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凤凰WEEKLY财经(ID:fhzkzk),作者:陶娅洁,编辑:崔陆鹏,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往年在销售淡季进入销售平缓期的苹果旗舰机,近期却在二级市场上演着涨价、缺货戏码。
《凤凰WEEKLY财经》发现,不少经销商和二手店铺先后调高iPhone售价及回收价,“苹果手机9天涨价500元”的消息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对比深圳某iPhone渠道商今年三月初和四月初的报价,iPhone 16全系列价格均出现小幅上涨,其中16 Pro系列价涨幅最大。按照4月1日的渠道拿货报价,iPhone 16 Pro Max手机256GB版本为8500元,到了4月10日这一价格变为9080元。
一位苹果手机渠道商对《凤凰WEEKLY财经》表示,价格每天都在变,之前涨价主要是受恐慌情绪影响;本周iPhone价格趋于平稳,但较三月底也涨了近两三百元。
在二手市场,一位二手交易平台的员工告诉《凤凰WEEKLY财经》,近期iPhone 16系列都处于缺货状态,回收价相较前两个月也有小幅上调。
其背后是美国推行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在全球科技产业掀起骇浪,首当其冲的便是苹果公司。
尽管针对半导体、智能手机等的征税靴子尚未最终落地,但由于超80%的苹果产品在中国组装,很长一段时间内,苹果仍将为关税问题焦虑不已。
01苹果,或难逃“涨价”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曾在4月11日晚间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彼时彭博社报道指出,该措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消费者面临的涨价压力,同时有利于包括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公司在内的电子巨头。
但不到36个小时,特朗普便改口。
数据显示,苹果分布于全球的200家主要供应商中,超过80%在中国设有工厂。
多家投行分析称,若苹果将新增关税(关税为54%时)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不同型号的iPhone价格将出现显著上涨。其中,顶配版iPhone 16 Pro Max价格或突破2300美元,约合人民币16800元。
在国内市场,《凤凰WEEKLY财经》关注到,当前Apple官方零售店的价格与官网保持一致,相比发售时并未上涨,天猫官方旗舰店也依旧维持原价。但苹果二级经销商、非授权经销商渠道价格已出现上涨。
除之前机型外,WitDisplay分析师林芝判断,预计于9月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大概率会涨价。
价格被迫上涨或是苹果最不想见到的局面。
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苹果在2025年Q1的全球市场份额首次超越三星,夺得季度冠军,这一切主要得益于廉价版iPhone 16e的发布以及在新兴市场持续扩张。
在中国市场,由于苹果的主力出货Pro系列产品的价格超出了政府补贴政策范围,出货量继续下滑,排在小米、华为、OPPO、vivo之后,是前五名中唯一同比下滑的手机厂商。
处在风暴中心的苹果,也需加速全球化供应链布局,通过技术创新维持市场竞争力。成本上升将直接威胁苹果的高毛利,即便从印度紧急空运上百吨iPhone至美国,也难以对应如此复杂局面。
02国产手机,压力徒增
突如其来的关税战,不仅对苹果等跨国巨头造成冲击,也对国产手机厂商的“价格平衡术”提出挑战。
在消费电子行业,无论产品如何更迭,价格始终是人们的核心考量因素。
一位手机业内人士透露,“6000元国补线是国产手机厂商手中的平衡杆。除了折叠屏以及超高端旗舰机,其他机型价格绝大部分都会落在这个区间。”
按照2025年国补政策,购买6000元以下手机最高享受售价15%的补贴,500元封顶。
这意味着手机单价超过3333元的手机,价格越接近3333元,享受补贴的力度就越大。也是在3000-4000元这一价位段的消费者,对于价格更为敏感,可能200元的差价就能改变这类消费者的换机决策。
反观高端市场,消费者对品牌和配置的需求较高,对价格的敏感度往往不高;在售价低于2000元的低端机型上,由于所使用的多为性能稍逊的芯片或国产芯片,关税对其在国内市场的影响也相对有限。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典告诉《凤凰WEEKLY财经》,近年,国产手机厂商在电池、屏幕等主要元器件方面的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但在高端芯片领域仍高度依赖美国技术。“例如,一颗高通旗舰芯片的使用成本可能占到手机售价的30%左右,一旦美国芯片出口至中国因关税上调而涨价,国产手机的总价可能上涨10%以上。”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刘典指出,部分国产厂商正在加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和技术自主化,以降低对美国芯片的依赖,“总体来看,国产手机厂商需在供应链重构和技术自主化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关税战带来的长期挑战。”
这场看似凶险的关税大考,实质上也是中国手机产业的一次历练。在高端市场通过技术自主破局,中端市场依赖价格与错位竞争,低端市场借国产替代重构生态,是可能的解法。
正如日前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在FindX8系列新品发布会后所说,中国手机行业经历过所有的大风大浪,比如缺货、地域地震等,每一次环境都会有很大波动。但只要产业伙伴们在一起面对风浪,就没什么问题。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