头部创业公司拿走了。而且,从下半年开始,资本的眼球被具身智能等其他赛道吸引,大模型的融资数量较去年略有下降。
除了融资变难,人才流失的现象在大模型创业公司中也越发普遍,一大波骨干人才从“六小虎”出走,有的回流大厂,有的选择创业。
去年大模型概念爆火时,国内争先恐后地推出自己的大模型产品,信誓旦旦要做出下一个“ChatGPT”,如今在卷完价格卷营销后,我们所感知的大模型技术能力与想象的智能似乎仍差距较大。而且在软硬件结合上,大模型上“机”、大模型上“车”等尝试,更像是大模型厂商刻意营造的商业噱头,至今没有看到颠覆性的体验。
在大模型融入AI眼镜之前,包括AR/VR/MR眼镜在内的智能眼镜市场的发展同样令消费者失望,其产品在轻便、显示效果、续航、智能化功能等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让厂商们始终无法真正在大众消费市场兑现概念产品发布会上的承诺,进而也导致这一赛道上的投资和创业热情逐渐减弱。
维深信息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三季度全球AR销量为10.6万台,同比下滑4%,是AR眼镜近几年第一次出现销量同比下滑。
而今年大模型在AI眼镜的应用,让智能眼镜从一个备受质疑的“电子垃圾”变为了AI商业化落地的“新希望”。
以大模型为噱头,AI眼镜不会大卖
不出意外,明年市场上或将迎来数十款搭载大模型的AI眼镜。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我国大概有几十个团队要开始做AI眼镜,至少10个团队已经正式下场做了,这其中包括了新入局的创业者,也包括小米和字节跳动这样的大公司。更踊跃的是大模型背后的公司们,他们认为找到了大模型商业落地的最佳载体。
但这未免有些乐观了。2023年,第二代Meta眼镜与Quest 3一起登场,Meta公司并没有把过多的重点放在Meta眼镜上,Quest 3以及当时最具神秘感的AR产品Orion才是扎克伯格的偏爱。Meta眼镜走红,并成为销量担当,更像是一个没有期待的意外。
更关键的是Meta眼镜成为现象级产品,是靠大模型带来的AI功能升级吗?并不是。有外媒在实测 Meta AI 后得出结论,Meta AI 的主要功能和大部分AI硬件并无区别:语音互动,大模型加持,鼻梁上的「GPT」。相较于大模型,Meta把这款AI眼镜做到轻便、舒适、时尚,才是其引发购买热潮的根本原因。
而在功能上,第一视角拍摄比智能助手、问答、即时翻译等花里胡哨的AI功能更吸引消费者。不少AI眼镜的潜在消费者,大部分表示自己其实只想要拍摄功能,其他的AI功能并不感冒。
这显然也是摆在国内互联网大厂及创业者们面前的一个问题:在经历了手机大模型、Ai Pin 和 Rabbit R1 等号称新时代的智能产品后,欠佳或者说辜负预期的智能化体验,让消费者早已对“颠覆”、“变革”、“创造性”等营销热词产生排斥。越是吹嘘得厉害,翻车的几率可能越大。
从目前来看,AI眼镜和大模型的结合程度,还达不到称得上智能化的水平,能实现的功能都比较基础,例如语音助手、实时翻译、导航提醒、物体识别等,甚至在捕捉信息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等方面,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这些打着大模型旗号主推的AI功能上,一个浅层次的问题是问答、翻译、会议记录等,对应的都是低频场景,需求不大,不见得能唤起广泛的消费需求。而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如果以大模型为卖点,国产大模型本身就存在的同质化问题,是否会让落地的硬件产品也陷于同质化。
当然,Meta眼镜的走红,已经为国内涌入AI眼镜的参与者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即在性能、重量和价格三者间达成平衡,并在某一领域突出亮点。只是,国内能否成功复刻出比肩Meta眼镜的产品,仍然是疑问。
大模型不能把宝都押在AI眼镜上
在Meta眼镜成为爆款之前,搭载音频模块、带有翻译等功能的AI眼镜早已存在,只是销量一言难尽。比如蜂巢科技发布的界环AI音频眼镜,在京东自营旗舰店销量超过2000多台,星纪魅族的 Star Air2ar 眼镜只有1000多件销量,甚至相继推出多款AI眼镜的华为,也没有带动这一市场。
而单凭一款Meta眼镜的成功,就认定AI眼镜是大模型落地的最佳载体,似乎有些言之过早。
首先,AI眼镜不是智能硬件设备的最终形态,它更像是AR眼镜的过渡性产品。过去几年,AR眼镜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它的应用场景有限且缺乏不可替代性,内容生态的匮乏更是一大困扰,这导致AR眼镜在可穿戴设备领域仍相对小众。所以,不具有显示功能的AI眼镜,可以说是AR眼镜不成熟的一个产物。
对于AR眼镜和AI眼镜的选择,Meta显然把重心放在了前者。在Meta Connect 2024上,扎克伯格放下大爆款Ray-Ban Meta,而是重点介绍了耗资几十个亿美元研发的首款AR眼镜Orion,称其为“地表最强”。
其次,Meta眼镜的成功告诉市场,无论是AR眼镜还是AI眼镜,先把眼镜在舒适度、便利等方面的问题解决了,才能有机会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换句话说,无论眼镜的AI功能如何进化和增加,前提是要保证它是一款正常的眼镜,这实际上给技术在AI眼镜的落地带来了局限性。
AI功能越多、越提升,对产品的轻量化和续航能力越形成更大的挑战。
在这场由Meta眼镜引发的硬件潮流中,AR相关创业公司以及手机厂商们无疑从AI眼镜看到了新的想象力,大模型厂商的价格战,让这一硬件接入大模型的成本大大降低,他们敢于试错。但对想要在AI眼镜上展示能力的大模型厂商们,这既是机遇更是考验。
当前,国产大模型的脚步已经全体踏入了应用阶段,可仅发布一个免费的应用,并不能为公司带来直接收益,或是技术层面的认可,如今这些应用的C端用户量增长缓慢,获客成本已经明显提升。如果以大模型为卖点的AI眼镜在国内市场上未能获得消费端的成功,外界对国产大模型的质疑只会更加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智能眼镜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渗透率相对较低。根据GIR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3年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从19.38万台攀升至675.53万台,但与此同时,全球智能眼镜的渗透率不足1%。
当然,智能眼镜不是缺乏想象力,只是它需要更多极具创新、颠覆市场的产品去支撑,而国内谁将创造下一个口碑和销量具佳的“Ray-Ban Meta”,谁就能率先突出重围。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