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赛道将诞生新首富?最新中国商业航天报告来了

关注
2024商业航天融资破200亿,创历史高峰​​

图片

近日,创业邦旗下睿兽分析发布《2025中国商业航天创新生态报告》,报告核心观点如下:

企业集中在卫星应用、卫星制造、地面设备领域。据睿兽分析统计,在2014年-2025Q1,有561家商业航天企业获得市场融资,其中上市企业120家,企业集中在卫星制造(有效载荷、卫星配件为主)、地面设备(用户终端设备为主)以及卫星应用(通信、遥感、导航应用为主)领域。

2024年商业航天融资热度最高。从2017到2022年,商业航天一级市场融资事件稳步增长,2023年呈现小幅下降,2024年迅速升温,融资事件达138个,披露融资金额202.39亿元,均为历史新高。

IPO进程受阻,上市企业数量大幅减少。自2021年以来,全球和A股IPO市场整体放缓,商业航天IPO数量也逐年递减。2023年4家企业上市(同比下降50%),2024年仅有国科天成IPO上市(同比下降75%),2025Q1仅有星图测控IPO上市。

下文聚焦商业航天核心议题,从市场角逐、技术突破到资本布局,以10问深度拆解行业痛点与机遇,勾勒中国商业航天未来发展全新图景。

1.当前太空经济中,大国竞争的关键领域是?

以低轨星座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面对美国Starlink星座强势崛起,俄罗斯、欧盟等国家纷纷出台相关卫星计划,如俄罗斯推出“Sphere”(球体)计划,欧盟推出Iris²(卫星弹性、互连和安全基础设施)计划,英国确认近地轨道连通性(C-LEO)计划,我国推出中国星网(GW)和千帆星座(G60)计划,争夺未来空天话语权,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将达到1万亿美元。

2.全球卫星星座建设,哪些星座已盈利?

SpaceX的Starlink。SpaceX与OneWeb(已被Eutelsat合并)公司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进度较快,已进入应用组网阶段,具备了商业化应用的基础。特别是SpaceX的Starlink,截至2025Q1,已累计发射8094颗,2024年Starlink收入78亿美元,较2023年增加169%,活跃用户达到460万个。其他国家的星座建设计划处于建设早期阶段。

图片

3.我国星座计划将为商业航天行业带来哪些机遇?

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领域将首先受益。我国在轨卫星900多颗,约是美国的九分之一,争夺地球轨道的控制权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向国际电信联盟(ITU)申请低轨卫星数量总数已达5.13万颗,中国星网(GW)和千帆星座(G60)等大规模建设,将释放出巨大的卫星发射需求,带动航天装备制造和卫星发射快速发展。我国即将进入星座建设高峰,卫星制造效率的提升和发射成本的降低将成为未来竞争的焦点。

图片

4.我国火箭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大运力、高频次、低成本是主要目标。我国星座建设期间每年需将数千颗卫星送入太空,对应重量超过1000吨,目前中国全年发射载荷不足未来所需运力的1/5。除了长征五号、长征十二号等部分型号火箭以外,其余在役型号的运载能力尚显薄弱,发射频率限制也是瓶颈。火箭回收并复用技术可节省发射成本80%左右,现阶段我国卫星入轨成本约1万美元,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亟待突破。

5.哪些城市商业航天企业聚集度高?

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据睿兽分析统计,在2014年—2025Q1,按企业注册地点和融资主体,北京获得融资的商业航天企业最多(160家),北京丰富的航天院所、高校资源以及机构资源,为初创企业成长提供了优质的人才、技术和资金资源。其次,上海、深圳、成都获得融资的商业航天企业均超30家。西安获得融资的商业航天企业在20家以上。

6.近1年,中国商业航天哪些领域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入?

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保持较高热度。2024年-2025Q1融资事件数量上,卫星应用、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位列前3名,完成融资事件29个及以上;卫星运营、火箭制造因发生大额融资事件导致披露金额较高,均在65亿元以上,如垣信卫星获得67亿元人民币融资,科工火箭、天兵科技、星河动力、蓝箭航天均获得过10亿元融资。

图片

7.近3年,我国商业航天重点企业正通过并购积极布局哪些重点赛道?

卫星应用。在2022年-2025Q1,国内有22家商业航天企业发生并购事件,披露总额40亿元人民币,赛道集中在卫星应用领域的导航应用(4家)和遥感应用(3家)。2024年发生5次收并购事件,披露融资金额7.17亿元;2025Q1发生2次并购事件。

图片

8.近3年,哪些投资机构在商业航天领域投资活跃?

方正和生投资、深圳高新投等机构。2022年-2025Q1商业航天融资事件,有618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其中VC/PE有587家(占94%),CVC有31家(占6%);其中方正和生投资最为活跃,投资企业为11家,其次为深圳高新投、中信建投资本、中科创星,投资企业均为9家。

图片

9.当前,我国商业航天哪些赛道孕育的独角兽居多?

火箭设计总装、卫星设计总装赛道2024年新晋2家独角兽,垣信卫星、微纳星空。截至2025年Q1,商业航天领域有12家独角兽,集中在火箭设计总装(6家)、卫星设计总装(4家)赛道。除时空道宇外,其他11家独角兽均在近3年内获得最新融资。

图片

10.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未来的投资机会在哪?

卫星制造、火箭制造与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卫星运营、卫星应用。

图片

以上内容摘自创业邦《2025中国商业航天创新生态报告》,扫码领取简版报告;更多详细内容,请登录睿兽分析获取完整版报告。

图片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