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张俊,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在余承东公布尊界S800大定破万后不久,江淮汽车紧接着发布了其半年报。
形成对比的是,江淮汽车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净利润更是巨亏7.73亿元,同比暴跌356.89%;从乘用车业务来看,按照其乘用车收入49.51亿元和6.6万辆销量粗略计划,其乘用车均价为7.5万元,对比2024年的7.3万元提升不大。
百万豪车尊界热销的同时,江淮的业绩却陷入惨淡,这背后是江淮汽车前期在尊界项目上投入巨大——今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均同比大增。值得注意的是,这笔投入还未转化为收入,原因是尊界S800在今年6月底才开始交付,并未反映在财报中。
-356.89%,跌幅创新高
江淮汽车近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交出了一份十分糟糕的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江淮汽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3.6亿元,同比下降9.1%,相比去年同期4.79%的下滑幅度再次扩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3亿元,同比下滑达356.89%,下滑幅度创下多年半年报新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16亿元,上年同期为9187万元,同比下降高达1096.6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时,江淮汽车曾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8亿元,如今来看实际的亏损幅度超出了此前预期。
江淮汽车解释称,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系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境外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等,公司出口业务有所下滑;同时,公司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尚处于产能爬坡期,尚未呈现规模效益。
销量方面,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车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19.06万辆,同比下降7.54%,其中货车销售7.95万辆,同比下降2.38%;皮卡销售3.29万辆,同比增长15.00%;乘用车销售6.6万辆,同比下降16.12%。
按照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的净利润以及总销量计算,其单车亏损0.4万元,也即是卖一辆车亏损0.4万元。
从今年7月的情况来看,江淮汽车的销量依旧不理想。货车当月销量10040辆,同比增长15.43%;皮卡销量3229辆,同比下滑43.01%;乘用车中SUV销量6749辆下滑23.67%,轿车1838辆下滑65.77%,新能源乘用车1925辆下滑29.23%。
江淮汽车在财报中披露可能面对的风险时表示,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境外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出口可能面临一定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盈利持续承压,影响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尊界热销,还没成救命稻草
江淮汽车在财报中提到的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项目,就是与华为合作的尊界。
江淮汽车董事长项兴初透露,为打造尊界品牌,企业投入超百亿元新建超级工厂,成立上海设计中心,并实施IPD集成产品开发、ISC集成供应链管理等流程变革,推动江淮从商用车制造商向科技型企业跃迁。
为了尊界,江淮汽车也是不惜下了血本。
2024年12月,尊界超级工厂正式落成,该工厂总投资约39.81亿元;今年1月,江淮汽车定增事项获上交所受理。根据募资说明书,此次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高端智能电动平台开发项目,也就是尊界项目。而该项目的总投资高达58.75亿元,车型将覆盖轿车、SUV和MPV等乘用车主要品种。
今年5月,尊界首款车型S800终于迎来上市,定价70.8万元-101.8万元。今年8月初,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发文称,“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突破10000台。”
在百万价位段,这个成绩可谓十分亮眼。数据显示,2024年,在百万级轿车TOP10榜单中,迈巴赫S级位居第一,全年销售12449辆,断档式领先其他车型。而从尊界目前的大定订单来看,如果产能能够跟上,或有望对迈巴赫S级构成挑战。
但一个尴尬的情况是,尊界的订单目前还未转化为江淮汽车的业绩上。而在尊界项目上的投入,已经实实在在反映在了江淮汽车的半年报中。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江淮汽车累计研发投入22.16亿元,同比增长34.47%,占营业收入比重11.44%;销售费用7.24亿元,同比增长6.38%;管理费用11.2亿元,同比增长43.99%,占营业收入比重5.80%。江淮汽车表示,管理费用变动主要系尊界超级工厂前期运营费用、人才引进、数字化转型等综合影响所致。
财报还披露,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乘用车收入为49.51亿元,按照6.6万辆的乘用车销量粗略计算,其乘用车均价为7.5万元;对比之下,2024年江淮汽车乘用车的均价为7.3万元,提升不大。
这背后的原因是,今年6月26日,尊界S800先行者计划才正式开启交付,其经营结果还未反映到半年报中。尊界S800究竟能够为江淮汽车带来多少收入和利润,要到今年第三季度以及全年业绩发布时才能看到了。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