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小龙哥创业笔记,作者常兴龙,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与几个友人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叫做如何率众前行。我们在这个话题中,谈到了工作中经常见到的一些人,讲述他们为什么有些人越做越好,有些人就越做越不行。从这些行为中,能不能得到一些结论,叫‘如何率众前行’。
由于讲得都是公司中真实案例,我不好书写,但仍可以以历史为镜,谈一些看法。
1、统战和扩大有生力量
在别人都在悲观的局势下,能分析出敌人破绽并利用和扩大自我有生力量,这一点是率众前行的第一要素,并且只有少数人能做到。我们以伟人chair mao为例,他在1930年给林写的一封信中指出:
中央此信(去年二月七日)对客观形势和主观力量的估量,都太悲观了。国民党三次‘进剿’井冈山,表示了反革命的最高潮。然至此为止,往后便是反革命潮流逐渐低落,革命潮流逐渐升涨。党的战斗力组织力虽然弱到如中央所云,但在反革命潮流逐渐低落的形势之下,恢复一定很快,党内干部分子的消极态度也会迅速消灭。群众是一定归向我们的。屠杀主义固然是为渊驱鱼,改良主义也再不能号召群众了。群众对国民党的幻想一定很快地消灭。在将来的形势之下,什么党派都是不能和共产党争群众的。
这封信是在反围剿危及井岗山,很多人提出“红旗还能扛多久”的悲观主义氛围下写出的,可以看到,他不仅分析出了这个就是此消彼长的转折点,更分析出了这个转折点的必然关键点-群众。
当然,我们不能期盼每人都那么伟大,但至少可以做到临危不惧,在劣势下能冷静分析敌人的不足和自身的有机力量,并且找到这个力量的关键,chair mao的一生都在做诸如此类的事情,这也是他能和很多“对手”PK能胜出的主要原因,比如,在早年和张国焘的博弈中就体现得很多,张国焘人帅马壮,曾与chair mao有著名的南下北上之争,然其往往是在形势好一些就军事冒险主义,乐观得不行,不好时候就犯悲观主义,甚至后来还犯了逃跑主义。1938年4月初,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中国国民党;4月18日被开除党籍。不久加入军统从事反共特务活动,上演了一幕“中共创始人反对中共”的闹剧。要知道,就在这11年后,新中国就建立了,作为1920年参与创建党人员,不得不令人扼腕。
很多时候,创业也是一样,走低到底时,能看得更清楚事情的本质规律,不要慌。
2、学会和运用负向力量
中国有很多古话就是说的这个意思,“无规矩, 不成方圆”,特别是在一个大型的组织中,如果只会用自驱和鼓励的力量,会发现很快会在组织中形成二八局面,继而有分配不均,大锅饭主义,浪费很多的有生力量。
历史上把负向力量运用的最好的是秦始皇,秦始皇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后回到秦国。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的嬴政在故都雍城举行成人加冕仪式,并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亲理朝政”。 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他的一生都在理解和运用负向的力量,从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建立了很多功勋。以至于到最后也走火入魔,开始“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把对敌策略,运用到了自身机体上。
一个组织只是要想在一个小范围上做强,而不求规模,运用正向力量就足够了,但如果想做大且做强,心存善念,处处施恩,可能是害了更多的人,走向壮大的历史进程中,负向力量则是必须要研究的。
3、把握关键,不与源力相争,“平衡、无为”
那么,正向和负向力量如何取舍,这个就是一个度的问题,我看了很多的人物传记,这一点与不同的领导人的不同性格极其相关,并没有统一理论可言。但值得指出的是这个度的根本是掌握平衡与无为,但它也有客观的一个统一原则,就是无论如何的平衡和无为,指的都不是不干活儿,而是不与有生力量相争。
这是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其本意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历史上有很多盛世,都是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做出来的。
所以,如何率众前行这个话题,如果结合古今的历史学说,就是这三个点,正向力量鼓励精英突破,负向力量增强做大组织,并这两个上面一定要‘有为’,而且要‘大有所为’,继而仔细分析力量所在的源泉,看清楚谁是生力军,任何有伤生力军的东西都‘无为而治’。
大道至简,坚持这三点,再加上些时间,可以大治也。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