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下一个10年,我们需要哪些认知?

关注
“今天的学生要想在2030年和2040年的世界有所成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编者按:本文来自笔记侠,本文为中信出版社《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读书笔记,著比尔·盖茨,翻译陈召强,作者浮灯,责任编辑初一,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一、面对下一个10年,我们需要什么认知?

2019年,比尔·盖茨在其位于西雅图的高中母校面对学生、家长和校友进行了演讲。

他提出一个问题:“今天的学生要想在2030年和2040年的世界有所成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一些纬度:

第一,在环境变量里寻找机会。

也就是说,你能不能看到从当下,一直到2030或2040年的社会进程中,存在哪些趋势。

并且,在这些趋势中,找到自己能够参与进去,甚至能够推动进程的节点。

第二,回到本质去思考。

历史发展的进程,本质上都是关于人本身。

人的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影响的人越多,价值越大。

第三,思维要不断进化。

行动是思维的外化。

产品可以赢一代两代,如果没有思考优势,还是会从不断的迭代中败下阵来。

最典型的是微信,从最初杀出重围,到连续10年的不断更新,其中不乏阿里、网易等多路高手的挑战,但微信理都没理,对手就自己消失了。

真正使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成功的产品,还是产品经理张小龙的认知。

当然,回到比尔·盖茨的问题——在20年后,或者30年后,人类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关键技能或者认知?

二、什么问题最刻不容缓?

这个问题其实见仁见智。

去年采访吴军,我问了一个很常规的问题:您怎么看待摩尔定律将走到极限这件事?

吴军回答:与其关心摩尔定律走向极限,不如关注气候变化。

论起刻不容缓的程度,气候变化可能更甚于摩尔定律。

概括来说,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富裕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要负最主要的责任。极端贫困人口所负的责任最小,但受到的冲击最大。

比尔·盖茨在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强调:

这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世界上的贫困人口,基本没有做什么导致气候变化的事情,但承受的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最大。

但气候变化长期以来是个边缘话题,原因有几个。

第一气候问题过于宏大

气候变化是个全球问题,一个平均数会掩盖很多重要变化。

比如我们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摄氏度。

大家可能不觉得多么严重。毕竟北京每天温差都在10度以上。

但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摄氏度,意味着局部地区升温更多,极端气候会加剧。

旱灾和洪灾会越来越频繁,农作物绝收情况会增加。在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数千万亩农田将处于严重干旱状态。害虫将会泛滥成灾。

所以,气候变化是个太过宏观的问题,平均数很难说明问题。

第二关于气候变化很多时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问题

森林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但很多国家在砍树方面不遗余力。

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比尔·盖茨列出数据:

自1990年以来,巴西热带雨林面积减少10%,主要原因是清理场地,建立牧场。

自1990年以来,尼日利亚森林至少减少60%,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炭出口国。

在非洲,毁林是为了种植农作物,也是为了获取燃料。

在印尼,砍树是为了种棕榈。

所以,从根本上看,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

人们砍伐森林并不是因为人们是邪恶的,而是只有当伐木的动机比保留树木的动机更强烈时,人们才会去砍树。

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政治和经济上的解决方案。

第三需要很多技术创新

我们一直以为电力是排放大户,但是电力生产和储存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在总排放量中占比27%。

交通运输,排放占比16%。

农业和畜牧业反而占了19%。

最多的是生产和制造领域(水泥、钢、塑料),排放占比31%。

取暖和制冷(供暖体系,冷却系统,制冷系统),占比7%。

就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言,一个肯尼亚人仅相当于一个美国人的1/56。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做的事情会导致更多温室气体排放。

比尔·盖茨认为:

我们不能因为富裕国家过去现在一直排放过多就要求贫困群体减少用电或者制冷

试图阻断处于经济阶梯底层的人的上升通道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我们是问题的主要制造者,我们也能看到,这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机遇。

那些建立起伟大的零碳企业和零碳产业的国家无疑将在未来几十年引领全球经济

无论谁,能够率先证明一些突破性技术,以一种可负担的价格推广到全球,他会在新兴经济体中找到很多有需求的客户。

三、气候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经济问题

政治学者刘瑜认为:“在气候问题上,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是否在提前享受,只是推迟了付出代价的时间而已。”

当人们不要自律而只渴望自由的时候,被科技工具加持的自由,会把各种人性缺点放出闸门,吞噬一切。

这是工业文明带给我们的启示。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气候变化”这个概念才首次被引入国家层面的讨论。

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是,扩大化石燃料的使用。

化石燃料的价格,并没有反映出它们所造成的环境损害,这使它们看起来经济实惠。

任何危机,都需要有经济效益的解决措施。

比如,美国电力公司越来越多地使用天然气,因为新的钻探技术大大降低了天然气的开发成本。

这是一个经济问题。

在电力、交通、生产制造等领域,规模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市场正等待人们去发明低成本、低排放的水泥或钢,或者净零排放的液体燃料。

机遇如此巨大,值得我们去努力,并走到社会前列。

总会有人发明这些技术,无非是有谁率先发明,以及什么时候发明。

1.未来10在清洁能源和气候相关的研发投入将大幅增加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对研发活动进行直接公共投资。

比尔·盖茨认为,我们目前在这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

整体来看,各国政府每年在清洁能源上的研发投入约为220亿美元。在研发预算上,还需要再增加4倍。

同时,在2015年12月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现场,自10个国家的超过25个投资者组成的“突破能源联盟”宣布成立,承诺将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新研究开发计划。

比尔·盖茨说,在能源领域取得突破可能需要花费几十年,还要承担高风险。他和朋友们愿意为此站出来,拿出了数十亿美元投资最有潜力的创新技术。

在此期间,政府将和产业通力合作,为创新项目招揽专业人才,共同克服障碍,缩短创新周期。

2.具体措施

第一,交通领域,逐步淘汰燃油车。

最先看交通,是因为现在各国都出台了未来几十年淘汰燃油车(主要是乘用车)的目标。

其实,在交通方面,最好的办法是减少交通活动。

比如,少开车,减少飞行次数,减少海运。

还可以鼓励更多的出行替代方式,包括步行、骑行和拼车。

有些城市正通过“智慧城市计划”,推行低碳出行。

从燃油车转向电动车,成为出行行业的大趋势。

第二,电力领域,对脱碳至关重要。

随着汽车动力电气化,还有其他碳密集型流程的电气化改造,到2050年,世界电力供应可能需要增加一倍到两倍。

所以我们对清洁能源需求更加迫切。

太阳能,风能的成本都在降低,还远远不够。

在探索中的还包括核电厂、离岸风电,地热等发电方式,以及研发可以为一座城市储存足够电能的经济适用型电池,也就是电网级电池。

甚至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电,也就是改变日常生活的用电方式。

比如,某天你回家就给电动车插上充电线,但要到凌晨4点才会自动充电。

无论如何,一个切实可行的新电网开发计划,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尔·盖茨认为:如果有精灵给我一个许愿的机会,让我针对影响气候变化的某种活动选一项突破性技术,那么我会选择电力领域。对实体经济的其他部分来说,电力在脱碳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人造肉将改造畜牧业。

很难想象,全球因为肉牛和奶牛的养殖规模,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是20亿吨,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4%。

这也让植物基人造肉走进人们视野,也就是以各种方式加工的、以仿肉类味道为目的的植物产品。

市面上所有的替代品都更利于环境保护,而且牛肉糜替代品的价格是真正牛肉糜的86%。

当然,现在人造肉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价格,而是味道。

真正让人造肉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可能还需要下一个10年。

3.碳中和是一场能源革命

还有很多亟待突破的技术领域,我们附在文末,不一一列举。

最近,大家也在热烈讨论“碳中和”这件事。

碳中和是能源和环保问题,也是一场能源革命。但它的真实价值远不止于此。

今天,中国的煤消耗在国内能源消耗中占比60%以上,如果能把煤消耗的占比降到6%左右,背后是技术革命,根本上,是一种发展方式和发展范式的改变。

清华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我们会由此告别传统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以石化燃料为主的工业发展路径,开始走一个绿色为主的发展轨道,这是前所未有的。

欧洲走向碳中和的时候,人均GDP很高,服务业占比很高,增长速度不高,2%左右。所以在低增长、高服务业的情况下,它的碳排放峰值已过,开始往下走。它的转变空间比较大。

我们面临的是,一方面要增长,增长就要消耗能源,一方面要减少排放,只有40年时间去转化发展模式,而且转换的规模很大。

这是一个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会根本上重塑整个制造业,也会在改变我们的经济基础和生活产生。”

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技术路径是不明确的。

大概来看,陆上风电、太阳能和电动车目前都处在规模化的阶段。

在生产、制造、种植和养殖等领域的探索,也在不断推进。

其实,只有在技术成本已经降到足够低,供应链和商业模式已经非常完善,而且消费者已经表现出购买意愿的时候,才能达到这个阶段。

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

四、总结

比尔·盖茨的新书《气候变化与人类未来》完成于2020年11月。

面对新冠肆虐的2020年,他担心:“在下一个10年或20年,气候变化对经济造成的破坏,相当于每10年爆发一次与新冠肺炎规模相当的流行病。”

其实在这个背景中,比尔·盖茨一直被美国阴谋论者当作“绝命毒师”来攻击。

听说比尔·盖茨出新书,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想知道比尔·盖茨在关心什么,他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普通人学习的闪光点。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王彬彬在给《经济观察报》写的书评中,总结了盖茨的几大闪光点,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懂方法,成为终身学习者。

从关注全球健康、教育到气候变化,比尔·盖茨不断进入新的议题,并成为专家。

在进入气候问题时,他通过阅读发现:数字太大了,大到令人难以想象。他就去访谈。

在阅读和请教中,建起思维框架,梳理想法,进而形成洞见和预判。

第二,有勇气,能够直面困难。

比尔·盖茨在书里清楚地写道:在全球合力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的选举周期很不给力。

奥巴马上台签署《巴黎协定》,特朗普上台否定气候变化,退出《巴黎协定》,拜登上台又支持重新加入。

能源创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选举周期带来的政府态度的摇摆,无疑又成为能源创新的一大挑战。

第三,勿绝望,保持执着乐观。

我们周围已经有人在思考,在行动,在寻找解决方案。

我们只要加入他们,把自己当作解决方案的一份子就可以了。

人类的神奇之处就在于,一旦形成集体观念转型,就可以推动奇迹发生。

“碳中和”目标的最大价值在于充分引起政府、企业和每个个体对气候危机的重视。

目前已有126个国家承诺了“碳中和”目标,截至2020年10月12日,已有18个国家向联合国提交了长期低排放发展战略文件。

正如丘吉尔所说,面对共同的敌人,“我们将永不停止,永不疲倦,永不让步”。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