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电商撬动大健康蓝海,京东健康变局中占先机

关注

来源:健康界

作者:申佳

医药电商仅是版图一角,京东健康当前要把近4亿用户的健康管理做起来。

北京市民王女士的母亲是高血压慢病患者。春节前母亲去往杭州舅舅家过年,后因疫情未能按照原计划返京,但母亲没有带够足够的高血压处方药物。

王女士为此曾想了不少办法。但在2月下旬,问题迎刃而解。2月26日,中国新闻周刊发布微博称,从今天起3亿慢病患者可上网购买处方药。同期,医院延长了处方时效。王女士上传了母亲的纸质处方图片,在京东大药房下单,顺利把药品送到了母亲手中。

据米内网数据,2019年我国零售药品市场销售额实现17955亿元,同比增长4.8%。从实现药品销售的不同终端的销售额分布来看,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2019年占比为23.4%,总额为4196亿元,其中实体药店4057亿,而网上药店市场仅占138亿。但另一方面,在零售药店终端增长总体放缓,增长为7.5%的状况下,网上药品零售同比增长40%。

这一年增速与上一年度41%的增速基本持平,年度网上药店市场总额毫无悬念地超过百亿(上一年度为99亿)。“线上药品零售市场已进入高速增长期”米内网总经理张步泳表示。

与此对应的是,处方外流的线上渠道尚有巨大增长空间。目前医药市场的上万亿元药品销售额,其中85%来自处方药,而这些处方药销售的主要渠道还是医院和线下药店。

疫情为处方外流进一步打开了新局面。但一位资深药品零售商也表示,这一红利不会在医药电商企业中“平均分配”,反而可能会进一步拉大梯队差距。

疫情大考已过,未来可期

“过去5年,药品零售从每年120亿次的到店购买下降到现在的100亿次,相差的20亿次,很大一部分就转移到医药电商上。”张步泳表示。

尤其在疫情之下,医药电商更获得难得的发展机会。非常时刻,过往难以突破的行业性阻力迎刃而解,汹涌的机会扑面而来。机会同时也意味着考验,供应链组织能力是否匹配?自由互联网医院建设布局是否足够强壮?资源协调整合能力如何?内部协调管理能力如何?乃至技术和平台是否禁得起流量大考?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健康CEO辛利军说,他给京东健康的疫情表现打7.5分。

利用自身的电商优势和药品供应链上的优势,京东健康开设慢病专区、买药不出门、疗程补贴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居家购药提供便利,在疫情期间整合资源,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线上续方购药通道。同期,京东健康的免费在线问诊平台在京东APP首页获得顶级流量入口的支持,平台内有免费问诊、用药解读、疫情助理、药急送等多方位的服务。

在疫情中表现亮眼,即使电商中最直观和难解的供应链问题,京东健康也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与京东这样很早就重视供应链建设的电商公司相比,不少电商公司物流基本靠外部顺丰之类的快递公司,仓库布点不尽合理,仓库内管理不够专业。大多数电商公司的精力都花在了营销获客与转化上,疫情一来,在供应链上的薄弱暴露无遗。

这是京东布局十余年的自建物流造就的护城河。据辛利军介绍,京东在全国建有七大区域核心仓,并在50多个城市建设有城市仓,消费者下单后能够从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直发。此外依托京东的物流大数据能力,京东通过对仓配数据、商品布局、补货调拨、库存仿真以及分析诊断等方面能进行专业库存分析,降低库存周转率和运营成本。

当然,供应链问题不仅有仓储问题与物流问题,如何与上游厂家、经销商建立紧密连接,保障突发情况下药品的有效供应也是电商公司需要强化提升的地方。

辛利军承认尚有改进空间,“之所以给团队打7.5分,是尽管工作态度很好,但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有些品类的前期储备可以做得更充足、或者团队协同效率可以更高等等。

何为真正闭环?

疫情快速养成了用户网上问诊和购药的习惯,已成行业共识的是,单纯的医药电商商业模式已不能再满足市场的需求。从消费者端来说,电商如果仅仅提供购药服务,是不能解决一些常见疾病问题的,吸引力会下降很多。

“从长远来看,互联网医院或者延展开说互联网医疗是医药电商公司必然要涉及的领域,从短期来看互联网医院也是解决电商销售处方药的合法途径。 ”医药行业观察人士王浩认为。

这一路径一直不乏尝试者。一些医药销售公司早就试图从药入手,从产业链的下端逆流而上搭建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场景,打造“医患药”闭环,最终落点还是药品销售。

互联网医院曾被希冀成为撬动处方药销售便捷的路径。2016年,贵州将互联网医院作为远程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试运行,并将远程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随后,十余家互联网医疗公司在贵州聚齐,并将贵州199家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层层覆盖,抢夺病人、挖角医生之战日趋白热化。

但事与愿违,互联网医院能够带来的处方量,还不足以带动市场。“互联网医院流出的处方占比很小,是芝麻,还是实体医院的处方量比较大。”某医药电商处方药销售负责人表示,对于医药电商而言,互联网医院的贡献并不明显。

无论电商平台如何“曲线售药”,其影响仍然微弱,面对药企时也并不具备话语权。“规模太小。”上述医药电商处方药销售负责人表示,只要实体医院处方外流的环节没有真正打通,电商平台永远都是医药市场的“边角料”。

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攻坚深水区,废除“以药养医”、“医药分家”等机制成为考核的核心和刚性指标,处方外流落地之时,药+医的闭环才显现出了意义。

随着“互联网+”医保新政出台,处方外流已经有望实现“梦想照进现实”,从理论阶段、设计阶段进入试点阶段、推广阶段。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互联网医疗机构复诊可依规进行医保报销。

该项政策的推出,意味着处方外流道路上的医保支付得以打通,是对互联网诊疗在疫情期间有效缓解线下就诊压力、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的认可和支持。

处方外流时代到来,入局者众多,而提前布局者已占据先机。

2019年5月,作为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经营大健康相关业务的子集团,京东健康正式独立运营。目前京东健康基于医药健康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慧解决方案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已经初步实现了对药品全产业链、医疗全流程、健康全场景、用户全生命周期的覆盖,构建了业内布局最广、最完整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

辛利军意味深长的说,我们的模式不是一般创业公司可以模仿的,京东创业至今17年的功底都在这里。他表示,京东健康医药零售业务版块已经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医药零售渠道。京东健康的药品零售包括自营、POP、O2O等全部模式;同时,京东健康还有为单体零售药房和个人诊所提供药品B2B交易的第三方平台——“京东药京采”,为下游客户提供药品供应链服务之余,也提供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基于企业财务的信息系统)和营销等服务,这些业务也能够助其完善在医药电商领域的布局。

医药电商的未来是健康管理

2009年新医改文件发布时,明确2020年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2016年国家出台健康中国纲要,在2019年出台健康中国的行动布局,以治病为中心,向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得到明确,同时制定了15个重大的专项举动。

“2020年除了围绕以上两个历史性的节点展开,还有原来没有预料到的新冠疫情。”在E药经理人研究院黄东临看来,这一系列的事件的胶着,将最终构建医药行业在2020年所面临的各种政策和业态变化。

根本而言,围绕着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对于整个医药产业链,尤其是药品终端而言,始终要围绕着“考虑药品怎样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所用”黄东临认为,药店的品类线将会前移,不仅仅是患者购药的场所,也将是健康人群进行健康管理的端口之一。

张步泳则进一步明确,“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药店实际上是一个离老百姓最近的健康管理机构,而线上则更有着无可比拟的便捷性和及时性。”张步泳认为,很多的健康类产品,在未来五年会占领药店市场。“医药电商不仅需要流量,更需要服务。”

辛利军表示早已关注到这一趋势,对健康中国2030的落地政策,印象最深的就是四个病种的管理。有些领域京东健康已经深入进去,比如糖尿病管理。正如日前,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很多慢性病,比如高血压,你早期把它控制住,就不会发展为脑出血、脑梗塞。糖尿病也是如此。

除了药品零售实务,京东健康连接至医疗服务的转化早已布局。“京东健康目前合作的医生已经超过3万,其中绝大部分是三甲医院的医生。”辛利军表示。

当前京东健康最成熟的业务板块是医药电商。“同时我们在整个智慧医疗、互联网医疗的业务还在不断拓展,更多资源会投入到新领域中。”基于全模式、全品类、全场景零售体系的布局,京东健康将会打通全产业链,融合各方医疗资源,为用户提供贯穿生命全周期、覆盖健康全场景的产品及服务。

辛利军表示,基于由京东积累的用户信任,先把用户跟京东健康的联系变成高频,让用户对京东的健康服务有认知,产生信任,进而依赖;同时进一步提供全流程服务,不管是供应链的药品服务,还是对慢病的长期管理。

辛利军表示,医药电商仅仅是版图一角,而京东健康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近4亿京东用户的健康管理做起来。目前京东健康现在每天的问诊量有超过10万,京东健康现在在线问诊平台执业医生,有62%来自三甲医院,80%以上是主治及以上级别。“我们接下来还有很多的事要做,疫情结束后要更好地服务全中国的用户。”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