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用卡老板跨界造车,一辆卖价26.8万,要干掉房租

关注
电车市场诞生一个新物种。

图片

终极目标是要把Vala车做成百变的移动空间。

作者丨赵晓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Vala

坐到车里,才更深刻感受到孙海涛描述的那个汽车新物种——Vala Pro,一款横跨生活和工作场景的多功能纯电车,孙海涛把它定义为生活方式的延展。

那是一辆宽不到2米、长有5米的MPV车型(Multi-Purpose Vehicle,多用途汽车),车顶斜升,车身白黄两色拼接,印着Slogan:或许自由更胜一筹。

图片

车内像一个温馨的小客厅,充电接口有十几个;沙发打开,就是一张床;调控器是个圆屏,此前只有宝马MINI COOPER是这种设计。

Vala Pro是国内第一款铺上电地暖的电车。升顶设计也是这款车独有,人可以在车里站起来,也可以在车顶上睡觉,像一个小型的Loft。另外,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搭配软装,像拼乐高一样。

Vala是孙海涛的又一次创业,也是51信用卡目前的一个核心业务。孙海涛在2012年创办51信用卡,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2019年后,由于政策原因,51信用卡开始转型,做过SaaS服务、露营、儿童游艺等业务。51信用卡之前,孙海涛创办过三维地图平台E都市、找房网站房途网、房租支付服务平台租房宝。

图片

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

按照孙海涛的描述,Vala切入的是一个新场景和增量市场,区别于私家车、房车和露营车,它出售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特定场景下,Vala可以是一个房子、一个工作室,也是露营的终极形态。同行里,理想汽车也把“移动的家”写进了品牌slogan里。

孙海涛是一个很愿意花时间进行创造的人,他的终极目标是把这款车做成百变的移动空间。

图片

从金融行业转型造露营车

发生在孙海涛身上的故事很多,他走过的路,并不轻松。他是个连续创业者,对市场机会和关键风口有着高度敏感。

从最近一次的露营业务聊起,能推断出来他造车的逻辑。

孙海涛是一个户外爱好者,2021年他去学习木工,花200万买了一套工具打造了一个木工房,平日和朋友在这个木工房里做一些小板凳等木制品。后来他在四棵树之间造了一栋2层小木屋,精心布置后,小木屋成为孙海涛逃离城市生活的地方之一。

图片

2022年,周边游和露营正火,消费者花在户外产品上的心思越来越多。“当时看到这趋势特别开心,心想这不就是我推崇的生活方式。”孙海涛说。这一年,孙海涛跨界切入露营赛道,创建了51 CAMP营地品牌。

原本孙海涛的计划是把小木屋这个项目放在营地,但后来发现成本太高,建一个高配置的小木屋要近10万,几乎不赚钱。51 CAMP的经营策略和大多营地品牌一样,自建或投资收购,但不对外开放加盟,全部自营。当时一年不到的时间,孙海涛一口气创建了近50个营地(含筹建中)。

图片

做露营是孙海涛的兴趣,也想重新挑战极限。

孙海涛在2012年成立了信用卡管理工具51信用卡,2015年转型到信贷业务,那两年正赶上金融行业的好势头,三年后51信用卡在香港主板上市,首日市值一度突破百亿港元。

2019年,因政策原因,51信用卡业务进行调整,开始尝试转型。期间孙海涛带领团队做过SaaS 服务、儿童游艺,直到做了露营,这块业务给公司带来一定增长,2023年 51信用卡实现净利润1103万元,结束了连续两年亏损。

按照当时的发展速度,孙海涛的目标是2023年营地要超过100个,但随后调低了目标。营地业务收缩。“营地很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复制。”孙海涛说,这其中有产权、法律问题,也有管理上的问题,如果扩张过快,成本就上去了。

“火爆的时候,每个假期只要天气好,一天能进账几十万元,朋友都以为我们发财了。但把平时的空窗期算进来,对于大公司来说,赚来的钱很难覆盖总部成本。”孙海涛说。

长远来看,未来露营的市场需求依然将快速持续增长,但需要换个模式经营,“要寻求一个高标准化、高复制性、营收规模可扩大的业务模型。”孙海涛说,

2023年年初,孙海涛有了造电动露营车的想法,用露营车来实现露营地的住宿单元和派对单元的可移动。孙海涛也从未给51CAMP定位,他对露营的理解是不断变化的。

“至少营地不会是露营的归宿,也不应该是房车,也不是小木屋,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第三空间,它可以是办公室,可以是家,也可以是两者之外的一个空间。”孙海涛说,露营文化应该带来美学和创造性。

图片

在饱和电车市场里找到空白赛道

2024年年初,51信用卡旗下又多了一个新品牌——Vala,一款沉浸式新能源多功能车。

第一款Vala车大概的框架是,纯电,MPV车型,定价在20万左右。设计上,孙海涛总结:美学第一,里里外外都要好看;成本第二;功能第三。

过去,大多房车、露营车都构建在油车体系里,限制了场景的多元化和便利性,这个领域还没有出现过一辆电车。过去两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快速上升,生活方式和追求有了另一种解读。

入局汽车赛道后,孙海涛变得很忙。有一个月,他跑了50家供应商,底盘车开了3000公里,最多的一天跑了6个城市。

Vala是轻资产的造车模式,找汽车厂商合作造车,不碰生产线,只提供设计方案,设计切入到整车生产环节之前,投入几千万就够。

图片

传统房车、露营车几乎都是一种模式,主机厂生产标准车辆,二级改装厂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像装修公司一样打钉、涂胶、固定,甚至都没有流水线,几乎无法量产,中国最大房车厂上汽大通一年也就生产1000台车,这是个已经到顶的生意。

一开始,孙海涛也觉得造车是一个不靠谱的想法。验证想法的过程中,他接触过一个做过燃油车改电车的汽车设计团队,了解到他们的项目在发生变化。从一些车厂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孙海涛既有露营的美学设计体系,又有互联网用户基础,可以造车试试。

过去近一年的露营业务,让51CAMP积累了20多万名微信私域用户,这是很宝贵的流量池。中国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夯实了供应链基础,成为孙海涛造车最关键的支撑。

最早孙海涛找到一个车厂,想快速打造出来第一台车,做了半年后合作厂商不做了,项目没有落地。按照孙海涛之前的计划,2023年6月份把样板车做出来,9月就可以上市。直到去年上半年,第一款Vala车才设计出来。去年年底,调整过后Pro版本正式对外,孙海涛还在北京郊区举办了一场新品发布会。

打造Vala Pro这款车的是北京汽车制造厂,除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性能外,Pro配备了81kWh电池组,续航可达505公里。硬件上,车里还配上发烧友级别的娱乐系统。孙海涛把一切都往高级打造,“售价100万的车,音响系统都放不出Vala Pro的音效。”据他介绍,车的后视镜也是理想MEGA 50多万车型才配备的。

孙海涛说,车内尽可能采用装配模式,有无数种搭配方案,在这个车里可以实现各种空间场景,如办公、睡觉、喝咖啡、出远门,“比如买几张桌子,从车内串联出去,就是一个户外餐厅。”

图片

区别于房车和传统露营车,Vala就是一个新物种,定位更像是一款多功能车,要能横跨生活和工作场景,这是一个市场空白。

“如果生活分为从A点到B点的点状网络,几乎所有传统汽车在完成从A点到B点的交通任务后,价值就消失了。”孙海涛说,Vala的核心价值就是到达目的地之后,依旧延续服务。

Vala是一个新增量,孙海涛想到一个比喻,汽车行业的“iPhone”,iPhone最核心的地方在于干掉了手机键盘,换来一个大屏幕。Vala是把车里的座椅干掉,换来更大的空间。目标再疯狂一点,“把现在的房租给干掉。”

图片

这次是更彻底的转型

房车在海外成熟,但在国内是个很小众的市场,Vala的定位更小众。虽然小红书上经常看到有不少车主会把自己的车改造成一个舒适的私人空间,在车里睡午觉、办公,但真让他们另外去买这样一辆车,还需要从零开始教育。

Vala没有门店,没有销售部门,它的销售模式是共创人,即车主,C端用户通过Vala小程序预约、联系共创人、了解车辆并完成购买。小程序和共创人是仅有的两个销售渠道。交易完成后,共创人按销售数量拿佣金。

到今年一季度,Vala车卖出去99辆,市场打开的不算快。根据51信用卡发布自愿公告,今年二季度期间交付Vala汽车126辆,环比增长约27.3%。刚过去的 6月,截止到6月24日,公司一共卖了60多辆,孙海涛的计划是,这个月卖到100辆。

图片

孙海涛在他个人小红书账号上坚持每2-3天一更,他开着Vala车去过西藏,加起来在车上一共生活过300天。看他小红书账号上的内容,也会产生“确信”大于“期待”的信念。

或许还有另外一种打开市场的方式。孙海涛说,某地政府的相关领导在他朋友圈看到这款车,说很适合用来发展文旅,合作已经在推进。

按照孙海涛最初的计划,Vala有两个不同的价格段,15万~20万元和10万。现在他把价格带拓宽了,未来会去找不同的汽车厂商合作,在10万以下和30万-40万两个价格带做延伸,这样就能覆盖更多的群体。

创业邦在公司地下停车场看到,已经有在改造的R5宿营车,该款车型的合作厂商是赛力斯旗下品牌“瑞驰”汽车,也有其他车型在同步改造。有一处设计孙海涛是不变的,所有车型都要能升顶,车顶上必须能睡一个人。

4月初跟孙海涛聊天的时候,他又公布了新计划:开地下城,这是一种新型门店形式。公司平时也会有车市集活动,但时间、场合相对有限,地下城是公司探索流量的一种渠道。

车是体验品,需要现场直观体验感受,“之前销量少也是因为线下网点不够多。”孙海涛说。地下城定位要超越展厅门店的形式,“就像Vala的活动跟传统汽车车友有很大区别。”

第一个地下城的选址在公司的地下停车场,打造成了赛博朋克风格,展示车的同时,也会卖车饰品、用品,这是获得收益的关键点。

“不只是出场前设计,出厂后也会有很多内容设计。”孙海涛举例,Vala Pro一价全包价格在26.8万,不仅包括桌椅、内轨等标准件,还自带1000G流量包,听歌、观影、唱K等都可以。

图片

Vala现在是51信用卡的核心业务,露营和金融业务在同步收缩。孙海涛预计,未来Vala车的营收会远超其他业务的总和。因为车很贵,按26万一辆来算,卖1万台就是几十亿。

一个更大的决定是,孙海涛计划把公司51信用卡的英文名,由“51 Credit Card Inc.”改为“Vala Inc.”,以后公司要全力造车。创业邦了解到,这个决定已经通过了股东大会的表决。

“我们转型也需要一个新故事。”孙海涛说,“会回归到公司过去所创造的最高价值点,甚至远超那个点。”

过去三年,孙海涛从未像现在,有“越来越有干劲”的兴奋感,之前觉得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越来越近了。他认为,Vala电车生活的模式是可以走向全世界的,因为只有电车才能改变生活。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