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自动驾驶行业的落地进展加快,正在倒逼智慧交通的基础设施升级。今年,国内的Robo Taxi公司相继成立,意味着单车智能已经逐渐达到成熟阶段。下一步,巨头们将目光聚焦在“车路协同”、“城市大脑”,通过将车辆和城市道路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决策,实现高效的智能交通网络。
钛星科技成立于2015年,聚焦于“AI+交通”的技术研发和建设运营,致力于成为集交通智能化设计、智能软件研发、全景方案建设、交通为一体的智能交通服务商,也是该领域国内少有的创业公司。
第三代智能交通
钛星科技将智能交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智能交通是刚刚达到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平台,辅助交通日常管理、应急管理等;第二阶段是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使智能交通管理手段多元化、系统化,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交通管理,发挥辅助作用,也是当下的智能交通发展阶段。
钛星科技的目标是打造第三代智慧交通,即融合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通信等新技术与已有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泛在性的人工智能,同时建立系统平台间协同、系统与路测设备协同、车与路协同的全面协同。
钛星科技的核心优势在于“智能调度”。通过“钛星智能控制机”作为交通大脑角色,在城市部署智能信号机、智能红绿灯,以及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等设备,在车辆段部署车载人机交互终端、5G-V2X车载终端,实现“车路协同”,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营效率。
钛星科技创始人兼CEO鲁飞
钛星科技创始人兼CEO鲁飞告诉创业邦,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未来交通大脑的作用将会进一步放大。交通大脑的作用从一开始向车辆提供基本的路面信息,到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帮助驾驶员辅助决策,未来,更多的决策将由交通大脑决定,比如车速、交叉路口的行使顺序等等。通过数据的实时智能分析,规划最高效的交通运营方案,解决国内交通的安全、效率、环保问题。
“民生工程”
针对城市交通领域的痛点及主要需求,钛星科技通过打包场景的方式输出解决方案。
当下钛星科技主要提供10种解决方案,包括:协作式智能红绿灯、自适应智能车道灯、自主式智能可变车道、自学习智能动态限速、全域感知智慧高速、自调度智能停车场、智能分时路面停车带、5G智能公交优先、自动驾驶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交通大脑指挥中心平台。
钛星科技的主要客户是政府、车企。鲁飞将其形容为“民生工程”,帮助政府解决城市运营问题。比如分时路面停车带,通过5G通信、人工智能算法、视频智能识别实现路侧分时停车,解决一直令交管理部门头疼的路面停车问题。
鲁飞告诉创业邦,钛星通过路面切入智能交通的模式有点类似于阿里,但又和阿里不同。“阿里的主要目标是推进城市大脑,进一步放大自身的能力,也很少涉及到硬件方面,而钛星的大脑不在云端,城市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大脑”。
目前,钛星科技已经和重庆九龙坡区达成了合作,帮助政府建设“车路协同系统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车路协同技术在安全、效率、信息服务、自动驾驶监管等100多项应用场景。
构建完成基本的车路协同网络后,将通过大数据打造交通大脑,建设新一代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出行服务体系、物流运输调度体系、车后服务体系,打造智慧城市。鲁飞表示,钛星科技的盈利模式在于长期的交通运营,明年计划完成重庆项目的部署,并再度签约30个城市。
团队方面,钛星科技创始人兼CEO鲁飞曾担任中交兴路运营负责人,主导推动过交通部、总装备部的“北斗示范工程”与政府、车厂、石油能源、物流等多个领域合作;联合创始人崔磊曾担任中交兴路产研负责人、千方集团产品负责人,并担任过多个国家863重大课题技术负责人。
目前,钛星科技已经完成天使轮融资,正在进行Pre-A轮融资。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