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创业邦(ID:ichuangyebang)
作者丨赵晓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作者拍摄
大巴车刚拐进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园区C区,就看到一排树立起来的“高德扫街榜发布会”蓝橙色条幅,那幢神秘的4号楼也同时出现在视野里。
这就是阿里巴巴对外宣称的“重磅发布会”。在阿里巴巴9月10日公司周年庆的这一天,高德团队宣布推出“高德扫街榜”。这个项目就在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园区C 区4号楼里开发出来的。
“项目在6月底立项,保密级别很高,20多个人从北京调集到杭州,在这栋楼封闭办公,外人进不来。”高德地图产品经理、高德扫街榜产品负责人李刚说。据阿里一位员工透露,这个项目在阿里是S级别。
“高德扫街榜”主要分为美食、酒店、景区三类,美食是最核心的内容板块,尤其以线下餐饮商家的榜单为主,此外还包括一些特色美食榜单,点开扫街榜,还能看到 “本地人爱去”“多次前往”“烟火小店” 等榜单。
“有点像谷歌地图的模式。”当创业邦把这个信息分享出去时,一位行业人士回复说。但在高德内部,这是个完全从零到一的产品。
在阿里周年庆当天发布的产品,人们普遍期待颇高,不少媒体以为“马云会出来演讲”,或者是一个特别重大的新产品,但没人相信是传言中的“高德相关”。
“一个扫街榜算得上是‘重磅新闻’吗?”创业邦在一个几人小群里看到这样的问题。有资深行业人士说,“单看这个项目确实算不上,如果放到阿里的即时零售生态里,就是足够关键的一步。”
一个闭关60多天的项目
“高德扫街榜”项目立项是在今年6月,有实际行动是在今年年初,甚至更早。
李刚说,去年下半年开始,高德内部团队就开始跟一些商家、用户交流,“那个时候,我们感觉市场上确实需要一款新的榜单类产品了。”
走访、调研过程中,李刚有两个印象很深刻的细节。不少用户会反馈,4.5分以上的高分餐厅,餐品甚至不如一家经营多年、3.5分的店。而一些夫妻老婆店在高成本运营,比如刷分、冲榜,面临不知道如何做营销的难题。李刚自己的体会是,在外旅游很难找到一个不踩坑的餐厅或者酒店。
“这里面有用户需求和痛点。”李刚说。
李刚在高德负责内容板块,他比较清楚一个产品的内容定位往往就是建立在用户需求上。今年5月底,李刚向管理层申报了上述想法,想做一个全新的涵盖榜单、评分、评价内容的综合产品。
高德有机会做一个真实可信的榜单—— 平台上每天1.7亿用户、数亿次导航,他们搜索、收藏、导航、点亮、打卡的动作,都在⾼德上发⽣。这些不是谁写的评价,而是真实发生过的抵达,是高德独有的消费者行为数据。
6月初,高德内部正式立项“高德扫街榜”项目,由高德CEO郭宁直接领导,郭宁是阿里老员工,此前在雅虎中国,阿里投资雅虎中国后加入阿里,负责B2B产品的搜索推荐技术,中间郭宁也曾出去创业,后又在 2019年回归阿里,加入高德。
郭宁从高德团队里抽出二十几个人,组成一个小团队,由李刚带队,从北京望京总部调到杭州阿里西溪园区C4楼,在此前之前,该楼一直未被启用过。“封闭做这件事,其他员工无法刷卡进入这栋楼。”李刚说。
李刚和团队要克服的两个大难关是,产品是完全从零到一,团队也没有经验;其次是时间的紧迫感,产品定在两个月后上线。在这期间,团队要完成商家的招募、榜单的分类、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评分体系。
成本、精力投入最多的一个板块,就是用户侧和商家侧的深度访谈、调研,从线下生态的运营、对当下行业和用户侧的判断,到营销手段。内部密集讨论的还有如何搭建榜单的AI底层模型,团队一度增加到100多人。
李刚说,团队内部分为红蓝队,目的是对榜单质量进行严格的校验,包括覆盖的品类、数据质量、相应的图像等等工作。
“最终呈现出来的,一定要是一份中国最全面、最真实的榜单。”李刚说,“要真的打到痛点、解决用户问题。”
还是先做好内容
目前,“高德扫街榜”的一切都基于内容展开。在李刚看来,这是做好榜单的关键。
经常使用高德地图的消费者会发现,高德早就不仅仅只是个地图了,它也有美食、酒店、景点、玩乐四个类别的必去榜,但只是一个单纯的榜单,不具备其他任何功能,这是高德团队在2020年孵化出的高德指南。
现在上线的“高德扫街榜”是一个包含了“榜单、评分、评价”三类子产品的产品集合,主要分为美食、酒店、景区三类,未来还可能推出溯溪、徒步、露营等细分排行榜。
“美食目前是最核心的内容板块。”李刚说。尤其以线下餐饮商家的榜单为主。品类上,目前扫接榜主要限制在中国老百姓习惯的食物品类,比如饺子、包子、生煎、面食类,暂不涵盖西式,日式食物品类。
此外,榜单还包括一些特色美食榜单,比如“本地人爱去”“多次前往”“烟火小店”等。“烟火小店”榜就刚好是针对那些非品牌连锁、中小规模的店铺,他们可能无心或无力做专业的线上运营,被流量困住,但本身又有很好的品质,拥有一批小范围的回头客。
影响扫街榜排名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导航到店的人数、复购率、专程前往、人群宽度。前两者很好理解,“消费者用脚投票”,这个词李刚在采访中反复提了很多次,“人数越多,店铺越火爆,回头客越多,说明这家店的口味和品质越好。”
“专程前往”代表一家餐厅的吸引力,这个无关距离,用户可能是跨越半个城市、坐很久的地铁、或者开车十几公里专程前往。这意味着扫街榜的用户不只是驾车出行,也有乘地铁、公交出行,或者很流行的骑行、步行,甚至从其他省份专程过来,用户是全国各地的。
区别于大众点评谁都能写的评价功能,高德的评价体系和信用挂钩,依然用0 - 5分来衡量一个商家的综合评分,但引入了芝麻信用体系,“用户导航到店后的评价、芝麻信用高的人评价权重都会更高。”李刚说。
评价体系也是开放的,逻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打分的依据会完全公开,包括用户的真实行为(导航数、搜索数等)、用户特征(导航里程、达人等级、回头客等)、评价特征(专业度、数量等)、用户评价(评价分)。其次是生态的开放,把榜单信息授权给合作伙伴,不限集团内外,比如,飞猪上的用户也可以在在扫街榜上选酒店、找景点等。
构成榜单的所有数据都来自于高德上的用户出行数据,这是全球第一个基于用户出行数据生成的榜单。再凭借通义大模型的AI算法,使得榜单更好的理解数据,内容也更科学、更具备参考价值。
李刚总结,高德扫街榜就是最真、最全、最开放的榜单。
淘宝之外
阿里最能拿出来打的产品
扫街榜的立项、发布的时间节点,都正好在阿里加大投入即时零售的阶段里,到店业务的投入,被认为是阿里在本地生活上的又一个大动作。两个业务同步独立运营、同步推进。
李刚在采访中也强调,扫街榜这个项目从立项到上线,都只在高德生态里做,并没有与饿了么、淘宝联动,但他感觉在高德内部这个产品非常重要。一位阿里员工对创业邦透露,在阿里内部,扫街榜是S级项目。
“从这个角度看,高德扫街榜的发布,确实算得上是阿里在今年的又一‘重磅新闻’。”一位行业人士说,淘宝闪购的到家、扫街榜的到店,二者之间未来也会有协同和联动。
淘宝闪购的到家已经带来显著效果。根据最新行业数据,8月8日立秋后,淘宝闪购订单量首次超过美团,到今年7月,淘宝当月日均活跃数超出拼多多5000万,双方拉开明显的差距。
蒋凡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说,从用户视角,淘宝闪购拉动淘宝8月日活跃用户数增长了20%。随着阿里的持续投入在下半年还会增长,这一比例还会增长。
阿里巴巴将AI和消费视为两大时代战略机遇。阿里先后在今年2月和7月宣布了对AI投入3800亿元、对即时零售投入500亿元。刚发力到店业务的扫街榜会成为阿里接下来重点投入的业务。烧钱是必然的,但也能最快带来效果。
高德有能力承担起阿里的到店业务。目前中国互联网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七亿的产品有六个:微信、抖音、淘宝、支付宝、快手,和高德地图。根据QuestMobile数据,到今年7月,高德地图日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1.7亿,是大众点评同期的近6倍。
在中国,每一个拥有如此大流量的平台,都不会愿意只停留在提供一项功能。俞永福说过,“地图是整个现实世界最好的载体”。
阿里在2014年收购高德,2015年俞永福接管高德的业务,中间有过一次调离。2021年,阿里把高德、本地生活和飞猪,组成生活服务板块,俞永福被重新召回,一直到2024年3月卸任。当年,郭宁接任高德的CEO。
这10年间,高德从一张地图逐渐成长为一种生活方式:导航之外,用户还可以在地图上寻找加油、充电站,寻找美食目的地和预订酒店门票。比如,现在导航去另外一个省市,途中会推荐经过的景点,用户可以临时改变计划去打卡一个新景点。回家路上,通过地图查找附近的加油、充电站,择优选择。
上线扫单榜之前,高德在过去两年对外宣布的最大动作是8月宣布全面AI化,同步也开拓海外业务,高德在7月宣布正式上线多语言地图,在原有语言基础上,新增多达14种语言,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每天在高德上发起的生活服务类目的地搜索量是1.2亿人次。这是高德做到店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未来能多大程度改变消费者使用习惯,还要看后续高德的引导和运营。在这个圈层内,高德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美团,其次是抖音,小红书也在切入这条赛道。据了解,高德扫街榜计划先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市。
可以明确的是,阿里在消费这个大战略上的目标是,要撬动一个十万亿以上的“新型服务业电商”市场,高德是淘宝之外最能拿出来打的产品。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