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问津到炙手可热,县城消费凭什么?

关注
“低价不低质”的消费平权,正在重塑商业逻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氢消费(ID:HQingXiaoFei),作者:李佳蔓,编辑:杨勇,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谁说县城消费不行?

那不过是过时的偏见罢了。

事实上,县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悄悄颠覆着我们的认知,上演着一场县域商业的“下沉战争”。

01县域消费变形:品牌下沉新战场

一直以来,我们总认为大城市才是消费的主战场,那些繁华的商业街区、高档的购物中心,才是消费的热点。

而县城,似乎只是消费世界的配角,默默无闻,缺乏亮点。

现在,当我们忽然深入县城,却发现这里的消费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

县城经济,这个曾经被忽视的“小透明”,如今正在经济发展的版图上大放异彩。

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经济发展水平靠前的百强县,用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10%的GDP。

这简直是一场逆袭的奇迹,那些曾经不被看好的县城,如今却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早期的县城消费市场,可以说是山寨店的天下。这些店铺虽然不正宗,但却以亲民的价格和多样的款式,满足了县城居民的消费需求。

走在县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各种“XX同款”的山寨店铺,它们像大品牌的“影子”,虽然品质无法与正品相比,但却在县城消费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城的消费市场开始悄然升级。

山寨店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本土黑马品牌的崛起。

这些品牌深入了解县城居民的喜好和消费习惯,推出的产品和服务更加贴合县城的实际情况。它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满足基本需求,而是开始追求品质与体验的双重提升。

就拿洛邑古城来说,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县城,如今却因为汉服产业而声名鹊起。

洛邑古城内竟然有1100家汉服店,年吸金高达8.8亿!

这一数据简直令人咋舌。

县城居民对汉服的热爱程度,丝毫不亚于大城市的年轻人。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购买实用的衣物,而是开始追求具有文化特色和审美价值的汉服。

这种从实用型转向品质体验的消费趋势,正是县城消费市场升级的最好证明。

而曹县的转变更是令人惊叹。这个曾经以生产棺材和寿衣闻名的县城,如今却成为汉服爱好者的“天堂”。

曹县生产的汉服约占全国汉服市场的40%,涉及汉服的上下游企业多达2186家,网店更是高达12000多家。

这一庞大的产业规模,不仅带动了曹县经济的发展,还让曹县这个名字与汉服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那么,县城消费市场的这种变革是如何发生的呢?

其中,政策红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务部推出的“领跑县”计划,推动了供应链的下沉,使得更多优质商品和服务能够进入县城市场。同时,农村物流的提速也催生了新的赛道,让县城居民能够更加方便地购买到心仪的商品。

此外,县城消费市场的升级还离不开品牌下乡的适配。

大城市里的品牌在进入县城市场时,必须面对“低价格高体验”的矛盾需求。县城居民虽然追求品质与体验,但他们的消费能力相对有限。因此,品牌必须调整策略,推出更加适合县城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适配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为品牌下沉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从山寨店的天下到本土黑马品牌的崛起,从实用型消费到品质体验的追求,县城消费市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颠覆着我们的认知。

02县城青年逆袭!消费新势力撼动城乡格局

谁说县城青年只会过平淡无奇的生活?他们正悄然成为消费领域的新势力,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县域商业“下沉战争”。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县城青年似乎总是与“保守”“传统”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如今的县城青年却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

他们生活在父母身边,享受着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没有沉重的房贷、房租压力,这使得他们的消费更加宽裕,就像手握一把尚未出鞘的利剑,随时准备在消费领域大展拳脚。

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短视频的兴起,为县城青年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不再局限于县城的传统商店,而是通过网络接触到了各种消费理念和时尚潮流。

曾经那些被视为“土气”的县城青年,如今却成了追求个性化、多样化消费体验的主力军。他们在网上购买时尚服装、电子产品,为一款心仪的手办一掷千金,热衷于打卡网红餐厅和景点。这种消费热情,就像一股汹涌的洪流,势不可挡。

以洛阳的汉服热为例,县城青年无疑是这场浪潮的推动者。

在洛邑古城,身着汉服的年轻人随处可见,他们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感受着历史的韵味,或在摄影师的镜头前留下美好的回忆。这些县城青年不仅自己热衷于汉服文化,还通过社交媒体将这种文化传播出去,吸引了更多人来到洛阳体验汉服的魅力。

数据显示,洛阳汉服经营主体在短短两年内迎来了“百倍增长”,从2023年初的18家激增至3000家以上。2024年,洛邑古城游客接待量突破1500万人,在全国国庆期间热点旅游景区中名列前茅。

这些惊人的数据背后,是县城青年对汉服文化的热爱和对消费的热情。

而县城青年的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他们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和价格,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个性化。

在洛邑古城的1100家汉服店中,年吸金高达8.8亿,这背后是县城青年对品质体验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热爱的完美结合。

他们愿意为了一件设计独特、质量上乘的汉服支付较高的价格,也愿意尝试各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和产品。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不仅影响着县城的消费市场,也对整个消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共享经济、跨境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在县城逐渐流行起来,县城青年们积极参与其中,享受着这些新模式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同时,政策红利也在为县城青年的消费助力。农村物流的提速更是催生了新的赛道,让县城青年能够更加方便地购买到心仪的商品。

在这场县域商业的“下沉战争”中,县城青年无疑是最具活力的新势力。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消费热情,也推动了城乡消费平权的进程。

03县城崛起!万达下沉催生消费新风口

谁说县城只是商业的荒漠?

万达,这个商业地产的巨头,如今将目光也投向了这片曾被忽视的土地,上演了一场商业变革的“下沉”大戏。

想当年,万达因从港股退市引发对赌协议危机,债务像一座大山压得让人喘不过气。王健林为了摆脱困境,开启了资产大甩卖模式,甚至出让了万达商管的部分股份。

然而,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转机。

2015年,王健林提出了轻资产转型战略,2021年更是全面实施。这一战略,就像是给万达装上了一对翅膀,让它能够在困境中飞翔。

所谓轻资产转型,就是由其他企业出资建设万达广场,万达则负责管理和品牌输出。这种模式,就像是安卓系统的授权,让各方都能从中受益。

对于万达来说,这无疑是减轻资金压力、获取收益的好方法;而对于合作方来说,借助万达的品牌和管理优势,可以提升商业项目的运营效率和知名度,实现互利共赢。

此后,万达就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县城。这一举措,既是自身轻资产转型的迫切需求,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选择。

县城,这个曾被忽视的消费市场,如今却成为万达的新战场。在这里,万达可以输出管理经验和品牌影响力,获取收益;而县政府则看重万达的带动力,希望借助其力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024年国庆,安徽和县四分之一的常住人口涌向了万达;

射洪万达开业首月,客流量占常住人口的两成。

这些数据,无疑证明了万达在县城的吸引力。

在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空置率上升的时候,县城万达的出租率却超过了95%。曾经山寨奶茶聚集的县城街道,如今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等品牌共存,县城青年的消费场景变得更加多元。

万达的到来,就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县城商业市场的沉闷。它不仅缝合了商业文明的断层,还反映了中国商业文明从重资产豪赌到轻资产运营的转型。

这种转型,契合了中国经济转型的脉搏,推动了消费下沉和新消费主义的发展。

在万达里,县城青年们可以看电影、吃美食、购物,享受和大城市一样的消费体验。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消费方式,而是追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也体现了中国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我们不再追求大规模的建设和扩张,而是更注重商业运营的质量和效益,注重消费者的体验和需求。

曾经被我们忽视的县城,如今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在消费市场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语

总之,县域消费正掀起一场“低价格高体验”的商业革命,汉服经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近年来,县域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三年超城镇居民,城乡收入比创历史新低。洛阳老城返乡青年消费支出大幅提升,直接推动洛邑古城汉服体验客单价翻番。时间红利也在释放,县域中青年休闲时间多,消费从功能性购买转向沉浸式参与,洛邑古城汉服全链条服务大受欢迎,夜间经济贡献率近半。

基建下沉更是重构了消费半径,全国98%县城实现15分钟商圈覆盖,曹县汉服产业带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支撑起马面裙的极致性价比。洛邑古城通过创新价格体系、场景融合、供应链和政策赋能,实现了8.8亿产值,让汉服消费更加平权。

品牌下乡曾面临“不可能三角”,但曹县汉服工厂通过柔性生产、错位竞争,以及时空折叠、社交货币等策略,成功破局。政府税收优惠、基建补贴、人才反哺等政策红利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县域消费升级并非一帆风顺。

价格战隐忧、文化空心化、数字鸿沟等问题依然存在。但洛邑古城通过建立汉服形制数据库、非遗大师驻场,提升文化溢价;产业带建立新标准,政府智慧物流基金对冲成本增加,都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如今,县城青年已能用一杯9.9元瑞幸搭配199元马面裙,完成文化自信建构。这场消费平权的商业革命,正在重塑商业逻辑,让更多人能以合理成本获得精神满足。

县城,不再是城市商业的降级副本,而是高情感附加值普惠化的社会实验场。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