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兴回应宇树机器人“死机瘫了”;传细红线硬件团队全部裁撤,罗永浩发声;梁文锋入选《时代》最具影响力100人丨AI周报

关注
本周最值得关注的AI新闻和国内外热门AI投融资事件

图片

全球AI产业周报

为你精选过去一周(4.19-4.25)最值得关注的AI新闻和国内外热门AI投融资事件,帮助大家及时了解全球AI市场动向。

一、本周AI热点资讯

国内大事

宇树科技王兴兴回应何时参加机器人格斗赛:很快

4月22日消息,近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社交媒体评论区回应了诸多网友疑问。针对“机器人格斗啥时能开始?”王兴兴回应:很快。据央视报道,宇树科技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推出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预计5月至6月举行。(东方财富网)

图片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比赛项目揭晓,宇树、小米相关负责人将参与话题讨论

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将于4月24日至26日在无锡市惠山区举办。今日记者获悉,本次活动包括开幕式、竞技赛/应用赛、主题会议等多个环节。其中,竞技赛包括竞速跑、越野跑、足球、篮球、舞蹈等;应用赛包括搬运、智能抓取、室内救援等。在无锡(惠山)人形机器人产业园推介环节,宇树科技、小米人形机器人、乐聚机器人等相关负责人也将参与,就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瓶颈与突破路径、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的深度挖掘与落脚难点等展开讨论。(东方财富网)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亚季军出炉,宇树科技回应机器人马拉松摔倒

2025北京亦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结果现已正式出炉:来自北京亦庄的“天工 Ultra”以2时40分42秒的成绩冲线,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桂冠。身高1.2米的松延动力N2小顽童队获得亚军,来自上海的行者二号机器人赛队获得季军。

多个网传视频显示,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在跑步过程中摔倒,此后站起继续比赛。宇树科技对此发布声明称:宇树最近没有参与任何比赛,主要忙着准备宇树人形机器人的格斗直播,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格斗直播时间未定。其进一步介绍,宇树G1人形机器人从去年开始发货,已经出售给全球客户,“所以这次马拉松比赛,也有好几个独立的团队使用我们的机器人。”(上游新闻)

宇树科技.png

王兴兴回应宇树机器人“死机瘫了”:系失误按下急停按钮

近日,有知乎用户在“如何看待宇树机器人在这次马拉松的发挥”这个问题下回复:“上春晚的那几个宇树机器人,应该是宇树质量最好,表现最稳定的一批了。”该用户表示,春晚中亮相表演的H1上台时“是直接升上来的”,表演时“不能做大幅度移动”,下台时需要人类演员扶着,在和刘谦互动时也直接“死机瘫了”。

面对质疑,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直接在这条回答下方评论:“亲,春晚舞台上是有复杂全自动走位和跳舞的。”王兴兴表示,舞蹈演员摸着H1的后颈下台,是导演想要的表演效果,并表示“舞台上全自动复杂变队形都可以了,怎么可能不能自动下台”?在刘谦于春晚后台拍摄的视频中,当刘谦想要和宇树机器人G1互动时,宇树机器人突然“瘫倒”。针对这个情况,王兴兴回应称:“我们同事太激动,误按了类似急停的按钮,且只有这唯一的一次。” (第一财经)

图片

马拉松亚军人形机器人“松延动力N2”被拍卖,以5.7万元成交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参与联合主办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于4月19日举办,天工队、小顽童队、行者二号队获得前三名。在赛后,小顽童队身高1.2米的松延动力N2机器人同款上线京东拍卖平台,显示市场价88000元,以1元起拍,4月20日20:00正式起拍,保证金为2000元。拍卖过程中有将近4万人围观,最终N2以56806元成交。(IT之家)

图片


周鸿祎谈机器人马拉松:机器人技术比自动驾驶要难


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发布视频谈及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周鸿祎表示,其实机器人技术比自动驾驶要难,自动驾驶的工作相对比较单纯,机器人在家里做养老、家政要求太复杂,而且机器人没数据,因为从来没用过。因此周鸿祎认为,物理AI仍然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新浪科技)

传细红线硬件团队全部裁撤,罗永浩发声

有市场消息称,罗永浩旗下细红线科技在2024年放弃AR智能眼镜类产品研发,继而转向为AI智能硬件和AI大模型的研发。但2025年年初在AI智能硬件完成之后,整个硬件团队已被全部裁撤,只留下20多个软件工程师负责AI软件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打磨,继续完成软硬件一体的产品在海外上市和销售。该消息传出后,罗永浩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细红线科技2025年春季招聘的多个岗位,主要分为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两个方向。(新浪科技)

图片

达闼机器人“人去楼空”?创始人回应:在上海的项目出现了一些问题,正在想办法解决


4月21日,达闼创始人兼CEO黄晓庆回应了近期关于达闼裁员和人去楼空的相关问题。黄晓庆表示,如果你到北京、成都、天津,你就发现不是人去楼空了。那如果你去上海我们员工确实现在比较少,但也没有人去楼空。我们在上海的这个项目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个是我们合作伙伴之间的问题。我认为我们达闼母公司达闼机器人还是把上海作为总部的,我们官方的总部都是上海。而下一个就是上海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国际化创新的很重要的一个基地,我们也希望在上海继续发展。但我不得不承认,就是目前我们确实在别的地方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新浪科技)

智元发布具身智能一站式开发平台Genie Studio

4月21日,智元机器人发布行业首款面向具身智能开发者的一站式开发平台Genie Studio。当前,开发者们普遍面临数据难获取、模型难训练、开发成本高、工程门槛高的行业难题,为此Genie Studio推出“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仿真评测、模型推理”四大核心模块,彻底打通具身智能从数据到部署的完整链路,并给开发者提供全流程的解决方案,让“训练机器人大脑”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高效。(智元机器人)

图片

智平方发布新一代通用智能机器人,搭载全域全身VLA,自有产线目标万台量产

4月17日,深圳,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智平方正式发布新一代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Bot 2,并全面升级“AGI终端”战略。智平方创始人兼CEO郭彦东表示,在经历PC、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后,如今又处在一个智能终端变革的关键时期。智平方原有具身大模型AI2R Brain升级为Alpha Brain,搭载了智平方全栈自研的全域全身VLA(Vision-Language-Action)大模型,具备从桌面到开放环境,从单臂到全身协同,从简单任务到长程推理能力。智平方还将DeepSeek技术融入到VLA大模型构建中,赋予机器人对长程复杂任务的理解和分析。(搜狐)

图片

智谱旗下多款大模型产品降价,其中GLM-4-Plus降价九成

智谱宣布对旗下多款大模型产品进行价格调整, 其中,GLM-4-Plus降价90%,从50元/百万tokens降至5元/百万tokens(相当于每亿tokens 500元),较行业价格低92%。(财联社)

智谱向全球开源一系列模型,北京“开源之都”建设再加速

4月18日,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消息,北京将积极打造“全球开源之都”。18日,智谱联合生态伙伴发起的Z基金宣布将出资3亿元,支持全球范围内AI开源社区发展,任何基于开源模型的创业项目均可申请。日前,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也宣布追加投资智谱2亿元,支持其开源模型研发与开源社区生态建设。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科技处处长韩健介绍,北京后续将组织优势单位开源RISC-V处理器核、基础及专业数据集、系列大模型,筑牢开源根基。持续建设开源项目孵化平台,积极打造中国版“Hugging Face”,并持续推动开源开放生态建设,吸引更多科技企业和开发者个体参与开源贡献,全面建设全球“开源之都”。(北京发布)

地平线宣布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HSD”

近日,地平线宣布推出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地平线HSD,同时与奇瑞达成HSD首个量产合作。地平线HSD将作为奇瑞“猎鹰”的一款先进方案,与征程6P计算方案一同在星途品牌上全球首发,并于2025年9月正式量产。迄今为止,地平线已达成前装量产出货超过800万套,量产上市车型超过200个,量产定点车型超过310个。(易车网)

生数科技上线视频大模型Vidu Q1,VBench部分榜单达到SOTA水平

4月22日消息,生数科技上线全新视频大模型Vidu Q1。据视频生成模型测评基准VBench系列测评结果,Vidu Q1在VBench-1.0的视频质量、视频语义一致性以及VBench-2.0常识推理、物理理解等综合维度上达到SOTA水平,得分超过Runway、Sora、Kling等国内外模型。(凤凰网科技)

图片

华为发布全新一代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在4月22日的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发表演讲。除了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之外,华为还发布了全新一代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据靳玉志介绍,鸿蒙座舱5以MoLA为核心,纵向打通了应用、车机和硬件,横向提供了出行、音乐、影视和主题空间的全场景体验;同时带来了HUAWEI SOUND非凡系列、全新一代华为车载智慧屏;发布HSpace-Link鸿蒙座舱外设开放协议;把乘坐空间升级为“生活空间”。(新浪科技)

图片

百度Apollo计划今年在迪拜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试点

迪拜道路和运输管理局与百度Apollo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今年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运营试点。全面服务运营将于2026年开始,三年内规模增长至1000辆。(搜狐)

小米大模型团队提出对角蛇形自回归图像生成方式

4月18日,小米大模型团队宣布,其最新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成方法,即具有方向感知的对角蛇形(diagonal snake-likeorder)自回归图像生成方式(DAR)。据介绍,它不是一行一行地画,而是沿着图像的对角线、像蛇一样灵活地生成每个像素。相关的论文、训练代码、模型权重已经开源。(财联社)

图片

我国科学家“搭积木”搭出9厘米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

清华大学科研团队最新研制出一种薄膜状的微型驱动器,可像“变形金刚”一般让微型机器人实现连续形状变化且“锁定”其特定动作形态,提升其环境适应能力。研究人员表示,利用此驱动器以及团队构建的一种“搭积木”式的设计方法,制备出了目前已知世界最小、最轻的微型无线陆空两栖机器人,其体长为9厘米、重25克。该成果18日晚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机器智能》。(新华社)

图片

TrendForce:预计中国市场2025年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将超过45亿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中国市场已有11家主流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在2024年开启量产计划,其中有6家如宇树科技、优必选、智元机器人、银河通用、众擎机器人、乐聚机器人等厂商对2025年量产规划超过千台。预计中国市场2025年人形机器人本体产值将超过45亿元人民币,加上马斯克关于Tesla Optimus 2025年数千台量产目标,预计头部本体厂商的量产计划将拉动中国市场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供应链生态布局与完整性。(每日经济新闻)

国家知识产权局:严厉打击抢注“DeepSeek”等相关商标申请行为

国新办4月24日就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回应人工智能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需要,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供给。包括及时修改完善《专利审查指南》,发布《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积极回应和解决了有关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主体、保护客体、审查标准等热点问题。聚焦人工智能重点领域,为相关专利申请提供快速审查服务,严厉打击抢注“DeepSeek”等相关商标申请行为,持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护航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运用,推动知识产权工作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治理效能。(顶端新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倡议:规范营销宣传行为。企业应严格依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避免使用模糊或误导性表述,确保功能命名科学严谨,防止驾驶员误用、滥用风险。对已发布的失实信息应及时澄清并整改,主动承担企业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切实履行告知义务。企业应建立面向用户的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告知机制。全面告知驾驶员责任、系统基本信息、正确使用方式和应急处置方法等核心内容,确保用户清晰认知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的本质区别,共同筑牢道路安全防线。(新京报)

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渗透率达73%

4月19日,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联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等四家研究机构,在北京开展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提升系列行动,并发布行业研究报告。汽车行业的报告指出,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市场渗透率增长迅速,目前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市场渗透率已从2021年的23.5%增长至2024年的57.3%,预计今年L2级,也就是部分自动驾驶功能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有望突破70%。除此以外,座舱智能化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报告同时指出,中国和全球的新车装载智能化座舱的渗透率分别攀升至73%和58%,超市场份额一半以上。另外,智能网联汽车底盘技术,也在加速从传统的机械控制逐步转化为电气化、智能化控制。(央视新闻)

海外大事

梁文锋入选《时代》“2025年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据报道,近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2025年全球100最具影响力人物。根据榜单显示,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榜上有名。此外,和梁文锋一同登榜的还有马斯克、扎克伯格等美国科技巨头。《时代》周刊评价称,通过更高效地处理数据,梁文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于今年1月发布的生成式AI大模型,在使用少部分英伟达尖端芯片情况下,性能可与OpenAI的ChatGPT相媲美。今年2月,DeepSeek超过ChatGPT成为苹果美国应用商店排名第一的免费应用。(上海证券报)

马斯克谈自动驾驶底层逻辑:不碰撞是第一要义

4月23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分享一段马斯克对自动驾驶底层逻辑的观点。视频中,马斯克表示,即便道路标线完全画错,即便有UFO降落在路中间,汽车也不能撞上,并且要继续做正确的事,“所以真正重要的,汽车自动驾驶的首要指令就是不能撞车,这绝对优先于一切”,不管标线怎么画,道路怎么修,关键在于在安全舒适地把你送到目的地的同时,将碰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每日经济新闻)

图片

特斯拉机器人岗开始大规模招聘

特斯拉招聘主页显示,与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相关的岗位数达到约80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擎天柱AI负责人Ashish Kumar、擎天柱AI高级经理Julian Ibarz等也在X平台发布动态,招贤纳士。(和讯网)

图片

曝英伟达提升RTX50系列显卡供应量

据Moore's Law Is Dead近日在YouTube爆料,英伟达已大幅提升RTX50系列显卡的供应量,RTX5070、RTX5070 Ti及RTX5060 Ti等型号库存即将改善,但爆料未提到争议型号RTX 5060 Ti 8GB与旗舰型号RTX5090。(IT之家)

机构:苹果AI宣传“画饼”太过火

当地时间周二,一家广告监督机构表示,苹果公司在营销方面做得太过火了,其广告吹嘘了苹果智能功能的可用性,但在广告播出时这些功能尚未发布。专注于 “广告真实性” 的非营利组织全国广告审查委员会(NAD)表示,在该组织就Siri的改进进行询问后,苹果告知其将永久停止一则名为 “更个性化的Siri” 的电视广告,该广告重点宣传了Siri的一项重大人工智能改进。该组织称:“建议苹果避免传达功能已可用但实际不可用的信息。”(新浪财经)

外媒:库克决心击败Meta,夺取AR眼镜市场领先地位

据海外媒体报道,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正全力推动苹果在增强现实(AR)眼镜领域的发展,意图超越竞争对手Meta,成为行业的领导者。根据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的消息,库克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表现出了极大的决心,甚至可以说他“什么都不在乎”,只专注于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AR眼镜。(中国青年网)

OpenAI向免费用户推出轻量版Deep Research

OpenAI发文称:注意到许多用户都喜欢使用Deep Research,因此OpenAI通过引入轻量级的Deep Research版本来扩大Plus、Team和Pro用户的使用范围,以提高当前的速率限制。我们还向免费用户推出了轻量级版本。轻量版Deep Research由OpenAI o4-mini版本提供支持,其智能水平接近用户熟知且喜爱的标准版Deep Research,同时运营成本显著降低。(财联社)

图片

Waymo美国单周付费无人驾驶出行25万人次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报告称,旗下自动驾驶汽车部门Waymo目前在美国每周提供超过25万次付费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这一数字高于2月份的20万次,当时Waymo尚未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开设分部,该公司已于3月份在旧金山湾区扩张。(新浪财经)

Meta向所有AI眼镜用户推出实时翻译功能

科技巨头Meta周三宣布为旗下Ray-Ban智能眼镜推送一系列AI新功能,翻译功能面向所有用户开放,目前支持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多语种对话。若使用者提前下载语言包,还能离线使用这项服务。(财联社)

Character.AI推出AvatarFX模型

Character.AI公司宣布推出AvatarFX模型,能够让静态图片中的人物“开口说话”。公司表示,这得益于一种名为“SOTA DiT-based diffusion video generation model”的先进AI模型。该模型经过精心训练,结合音频条件优化技术,能高效生成高质量视频。(IT之家)

图片

ChatGPT负责人:若法院裁定谷歌剥离Chrome浏览器,OpenAI会有意购买

OpenAI的ChatGPT负责人周二在法庭听证会上表示,如果联邦法院裁定谷歌必须剥离Chrome浏览器,那么OpenAI会有兴趣购买。当被问及OpenAI是否会寻求收购谷歌浏览器时,ChatGPT负责人Nick Turley回应道:“是的,我们会,其他很多公司也会。”(华尔街见闻)

英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ve在日本设立测试和开发中心

英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ve当地时间4月22日宣布,在日本横滨设立测试和开发中心,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声明称,该中心将利用日本城市环境的真实数据,强化Wayve的基础模型,增强其全球适应能力。Wayve表示,新中心将支持东京及周边地区的测试和开发,深化与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并加快产品准备工作。Wayve近期宣布计划与日产合作,目前正与其他国际汽车集团洽谈。(同花顺财经)

Hugging Face旗下机器人上线,售价7万美元


4月22日消息,Hugging Face收购法国初创公司Pollen Robotics后,宣布正式推出开源人形机器人Reachy2。该机器人是专为AI研究和教育设计的“实验室伙伴”,由Pollen Robotics开发,价格7万美元,已在康奈尔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顶级实验室投入使用。Reachy2配备立体视觉、麦克风、扬声器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支持VR遥控操作,用户可通过虚拟现实“以机器人视角”进行操控。(科创板日报)

图片

日美合作开发全球首款嗅觉机器人

日本服务机器人龙头ugo与美国Ainos公司合作,将AI Nose气味识别系统首次集成至商用级仿人机器人,结合气体传感器阵列、信号处理与AI算法,赋予机器人类人嗅觉能力。该系统可用于检测感染、气体泄漏等,有望在医疗、安防、公共卫生等领域实现智能化升级。(新浪财经)

图片

FramePack降低AI视频生成硬件门槛,6GB显存即可生成60秒视频

来自GitHub的Lvmin Zhang与斯坦福大学的Maneesh Agrawala合作,共同推出了一项名为FramePack的创新技术。该技术通过采用固定长度的时域上下文(fixed-length temporal context)对视频扩散模型(video diffusion)进行了实用化实现,显著提高了处理效率,使得在较低硬件配置下生成更长、更高质量的AI视频成为可能。基于FramePack架构构建的一个130亿参数模型,仅需6GB显存即可生成长达60秒的视频片段。(IT之家)

图片

计划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前,OpenAI被曝曾向另一AI编程助手Cursor“示好”

据CNBC当地时间17日报道,在与AI编程初创公司Windsurf展开收购谈判之前,OpenAI曾考虑收购另一家初创公司:Cursor。知情人士告诉CNBC,去年OpenAI曾联系Cursor的销售商Anysphere,并在Cursor迎来新一轮热潮时再次接触了它。但谈判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IT之家)

OpenAI上线Flex处理模式:API费用减半,牺牲响应速度及稳定性


为了更积极地与谷歌等AI竞争对手展开竞争,OpenAI宣布推出“Flex处理模式”新的API服务——用户以接受响应速度变慢和“资源偶尔无法分配”为代价,换取更优惠的模型使用价格。OpenAI表示,Flex处理目前已对新近发布的o3和o4-mini推理模型开放测试,主要面向模型评估、数据扩充、异步处理等优先级较低的“非生产”任务。采用Flex处理,API费用将直接减半。以o3为例,Flex模式下的费用为每百万输入tokens收取5美元,每百万输出tokens收取20美元。作为参考,标准价格分别为10美元和40美元。对于o4-mini,Flex模式的费用则从每百万输入tokens收取1.10美元、每百万输出tokens收取4.40美元,降至每百万输入tokens收取0.55美元和每百万输出tokens收取2.20美元。(新浪财经)

xAI:Grok 3系列现已在其API上线

xAI在社交媒体表示,Grok 3家族现已加入该应用的API,并在用户喜欢的开发工具如 Vercel、Cursor、Windsurf 等中可用。Grok 3Mini 的性能远超推理模型,成本却降低了5倍,重新定义了经济高效的智能。xAI声称,Grok 3是全球最强大的非推理模型,在法律、金融和医疗保健等需要现实世界知识的任务中表现出色。(新浪科技)

图片

美光宣布重新划分四大业务部门,以利用AI推动的全面变革性增长

美光宣布,该企业决定基于细分市场对其业务部门 (BU) 进行全面重新划分,以利用由AI推动的从数据中心到边缘设备的全面变革性增长。美光将立即开始业务结构过渡,预计于今年下半年初完成。美光表示,随着高性能内存和存储在推动AI发展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此次业务部门重组将使美光能够通过更深入的客户参与来满足行业的动态需求,从而保持在每个细分市场的创新前沿。(IT之家)

微软发布可在CPU上运行的超高效AI模型BitNet

微软推出全球最大规模的1-bit AI模型BitNet b1.58 2B4T,拥有20亿参数,能在普通CPU如苹果M2上高效运行。模型以仅-1、0、1的极简权重实现高内存和计算效率,在多个推理任务中超越Meta、谷歌等同类模型,速度更快、资源占用更低。惟一限制是需依赖微软自研框架bitnet.cpp,兼容性仍受限。(财联社)

图片

二、AI投融资概览

根据睿兽分析监测数据,本周全球披露的AI融资事件10个, 与上周相同, 其中已披露融资金额的事件8个, 总融资规模为16.71亿元人民币, 平均融资金额为2.09亿元人民币。

图片

阶段分布

从本周全球已披露获投AI企业的阶段分布来看,早期8个、成长期0个、后期1个。

本周全球AI投融资事件阶段分布图

图片

地区分布

从本周国内披露获投AI企业的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湖南,其中浙江、广东均为披露2起,北京、上海、江苏、湖南均为披露1起。

本周国内AI投融资事件地区分布图

图片

三、本周国内AI融资/IPO事件

本周国内AI领域已披露融资总额为7.75亿元人民币。其中,家用机器人研发商云鲸智能,宣布完成1亿美元E轮融资。

云鲸创立于2016年,是一家立足家用机器人领域、致力于研发革命性科技产品的公司。云鲸横跨了SLAM、三维感知、AI物体识别、机器人结构技术、大数据应用等多个领域,目前已在多个方向取得突破,已累计申请了超1100篇技术专利。同时,云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经布局北美、欧洲、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区域,海外市场增速明显。

图片

四、本周海外AI融资事件

本周海外AI领域已披露融资总额为8.96亿元人民币。其中,AI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商ExaForce,宣布完成7500万美元A轮融资。

Exaforce开发了一种多模型人工智能,用于解决安全和运营方面的挑战。这种新方法将大型语言模型(llm)与语义和行为模型结合到人工智能引擎中,为SOC提供准确性、可重复性和生产力。

图片

注释说明:

[1] 本文中融资阶段提到的“早期”指种子轮、天使轮、A轮;“成长期”指B轮、C轮;“后期”指D轮、E轮及之后、Pre-IPO。

[2] 并购事件:境内并购指国内并购方并购国内企业;跨境并购包含国内企业对境外企业并购及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并购。

[3] 受限于技术与公开数据的水平,睿兽分析展示的研究报告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过往成绩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依据本文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信息发布方不承担任何法律、法规及相关责任。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