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何玺
排版 | 叶媛
深蓝汽车迎来新话事人。
9月5日,新央企长安汽车旗下品牌深蓝汽车传出新的人事调整。多家业内媒体报道称,荣耀前中国区CMO姜海荣已正式加入长安汽车,并出任旗下深蓝汽车CEO一职。原CEO邓承浩则升任深蓝汽车董事长,继续参与品牌管理。
9月8日,姜海荣在社交平台晒出深蓝汽车工牌,配文:“早,你好,深蓝!”并带上“深蓝汽车全球新品发布会”#新央企新深蓝#等话题,正式官宣加盟深蓝汽车。至此,此前关于姜海荣将出任深蓝汽车CEO的传闻尘埃落定。
姜海荣任职深蓝汽车CEO的消息传出后,网络上讨论最多的是,他在手机圈的营销经验能否助力深蓝汽车突破。但笔者认为,这些讨论方向其实有点“局限”了。于深蓝汽车,姜海荣的价值远不止营销。
下面,笔者从深蓝汽车当前的“痛点”说起,聊聊个人对姜海荣加盟深蓝汽车的看法。
01
深蓝汽车的“痛点”
公开资料显示,蓝汽车是新央企长安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成立于2018年,2022年4月正式发布,主打主流新能源市场,产品涵盖纯电和增程式动力车型,价格区间横跨10万至30万元级别。目前已推出深蓝SL03、深蓝S07、深蓝G318、深蓝L07、深蓝S05以及深蓝S09等车型,覆盖了轿车、SUV及轻越野车市场。截至2025年初,深蓝汽车累计销量已超过40万辆,但同时也面临着品牌定位、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挑战。
邓承浩说,深蓝汽车存在“有好产品却讲不出故事”的短板。事实也是如此。
深蓝背靠长安汽车,技术底蕴十分雄厚。在增程技术领域,深蓝已经深耕13年,融合了1500多项专利和164项核心技术。2024年3月,深蓝发布超级增程2.0技术,集原力超集电驱2.0、原力智能增程2.0、金钟罩电池2.0三大技术群于一身。其专用新蓝鲸发动机拥有量产最高的44.39%热效率,每消耗1L汽油可发电3.63度,油电转化效率领先行业。
金钟罩电池2.0支持3c快充,从30%充电至80%仅需15分钟,并具备超过5000次的循环寿命。这些技术不仅领先行业,还实实在在地解决了用户痛点——极寒环境下的续航焦虑、电池安全等问题,但深蓝并未能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品牌认知。
在看智能化,深蓝汽车很早就与华为深度合作,旗下车型很早就配备了华为乾崑智能3.0高阶智驾。比如2026款深蓝L07全系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SE系统,是15万级唯一全系标配华为高阶智驾的轿车。深蓝S09更是宣布将在下半年首批升级ADS 4.0,端到端时延降低50%,泊车代驾支持跨楼层。然而这些领先技术并未在消费者心中形成鲜明标签。
在看空间设计,深蓝S05采用2+3五座布局,第二排座椅能滑动还能调节靠背角度。轴距达2880mm,前后排空间都很宽敞。深蓝G318车长超5米,轴距2880mm,横向和纵向得房率高。前排和第二排乘客可以随意伸展身体,不会有局促感。深蓝L07凭借空间设计斩获2024-2025意大利A'设计奖金奖。2900mm超长轴距与473L掀背后备箱,提供同级领先的得房率。但这些设计优势未能提升品牌整体形象。
在说价格,在20万以内市场,深蓝S07和L07成为"20万内首搭华为智驾的中型SUV和中型轿车",率先打破高阶智驾高价壁垒,推动"智能平权"。深蓝S09作为大六座SUV,官方指导价23.99万元至30.99万元,经过补贴后最低可达20.49万元,远低于同级车型40-50万元的定价。
到这里大家会发现,深蓝汽车虽然拥有央企的资源优势,比如深蓝的"超级增程"、"金钟罩电池"、"乾崑智驾"等技术亮点,都未被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价值。如今,消费者对深蓝的认知仍停留在"长安的新能源品牌",而非"智能驾驶的引领者"。
确如邓承浩所言,深蓝汽车犹如理工男,擅长做产品,却不擅长讲故事。然而,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参数赢不了情怀,配置代替代不了品牌魅力。深蓝的确需要学会讲述打动人心的故事,而不仅仅是展示产品。
02
姜海荣,深蓝汽车品牌叙事亟需的破局者
了解了深蓝汽车的“痛点”,我们再来看看姜海荣的过往履历,就理解他为什么会成为深蓝的新CEO了。
姜海荣,2005年加入华为,担任终端手机产品部主任工程师,深度参与手机产品的研发与产品管理工作,为华为早期终端产品的技术积累与产品定义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华为终端尚未形成强大品牌影响力的阶段,姜海荣的技术背景帮助他深刻理解消费者需求与产品落地。在华为,他不仅在研发端积累了扎实经验,也逐渐展现出将技术语言转化为市场语言的潜力,这为他后续转型市场营销埋下伏笔。
2014年,姜海荣正式转战荣耀品牌,开启了他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十年。这十年间,他从产品营销部部长做起,逐步升任荣耀海外营销部部长、西欧终端荣耀MKT部长(兼)。
2020年11月,荣耀从华为剥离。姜海荣随之离开华为,留守荣耀。2021年,他出任荣耀终端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营销官(CMO),全面负责荣耀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建设、产品营销与市场推广工作。
2020年荣耀从华为独立,面临品牌重塑、渠道重构、用户信任重建等多重挑战。姜海荣作为中国区CMO,主导了荣耀国内市场的全面品牌焕新。他提出“技术+情感”双轮驱动的营销策略,强调用技术打动用户,用情感连接用户。
其代表性的案例有:在荣耀X50发布会“连摔10部手机”。为验证产品抗摔性能,姜海荣在发布会现场连续摔落10台新机,所有手机完好无损,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演示迅速出圈,成为2023年手机行业最具话题性的营销事件之一。结合“充电一杯咖啡时间”等口号,精准传达了荣耀50系列快充技术的核心卖点,成功将产品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热度,推动相关机型成为爆款;与B站UP主合作“荣耀Magic5环青海湖骑行挑战”,通过UP主“徐云流浪地球”四天360公里骑行实测手机续航、信号与拍摄能力,视频登上B站热门榜,强化荣耀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
任职荣耀CMO期间,姜海荣还将荣耀品牌成功拓展至74个海外市场,并在俄罗斯市场超越三星成为第一品牌,在法国、意大利等国家进入市场份额前五。此外,他还参与了荣耀在全球多个重要市场的发布活动:2018年5月15日在伦敦发布荣耀10,2018年10月10日在莫斯科发布荣耀8X,2019年1月22日在巴黎发布荣耀V20。这些经历培养了他出色的国际化运营能力和跨文化理解力。
以上努力不仅帮助荣耀快速重回市场主流,更带领荣耀品牌实现市场份额“V字逆转”。在他的参与下,荣耀在国内市场销售额和销量方面持续多个季度成为中国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
这就是姜海荣,不仅擅长将复杂技术翻译为情感价值,将功能参数升华为生活方式,还有出色的国际化运营能力和跨文化理解力。
而这种将技术参数转化为情感共鸣的营销能力和国际化运营能力,恰是当前深蓝亟需的品牌叙事破局利器。
03
姜海荣能讲好深蓝汽车新故事吗?
通过履历,相信大家已经对姜海荣有了基本了解。接下来,我们聊一个新的话题,那就是,作为深蓝的新CEO,姜海荣能讲好深蓝汽车的新故事吗?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的今天,技术的边界日益模糊,产品的同质化日趋严重,品牌叙事能力、用户心智占领和生态协同能力,正成为决定车企生死的关键变量。
深蓝汽车,作为新央企长安旗下承载电动化转型重任的先锋品牌,虽已初具规模,但却面临以下困境:有产品,缺故事。有技术,少共鸣。有合作,少整合。
从实际情况来看,深蓝当前的痛点,远不止于“不会讲故事”。其背后是品牌定位模糊、用户沟通断裂、市场竞争被动以及生态协同乏力的系统性挑战。在“蔚小理”已建立鲜明品牌格调、比亚迪以规模和技术双重压制、华为系品牌以智能标签强势突围的格局下,深蓝虽依托长安的制造底蕴和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如搭载华为乾坤智驾系统、共建算力中心),却始终未能将这些优势转化为清晰的品牌认知。消费者记得住“华为智驾”,却未能将“深蓝”与某种独特价值强关联。
所以,在笔者看来,姜海荣能否讲好深蓝汽车的新故事?答案或许不在“讲故事”本身,而在于他是否能重构深蓝的“叙事逻辑”。
那么,姜海荣能帮助深蓝重构叙事系统吗?
从姜海荣的过往履历来看,他来自一个与汽车业截然不同却又高度契合的战场:手机行业。在荣耀,姜海荣作为中国区CMO,全程主导了从供应链重建、渠道重塑、品牌焕新到用户运营的全过程。这一经历的含金量在于:他不是在成熟体系内做增量优化,而是在近乎归零的状态下,从0到1重建一个品牌的生命力。这种“生存级”的管理复杂度,远超传统车企高管的职业路径。深蓝当前面临的,恰恰是从“长安影子”走向独立品牌的“身份重构”挑战,其难度不亚于当年荣耀的独立。但依托过往重建荣耀品牌的经验,姜海荣完成对深蓝系统的重建不是难事。
此外,姜海荣对华为体系有着深刻理解,这也有助于其帮助深蓝建立新的叙事方式。当前,深蓝与华为的合作已超越简单的技术采购,进入联合研发、共建设施的深水区。然而,跨企业协同的效率往往受制于文化差异、沟通成本和战略对齐度。姜海荣曾在荣耀主导与华为的切割与再协同,他对华为的技术逻辑、决策机制和生态野心有着切身体验。这种“内部理解“将极大降低深蓝与华为合作的摩擦成本,推动华为高阶智驾、鸿蒙生态等核心技术在深蓝车型上的高效落地,从而加速形成“华为级智能,深蓝式体验”的差异化竞争力。
还有,姜海荣的国际化经验也有助于深蓝建立新的叙事视野。当前,深蓝汽车正在加速全球化进程,目前已进入东南亚、拉丁美洲、中东非洲等地区,S07、L07等车型已登陆泰国等市场。随着深蓝汽车全球化布局的加速,如何形成更体系化的全球化打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凭借过往的国际化经验,姜海荣完成对深蓝国际化体系的重构也非难事。
当然,姜海荣想要完成深蓝系统重建并不容易,毕竟汽车行业有其独特的供应链复杂性、安全法规壁垒和长研发周期,与消费电子的快节奏迭代截然不同。姜海荣能否快速适应汽车行业的“重资产”逻辑,实现“深蓝速度”与“汽车精度”的平衡,将是其能否成功重建深蓝叙事逻辑的关键。
因此,姜海荣能否讲好深蓝的新故事?答案是,重点不仅在“讲”,更在“建”——构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以智能为底座、以生态为边界的全新深蓝。当故事不再是营销话术,而成为品牌内核的自然流露时,深蓝汽车的新篇章,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