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掀起“下乡潮”!

关注
连锁餐饮,开始加速“向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红餐网(ID:hongcan18),作者:周沫;编辑:景雪,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越来越多的餐饮连锁品牌,正在加速涌入县城。

过去一年,包括肯德基、麦当劳、瑞幸等巨头都在加快向低线城市渗透,连曾经高高在上的星巴克也开始融入小县城,甚至开进了村里。

消费侧,“县城贵妇”“县城婆罗门”也开始复制起了一线中产生活,县域消费崛起,大城市和小县城的消费边界逐渐消融。

种种迹象表明,县城,已成为餐饮业的下一个增量市场。

01连锁餐饮,开启“城镇模式”

今年春节,在广州工作多年的李勇(化名)回到了广东韶关老家,发现印象中的小县城已经大变样。

在韶关曲江区马坝镇街道两旁,已经出现了喜茶、奈雪、霸王茶姬、沪上阿姨、茶理宜世、茶百道等一众连锁茶饮品牌,有些茶饮店甚至门挨门开店

图片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居住在广西藤县的小小(化名)也表示,如今,在藤县的中心—文化广场附近,已开出不下20家茶饮店,包括喜茶、爷爷不泡茶、霸王茶姬、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其中仅蜜雪冰城就有不下四家。

连锁茶饮品牌加速攻占县城的同时,一批咖啡品牌也在县城掀起了凶猛商战,从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逐渐蔓延至下沉市场,甚至是县城乡镇地区。

图片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极海品牌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瑞幸在中国大陆区域的门店已逼近2万家,其中县域市场的门店占比达到23%。也就是说,截至去年7月底,瑞幸在县域市场的门店数已经达到4600家。

曾经“高高在上”的星巴克,也在加快“向下”。据星巴克2025年Q1财报显示,星巴克中国最新门店总数为7685家,突破了1000个县级市场

除了茶饮与咖啡,西式快餐、火锅等餐饮品类也在积极探索“城镇模式”。

2024年,肯德基加快推动了门店向乡镇拓展。百胜中国2024年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肯德基门店总数达到了11648家,已覆盖超过2200个城镇。如今无论是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小村庄,还是山东威海某小镇的山海边,都能看到肯德基的身影。

海底捞于去年开放加盟,也被业内认为是在为加码下沉市场做准备。海底捞2024年度业绩报告中也提到,自2024年初启动加盟业务以来,下沉市场展现强劲需求,超70%的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其中有不少来自县级城市。

02县城,将是餐饮增量的核心战场

餐饮巨头们为何纷纷开启“下乡潮”?背后绝非只是简单的商业版图扩张。

综合目前县域市场的消费力、消费习惯,以及经营成本等因素,可以看到,县城,已经成为当下餐饮业挖掘增量的重要渠道,甚至可能是未来几年核心增量来源。

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为什么?

首先,县城人口基数大,且消费力旺盛。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县域常住人口约7.48亿人,常住人口超过80万人的县域共有208个,占总数的11%。人口数量多,总体的餐饮消费需求自然不弱。

同时,县城居民的收入以及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高于城镇居民的4.4%。

收入的增长直接会带动消费能力的提升。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5.1%,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5.8%,超过城镇居民

有需求,有能力消费,县城自然就成为了餐饮消费的沃土。麦肯锡也预测,到2030年,中国有66%的个人消费增量将来自县城。

其次,居民品质意识觉醒,为品牌下乡带来新契机。

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大幅缩短了信息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城镇网民规模7.95亿,占比71.8%;农村网民规模3.13亿,占比28.2%,城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85.3%、67.4%。

互联网的普及,让县城居民完成了消费认知升级,县城年轻人的品牌意识觉醒,越来越多县城消费者开始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追求。

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而这也为连锁餐饮品牌进驻县域市场打下基础,不用再对消费者进行市场教育。且连锁品牌有着成熟的运营模式,从店铺装修、服务流程到产品品质管控,都有标准,能让消费者享受到稳定一致的消费体验。

再加之,县城居民的社交需求增加,他们会更青睐品质更高、势能更强的连锁餐饮品牌。毕竟在县城这种消费观单一的环境下,很多消费者可能会因为别人的眼光而消费,而品牌就代表了身份、代表了可靠。所以,在进行消费决策时,他们也会更倾向于选择连锁品牌。

这些都为具备系统化运营能力的连锁品牌创造了绝佳的时间窗口,也会驱动连锁餐饮品牌在县域市场高速增长。

第三,县城具有成本优势,餐饮经营压力相对更小。

租金高、人工贵、食材成本居高不下,一直都是困扰餐饮品牌发展的大难题,一线城市尤其突出。

红餐网此前的报道中就有提到,过去十年间,一线城市商铺租金一路高歌猛进。

比如,深圳一些位置优越的商铺,通常每年都会递增8%-10%,合同期满后,租金上涨20%以上的情况也很常见,部分旺铺租金甚至翻倍。

广州也是如此,红餐网曾调查广州天河南商圈租金发现,该商圈内,不少商铺每平方米的租金高达千元以上,一间只有50平的小店,在不计算十多万的转让费的情况下,月租金去到了70000元/月。延伸阅读:《0元转让,租金腰斩!大量餐饮旺铺无人接手》

反观县城,房租成本明显会更低。以河南省原阳县官厂镇的一家茶饮店为例,店主毛红红透露,这家60平的门店,年租金为3万/年,单月月租就是2500元。而位于江苏盐城东台弶港镇的一家雅克雅思,面积约42平方米,一年房租为4.8万元,店主黄河称,月租金仅占月营业额的5%。

图片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此外,县城的人力成本也有一定优势。在一线城市,由于生活成本高,餐饮从业者对于薪资的期望也相应较高。

以服务员这一基层岗位为例,在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月薪通常在5000-60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社保、食宿等福利支出。而且,为了满足餐厅的运营需求,可能还需要聘请更多的兼职员工来应对高峰时段的客流,进一步增加人力成本。

而县城,生活节奏相对较慢、生活成本低,员工的薪资水平也低,餐饮店需要支出的人力成本自然就能减少。比如毛毛的奶茶店,店内只聘请了2名员工,月工资在3000元,每月只需要支出6000元的人员成本。并且,县城的就业机会少,人员流动性低。这也意味着,商家无需频繁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新员工招聘与培训,节省了大量的隐性成本。

结 语

综上所述,县域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再加上县城本身的低房租、低人工等因素,都有助于连锁品牌进行规模扩张,未来可能会带动越来越多餐饮品牌加速“向下”。

不过,当大家都开始扎堆涌向县域市场,蓝海也就要变红海了。最终,谁能在县域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得更广阔的增长空间,可能依然还是未知数。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反馈
联系我们
推荐订阅