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VCA走进比亚迪:大象起舞,比亚迪的上半场与下半场

关注
走进联盟理事长单位比亚迪,探秘比亚迪新能源创新以及智能化发展背后的底层逻辑。

2024年10月,比亚迪销售了50.27万台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66.2%,成为首家单月销量突破50万辆大关的中国车企,同时再次刷新了全球车企新能源车月销记录。

截至10月底,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达到了320万台,已超去年全年302万台的销量,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实现420万台。

与此同时,比亚迪即将实现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从900万辆到1000万辆,比亚迪只花了两个月时间。此前,比亚迪达成首个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花费了13年。

比亚迪奇迹是如何实现的?

11月6日,创业邦、企业创新创投联盟(CIVCA)65位科创企业及投资机构代表,共同走进联盟理事长单位比亚迪,探秘比亚迪新能源创新以及智能化发展背后的底层逻辑。

image.png

01. 比亚迪爆发的四个秘密

企业创新创投联盟联席理事长,比亚迪集团董事会秘书、首席投资官李黔,首先分享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成绩。

如上所述,截止到今年10月,比亚迪销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比亚迪将实现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从900万辆到1000万辆,比亚迪只花了两个月时间。此前,比亚迪达成首个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花费了13年。

image.png

企业创新创投联盟联席理事长,比亚迪集团董事会秘书、首席投资官李黔

对比亚迪而言,这是一段二十年磨一剑的艰苦旅程。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说,做新能源车20年,前16年都是痛苦的,只有4年是快乐的,销量终于起来了。

至于比亚迪是如何熬过漫长的蛰伏期,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迎来大爆发?何志奇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精准战略。比亚迪坚信新能源汽车是行业的未来,始终坚定不移走新能源道路,永不放弃。在比亚迪造新能源汽车时,十几年间进行了大量投入,几乎没有产出。甚至在2022年燃油车还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破釜沉舟停产燃油车,更加专注坚定地发展新能源汽车。

二是技术驱动,不遗余力做大“技术鱼池”,实现自立自强。

2024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超333亿元,再次远超同期利润,在A股的5300多家上市公司中,再次排名第一。预计今年全年研发投入将达到450亿元。

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达到了1500亿元,拥有研发人员超过11万名,申请专利超5.6万项。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比亚迪一直坚持大力投入研发,研发投入连续高于净利润,有时甚至是同期净利润的几倍。哪怕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比亚迪也丝毫没有动摇对研发投入的决心。

image.png

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

三是垂直整合。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掌握了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形成了独特的垂直整合模式。这种模式使比亚迪拥有了更好的成本把控能力,更高的集成创新效率,以及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抗风险能力。

四是快速反应。何志奇表示,比亚迪高管们经常会深入地级市与农村市场一线跑市场,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对于市场的任何变化,比亚迪在产品定义、技术方向选择方面,决策非常迅速。除了市场反应快,比亚迪产品开发和产能爬坡的速度也很快。行业平均产品开发周期18-24个月,比亚迪只需要12个月;行业平均产能爬坡周期3-5个月,比亚迪量产即满产。

02. 智能化的下半场 比亚迪再次出发

电动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比亚迪下半场智能化的基础。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表示,比亚迪三年前大力投入智能辅助驾驶,2023年,通过仰望、腾势品牌切入高阶智驾的量产,如今仰望U8、腾势N7、汉、宋、海豹和海狮等多款车型,都推出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的车型版本。

image.png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

相比其他同行,比亚迪在高阶智驾研发上具有一定优势。

首先,比亚迪的智驾团队规模达到了4000多人,顶级的工程师结合工程化能力,创新能力显著。

其次,汽车电动化是智能化的前提。杨冬生表示,比亚迪的动力系统不断推陈出新,动力产品和悬架已实现电力全覆盖,是全球唯一在横、纵、垂三向控制实现全面电动化的车企。同时,由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成的璇玑智能化架构,也让电动化与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成为可能。

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相互推动,“到明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有可能超过60%,未来两三年时间内,汽车的智能化还会进一步加速电动化。”李黔表示。

最后,汽车智能化的比拼中,数据是竞争力的关键之一。比亚迪具有明显的数据优势,其L2级智能驾驶搭载量已经突破300多万辆,智驾数据基座位列全球第一梯队,具备深厚的数据实力。

杨冬生表示,比亚迪将电动化能力、控制能力与AI技术强强联合,将打造超越人类驾驶安全极限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为持续引领新能源革命,在智能化竞争中占据优势,比亚迪也在积极发挥产投引领作用。目前,比亚迪投资产业链企业数量近100个,投资金额约400亿。

李黔表示,汽车智能化时代,汽车产业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芯片等传感器到悬架、动力组成等部分,都是全新的世界。在这一轮新的变革中,比亚迪坚持聚焦国家战略和比亚迪产业优势,围绕比亚迪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优质赛道,其中半导体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03. 产品产能出海 比亚迪全球打法

在本次走进比亚迪的现场活动中,联盟企业还探讨了中国企业出海的话题。

企业创新创投联盟联席理事,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侯阳表示,全球化时代车企出海面临安全合规、全球化基础设施与运营支持、研发与产品创新、供应链管理等难点。而微软入华30载,培育了大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优秀人才,持续赋能中国创新,为中国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微软能为企业出海提供数据安全合规保障、全球化基础设施布局、AI创新与赋能、以及全球各行业实践经验等多重支持。

image.png

企业创新创投联盟联席理事,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侯阳

出海也是比亚迪的重大课题,比亚迪将走向全球广阔的蓝海市场。

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9000万辆,中国贡献了3000多万辆。李黔表示,尽管中国市场很庞大,但比亚迪在全球布局,正走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何志奇表示,比亚迪3年前启动“乘用车出海”计划,产品出海和产能出海两手抓。目前比亚迪在匈牙利、巴西、土耳其、印尼、泰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地投资建设新能源乘用车工厂。在开拓海外市场时,比亚迪的策略是先用纯电车打头炮,混动车跟上打燃油车,等到当地市场的充电设施成熟后,再加大纯电车的出海力度。

何志奇说:“在中国市场能生存下来的都是强者,相信我们在海外的发展只是时间问题。比亚迪三十而立再出发,将继续努力成为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在活动现场,邑文科技、深迪半导体、芯爱科技、粒界科技、碳一新能源5家企业进行了路演展示,围绕半导体设备、IMU惯性测量单元、高端封装基板、3D图形引擎、负极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内容,展示了创新解决方案。

本次走进比亚迪的活动中,企业创新创投联盟成员还参观了比亚迪数字展厅,试乘试坐仰望、方程豹、腾势系列车辆。并与比亚迪运营、技术等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探讨。

image.pngimage.png

企业创新创投联盟(CIVCA)源自2018年,由创业邦携手高通、联想、小米、北汽、博世、三星、诺基亚等知名企业的投资部门共同发起成立,通过年度企业战略投资大会、系列“走进活动”、闭门研讨会、项目展示、研究报告、榜单评选等形式,推动联盟成员之间的产业协同创新与生态跨界融合。6年来,联盟携成员单位走访过大量活跃在中国创新创投一线的平台与机构,致力于打造专业的企业创新创投核心价值圈层。

企业创新创投联盟自今年启动升级,旨在促进大企业内部投资和创新的联动,将趋势瞭望塔作用更强发挥出来,并加速创新落地应用进程。同时,升级后联盟也将推动大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和产业生态建设,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中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创新需求的发布、资源的对接以及合作的开展,推动大中小企业之间的融通创新,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