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还是自立门户了

关注
他能否力挽狂澜,平衡和整合各方利益,让娃哈哈品牌走出困境,重新出发,我们拭目以待。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邱处机(ID:qiuchuji_1993),作者:邱鑫浩,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情况属实。”

10月10日晚,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向媒体确认,宗馥莉已于9月12日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

这位去年才接替已故父亲宗庆后出任娃哈哈董事长的女企业家,在任职仅一年出头后,便悄然退场。

与此同时,最近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宗馥莉实控的宏胜集团,将从2026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宗馥莉,还是决定自立门户了。

辞职背后

宗馥莉的辞职,并非毫无征兆。

商标使用“不合规” 被认为是此次辞职的直接原因。据内部人士透露,宗馥莉将娃哈哈集团的员工、生产、销售渠道等资源转移至其控制的宏胜集团,并销售娃哈哈产品,但未向娃哈哈集团支付商标使用费。

“娃哈哈”商标归属于娃哈哈集团,是娃哈哈的核心资产。而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娃哈哈股权呈现出三方制衡的格局:杭州市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持股46%;宗馥莉个人持股29.4%;基层工会(职工持股会)持有24.6%。

这意味着,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需获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此外,部分退休及离职员工对2018年签署的职工股权回购协议提出异议,使得股权结构进一步复杂化。

今年9月,网上流传的一份娃哈哈内部文件已经透露出端倪。该文件提到,自宗庆后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文件直言,“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因此,我们不得不做出以上的安排。”。

除了股权问题和商标使用权,过去一年多,经营理念的代际差异也成为宗馥莉接班路上的障碍。

宗庆后奉行“家文化”,注重人情与稳定;而受西方教育影响的宗馥莉,则信奉制度与效率,主张激进改革。

接任后,宗馥莉迅速推行了包括高管轮岗、精简部门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对外则关停了一些效率不高的工厂并终止了部分合作多年的经销商权益。

这些改革触动了娃哈哈几十年的“基本盘”。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她试图在这段时间深度改革娃哈哈,但她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

宗馥莉的改革方向或许正确,但步伐太过急促。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来自经销商的不和谐声音、来自内部离职者的不和谐声音,围绕着娃哈哈不绝于耳。这些声音逐渐交织,最终形成了一股对宗馥莉不利的势能。

自立门户

当娃哈哈品牌成为障碍,创设新品牌“娃小宗”成为宗馥莉绕不开的选择。

实际上,宗馥莉为“娃小宗”早已做好铺垫。今年5月12日,娃哈哈家园公众号发布的一则消息中首次出现了“娃小宗”无糖茶。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显示,“娃小宗”的商标由宏胜集团申请,其商标服务范围涵盖了茶饮料、矿泉水、纯净水等多个品类。

9月13日,一份宏胜系将从2026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的通知广为流传,这份文件已获证实,也是宗馥莉彻底脱离娃哈哈“单干”的首个明确信号。

而10月11日,“娃小宗”正式在微博平台注册账号,认证主体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这一举动表明品牌正进一步扩展其在线社交网络,以增强与公众的直接交流。

与此同时,宗馥莉也在为新品类的生产做准备。有消息称,她已在西安投资10亿元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80万吨。

从去年开始,她就把娃哈哈的员工、经销商陆续转到宏胜集团,为换品牌铺路。这些举措表明,宗馥莉的辞职可能并非临时起意,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转身。

不过对于宗馥莉而言,离开娃哈哈只是新一轮考验的开始。

快消品市场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没有多余的市场份额给到新的品牌。宗馥莉要证明自己,势必要对现有市场格局发起冲击,但竞争对手也会予以强力回击。

实际上,“娃小宗”面临的市场环境并不乐观。有网友吐槽“娃小宗”像山寨名,语音输入都费劲;经销商也态度含糊,有人直言“只能被迫接受”。

更关键的是,宗馥莉给“娃小宗”定了300亿的年销目标,这几乎是现在娃哈哈销量的六成。虽然娃哈哈旧有的生产和销售体系是她的底气所在,但完成难度依然不小。

回顾宗馥莉在娃哈哈的岁月,她试图用标准化、流程化、数字化改造这家传统企业,却因急于求成而触动了太多利益相关者。她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却未能继承那份平衡各方关系的智慧。

如今,放下娃哈哈的宗馥莉,能否让“娃小宗”茁壮成长,将是对她企业家能力的真正考验。

娃哈哈何去何从

宗馥莉决绝出走后,娃哈哈的前途充满了悬念。

虽然宗馥莉已经辞职,但她仍然是娃哈哈集团第二大股东,对“娃哈哈”商标的授权使用有一票否决权。

宏胜系已经弃用娃哈哈商标,宗馥莉自然不希望其他人使用比“娃小宗”更“正宗”的娃哈哈商标,成为自己最致命的竞争对手。

上海娃哈哈饮用水公司就是因为不愿意被宗馥莉“收编”,失去了娃哈哈商标的使用权,只能采用新品牌“沪小娃”。

在整个娃哈哈体系,娃哈哈商标是最值钱的资产,是数十年的广告和经销体系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如果它已成为这场零和博弈的牺牲品,着实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目前,娃哈哈集团内部正逐步“去宗馥莉化”。 例如,“Hi娃哈哈”系统已恢复集团架构。而谁将成为宗馥莉的继任者,仍是众人瞩目的核心问题。

他能否力挽狂澜,平衡和整合各方利益,让娃哈哈品牌走出困境,重新出发,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