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AI速成班」,盯上了我妈的养老金

关注
谁来守护银发族的钱包?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高宇哲,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核心提示」

AI“暴富”课程瞄准老年人,免费教学暗藏陷阱?月入过万是谎言,爸妈的养老金如何守护?

近期,AI“暴富”热潮在老年群体中悄悄兴起。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类似“七天AI速成班月入过万”“我妈靠视频号不出镜月赚16万”这样的营销广告,正在吸引众多老年人的目光。

在这些话术的包装下,很多老年人被引导交费,挑灯夜读学起了AI,以缓解科技盲区带来的焦虑,甚至幻想着能开启副业。

销售们每天群发“身体健康”,并通过“仅剩3个名额”营造紧张感,让不少老年人掉入精心设计的“银色”陷阱。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年轻人正在帮助自己的父母防范此类骗局,并呼吁大家对AI在线课程保持谨慎态度。然而,老年人往往是电子乖孙、AI宠物的主要受众。一些自称“AI公司创始人”“人工智能专家”的账号层出不穷,专门制作面向老年人的短视频内容,目的就是向这一群体推销各类课程。

银发族应如何提高警惕,避免陷入AI骗局?

AI暴富,馅饼还是陷阱?

无论是悠闲地享受退休生活,还是养生秘籍,培训机构深谙老年人的关注点。

在短视频平台,教育机构通过展示皮肤光滑到失真的萌娃视频为老年人提供情感慰藉,同时在评论区留下销售老师的联系方式;“985博士”等高知账号被批量复制,他们诚恳地告诉老年人如何使用AI,并在评论区置顶“直播预约”时间。

这些视频内容都是基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的。“我建议你花上几秒钟的时间,把这套四天的手机AI训练营领了”“不需要担心自己学不会,这个课程专门为0基础的人准备”“从AI操作到AI创收,我会毫无保留的告诉你”。从免费教学、包教包会再到创业增收,这种模式几乎成为了固定套路。

各类短视频平台上,大量生硬的数字人视频已经形成统一的流水线风格。视频号上“刘院长AI科普”“吴博士聊科技生活”“易学教AI”等账号简介高度雷同,内容都以养老机器人切入,言论中极力渲染家用机器人的养老场景,还有博主称“养老机器人有望3-5年内量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

这些对年轻人来说一眼就会识破“虚假”视频,却因为信息不对称,让老年群体成为最容易被误导的人群。李环告诉《豹变》,她63岁的妈妈才上了两节免费课程,已经被成功“洗脑”。每天一小时的直播课后,李阿姨都会做笔记,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李阿姨的手写笔记中,除了AI这一高频词汇,还有“起号”“产品分成”等关键词。在同一页笔记中,“作品数量”“作品质量”后面还特意标注出“真正的流量密码”。

显然,这是借助AI起号变现的课程,也是很多机构吸引老年人学习AI的惯常套路。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用AI制作视频,高频次发到自有账号,随着粉丝数量增加,再接收商单或者挂出相关产品进行售卖,获得分成。

原本基础的自媒体入门知识,却被包装成轻松变现的捷径,给老年人制造了通过AI变现的幻想。

至于老年人适合产出哪种AI视频,李阿姨所在的速成班给出了标准答案——笔记中记录了“壁纸变现”“景区推荐”两类垂直账号。事实上,AI制作的非原创内容和低质视频,几乎轮不到新手赚钱。而老年人常看的风景、旅游、养生等内容,却被包装成AI课程的一部分。

在上完两节课后,李阿姨所在的AI群已经开始引导收费。李环发现,群里的老师非常会洗脑,每天发布收益截图,并声称自己有多个徒弟,却基本不提与AI有关的实际操作。这些年轻人早已司空见惯的套路,李阿姨却深信不疑。李环告诉《豹变》:“妈妈这个年纪,我不敢直接说她,真怕哪天她就交费报名了。”

售前画饼,售后失踪?

李环的妈妈并非个例,更多中老年人陷入骗局却并不自知。

常年住在济州岛的佳佳,去年12月发现妈妈的微信里有大量转账记录,其中一笔7500元的转账收款方是名为望树课堂的教育机构。在询问下才得知,该机构主要教老年人学习AI声音研修课程,除学费外,学员还需额外花费2000元购买CD录音设备。

企查查显示,这家机构背后的主体公司为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有限公司,简介自称是互联网教育科技领域独角兽企业,强调全网听课人次超3.5亿。

但在黑猫平台上,从去年6月至今,举报望树课堂诱导老人、要求退款的内容有近10条,要求退款的金额从3000元到万元。多位投诉者称,该平台针对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忽悠老人购买课程,提供的服务与宣传不符等。

佳佳告诉《豹变》,机构承诺每录制一条朗读音频可返现50元,其实返还的是虚拟货币,根本无法提现,还存在让老人多次缴费的情况。为了追回万元学费,佳佳正在找律师咨询。她提到,这笔钱是妈妈用养老金支付的,为了谨防被骗,已经将妈妈接到济州岛一起生活。

据观察,相关教育机构拉拢老年学员的第一步,便是讲师的自我包装。在《豹变》与某AI训练营的沟通中,一位自称2024年投身AI创业的00后讲师,从业一年已经获得全网10万+粉丝,不仅创办了两家AI公司,每月副业收入也接近六位数。他提供的AI教程,从0基础AI绘画、跨境电商到自媒体副业变现,一应俱全。

此外,赠送免费课程、提供一对一教学,承诺课后接单都是常见的售前操作。杨扬告诉《豹变》,她的妈妈刚进群时,老师主动提出为其单独开设1个半小时的基础课,其实整节课程都在讲述学员月入过万、账号分成等案例,为接下来的收费做铺垫。

事实上,当学员完成付费,内容掺水、售后不当、资质无从考证等问题都会逐一暴露。佳佳告诉《豹变》,缴费后学员很难联系到老师,而且每周只有一节直播课,其他课程都为录播。承诺中的一对一服务也形同虚设,一旦涉及退款事宜,立即被导师拉黑。

黄旭在发现家人被骗后,终于在315之前追回了全额学费。她的妈妈在偶然刷到AI教学的短视频后,被销售老师引导入群,学习AI文生图课程。这家北京的学习机构,10节线上课程收费2680元。黄旭告诉《豹变》,大部分课程内容都很水,根本无需付费。

此外,该机构在缴费一周之后仍无法提供发票,还要求学员签约分成合同,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发觉事情不对后,王旭在多次警告举报后,最终拿回了退款。

拿回退款的黄旭已经属于幸运儿。打开黑猫投诉,与“AI课程”相关的投诉高达4168条。其中,虚假宣传、付费后课程取消、不予退款等状况诸多。这表明,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此类骗局不仅普遍,而且维权困难重重。

3元视频撬动万元学费?

“为人父母真的太不容易了。”在短视频中,一位戴银框眼镜、外表职业干练的男士,正娓娓道来关于智慧老人的故事。然而,从虚化的金色背景、略显僵硬的肢体动作中不难看出,这实际上是一段数字人视频。

类似的数字人账号正在短视频平台上批量诞生。他们大多讲述养生、情感或养老话题,不乏获赞十万加的高流量内容。查看主页,这些账号可能挂有正在售卖的产品,或在简介中暗藏联系方式。

仔细观察这类账号的评论区,鲜花、比心等表情符号频繁出现,而互动的用户大多是中老年人。

一家数字人视频制作培训机构告诉《豹变》,中老年人对AI视频的要求较低,更容易接受制作简单的数字人视频,是这类视频的主要受众。再加上视频号起步较晚、中老年受众占比高,使得这类账号在视频号上的转化更高,变现机会更大。

目前,上述机构运营的大多数账号都集中在视频号上,并且涵盖了养生、情感、绿植、书籍、生肖等中老年群体感兴趣的主题。

在电商平台,以数字人为关键词搜索,有多家外包公司,服务价格从百元到千元不等。某外包公司告诉《豹变》,他们会根据客户需求搭建数字人形象,可高度还原真人形象和声音,提供AI数字人代做、虚拟主播生成等托管服务。在客户提供人物原型和文案的情况下,这家公司制作一个60秒的数字人短视频,仅收费135元。

另一家公司则以298元的价格提供100个30秒的数字人视频制作服务,相当于每条视频仅需2.98元,按照每日更新的速度,足够使用三个月。

尽管每条视频的制作成本低至2.98元,但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这个价格“挺贵的”。该业内人士称,一个数字人账号从内容生成、AI制作到选品分佣,都可以流水线制作。在内容端,文案、数字人制作、配音都可以免费在同一个APP内完成,最快3分钟制作出成品。在运营端口,只需按照固定频次发布内容,触达目标受众后,有相关机构提供一件代发选品,或引流卖课等服务。

这种低成本数字人视频背后是一笔收益颇丰的生意。以某数字人账号为例,最高一条视频点赞、转发、收藏均破10万,评论达2.7万。前面提到的佳佳妈妈正是通过该账号,被引导购买万元左右的课程。即便以2000元AI培训费计算,单次收费也能覆盖制作超过600条数字人视频的成本。

随着平台上活跃的数字人视频数量增加,各大平台也开始加强对这类内容的管理。去年10 月25日 ,《抖音严厉打击利用 AI 骗取老年人互动的治理公告》称有账号生成虚拟形象,引诱老年人点赞、关注甚至导流获利,将进行严厉处置。同期,《视频号橱窗达人“发布低质量内容”实施细则》新规指出,虚拟人代播软件等或受到违规处理。

当下,“全民AI”的趋势愈发明显,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中,“算命”“炒股”等披着AI外衣的各种套路层出不穷。站在技术革新的风口下,无论年轻人或银发族,都应保持警惕,以免陷入不必要的风险之中。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