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央视点名批评的拜腾,富士康花2亿美金救它,值吗?| 撩车

关注
“We are back!”——1月4日,拜腾联席CEO丁清芬在朋友这样写道。

编者按: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报道,作者王笑渔,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We are back!”——1月4日,拜腾联席CEO丁清芬在朋友这样写道。

2021年开工第一天,拜腾汽车宣布与著名苹果代工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意味着,在富士康的帮助下,拜腾将重新回到新能源汽车的赛道。

图片

拜腾联席CEO丁清芬

回顾2020年,这家被央视点名“烧光84亿未量产”的造车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轰然倒下。而作为这家公司的“第三任CEO”,丁清芬从此前的首席事务官管,升职为拜腾联席CEO,负责项目的重启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拜腾最早就是脱胎于富士康与腾讯联手的造车项目,但正是特斯拉一往无前、蔚来小鹏理想威马奋起直追之际,股东背景强大的拜腾却突然“猝死”。选择在苹果造车热度正高之时“复活拜腾”,富士康的操作耐人寻味。

01 从风光到落幕 拜腾最缺的就是钱

过去这一年,拜腾始终是缺钱的状态。

“到现在仍有3个月工资没发”,近日一位前拜腾员工向创业邦表示,从公司停滞以后,一直向在职员工发着低保,每个月1至2千元。而拖欠的工资至今仍未发放,“离职的同事都陆续都收到了,所以我也不太担心,给还是会给的。”

图片

时间回到2020年4月,拜腾汽车被曝出美国研发中心临时裁员、高管降薪80%以及中国区员工延迟发放工资等消息。根据当时内部员工爆料,拜腾拖欠包括总监级在内的员工近4个月薪资,涉及人员超过1000人。

对于拖欠薪资问题,拜腾汽车回应称,管理层和股东正在积极应对,争取尽快妥善解决。彼时,拜腾透露公司仍处于C轮融资阶段,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融资计划也有所延迟。正是融资问题,压垮了这家明星创业公司。

拜腾汽车经历四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80亿元,背后投资方不乏腾讯、富士康、苏宁、一汽集团、宁德时代等圈内知名企业。

图片

当初,能吸引如此强大的投资人入场,与创始团队的背景密不可分。

前一任CEO叫戴雷(Daniel Kirchert),老家在宝马的总部所在地慕尼黑。德国人的他一口流利的中文,也帮助他成为中国豪华汽车领域经验最为丰富的高管之一,曾担任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华晨宝马营销高级副总裁。

第一任CEO叫毕福康(Carsten Breitfeld),曾在宝马工作20年,担任集团副总裁。他曾在短短38个月内便成功推出了i8车型,被称之为“宝马i8之父”。

毕福康 (左)和戴雷(右)

按照戴雷此前在专访中所描述的,拜腾的路线是——全球企业,中国制造,出口全球。“如果人家真的把我们当作BBA的另外一种选择,那我们必须是全球化的品牌,所以我们第一次是在拉斯维加斯发布,第二次是在法兰克福,当然在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戴雷告诉创业邦。

既然走全球化,那第一要素就是人。有前车之鉴的蔚来,在2019年亏损超过114亿元,彼时蔚来北美分部从高峰期的700多人到基本放弃,而后北美CEO离职,蔚来终于是收回了盲目的全球化布局。

“拜腾最多的时候有近2000名员工,其中有60%的员工是外国人,只有40%是中国人。”

上述员工向创业邦表示,初创团队和公司定位确实是走的国际化路线,所以拜腾早期在美国和德国分公司的员工,都投入大量资金招揽人才。这也不难理解去年有媒体报道,“2018年,拜腾300余人规模的北美办公室仅零食采购费就用掉了700多万美元,相当于平均每人一年吃掉了近2万美元的零食。”

2019年是拜腾的转折年,前拜腾创始人&CEO毕福康高调宣布跳槽到另一家新造车势力艾康尼克。当时路透援报道称,毕福康之所以离开,是因为公司面临资金难以支撑其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计划等问题,这导致公司内部关系紧张。

身为联合创始人的戴雷,接过CEO一职。“在戴雷上来之后,公司高管层一直说要把重心往中国迁,都交给段总(此前担任拜腾汽车中国研发副总裁的段连祥)。”实际上,这个时候拜腾的资金问题已经凸显。

图片

拜腾M-Byte实拍(拍摄:王笑渔)

拜腾曾经为了得到生产资质,以1元的价格收购一汽夏利全资子公司天津一汽华利汽车100%股权,作为交换条件,拜腾汽车需要承担一汽华利8亿元的债务。直到去年6月,一汽华利仍有4.7亿欠款未收回。

在1月4日,官方新闻稿中,富士康仅提到“将提供先进制造技术、运营管理经验和产业链资源,全方位支持拜腾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制造。”但关于钱的事,双方避而不谈。此前据彭博社报道称,富士康将对拜腾汽车注资约2亿美元。

02 富士康二进宫看上了拜腾什么?

以代工苹果手机著称的富士康,不止一次想亲自下场造车。

2015年3月,富士康联手腾讯、和谐汽车大举杀入“互联网造车”,一个是制造业巨头、一个是互联网巨头,一个是经销商巨头,三方成立新公司和谐富腾。后来,这个“铁三角”投资组建了两家公司,一个是爱驰汽车,另一家是拜腾汽车。

三方的合作并未走向长久,两个新造车品牌最终也各奔东西。

图片

冯长革、郭台铭、马化腾(从左至右)

在更早之前,富士康就曾收购了台湾安泰电业,进行汽车锂电池动力系统的研发制造。2010年,富士康成为特斯拉中控屏触摸屏面板等零部件供应商;随后的几年富士康与奔驰、宝马等跨国车企都展开了电子零部件相关的合作。

2016年,富士康向滴滴出行投资1.199亿美元。2017年,富士康向宁德时代投资10亿人民币。2018年,富士康领投小鹏汽车的B轮融资。截止1月7日下午,宁德时代市值突破9620亿元,小鹏汽车市值达到2040亿元,滴滴出行近日也传出赴港IPO。可见,富士康这几年的投资眼光之精准。

终于,投资布局已经满足不了富士康的野心了。

2020年10月,第一届鸿海科技日上,富士康宣布将在2024年推出“MIH EV电动车平台”,再次以不同的身份进军电动汽车领域。同日,鸿海集团宣布推出首个电动汽车底盘和首个软件平台,旨在帮助电动汽车制造商更快地交付量产车型。

当时,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2025年至2027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000万辆,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抢占10%的市场份额,也就是300万辆。

要知道,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在2020年也才完成交付近50万辆新车。富士康喊出300万辆的目标,口气并不小。

拜腾南京工厂

富士康在手机行业里,是以苹果代工厂的身份闻名于世的,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代工模式”依旧奏效。

前有江淮汽车代工蔚来,后有东风悦达起亚代工高合汽车。在“代工造车”一事上,争议的本身不是来自于这种合作关系,而是在于代工方的资历和品牌力。坐拥苹果代工厂身份的富士康,比传统主机厂代工更有优势。

对富士康来说,此次与拜腾的合作必然看重了它身上独有的价值。

其一,是难得的新能源资质。

2020年5月,在工信部发布的第333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天津一汽华利汽车有限公司已经正式申报企业名称变更项目,变更后企业新名称为南京知行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拜腾汽车母公司)。这意味着,拜腾汽车正式获得生产资质。

如果要申请资质,除了要在2年内建设工厂3年内开始销售车辆获得发改委的许可外,还需要满足工信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获得工信部的认可。

因此,从造车新势力涌现至今只有少数车企通过申请获得该资质,而很多造车新势力为了不处处受制于人则选择曲线救国,通过收购手段获得汽车生产资质。威马曾花超11亿元购买资质、理想6.5亿元从力帆手里买来这张“准生证”。而蔚来的产品,到目前为止仍贴有代工厂江淮汽车的尾标。

图片

其二是现成的自建工厂。

拜腾位于南京中德产业园的拜腾智能制造基地在2019年底就已经准备就绪了,当时工厂已经进入试装阶段。除了传统的五大工艺车间之外,这里还有研发、测试中心。富士康的进场,几乎等于“拎包入住”。

2019年10月,创业邦有幸受邀参观了这座工厂,并在顶部造型为拜腾LOGO的大楼中,专访了时任CEO戴雷。当时他对拜腾的量产一直抱有乐观态度:“一个好的车,不单单是开发出来,设计出来的,也是制造出来的,这是密切连接的。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自己建工厂,把流程、供应链、品质一步一步提升。”

恰巧,后面涉及工厂制造的事都是富士康的强项。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则自信的表示:“与拜腾合作是我们布局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一环,我们将竭力帮助拜腾M-Byte早日量产,登上世界电动车的舞台。”

图片

前拜腾CEO戴雷

其三是现成的产品。

拜腾首款产品M-Byte,最大的亮点无疑是车内那块48英寸的共享全面屏。戴雷还向创业邦透露,这块48英寸的曲面屏,是耗时两年多时间与京东方合作打造成车规标准。并且,方向盘及驾驶员触控屏也花了两年多时间开发。在量产版的车型上,还增加了前排中间位置的副驾驶触控屏。

光是人机方式,拜腾就做了五种:触控、语音、手势、人脸识别、实体按键。按照拜腾自己的话说就是,你可以不用,但我必须要有。

拜腾的手势交互

“我们要做一个全新的产品,要变成一个智能终端和智能化平台,融合传统汽车和高科技的理念,更是像iPhone的概念。”

戴雷认为,拜腾创造了车内全新的数字化体验,是现阶段传统车企乃至特斯拉都望之莫及的。“iPhone之所以这么成功,不是它很方便,而是给你增加了很多价值。通过用拜腾之后的体验,可以真正地享受新的东西,让你感觉到你不要再回去了,这是很重要的。”

即便拜腾复活成功,能否在拥挤的赛道中赢得一席之地,目前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在与拜腾的合作中,富士康可以积累新能源汽车的制造经验,而且它在传统IT产品代工的客户中,苹果和亚马逊已经有造车的动作传出。不仅是智能手机的代工厂,更是智能汽车的制造商,这或许才是富士康的最终目标。

写在最后

2021年1月3日,拜腾联席CEO丁清芬在朋友圈写道:“新的一年,保持'‘农夫精神’。认真埋首耕种,好好对待自己的那亩心田。”

回头看过去这一年多时间,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突变,一边火热——特斯拉突破7000亿美元市值,宁德时代接近万亿元市值;一边冰冻——赛麟汽车、博郡汽车相继宣布“死亡”,众泰、力帆也接连“破产”。

拜腾的现状,无异于刚从深海里游上来,海面却已经熊熊烈火。

时间拉回到2019年底,丁清芬在拜腾工厂试生产启动时,自信的说道:“不管如何,拜腾一定会死磕到底。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