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短剧,行至爆发前夜

关注
动漫短剧过春天。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作者:星晖,编辑:园长,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2025年的短剧市场,热度依旧高涨,酣战依旧未歇。

截至年中,短剧用户大盘进一步扩张,各方竞争持续加码。7月15日Quest Mobile发布的《2025年全景生态流量半年报告》显示,5月份红果免费短剧的月活用户量已高达1.99亿,河马剧场月活规模亦达到4096万左右。

同时,除了高歌猛进的App端,短剧小程序亦凭借便捷优势招引海量用户,TOP10短剧微信小程序流量均突破2000万大关,TOP10短剧抖音小程序流量均达百万量级以上。

图片图源Quest Mobile

相对应的,为了争夺数以亿计的用户目光,短剧从业者们正在内容战场上贴身肉搏,在制播的方方面面高频迭代,男频女频皆是“杀红了眼”。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短剧竞争趋于白热化之际,有别于真人演绎的动漫短剧正在另一个“次元”崛起。

根据巨量引擎此前公布的数据,2024年第4季度,动漫短剧的看播人群即突破20亿,付费规模达到2600万,且第4季度相比第3季度看播环比提升123.91%,收入增长率高达204.11%,整个漫剧市场可谓步入了高速扩张期。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平台和创作者落子入局,新一轮短剧战事已然打响。

漫剧的来历与机遇

对观众而言,动漫短剧看着既熟悉又陌生。

事实上,早在“漫剧”借短剧之势走红前,广大观众就早早见识过相似的国漫产品,即所谓的“动态漫”。

简单来说,动态漫是处在漫画与动画之间的中间形态。它会对漫画画面进行二次加工,比如添加配音和动态效果,以此得到一种视频化的新版本。

显然,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动画,动态漫减少了绘制、建模等环节的成本,制作周期短得多。倘若是基于成熟的漫画作品进行改编,那么它的交付效率其实非常高。过去,包括《斗破苍穹》《斗罗大陆》系列在内的不少知名网文IP,都曾将动态漫纳入开发版图。

图片

延续漫画分格的《斗破苍穹》动态漫,图源腾讯视频

然而在许多用户看来,动态漫却是一种颇为鸡肋的存在——说是动态却幅度有限,不仅流畅度难以比肩纯血动漫,画面精度还完全取决于漫画基础。因此,动态漫一直面临着观众社群“不如PPT”的调侃声,很难发挥出额外的商业变现能力,市场表现始终不温不火。

好在随着短剧兴起,动态漫终于迎来了一线转机。早先在动画坐标系内,动态漫轻量化、碎片化、低成本的属性没能转化为足够的竞争力,但放在短剧行业的语境下,这些特征却十分贴切。

从内容角度看,本土动态漫所依托的文本源头与真人短剧一脉相承,剧情架构都脱胎自中国网文。换句话说,动态漫本就不缺少真人短剧里大行其道的玄幻题材、逆袭叙事,短剧观众接受起来并不费力。

市场反馈方面,在以竖屏短视频内容为主的消费场景下,观众们往往不会将长动漫的品质视作默认标尺,对于动态漫视觉效果的接受度自然就更高。而且,短剧产业发展进程中探索出的多种商业模式,也能反过来为动态漫提供清晰的商业化路径。

就这样,冉冉升起的“漫剧”概念成功扭转了动态漫长期作为“动画平替”的尴尬定位。DataEye-ADX行业版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动态漫短剧全网上线作品数量超1000部,仅5月的动态漫新剧就多达214部。

供给扩大之际,一批漫剧爆款跑了出来。比如采用动态漫形式的短剧《我在末日当僵尸》和《开局强吻裂口女》,抖音端内首季合集播放量分别高达1.5亿和6300多万。

图片

图源抖音

范例频现的过程中,漫剧本身的产品范畴也不断拓宽。除了基于手绘漫画的动态漫,市面上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UGC漫剧。它们主要以游戏编辑器为舞台,玩家们熟悉的《逆水寒》“大宋映画”便是其中代表。

更引人瞩目的是,日新月异的AIGC浪潮又给动漫短剧添了一把火。得益于大模型技术高速发展,文生图、图生视频等多模态能力不断演进,动漫内容的创作成本随之大幅下降。

根据破晓东方发布的《2025中国微短剧市场发展洞察报告》,AIGC短剧能有效压缩人力成本,有望将传统短剧项目所需的50人以上团队控制在10人以内,流程周期则能从以月为单位缩短到按周计数。

图片

图源破晓东方《2025中国微短剧市场发展洞察报告》

这样一来,诸多中小团队都获得了入局机会,AIGC漫剧的供给势必显著上扬,整个动漫短剧的市场活力也将进一步迸发。

平台竞逐的理由

对视频平台而言,动漫短剧渐成必争之地。这个夏天,竞争趋势格外显眼。

作为国创领域的重磅选手,B站已经释放出了十分明确的激励信号。2025年3月,B站微短剧业务负责人文与非曾在第2届上海微短剧大会上表示,动漫短剧会是这一年B站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包括真人短剧动漫化在内都会进行很多尝试。

不久前的6月19日,B站正式发布了名为“觉醒计划”的动画短剧扶持专项,面向UP主、MCN机构及动画短剧制作公司提供30%至100%的成本覆盖比例与最高80%的分成比例。据透露,B站正着力于推进与网文平台的版权合作,更多IP向漫剧蓄势待发。

无独有偶,快手也于今年加快了针对漫剧的布局节奏。2月,快手正式成立专项小组,将原本的动态漫业务泛化为漫剧,进一步提升动漫短剧的优先级。

接着,快手磁力引擎同样在关键的暑期节点启动了“漫剧星漫计划”。该计划以孵化优质漫剧为目标,主要针对画质优美、动效流畅、时长体量符合需求的首发竖屏剧集提供资源支持。此外,快手磁力引擎还将推出“暑期超燃漫剧季”活动,邀请站内多垂类达人参与话题共创。

图片图源网络

相似的,抖音也并未缺席这场盛大竞赛。3月,巨量引擎下载与消费品行业运营负责人王硕便在“漫剧星河”巨量引擎漫剧创作与商业主题交流会上表态称,平台将全力扶持创作者,对抖音首发或多平台发行的优质漫剧倾斜流量资源与运营支持。

比如,为了解决原创能力不足与制作周期长的痛点,巨量引擎联合技术企业推出了“素材库+工具链”解决方案,开放35%未开发网文IP库给创作者,并为他们提供AI角色生成、动态分镜工具等等。理想情况下,中小团队将有机会将成本大幅缩减,快速产出精品漫剧。

图片

图源巨量引擎营销观察公众号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看,我们很容易理解各大平台接连押宝漫剧的决策。

一方面,在制作成本可控的大前提下,动漫短剧恐怕是轻量化内容中最能提供视觉刺激的类目了。

尤其是针对玄幻、科幻乃至末世惊悚等流行题材,真人短剧很难彻底解决置景与打斗特效的成本难题。连长视频平台砸入重金的长剧项目都不见得总能平稳落地,讲究以小博大的短剧当然更加难以驾驭。

而动漫短剧的出现,恰恰能为这一问题提供解法。从瀚海沙漠到广袤宇宙,从上古大荒到未来城市,获得AI加持的动漫短剧有着更加自由的布景选项,满足用户奇观需求的性价比远超真人短剧,市场增量不言自明。

另一方面,漫剧自身的二次元属性也能为视频平台拓宽消费人群。

根据DataEye研究院披露的数据,以快手平台为例,观看动漫短剧的用户中垂类一级兴趣为二次元的用户比例多达76.79%。而泛二次元用户,恰恰就是近年来最受关注、最活跃也最有潜力的消费群体之一。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泛二次元及周边市场规模为2983亿元,2024年则迅速提升至5977亿元,2029年则有望达到8344亿元。泛二次元市场爆发,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图片

图源艾媒咨询

在如此惊人的增长预期面前,能够提高新生代用户黏性、酝酿二次元生态的动漫短剧,当然会成为平台眼里不容有失的香饽饽。

AI、IP成就竞争双轴

纵观全局,能从这股热潮中觅得机遇的产业角色并不少。

除了剑指品类增量的视频平台、被AI赋予上桌筹码的中小型CP,我们熟悉的本土漫画平台无疑也是其中极具竞争力的参与者。

国漫迷们或许已经注意到,头部漫画阵地已经动起来了。以腾讯动漫为例,打开App后我们能发现专门的漫剧频道,点击主页“追剧”键就能看到新近上架的一系列动漫短剧。它们被统一安排在“快刷剧场”的名目下,囊括了玄幻、悬疑、言情等诸多国漫强势品类。

图片

图源腾讯动漫App

目前来看,腾讯动漫推出的漫剧作品大多是基于现有IP开发,一眼望去阵容相当豪华。比如改编自知名原创漫画《尸兄》的短剧《我叫白小飞》、源自起点中文网男频大IP的短剧《大王饶命》、改编自科幻漫画的同名短剧《铁姬钢兵》等等。

具体来看,这些漫剧中既有走传统动态漫路子的作品,比如IP开发成果极为丰硕的《庆余年》,也有结合了AI技术的新形态漫剧,比如全新的《铁姬钢兵》短剧。

要知道,《铁姬钢兵》作为不多见的国产科幻漫画,有着十分宏大的原作架构,角色于广阔宇宙间统率星际舰队,战争场面更是规模浩大。可想而知,这些设定必然会带来不小的改编难度,《铁姬钢兵》在漫画圈外的影响力也因此有所受限。

而这一次,按照腾讯动漫的说法,《铁姬钢兵》被定义为一部“超特效漫剧”。当故事借由AI技术改编为短剧后,开篇第1集就做出了怪物袭来、大军集结、星际作战等大场面,几乎每个画面都充斥着爆破特效。虽然AI生成的人物神态依然存在着一定缺憾,但整体瑕不掩瑜,立体视效带来的大众娱乐价值显然比普通动态漫更扎实了。

图片

图源腾讯动漫App

除了《铁姬钢兵》,腾讯动漫还在同时开发《明克街13号》《中国惊奇先生》等一些AIGC漫剧。它们的共性,就是在继承IP底蕴的基础上吸纳AIGC助力,从而得以发挥轻量成本、重量刺激感的制作优势,面向更多用户扩大IP影响力。

从平台视角看,这种“AI+IP”的创作思路,本质上是用沉淀多年的IP存量兑现明日的商业增量。对于腾讯动漫以及与其紧密关联的阅文集团而言,倘若短剧改编模式能够跑通,那么它们旗下的海量网文和原创漫画就能进一步前置IP开发,以最小成本实现视觉化改编,再根据市场反馈进一步筛选、加注。

可以说,在日渐火热的漫剧市场中,包括国漫平台在内的原创内容阵地又迎来了转身起舞的新良机。

如今,不止腾讯动漫迅捷入局,番茄小说、中文在线等众多公司都已带着好故事快步上场,前者联动红果试水开启了男频IP改编漫剧《玄幻:从拉二胡开始》,后者则在AI漫剧出海事业上先下一城……

图片

番茄小说上线漫剧频道,图源番茄小说App

在内容源头阵地、主流发行平台、大小创作团队及外部技术革命的多重推动下,动漫短剧已经显露出了不容小觑的爆发征兆。下一个超级国漫IP,未必不会诞生在短剧界。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